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的故事:你只知道表面的浪漫至極,卻不懂三毛的瘋狂不羈

2020-12-23 北冥說文史

我想,一提起三毛,就能想起她那自由的心靈。而三毛與荷西的浪漫愛情故事,也從以往,一直流傳至今,儘管兩個人都已經逝去,但是他們仍然成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愛情偶像的代表。

三毛在我們的心目中,就像是一個純真浪漫的女孩,一直在追求著自由,從不只想過著那種俗套的生活。

在剛上幼兒園的時候,三毛接觸到了《三毛流浪記》的時候,她就非常的喜歡三毛旅行式的一個流浪,所以給自己起了個名字「三毛」。

或許,當她起這個名字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三毛這一生的「流浪」。

在1967年初戀失敗了以後,三毛就去了西班牙馬德裡的文哲學院進行留學,而在這裡,她遇見了此生最愛的那個人。

這時候兩個人相遇的時候,荷西那時還在上高中,而三毛比她大了整整8歲。荷西在跟三毛認識之後,很快就愛上了一個如此灑脫的東方女孩,並且還很鄭重的告訴三毛,希望她可以等他六年,因為六年之後,荷西就完成了四年的大學生涯和兩年服兵役的生活。

其實那時候的三毛還只是將荷西當做弟弟看,並沒有很是認真地思考,而且荷西的年齡太小,三毛也剛經歷過感情的失敗,所以沒有抱多大的希望。

三毛永遠都不能忘了那一天,兩個人剛開始分離的時候,荷西一邊倒著跑,一邊還朝三毛揮手,說再見,忍著眼淚掉下來,還邊對三毛做鬼臉。

到了1972年底的時候,三毛經歷過兩次的感情打擊後,又再一次的返回到馬德裡,而這時候的荷西已經成長為一個英俊高大的男子漢,這時候迫不及待的聯繫上三毛的妹妹。

在一天晚上,三毛描述是一雙手突然從她的後背擁抱,眼睛一張開就發現了荷西就在他的眼前,兩個人久別重逢之後是如此的快樂。

兩個人特別的興奮,熱烈的親吻、擁抱了很長時間之後,荷西就把三毛拉進了自己的房間內,沒想到滿屋子裡面的照片都是三毛,三毛一下子驚呆了,她沒想到這個曾經的這個「弟弟」如此的深情。

三毛對荷西說:「你那時為什麼不要我?如果你那時堅持要我的話,我還是一個好好的人,今天回來,我心已經碎了。」荷西說:「碎的心,可以用膠水把它黏起來。」三毛說:「黏過後,還是有縫的。」荷西就把三毛的手拉向他的胸口,誠摯地說:「這邊還有一顆,是黃金做的,把你那顆拿過來,我們交換一下吧!」

並且,所有的都沒有改變,荷西仍然想要與三毛在一起,結婚。

經歷過長時間的一個考驗,兩個人的愛情終於開始茁壯成長,開始開花結果,可以說是緣分將兩個不同國度、不同背景的人拉在了一起。兩個人的愛情就在那一片壯闊廣袤的撒哈拉沙漠裡面開始開花結果。

其實,我們很難不說這可能就是一場命運,才能在這經歷過困難重重,還能在千遠萬裡重逢。大約7個月後,兩個人就結婚了。在結婚以後,他們就過上了流浪的生活,雖然這種生活,非常的貧困,但是那種一起自由、恩愛的日子卻是讓人無法忘懷的。

荷西本身是一個潛水工程師,是一個十分熱愛大海的人,但是為了三毛,他卻放棄了自己的夢想,陪她去了那漫漫無際的沙漠。

那時候,荷西主要是作為一名潛水員,並且離家裡的距離很遠,但是有時候只是岸上壞了一個螺絲釘,只能修兩個小時,荷西也不願意在工地上等,而是不怕麻煩的脫去潛水衣往家裡跑。

