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像中國的國家,滿大街的中國人和中文漢字,值得一遊

2020-12-27 山水叢林處

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許多國家受到我國文化的薰陶和影響,特別是東亞和東南亞國家,如日本、韓國、越南、馬來西亞等,這些國家的一些文化和風情民俗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我國文化的影響。前幾天去了馬來西亞旅遊,期間去了吉隆坡和馬六甲,對這裡的中國文化印象特別深刻。

馬來西亞首都、最大城市和世界一線城市吉隆坡,前往許多國家的飛機通常會在吉隆坡轉機,而吉隆坡的過境籤讓許多遊客在吉隆坡停留72小時,用這72小時感受吉隆坡及其不遠處的馬六甲。聽說這裡特別像中國,住在馬來西亞的中國人有20%左右,我決定到吉隆坡和馬六甲去一趟。

除了建築之外,最能體現中國文化元素的當屬漢字,下了車來到吉隆坡茨廠街不遠處的「關帝廟」,整個人都被迷住了,國內所見的關帝廟竟也可見。三國時期蜀國大將軍關羽的廟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關公關羽與孔聖人孔子齊名。這個關帝廟建於1888年,據說是當地政府在馬來西亞做生意時,由華人倡議,由當地政府出資修建的,就算不在家鄉,也算得上是寄託。

紅樓旁的茨廠街,也是遊客必去的地方,茨廠街是吉隆坡的唐人街,也是這裡最具華人氣息的地方,雖然佔地面積不大,但卻很熱鬧,尤其是在春節期間,到處掛滿了燈籠,張燈結彩,格外熱鬧。

乘2小時車程從吉隆坡到馬六甲,由於以前馬六甲被葡萄牙、荷蘭、英國等國殖民,因此城市呈現的元素也是多樣化的,異域風情的建築吸引了眾多遊客慕名而來,也讓這個小城市一躍成為馬來西亞著名的旅遊城市,加上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2008年,整個馬六甲市都被列為世界遺產。

除英國、荷蘭、葡萄牙等國的文化元素外,中國文化在這裡也十分盛行,特別是「雞場街文化坊」,隨處可見的中國漢字、廟宇、祠堂、飯館、集市等,是當年中國人下南洋的最佳見證,今天的雞場街是去馬六甲必打卡的景點,入口的公雞雕像就是這裡的標誌。

雞場街文化坊有一條主幹道,也是遊客最多的地方,到處都是中國人的面孔,除了遊客之外,大部分都是在這裡定居經商的中國人,基本上都是上世紀從廣東、福建、海南、廣西等地移民過來的中國人後裔。

看著這樣一座建築,作為中國遊客是絕不陌生的,甚至讓人感覺到自己此時此刻並沒有出國,而是置身於我國一個有特色的小鎮裡,熟悉的親切感油然而生。

當然,除了逛街看建築外,大多數遊客來到雞場街都是衝著這裡的美食而來,雞場街的美食大多是經過改良的中式菜餚,店內的裝飾與國內的一些餐館基本沒有什麼不同,古色古香的味道讓人倍感親切。在語言方面,這裡完全不必擔心,大多數馬來西亞華人講廣東話、閩南語等等,正常的溝通和交流基本上沒有問題。

當然,也有遊客說越南其實更像中國,越南我也去過,可是在語言方面完全無法溝通,所遇到的漢字元素也不多。不知,你去過吉隆坡和馬六甲嗎?這給人的印象如何?

