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網評|更加注重強基導向 推進新時代法治建設

2021-01-18 環球網

中央政法工作會議日前在京舉行。這次會議對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領悟、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推動新時代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突然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各個行業、各項工作帶來了嚴重的衝擊。各級政法機關和廣大政法幹警面對疫情,臨危不亂、積極應對,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在危機中育先機、在變局中開新局」,面對新情況、新情況,及時改變工作方式,調整工作部署,以有作為的魄力、有擔當的意識助力續寫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新篇章。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政法機關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這次會議部署,更新工作思路,開啟政法事業新徵程。

在宏觀層面,要提高政治站位,築牢法治思想。其一,提高政治站位,堅持黨的領導。習近平同志指出,「法治當中有政治,沒有脫離政治的法治」。進入新時代,我國面臨的機遇和風險並存,政法機關應當始終把政治建設放在第一位,認真學習、領會、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按照黨中央統一部署開展工作。堅持講政治與抓業務有機統一,將政治意識、政治信念自覺融入工作計劃、工作安排當中,善於明辨是非,勇於同各種挑戰政治紅線的錯誤言論作鬥爭。其二,築牢以人民為中心的法治思想。將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法治建設的根本目的,堅持法治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務人民。提升法治服務水平,打造更高質量的法治產品,滿足新時代人民對政法工作的更高需求。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在中觀層面,要完善司法工作機制,提高工作質效。其一,深化辦案運行機制改革。加強以法官、檢察官為中心的辦案團隊建設,合力打造法治共同體;完善案件分配機制,健全法院、檢察院領導幹部辦案機制,構建權責統一的司法權運行新機制。其二,深化訴訟制度改革。刑事方面,深化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統一刑事司法標準,充分發揮辯護律師在刑事訴訟中的作用,提升檢察建議精準化水平,發揮審判對偵查、起訴的制約引導作用,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廣泛使用,創造刑事訴訟新格局。民事方面,積極推進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做好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的適用和普法工作。其三,充分依靠現代科技提高辦案效率。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現代技術,升級現有的業務應用系統,加強不同辦案機關的協調工作機制,打通機關壁壘,實現資源共享。

在微觀層面,要更加注重強基導向,切實推動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大量的案件和矛盾積壓在基層司法機關,基層司法工作難在實踐、重在辦案,因此,應當重視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強化基層辦案能力,努力提高基層治理能力。具體而言:其一,進一步深化基層司法機關的改革,司法資源更加注重向基層傾斜。其二,努力抓好政法隊伍建設,鑄就一支政治素質硬、專業水平高、辦案能力強的政法幹警隊伍。其三,改革創新工作方法,讓司法工作人員敢辦案、能辦案、辦好案,努力把每一起案件都辦到極致。其四,建立科學的工作績效考核機制,通過科學的工作績效考核,獎優罰劣,進一步調動司法人員辦案的積極性,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退的動態管理機制。(作者單位:北京市團河地區人民檢察院)

