1
國內
國家衛健委:昨日新增確診23例,其中本土15例均來自新疆
國家衛健委網站8月9日消息,8月8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3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8例(廣東5例,上海2例,浙江1例),本土病例15例(均在新疆);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國旗法、國徽法修訂,明確禁止倒掛等損害國旗尊嚴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修正草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修正草案)》8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草案規定不得倒掛或者以其他有損國旗尊嚴的方式升掛、使用國旗。根據國旗法修正草案,國旗及其圖案不得用作商標、產品外觀設計和商業廣告;公民和組織在網絡中使用國旗圖案,應當遵守相關網絡管理規定,不得損害國旗尊嚴;不得倒掛或者以其他有損國旗尊嚴的方式升掛、使用國旗;不得隨意丟棄國旗;大型群眾性活動結束後,活動主辦方應當妥善處置活動現場使用的各類國旗。國徽法修正草案進一步明確和限定國徽和國徽圖案的使用範圍,規定商標、產品外觀設計、商業廣告、日常用品和陳設布置等不得使用國徽和國徽圖案。
美國宣布對多位中國政府涉港工作機構負責人和香港特區官員實施所謂制裁。
香港特區政府指美國所謂制裁無恥嚴厲譴責公開個人資料
美國宣布制裁11名香港與內地官員及前官員,包括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特區政府發表聲明,強烈批評所謂制裁,形容是無恥和卑劣,將全力支持中央政府採取反制措施。特區政府發言人指出,美國的做法是公然和野蠻地幹預中國內部事務,出於一些政客的私利,以香港作為棋子,在中美關係中製造麻煩,又指美國存雙重標準和虛偽,做法違反國際法。特區政府發言人嚴厲譴責美國政府故意公開官員的個人資料,批評這些極其惡劣的國家級起底行為,嚴重侵犯私隱及人身安全,會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
香港中聯辦發言人:嚴厲譴責美國粗暴幹預香港事務絕不畏懼任何外部勢力的蠻橫霸道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發言人8月8日發表談話,對美國財政部宣布對多位中國政府涉港工作機構負責人和香港特區官員實施所謂制裁,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發言人指出,我們絕不會畏懼任何蠻橫霸道,如果美國認為所謂制裁就能讓中國人妥協退讓,那他們是弄錯了時代、打錯了算盤、枉費了心機。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美國制裁行動必然影響港美之間經貿關係
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表示,美國的制裁行動必然影響港美之間經貿關係,亦會令在港美國企業無所適從。香港基於自身原因保護國家安全是天經地義,外國企業在香港營運亦要有穩定和合理環境,如美國單方面採取不合理行動,最終也會影響美國自己的企業。我們會審視情況,然後考慮有什麼措施是必須要做,但我們會基於香港的自身利益,以及我們一直以來維護的重要價值。
香港金管局:外國政府單方面制裁在香港無法律效力
香港金融管理局8日晚間表示,美國財政部對多位中國政府涉港工作機構負責人和香港特區官員實施制裁,是外國政府的單方面制裁,不屬於聯合國通過的國際針對性金融制裁製度的一部分,在香港沒有法律效力。金管局明確,已經向香港所有認可機構和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說明金管局的相關要求,並告知認可機構在評估是否繼續向被制裁的個人或實體提供服務時,應注意考慮公平對待客戶的原則。
中國香港證監會就美國政府施加的制裁發表聲明
美國政府於2020年8月7日,宣布對中國香港和中國內地的個別人士實施制裁。香港證監會正密切注視這些制裁措施對中介人的運作、投資者的利益,以及香港金融市場的穩定和秩序可能帶來的影響。中介人在考慮這些制裁措施的影響時,應謹慎地評估其可能面對的任何法律、業務及商業風險。
林鄭月娥:會主動註銷她仍有效的美國籤證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8日表示,批評美國公開官員個人資料但內容出錯,反映辦事粗疏,又指她訪美籤證有效期到2026年,既然本不嚮往到這個國家,看來也可主動註銷了。林鄭月娥又指,負責的美國官員把因申請籤證的個人資料交給財政部門作入境以外的用途,有否違反人權的保障,值得商榷。
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回應美國財政部所謂制裁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駱惠寧就美國財政部對他個人的所謂制裁發表談話:「被美國列入制裁名單,恰說明我為國家、為香港做了我應該做的事情。我在國外沒有一分錢資產,搞『制裁』不是白費勁嗎?當然,我也可以向川普先生寄去100美元,以供其凍結之用。」