而三毛每天都會在下午兩點半的時候,開著三個小時的車,不過沙漠裡走沙或者龍捲風的危險,每天在下午5點半的時候要去接荷西回家。

「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於是形成了太平洋。」

在這種浪漫愛情的培養下,兩個人的這段故事也被三毛創作成為了我們熟知的經典作品《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如果有來生,你願意再娶我嗎?荷西:不,我不要。如果有來生,我要活一個不一樣的人生。三毛打荷西。荷西:你也是這麼想的,不是嗎?三毛看看荷西:還真是這麼想的。

可能對於他們來說,這種就應該是愛情所擁有的樣子,就像三毛說的一樣,刻意去找的東西,往往是找不到的,而天下這些萬物所有的來與去,反而都有它的時間。

不過,有時候,一個故事開始總是美好的,但是結局總讓人無法接受,對於未來可能就是未知的打擊。

在一個夏天裡,三毛陪著自己的父母飛離島上,荷西把他們送到機場之後,還囑咐三毛早一點回來,沒想到,這麼一別,便是永遠。

在1991年的時候,三毛在一家醫院裡選擇了用絲襪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也許,三毛看透了,這個世界上再也沒一個能夠像荷西那般愛自己的人,一生可以陪自己瘋狂。

曾經有人說過,世界上沒有第二個的撒哈拉了,因為只有面對愛的人,她才可以呈現出他的溫柔。本是一個非常的荒涼的沙漠,卻因為荷西和三毛之間的愛情故事,讓這裡一度成為人們的打卡聖地。

但是很少有人注意的是在那些浪漫的筆下,三毛是如何這艱苦的生活下,堅強的生活

兩個人剛開始探險的時候遇到壞人,但是三毛從未畏懼。住的地方特別簡陋,而且家具都是用棺木打造成的,荷西平時在外工作,住宿,只留三毛一個人在家裡,但是三毛從來沒有抱怨過生活有多麼的艱辛,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去改造生活,這種品質是多麼的難得。

