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國財政貨幣政策有哪些新提法?

2020-12-22 新浪科技

來源:中國新聞網

(經濟觀察)2021中國財政貨幣政策有哪些新提法?

中新社北京12月19日電 (劉亮)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8日在北京閉幕。會議指出,明年中國將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但在具體內容上,和往年出現了一些不同之處。

資料圖:人民幣。中新社記者 俞靖 攝

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內容表明,中國宏觀經濟在未來一段時間將更加側重「穩」和「準」,對財政政策的表述上,強調「更可持續」;貨幣政策的表述上,則強調了「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二者協同配合下,可以預見,明年中國經濟工作將呈現更多看點。

財政政策強調「更可持續」

會議指出,明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財政政策方面,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保持適度支出強度。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指出,與以往相比,今年的財政政策當中,強調了「更可持續」,這一變化意味著未來中國經濟仍將保持穩定發展,宏觀政策也仍將保持一定的延續性。隨著中國疫情好轉和經濟逐步復甦,一些刺激性經濟政策的退出也會有一定過渡期。

紅塔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也表示,「可持續性」也側面印證了政策的穩定性,這也是為什麼會議中強調在政策操作上「不急轉彎」的原因。他指出,隨著中國經濟回暖,在保持適度支出強度的基調下,財政政策不會收縮過緊,專項債猛降的可能性也不大,但赤字率或有所回調。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強調,「不急轉彎」的關鍵在於把握政策的「時度效」和「時間窗口」。

會議還提出,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在促進科技創新等方面主動作為等。

在陳鳳英看來,在財政政策中強調科技創新是因為科技研發是時下的緊要任務,中國亟需財政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投入,通過「補短板」實現「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從而進一步增強供應鏈產業鏈安全性。

貨幣政策強調「靈活精準」

貨幣政策方面,會議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劉英指出,從「靈活適度」到「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的轉變,意味著強調市場流動性的精準導向作用,為了幫助企業緩解融資難等問題,預計利率會有所回落,以此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劉英認為,明年中國經濟料將實現較快增長,但與此同時也應注意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和經濟增速相適應,二者要保持相對平衡狀態。

會議提出,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關係,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陳鳳英表示,保持槓桿穩定和防範風險尤為關鍵,金融穩定是經濟發展的根基,也是維持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因素。

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中國消費的恢復仍需時間,製造業可能開啟新一輪增長周期,這些都需要利率維持較合適的水平。因此,明年貨幣政策大概率會維持基準利率不動或維持目前水平。(完)