國務院安委辦開展硝酸銨等爆炸性重點管控品專項檢查
據應急管理部網站消息,為深刻吸取黎巴嫩貝魯特「8·4」重大爆炸事件教訓,國務院安委辦立即專題部署開展硝酸銨等爆炸性重點管控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及港口貨場明查暗訪工作。8月7日,派出6個工作組,赴河北、山西、福建、山東、河南、陝西、雲南、貴州、重慶、四川、甘肅等11個省份和天津、青島、上海、寧波港等4個重點港口,重點抽查轄區內硝酸銨生產、儲存數量大的企業、化工園區和涉及硝酸銨流向的港口貨場。
張文宏:群體免疫要多年才可完成,全球範圍內第一波疫情還沒結束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基於免疫的一個數學模型,我們可能是要很多年才可以完成群體免疫,所以這種姿態來看的話,近期內並沒有到達高峰的可能性。就是所謂的秋冬的第二波疫情是以第一波結束為標誌的,現在全球範圍內的還沒有結束,那麼何來的第二波呢,所以秋冬來講是不是維持這個疫情,或進展得更加快,現在還不知道。
2
國際
路透社:美國每66人中就有1人感染新冠病毒
路透社報導稱,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即將達到500萬例,意味著平均每66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感染新冠病毒。目前美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超過16.2萬,約佔全球總死亡病例的22.4%,而美國人口只佔全球總人口的大約4%。
川普籤署行政令提供每周400美元失業補助
當地時間8月8日,在與國會民主黨人的談判陷入僵局後,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幾項行政命令,旨在延長部分已經過期的新冠疫情紓困措施。其中一項行政命令,要求為失業者提供每周400美元的額外失業援助,但一部分資金將由各州支付。
美國波特蘭抗議活動持續 警方逮捕多名示威者
當地時間8月8日,在美國總統川普對波特蘭示威活動和警察應對再次提出批評數小時之後,波特蘭市東區的一場抗議活動在示威者和警察長達數小時的對峙後升級。當時,波特蘭警方使用閃光彈、胡椒噴霧、衝擊性子彈以及武力將300多名抗議者驅離位於東伯恩賽德街的一棟警察大樓。隨後,警方還拘留了多名抗議者。
日本研究發現變異新冠病毒 新增確診多為變異新冠病毒感染者
新華社消息,截至當地時間8月8日20時,日本當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1565例,連續兩天單日新增病例超過1500例。據日媒報導,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最新研究發現,6月以來在日本擴散的新冠病毒是變異後的、具有新型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研究稱,今年3月起日本疫情擴大,主要是由歐洲相關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導致,但在5月下旬已暫時平息。6月中旬起,以東京為中心出現了具有新型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並向全國各地擴散。目前日本國內大量增加的確診患者大都屬於這種變異後新冠病毒的感染者。
巴黎市部分戶外地區從10日起實行口罩強制令
巴黎警察局8月8日發布新聞公報,宣布從10日8點起在巴黎市部分戶外區域實施口罩強制令,期限暫為一個月。巴黎警察局在新聞公報中表示,在人流量密集並且難以保持人與人之間1米距離的戶外場所、露天集市、舊貨市場等地,11歲以上民眾必須佩戴口罩,否則將面臨135歐元的罰款。
巴西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破300萬 死亡人數破10萬
截至當地時間8月8日18時,巴西單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9970例,累計確診3012412例,新增死亡病例905例,累計死亡100477人,治癒人數為2094293人。
印度客機事故:一死者確診新冠 所有受害者接受病毒檢測
印度《德幹先驅報》8日報導,印度客機事故死者中有一人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目前,當局正在對這起事故的所有受害者進行病毒檢測。喀拉拉邦衛生部長謝拉賈(KK Shailaja)表示,所有參與機場救援行動的人員都應進行自我隔離。
近海燃油洩漏 模里西斯宣布進入「環境緊急狀態」
模里西斯總理賈格納特當地時間7日宣布該國進入「環境緊急狀態」,以應對在模里西斯近海發生的擱淺貨船漏油事件。一艘隸屬於一家日本公司的貨船當地時間7月25日在模里西斯東南部海域擱淺,全體船員隨即安全撤離。據當地媒體報導,這艘貨船裝載了約200噸柴油和3800噸船用燃料油。8月6日,貨船船體出現破裂,造成大量燃油洩漏。賈格納特指出,目前船體存在出現第二個裂口的可能性。
3
財經
外媒:TikTok最早將於周二起訴川普政府