相關焦點

  • 東南亞最像中國的國家,滿大街華人和中文漢字,遊客稱感覺沒出國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自古以來就有很多國家受到我國文化的薰陶和影響,特別是東亞和東南亞等國家,例如日本、韓國、越南、馬來西亞等,這些國家的文化和風情民俗多或少受到了我國文化的影響,我之前去馬來西亞玩了,我最近去了吉隆坡和穆拉卡州,我對這裡的中國文化要素印象特別深。
  • 明明是國外,卻滿大街都是漢字,中國遊客去了還以為是在國內!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自古以來,許多國家都受到我們文化的影響,尤其是東亞和東南亞的國家,如日本、韓國、越南和馬來西亞。這些國家的一些文化、習俗和民俗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我們文化的影響。前不久去過馬來西亞,期間去了吉隆坡和馬六甲,這裡的中國文化元素給我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
  • 東南亞「最像中國」的國家,大部分人說中文,發展得非常好
    東南亞「最像中國」的國家,大部分人說中文,發展非常好 如今在東南亞,有那麼一個小國家,與我國的傳統和文化及其的相似,甚至常被其它國家,稱為「小中國」,這個國家就是新加坡。
  • "在韓國遇到漢字,中國人這舉動,讓韓國人很敏感"
    用韓、中、英、日等文字標註的韓國車站站名、路線圖、指示牌 | 攝影:彭婷漢字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久、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對世界文化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影響。有了漢字,然後才有了「漢字文化圈」。然而,「漢字文化圈」裡的國家和地區對漢字的認識和感情卻十分複雜,比如韓國對待漢字的態度就十分糾結,糾結到連人名、地名該怎麼念都要苦悶一番。
  • 日本大街上滿是中國人也不懂的「漢字坑」,搞錯了要出大笑話!
    相信很多人第一次到日本時,總感覺這個國家陌生中帶著熟悉的感覺,尤其是看到滿街的日文字中間穿插的那些漢字。但如果是在街上,看到五彩繽紛的看板上寫著「無料案內所」,那就免費給客人介紹風俗店和女孩子的地方。以上跟大家介紹的日文中的漢字是不是非常有趣呢?古代日本雖然沿用了大量漢字,但經歷時代的演變,有些漢字已經不是我們所能理解的意思了,所以下次看見,千萬不要再想當然了哦~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部分作品來自網際網路.無法核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直接聯繫善遊妹刪除.謝謝!
  • 除了中國之外,這個東南亞國家的華人最像中國人,中國遊客:親切
    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選擇出國旅遊和度假,第一次出國的中國遊客大部分是東南亞的「新馬泰」。東南亞不僅離中國近,而且消費也很便宜,對不習慣海外旅行的人來說很方便,另外,東南亞有很多華人,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國遊客也不會有太大的距離感。
  • 同樣位於東南亞,古越南使用漢字,為何泰國卻不用中國漢字
    作為東亞文明的引領者,中華文明深度影響東亞各國,其中最大的一個表現是古代多個國家使用漢字,作為官方語言之一,最終逐漸形成了「漢字文化圈」,成員為中國、越南、朝鮮、韓國、日本。然而,作為東南亞一直「親中」的古泰國,為何不使用漢語,而一直使用泰語呢?原來,古代中南半島並非一片蠻荒,而是隱藏了三個文明程度很高的大帝國!
  • 在東南亞的中國人中哪些省市的人比較多?
    這其中和中國的發展有很大的原因,一個是靠近中國這個大市場,它們可以憑藉自己的良好地理位置獲取一定的利益,像新加坡就是這樣;還有一些是利用中國人工費上漲以及歐美國家對中國的一些關稅限制,越南、印度尼西就是這樣,中國的很多產業都被迫轉移到了這些國家,當然,近些年中國也在扶持一些和自己關係好的國家疏散產業,比如柬埔寨。
  • 恢復使用漢字?韓國人又爭起來了,日網友:不懂漢字如何懂歷史?
    我們都知道我國古代對於,周圍幾個國家影響力其實是非常大的,特別是漢字,周圍幾個國家在以前其實都是使用的漢字,在後面才開始陸續剝離漢字的存在,但是這麼長時間的影響,顯然是沒有辦法那麼快消除的。
  • 這個國家以輸出女傭人而著名,國家的十大富豪,有8個都是中國人
    不過擁有中國富豪最多的國家,其實不是美國,而是這個國家。這個國家就是以女傭人而著名的菲律賓。說起菲律賓,許多人都會想到菲律賓女傭。以前在香港電影裡面,經常都會聽到菲律賓女傭的這個詞。事實上菲律賓女傭是全球一個知名的品牌,她們不僅僅服務好,而且都懂得說英語,另外文化水平也非常高。菲律賓女傭的足跡可以說是遍布全球。
  • 越南「廢漢字」75年,改拉丁語為「國語」,卻還保留著中國習俗
    中國文化有幾千年,所以早在幾千年前,中國的文化就給全球很多國家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力,像我們比較熟知的幾個國家就有朝鮮、韓國、日本、越南等國家。不僅是過去,現在的中國文化依然做到了源遠流長,很多外國人都表現出來對中國文化的熱愛。