相關焦點

  • 培育出彩時代新人!楊凌深入推進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
    楊凌深入推進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 2021-01-15 1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地評線】南方網評:用法治定義幸福生活,讓社會充滿陽光
    「十三五」時期,法治建設實現了全方位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鼓舞人心、振奮人心、凝聚人心。  公平正義是法治追求的核心價值,是法治的精髓和靈魂,是法治中國的生命線。從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制定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頂層設計、路線圖、施工圖,到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從把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到把「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法治建設全面發力,提升了全社會對公平正義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積極作用,打牢了深厚的群眾基礎,
  • 為千秋偉業夯基固本——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紀實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黨的歷史上首次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將習近平法治思想明確為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高舉思想旗幟,推進偉大事業。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實現美好法治願景提供根本遵循,注入不竭動力,必將引領法治中國建設在新發展階段實現更大發展,不斷登臨新的更高境界。
  • 【地評線】南方網評:吹響法治中國新號角 開闢良法善治新境界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法治建設規劃事關全面依法治國工作全局,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長遠發展的大事。
  • 王靜:法治社會建設的新布局
    《綱要》首次定義了 「法治社會」,以「建設信仰法治、公平正義、保障權利、守法誠信、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社會主義法治社會」的4+2定義模式清晰描繪了作為法治社會建設的遠景目標。同時,該定義也釐清了法治社會與法治國家、法治政府之間的邊界。
  • 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貴州這樣做
    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貴州這樣做 2020-12-24 19: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周強:推動新時代人民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
    周強指出,2020年,全國法院加強疫情防控司法應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維護人民權益,各項工作實現新發展。當前,面對新機遇新挑戰,要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堅持黨對司法工作絕對領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更加注重系統觀念、法治思維、強基導向,確保民法典統一正確實施,以強化人民法庭建設、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基層社會治理為重點,奮力推動新時代人民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完)
  • 推進依法行政 助力法治政府建設——高州市司法局石仔嶺司法所助力...
    近年來,石仔嶺司法所緊緊圍繞「法治政府」建設的總體目標,充分發揮司法行政職能優勢,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工作,不斷提高決策管理科學化、行政執法規範化、隊伍建設專業化水平,堅定不移把法治政府建設推向深入發展,為助力打造新時代幸福石仔嶺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 袁家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努力建設法治中國示範區
    我們要以更高的政治覺悟、更強的責任擔當、更大的信心決心,學深悟透習近平法治思想,與時俱進深化法治化改革,努力建設法治中國示範區,奮力打造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優越性的「重要窗口」。   袁家軍充分肯定這些年來法治浙江建設取得的重大階段性成果,強調面對新階段新形勢,必須與時俱進深化法治化改革,在篤學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依法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提升法治建設質量和效益、建設群眾滿意的法治社會、展示社會主義法治優越性上爭當示範,到2035年建成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成與省域治理現代化、高水平整體智治體系相適應的法治浙江,建成法治中國示範區。
  • 關於黨中央的這份未來法治中國建設路線圖,法學大咖怎麼看?
    最近,法治領域發布了一份重磅文件。   中共中央日前印發《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對新時代如何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作出系統部署。這是「十四五」時期統籌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總藍圖、路線圖、施工圖,也是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綱領性文件。
  • 匯聚新時代開啟新徵程,在實踐中彰顯檢察擔當
    守護群眾美好生活傳遞中國之治溫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政法機關要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更加注重系統觀念、法治思維、強基導向,切實推動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我省檢察機關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更加注重系統觀念,加強系統內的步調一致,加強對行政執法和司法工作的監督,更好體現司法為民。
  • 把好「五關」,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工作隊伍
    法治工作者掌握「國家公器」,分布在立法、司法、執法等各環節,法治工作隊伍的整體德才素質不僅關乎社會公平正義,也關乎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進程。近年來,因少數法治工作人員存在徇私枉法、以權謀私、幹預司法、暴力執法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法治工作隊伍在人民群眾中的公信力。
  • 《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全文內容)
    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是一項長期而緊迫、艱巨而複雜的任務,要適應新時代新要求,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握規律、積極創新,持之以恆、久久為功,推動全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一個新高度。
  • 【法治評論】堅持「三個相統一」 推進社會公平正義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人民法院作為國家審判機關,必須堅決扛起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神聖使命,緊緊圍繞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日益增長的需要,著力解決新發展階段影響司法公正、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問題,牢牢守住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為「十四五」規劃順利實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
  • 新華網評:以司法"硬氣"彰顯正義力量
    新出爐的兩高報告,數據詳實、案例生動,既對社會熱點案件進行了回應,也對人民群眾關注的法治問題作出反饋,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公平正義的實現,也同時感受著法治前進的鏗鏘步伐。報告中所體現出來的「硬氣」,更讓期待「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人們聽得心安,底氣倍增。司法有力,社會有序。
  • 付子堂:法治中國建設規劃開啟全面依法治國新篇章
    近日,繼《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發布後,中共中央又正式發布了《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這是第一部關於「法治中國建設」的專門的、全面的戰略發展規劃,為全面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提出了明確的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標誌著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發展階段。
  • 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託,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我們要更加重視法治、厲行法治,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堅持依法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一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
  • 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法治中國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高度出發,把全面依法治國擺在黨和國家工作中的突出位置,以前所未有的決心、舉措和力度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法治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明確提出全面依法治國,並將其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予以有力推進。
  • 《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來了!
    法治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不懈追求。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為統籌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各項工作,制定本規劃。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有機統一,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
  • 【重磅】《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來了!
    法治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不懈追求。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為統籌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各項工作,制定本規劃。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有機統一,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