北京時間8月9日早間消息,NPR援引未具名直接參與者的話報導稱,TikTok最早將於周二提起聯邦訴訟,挑戰川普在美國封禁該視頻共享服務的行政命令。
俄羅斯外交部發布發言人:美國禁用TikTok是不正當經濟競爭
8月8日,俄羅斯外交部官網發布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就美國禁用TikTok的相關評論。評論表示,美國對社交媒體TikTok採取不合理的限制性行動,違反了美國的國際義務,包括確保自由和廣泛傳播所有形式的信息,確保受眾自由選擇信息來源,並促進在這一領域的相關合作。評論強調,美國當局的行為違背自由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違反世貿組織的規則。他們試圖將放肆打壓中國競爭對手的行為正當化,並以保障國家安全為由,意圖對其進行吞併。這一圖謀極度厚顏無恥。
美國中央情報局:沒有證據顯示中國政府獲取TikTok用戶數據
據《紐約時報》7日報導,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近期所得出並提交給白宮的評估結果認為,中國政府並沒有從視頻應用程式TikTok處獲取用戶數據,這讓川普政府近期一系列對中國政府和中國應用程式的「指控」顯得完全站不住腳。
美國報告建議對中國公司提高上市門檻,證監會回應
據證監會網站8月8日消息,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美國總統金融市場工作組發布《關於保護美國投資者防範中國公司重大風險的報告》事宜答記者問。
問:近期美國財政部在其官網發布總統金融市場工作組《關於保護美國投資者防範中國公司重大風險的報告》,針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無法實施檢查的轄區,建議對來自這些轄區的公司提高上市門檻,加強信息披露要求,強化投資風險提示,並要求已在美上市公司最遲於2022年1月1日前滿足PCAOB開展檢查的相關要求。證監會對此有何評論?
答:我們注意到了美方相關報告。我們始終認為在資本市場高度全球化的今天,加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監管,提升審計師專業操守和執業質量,是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全球證券監管機構的共同責任,必須通過加強跨境監管合作加以落實。因此,從雙方這些共同利益出發,開誠布公地開展對話與合作,才是解決問題的正道。
事實上,雙方一直保持著溝通和互動。自2019年以來,中方監管部門多次就會計師事務所聯合檢查方案與美國證監會(SEC)和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進行溝通,展示了充分的合作誠意。最近2020年8月4日,中方監管部門根據美方的最新需求和想法向PCAOB發送了更新的方案建議。我們認為,通過對話解決共同關心的問題是實現雙方共贏的唯一途徑,只有這樣,才能為全球資本市場健康有序運行創造良好的環境。
應當說明,中方從未禁止或阻止相關會計師事務所向境外監管機構提供審計工作底稿。正如美方報告中提及的,中國證券監管機構迄今已向美國證券監管機構提供了多家在美上市中國公司的審計工作底稿。我們認為,中國法律法規要求的實質是,審計工作底稿等信息交換應通過監管合作渠道進行,這是符合國際慣例的通行做法。
因「不當行為指控」 柯達7.65億美元貸款被擱置
據外媒報導,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DFC)表示,柯達與美國政府達成的價值7.65億美元藥物原料貸款協議已被擱置,原因是「最近有不當行為的指控」。本周早些時候,民主黨資深議員要求聯邦監管機構調查該公司及其高管在得知可能獲得政府貸款前後進行的證券交易。「最近對(柯達)不當行為的指控引起了嚴重關注。」當地時間周五晚間,DFC在推特上表示:「除非這些指控被證明是清白的,否則我們不會採取進一步行動。」
滙豐銀行因徵信查詢存在違法行為而被罰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網站8月6日發布的上海分行行政處罰信息顯示,滙豐銀行因徵信查詢存在違法行為,副行長及總經理等負責人均被罰,共計被罰53萬元。
光大證券子公司被判支付銀行35億 暴風海外項目暴雷糾紛繼續發酵
暴風牽頭投資的海外MPS項目去年暴雷後,如今又有新動態:光大證券全資子公司——光大資本被判支付銀行超過35億元。根據光大證券8月8日公告,全資子公司光大資本近期收到兩份法院判決,被要求向招商銀行和華瑞銀行分別支付31.16億元和4億元,及相關利息損失、訴訟費、財產保全費(合計超過35億元)。
財經前瞻:中國將公布7月CPI 265家公司披露半年報
下周,中國將公布7月CPI、PPI、M2、社會融資規模、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數據;國際上,美國將公布7月CPI、PPI以及8月8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等數據,歐盟、德國將公布8月ZEW經濟景氣指數等數據,英國及法國將公布第二季度GDP數據。
責任編輯 白巖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