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近兩年備受矚目的電影在國內各大電影節出盡風頭,獲得第15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更是被影迷贊為「國內最近幾年最成功的女性電影」。
就是由國內文藝片女王郝蕾和臺灣金馬獎最佳女配角金燕玲擔綱主演的《春潮》。
影片通過展現祖孫三代在一個屋簷下的日常相處場景,揭示了中國式家庭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的親情模式。
郝蕾和金燕玲在影片中飾演一對關係畸形的母女。
這一對母女的關係用郝蕾飾演的女記者郭建波的女兒的話說,就是「八字不合」。母親紀明嵐隨時隨地會對女兒冷嘲熱諷,甚至會突然暴怒,用惡毒的語言咒罵女兒。
這樣的愛恨捆綁相愛相殺,戳中了無數中國式家庭的痛點。
一個女人和母親的關係的走向,基本決定了她和未來女兒的關係,這樣的代際傳承,幾乎成了一種宿命。
也許,裡面也有你的影子。
其實紀明嵐在外面的形象是非常熱情開朗的。她熱心於社區事務,一直在關心照顧同學王老師,在王老師去世後還幫她處理後事,也很會勸解別人的家庭關係。
可是,為什麼一回歸到母親這個角色中來,她立即就變得那麼刻薄惡毒,心理扭曲,可以善待別人卻絲毫也不關心自己的女兒呢?
我們可以從紀明嵐和老周結婚時自己說的話裡了解到,紀明嵐從小深受原生家庭的傷害,母親對她苛刻而冷漠。
曾經她在自身生活拮据的情況下,攢下自己的口糧寄回娘家,以至於好幾次餓得暈倒,卻還是被母親怨懟為什麼不寄點錢回來。
她沒有從母親那裡得到過關愛與呵護,只有無休止的指責、怨懟和無情的剝奪。這種傷害她同樣複製到了女兒身上。
她與女兒郭建波相處時,身上處處帶有當年母親的影子,和母親一樣說話尖酸刻薄,對女兒毫無親近感。
比如她在排練合唱時,郭建波在廚房抽菸,她走進來罵道:「你在幹什麼?這麼多人你沒見到嗎?還在這裡抽菸?有毛病!」表情和語氣都透著十二分的嫌棄和不滿。
她在意的是自己的面子,而不是女兒的情緒。如果女兒違背了她的心意,那就是不可饒恕地犯罪。
當年母親是在經濟上剝削她,如今她是在精神上壓榨女兒。
糟糕卻從不反省的母女關係,是家族裡一直在重複的命運詛咒。
母親受的傷害,要轉嫁給女兒;母親的失敗,要女兒來補償;母親的煩惱,就是女兒的煩惱。臍帶從來沒有被剪斷,命運永遠被詛咒。
所以她用最惡毒的語言咒罵女兒,控制了女兒的一切,包括女兒的女兒。
被母親控制了40年的郭建波,只有在母親病倒在床,終於停止了每天喋喋不休地咒罵,安靜地像個柔弱的嬰兒一樣睡著的時候,才敢面對黑夜,說出自己內心壓抑了太久的痛苦。
你安靜了,這世界就安靜了。
你用了40年的時間來懲罰我,我也順從了你40年啊!
你總是說我會有報應的,什麼報應呢?貧窮、孤獨、孤兒寡母疾病纏身?差不多都實現了。
女兒成功地複製了母親的命運,紀明嵐的不幸人生在女兒身上有了新的輪迴。
一個家族的詛咒就這樣被不知不覺地傳承了。
李安說:「最好的電影不是你說了一個多好的故事,而是你在觀眾心裡激起了些什麼。
從紀明嵐和郭建波身上,有多少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多少兒女,不同程度承受著父母以愛之名的情感勒索?
多少父母,習慣性地在外人面前對孩子進行精神打擊,忽略他們的感受?
多少家庭,有一位總被模糊掉面孔、甚至是長期缺席的父親?