  • 世界上有哪些國家用中國漢字?新加坡和日本至今還在用?
    大家都知道我國的漢字,是世界上表達能力最強的文字之一,漢字也是現存最古老的文字。數千年來對我國的文明傳承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由於在不同的時期,國土的變化和人員的遷移,要把我國的漢字帶到了海外的很多國家。現在我們就來看一下在國外有哪些國家曾經使用,或者是現在還在使用漢字的。
  • 中國漢字拼音的來歷
    1626年,法國耶穌會傳教士金尼閣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資》,這是一本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注音的字彙。注音所用的方案是在利瑪竇方案的基礎上修改的。利瑪竇和金尼閣的方案是以「官話讀書音」為標準設計的,適於拼寫北京語音。但是,在兩三百年間,利瑪竇和金尼閣的方案只是在外國傳教士中使用,沒有在中國人當中廣為傳播。
  • 東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對中國人免籤,這座城市太美了
    提起東南亞旅遊,你想到什麼?大多數遊客都會想到新加坡、泰國和馬來西亞。在東南亞,這三個國家的旅遊業開發的最早,已經發展得很成熟。要論風光旖旎,印度尼西亞也不錯,這個國家對中國人實行免籤政策,符合條件的中國公民都可以在指定入境處免籤入境。
  • 「去中國化」最成功的四個國家:國土面積都很小,兩個在東南亞
    而在這之中,有四個國家去中國化最成功,他們的國土面積都很小,其中兩個在東南亞。1、日本第一個國家,就是當年中國化程度最深、對中華文化最為痴迷的日本,這也致使了他的去中國化並不徹底。到了宋朝的時候,越南抓住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就此脫離出了中國,不過那個時候的越南還是要使用中國的科舉和文獻,可見他們那個時候的中國化程度和日本是不相上下的,甚至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可能越南更加深入。
  • 漢字與中國人的生活
    展覽集中展示了漢字在中國人生活中的使用場景,充分展現了漢字對推動中華文明發展的巨大貢獻,並向希臘觀眾講述了以漢字為圓心的中國故事,以漢字為連接點的中國與希臘間的故事。 ——編者按 漢字與中國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它像是握在中華民族掌心裡的紋路,循著它的指事象形,可以觸摸到所有觀念由來的秘密;也是筆尖下流淌的鄉土,橫平豎直皆風骨,撇捺飛揚即血脈。除了應用於口語交流或書面表達,漢字隨著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滲入了人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 不歡迎中國遊客!為何泰國人屢次針對國人打出中文標語?
    近幾年,國內遊已經逐漸不能滿足於人們,出國遊的人數開始越來越多。早年間韓國、日本遊掀起了一陣熱潮,但現在泰國、新加坡等地也成為了國人旅遊的新寵。說起泰國,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濃厚的東南亞風情、人妖以及各色各樣的美食。其實,泰國是一個經濟並不發達的東南亞小國家,低廉的物價和齊全的旅遊設施以及神秘的異域風情使得中國人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這四個國家說中文也可以暢玩
    現在也越來越多的人不滿足於在國內旅遊了,開始了國外遊,去感受外國的浪漫與時尚,但是自己的英語又不好,交流起來真的相當麻煩的。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國家,就算你不會說英語也沒關係,你只要說著一口流利的中國普通話,就可以好好的遊玩。
  • 日本網友:為何日文發音與中文有點像?只因中國有一方面比日本強
    其實很多對日本文化比較感興趣的朋友一定會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一大串的日文中,我們總是能夠看到夾雜著幾個漢字,如果你細心一點的話,甚至會發現這些語句的讀音甚至都與中文有些類似,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日本網友在國外歷史論壇提出這一疑問:「為何日文發音與中文有點像?」
  • 曾說「漢字落後」的韓國,為什麼要在身份證上備註中文?
    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文化,不同國家的文化也是在他們的發展過程當中才逐漸形成的。文化對於國家與人民而言,有著非常深厚的意義,這是國家發展歷程的見證,也是人民生活的書寫。如果沒有文化,那麼人民就沒有精神層面的支持,而一旦缺失精神與文化,那麼這個國家與民族,定然是無法繼續發展下去的。因此,對於文化,各個國家都非常的重視,推進文化建設早已經成為重中之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