相關焦點

  • 把握時度效2021年財政貨幣政策以穩為主基調
    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2021年中國經濟怎麼看、怎麼幹?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又釋放了什麼樣的信號?如何進一步穩定宏觀槓桿率?
  • 明年貨幣政策定調:穩健 靈活精準、合理適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與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的貨幣政策相比,除了對貨幣政策描述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長有新定調外,而「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關係」等多條內容均為新提法。  「靈活精準、合理適度」  記者注意到,央行在11月26日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
  • 啟富投顧:上半年貨幣及財政政策要點
    8月6日央行發布《2020 年第 2 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梳理了2020 年第二季度我國貨幣信貸概況、貨幣政策操作、金融市場運行和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的總體情況,並展望了下半年中國宏觀經濟和介紹了下一階段我國貨幣政策思路
  • 餘永定:對下半年財政和貨幣政策的一些思考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學術顧問、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餘永定在最新文章中,系統梳理了他對於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和政策的看法,大致要點如下:1、中國現在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已經從抗疫紓困轉向如何實行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從而使經濟增長恢復到潛在經濟增速所決定的水平上來。
  • 財政貨幣「雙保險」 跨年流動性無憂
    考慮到財政支出多集中於月底幾日,在財政資金到位前,央行開展流動性投放可起到銜接作用。在央行支持與財政投放保障下,跨年資金面不會出現大波動。2021年春節前,長假因素給流動性造成的影響可能小於往年。業內人士認為,2021年春節在2月中旬,與元旦、1月稅期均間隔較久,在減輕風險共振的同時,也使各方面有更充裕時間開展跨節備付工作。
  • 王軍:2021年宏觀經濟政策展望
    世界格局的重大調整對中國宏觀調控政策提出新的要求,兼顧短期波動與長期發展,以解決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結構性、長期性問題為目標的跨周期調控成為新時期的施政框架。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
  • 今年GDP增速可能會淡化數字目標 貨幣與財政政策或更加強調協調配合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由於今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因而隨著全國兩會的臨近,市場對今年重點議題有哪些、經濟增長目標如何設定、宏觀政策如何定調等問題較為關注。受訪經濟學家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預計重點議題可能為經濟增速目標、財政赤字規模等。考慮到今年的特殊性,今年GDP增速可能會淡化具體的數字目標。
  • 中證報評論:「不急轉彎」提法釋放重要信號
    原標題:中證報評論:「不急轉彎」提法釋放重要信號 摘要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不急轉彎」提法釋放重要信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2021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什麼貨幣政策信號 四位機構首席解讀「不急...
    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天風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對記者分析稱,貨幣政策提法由「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變成「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更加強調合理適度。
  • 2021年中國這八件大事怎麼幹?宏觀政策「不急轉彎」是...
    此次會議對2021年中國經濟各項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提法、布置了一系列新任務,包括首次提出「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費購買的規定」、明確要「要抓緊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首次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層面提出「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601099,股吧)夥伴關係協定」等。
  • ...2021年中國這八件大事怎麼幹?宏觀政策「不急轉彎」是什麼意思?
    12月16日至18日,一次將深刻影響2021年中國經濟社會方方面面的重要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此次會議對2021年中國經濟各項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提法、布置了一系列新任務,包括首次提出「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費購買的規定」、明確要「要抓緊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首次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層面提出「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等。
  • ...2021年中國這八件大事怎麼幹?宏觀政策「不急轉彎」是什麼意思...
    此次會議對2021年中國經濟各項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提法、布置了一系列新任務,包括首次提出「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費購買的規定」、明確要「要抓緊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首次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層面提出「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等。
  • 央行傳遞重要信號:2021年貨幣政策或略緊?
    而最近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法是: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11月26日央行發布的《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對貨幣政策的表述是:既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不讓市場缺錢,又堅決不搞「大水漫灌」,不讓市場的錢溢出來。
  • 【任澤平:未來應以財政政策為主、貨幣政策為輔來擴大需求】恆大...
    2020-04-11 12:21:03來源:FX168 【任澤平:未來應以財政政策為主、貨幣政策為輔來擴大需求】恆大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發文稱,當前我們面臨四大挑戰:控制疫情、復工復產、紓困企業、擴大內需。
  • 2021年中國這八件大事怎麼幹?宏觀政策「不急轉彎」是什麼意思?
    此次會議對2021年中國經濟各項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提法、布置了一系列新任務,包括首次提出「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費購買的規定」、明確要「要抓緊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首次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層面提出「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等。 以下為梳理、解讀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布置了哪些必須推進的大事。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高度評價汶萊財政和貨幣政策
    近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結束與汶萊第四條款年度磋商,高度評價汶萊財政和貨幣政策,稱汶萊穩健的政策有利於促進其宏觀經濟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目前,受能源產量下降影響,汶萊經濟增速放緩,但IMF認為,汶萊龐大的儲備資產將對近期風險產生緩衝作用。隨著油氣產量回升,汶萊經濟前景向好,預計2014年GDP有望增長5.5%,2015年增長3.0%,2016年增長3.4%。
  • 2021年財政支出還要狂飆?王澤彩:赤字率最好降至3%左右,回歸公共...
    2021年,又該怎樣繼續管理好政府的「錢袋子」?時代財經在12月30日專訪了正在參加全國財政工作會議的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政府績效研究中心主任王澤彩。他表示,在後疫情時代,實現經濟復甦和持續增長是國家治理的首要任務,其中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調是關鍵。在「不急轉彎」的前提下,2021年財政政策增加了可持續要求,貨幣政策更強調針對性,政策操作更加注重時機、尺度與效果。
  • 易綱最新定調2021年貨幣政策,「穩」字當頭、降準難度大
    「2021年貨幣政策要『穩』字當頭,保持好正常貨幣政策空間的可持續性。」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日前表示。這一口徑與此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及央行2020年四季度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提出的「保持貨幣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一脈相承。
  • 更趨精準 貨幣政策將保持連續性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不急轉彎」意味著明年貨幣政策投放力度不會驟然收緊,也給市場吃下了一顆「定心丸」。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分析稱,明年宏觀政策向常態化回歸是大方向,但出現加息提準、市場利率大幅攀升、財政赤字率大幅壓縮,宏觀政策從「重託底」驟然轉向「防過熱」的可能性不大。這也印證了此前監管層強調的不能出現「政策懸崖」的說法。
  • 明年我國宏觀政策將「穩」字當頭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基於會議精神,2021年我國經濟仍將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不急轉彎,要把握好政策時度效。總體看,明年我國政策將「穩」字當頭,疫情以來各類非常規的擴張性政策將結合疫情進展和形勢變化穩中漸退,但退出的力度和節奏會比較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