三毛無疑是那最純粹、最自由、最浪漫的代表。也幸虧她足夠的堅強,在這漫漫的聖魔那個生命中,尋找自己的那一道光。

你從撒哈拉來, 要到天堂去, 萬水千山走遍, 只為夢中的橄欖樹。

相關焦點

  • 三毛的撒哈拉中最動人的故事:真正的愛情,是兩個有趣靈魂的相配
    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於是形成了太平洋。——三毛《撒哈拉的故事》三毛原名陳懋(mào)平,「『懋』」字實在是太難寫了,念起來又饒舌,乾脆只叫『陳平』好了」。後來,陳平在看了小說《三毛流浪記》後索性還以「三毛」為名了。
  • 作家三毛:我在撒哈拉沙漠痛快地活過
    在數次的心碎和逃離之後,她選擇去往承載著前世鄉愁的撒哈拉。這一次她找到了自己的歸所。02「不記得在哪一年以前,我無意間翻到了一本美國的《國家地理》雜誌,那期書裡,它正好在介紹撒哈拉沙漠。我只看了一遍,我不能解釋的,屬於前世回憶似的鄉愁,就莫名其妙,毫無保留地交給了那一片陌生的大地。」
  • 一本書的沙漠旅行—三毛侄女朗讀撒哈拉的故事
    在三毛《撒哈拉的故事》出版後第44年,讀者數以百萬計,舉世聞名的女作家三毛女士,終於出版了第一本官方授權的英譯本Stories of the Sahara。相信看到這個消息,很多人跟我一樣感到驚訝:以三毛暢銷程度與響亮名號,以前竟然一本都沒有嗎?而且,什麼,一轉眼已經44年了!
  • 撒哈拉的眼淚,三毛的愛情與真誠
    看她的文章,你會覺得她有著那種不一樣的風味,溫暖細膩,可她又是那樣的脆弱,就像現在流行的一款網紅軟糖,外表有著一層透亮的外殼,看上去堅硬,可實際上,只要輕輕一點力道,就會變得粉碎,就會觸碰到甚至傷害到她內裡最真實的軟弱。
  •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中那些令人細思極恐的情節
    在三毛所描寫的撒哈拉沙漠裡,她周圍生活的大部分是些撒哈拉威人,大多信奉回教。她曾遇到過一件怪事。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三毛在自家門口地上看到一串用麻繩串起來的項鍊——是一個小布包,一個心形的果核,還有一塊銅片,這三樣東西穿在一起做成的。問旁邊的小孩,他們馬上露出十分驚慌的神色,連忙說不是自己的。後來過了一會兒,三毛看沒有人要,索性就把它撿回了家。
  • 荒蠻如撒哈拉,三毛為何依舊難掩對它的熾愛?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好書是《撒哈拉的故事》,是三毛創作的一本隨筆集。描寫了三毛在撒哈拉沙漠的所見所聞,字裡行間反映著沙漠的人土風情。即使知道結局的悲劇性,也還是會去竭盡全力地拼死一搏。因為於他們而言,只要能離信仰更近一步,那所有的犧牲都是值得的。讓我哭得最感動的是沙巴軍曹。也許是我看多了小說的緣故,從故事的開局,我就知道軍曹最終會與他最初的形象截然相反。可我卻從未想過,一個心中充滿仇怨的人,會用身體的支離破碎去詮釋原諒。可是我想,也許他的釋然多於原諒吧。
  • 三毛與荷西:一生陪你盡瘋狂
    文/安海風來源:經典短篇閱讀(yuedu365)經授權發布這一生,你能否有幸,像三毛一樣遇到一個願意一生陪你盡瘋狂的人。這一生,你又能否有幸,與那個願意陪你瘋狂的人相守到老。醉笑陪君三萬場,不訴離殤。中午睡覺前,又把北京電視臺揭秘三毛之死的《檔案》看了一遍,當主持人石涼講到荷西之死那段的時候,自己在被窩裡又忍不住哭了。
  • 聽說,撒哈拉的沙漠要拍電影了
    而影片的藍本就是《撒哈拉的沙漠》女主還木有確定,當時第一趕腳就是想著別毀小編青春,小編十四歲的時候瘋狂的喜歡她,有多少人被三毛筆下那片絢麗的撒哈拉沙漠深深吸引著。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把沙漠的日子過得開出花來,但是如果能親手觸碰那滾燙的黃沙,一定是會心生敬畏吧。
  • 《撒哈拉的故事》——再感受三毛擱淺沙漠的幸福,在心中微語
    圖源於網絡,侵權刪當三毛被一望無垠的黃沙,夕陽中的海市蜃樓所吸引時,她魂歸撒哈拉沙漠,一心嚮往。從《沙漠中的飯店》、《結婚記》、《懸壺濟世》等等這些在沙漠的洗禮下而完成的故事中,無不透露了三毛在那裡的幸福生活。
  • 影視資訊:關錦鵬執導三毛傳記片正式立項,備案片名《撒哈拉》 將打造為愛情電影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公布的電影劇本(梗概)備案、立項公示中,這部電影作為作為合拍片正式立項,劇本目前定名《撒哈拉》。