父母對於家庭觀念的思想格局,也如同潮水的源頭,決定了水的流向、水能流多遠。
而一代代家庭的傳承,也像春天的潮水,周而復始地循環下去。
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現代女性,郭建波已經意識到了自己與母親之間幾十年相互糾纏的畸形關係,如果不改變,還將在下一代的身上延續。
她努力地用自己的方式在抵抗命運。
每當母親發飆時,郭建波都是沉默隱忍的,她不和母親爭吵是不希望影響到女兒,不讓這種壓迫式的母女關係傳承。
當和女兒單獨相處時,郭建波是一個溫柔慈愛的好媽媽。
她會張開雙臂擁抱女兒,和女兒一起騎姥爺留下來的單車,她在影片裡難得一露的燦爛笑容也是給女兒的。
甚至女兒調皮撕壞姥姥的衣服,把家裡搞得亂七八糟,她也沒有責罵女兒。
她想要給女兒愛,好好照顧她,不讓女兒像她小時候那樣長大,希望打破這命運的詛咒,給女兒一個不同於姥姥和媽媽的幸福人生。
影片最後,紀明嵐心臟病發住進醫院,郭建波陪在旁邊。她靠在床頭,伸出一隻手臂把平靜安睡的母親溫柔地護在懷裡。
她們是母女,這是永遠也無法改變的事實。
她明白自己對母親愛恨交織的感情,但當生她養她又給她帶來無盡痛苦的這個人,老了病了,她依然選擇盡到女兒的責任。
她不想像母親那樣,把對上一代無法釋懷的恨意再無意識地傳遞給下一代。
她儘可能地想在祖孫三代之間的愛恨捆綁中找到一個平衡,保護女兒的成長不受傷害,也給自己求得一絲解脫。
掙脫家族命運的代際傳承,需要探尋原生家庭的問題根源,但並不是要去追究上一代父母的責任,已經發生的事情不能重來,追責毫無意義。
只有自我的覺醒與成長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途徑。
郭建波就是有了這樣的覺醒,她才意識到家族的命運詛咒有多可怕,努力地想要去打破它。
婉婷在一個關係擰巴的家庭裡生活,難免會受到一些負面影響,但在媽媽的愛護中,她依然發展出了活潑開朗的性格。
她那伶俐可愛的樣子,是整部影片裡唯一的情緒亮點,我們看片才沒有覺得特別壓抑。
她善解人意,每每很機靈地充當姥姥和媽媽關係的潤滑劑,避免兩個人的衝突進一步升級。
她也非常善良,當同學不願意跟成績差的朝鮮女孩崔英子做同桌,她主動邀請和英子同坐,並且和她成了好朋友。
其實在中國,和郭建波一樣深陷家庭親情捆綁的人不在少數。如何徹底阻斷家族命運的傳承,給下一代幸福的未來,從心理學的角度可以參考以下建議:
1、重視自己的感受,不要一味隱忍。
委曲求全不能解決問題。作為一個成年的女兒,我們可以通過跟母親的聊天,引導她講講當年的事情,尤其是她和她的母親的事情,讓她那些積壓心中多年的怨氣和委屈被看見,被理解。母親的情緒鬱結疏通了,母女關係的張力也就減弱了。
2、斷開心理臍帶,培養獨立人格。
通過學習成長培養自己作為成年人的獨立人格,斷開一直和母親連接在一起的心理臍帶。
一個心智成熟的女兒才能有足夠的力量去阻斷家庭命運的傳承。
3、分清界限,建立新的母女關係體系。
建立家庭成員之間的心理邊界,向母親明確自己是撫養女兒的第一責任人,祖輩適度參與,各自呆在自己的權利領域內。
電影海報上有一句德國心理學家海靈格的名言——你和母親的關係,決定了你和世界的關係。
我們不能選擇有一個什麼樣的母親,但我們可以選擇做一個什麼樣的母親。
本文由「心海一珠」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