  • 人生48歲,寫作14年,憑一部作品提名最佳編劇:她一生不羈愛自由
    在她有限的48年生命裡,她寫了14年的書,卻只寫過一部電影劇本,但她卻憑藉這唯一的一部劇本提名香港金像獎和臺灣金馬獎最佳編劇。她就是一生淡泊名利、灑脫不羈愛自由的三毛。這部電影就是由兩岸三地合拍片、由女神林青霞主演的《滾滾紅塵》。
  • 未婚夫在懷裡死去,摯愛荷西葬身大海,三毛又為何選擇自縊告終?
    她孤獨、寂寞、自閉,卻又浪漫、熱烈、任性。很多看似矛盾的詞彙,都能在三毛這裡融為一體,世間再難有如三毛一般的人。她不喜歡上學就休學,想去遠方就用14年去流浪;她的布衣,她抽菸的姿勢,她的生活方式灑脫至極。她清白且勇敢,她瀟灑且不羈,她的一生,只活了40多歲,卻仿佛活了400歲。
  • 紅色沙漠撒哈拉,迷幻的夜絢麗的晨,我卻僅停留了16小時
    記得當年一首清新明快而又略帶狂放不羈的《橄欖樹》把個少年懵懂的我聽得如痴如醉,那時尚沒有矮大緊老師誘人的詩與遠方,但是第一次記住了歌曲的詞作者三毛,第一次開始嚮往世俗眼中鄙夷的流浪。隨著對三毛的深入了解,知曉了橄欖樹的故鄉,知曉了她與荷西的愛情溫床就是那荒蕪得令人心悸的撒哈拉沙漠……於是,若干年後的十一月某一天,追尋著青春流浪的縹緲記憶,終於來到了魂牽夢繞的撒哈拉!
  • 三毛與荷西的曠世愛情,真如書中那樣浪漫?馬中欣直言:一場騙局
    我讀三毛是從小學開始。母親工作很忙,經常把我帶去工作室加班,做完作業後實在無聊,就開始學著隨便拿母親書架上的書來翻閱,《撒哈拉的故事》就是在那個時候翻到的。 從那以後我一直都對埃及,對撒哈拉情有獨鍾,我覺得裡面描寫的那些內容有趣極了,我印象最深的一個片段就是他們洗澡需要在頂樓用水池蓄水,結果洗到一半渾身還都是泡泡就沒水了。
  • 三毛和荷西:離開你之後,撒哈拉沙漠再也沒有了星辰
    三毛是臺灣著名女作家,她的作品《稻草人日記》、《夢裡花落知多少》、《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駱駝》等都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她喜愛旅行,喜歡探索不同的風景和生活。在那段難忘的沙漠生活經歷中,她的丈夫荷西,給了她很多的陪伴和安慰。我們從三毛的書中,也能找到相愛的他們生活的影子。雖然生活拮据,卻能苦中作樂,兩人把簡單困頓的生活,活得多姿多彩。
  • 三毛把自己的心鎖在了撒哈拉,同時也把鑰匙故意丟在了那裡
    三毛如果還沒有死的話她應該已經是一個75歲的老太太了,早逝的三毛給我們留下的是她本來就有的神經質,和那不可多得的文採。可能文化人都是這樣子吧,像海子也是一樣。有網友聲稱太純粹的文化人不可以有,那樣子的他們是孤獨的,而三毛就是這一類人的典型代表。
  • 三毛:年輕才我們最大的底牌,飛蛾撲火時,一定是極其快樂的!
    三毛對荷西說:「婚後若不能我行我素,保持獨立人格和內心自由便不必結婚。」荷西的回答,不得不承認,是男人高情商的典範。他說:「就是要你我行我素,若失去你的個性和風格我何必娶?」三毛是個什麼樣的女人呢?①:她沒有傾國傾城的容貌,卻有飽讀詩書從容。她自幼便逃學去墓地讀閒書,旅行和讀書是她生命中的最重要的兩件事,最快樂與最痛苦都源於與此。②:她生性浪漫且自由勇敢。
  • 吳阿姨與《撒哈拉的故事》
    「《撒哈拉的故事》!怎麼可以說是閒書呢!」「不然是什麼書呀?」吳阿姨笑道。「偉大的愛情故事之書!」我糾正說。「真的嗎?」吳阿姨追問道:「那我要認認真真看了!」「那當然了!」我坐下茶几旁的椅子上,喝了一口老鄭泡的鳳凰單叢,然後給吳阿姨講起了三毛和荷西的偉大愛情故事故事。
  • 去撒哈拉沙漠結婚,是我做過最瘋狂的事!| 摩洛哥和你的1001夜NO.12
    ▼撒哈拉婚禮三毛與荷西的撒哈拉愛情,曾經觸動了多少人的心弦?你是否也憧憬過沙漠裡刻骨銘心的誓約?今天時光女神有幸接待和見證,一段同樣真摯純粹的婚禮。分享給少女們。,作為百特婚禮創始人這是我第一次以新娘的身份,親手執筆寫下關於我在撒哈拉婚禮中的故事~
  • 《撒哈拉沙漠的故事》:在這個冷漠的世界裡,我堅信著愛情的存在
    而一直讓我堅信著愛情存在的,就是三毛,看了《撒哈拉沙漠的故事》真的會讓人為之動容。但隨著年齡的長大,發現對一個人的認識真的不能只從一個角度去分析的,而且最近的「愛情」故事真的讓人三觀崩塌,所以就想著看看其他的「愛情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