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炎梟,字鳴璽,山東濟南人,生於1975年冬月,畢業於山東藝術學院,師從於當代「書壇泰鬥」歐陽中石先生。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秦韻華符書法」創始人,聯合國友好協會「一帶一路」委員會、陝西英才委員會專職書法家,中國國禮藝術院副秘書長,陝西藝術交流委員會副主席,更是「中國夢全國首屆年度行業傑出人物書法突出貢獻獎」、「2018當代藝術家之星獎」獲得者,也是「陝西英才走一帶一路絲路踐行者」,長安文化藝術節宣傳大使。
其書法作品被40多個國家的政要元首以及多家知名博物館所收藏。多幅書法作品被設計成郵票,在中、美、英、法、荷等國限量版發行,成為「國家名片」,《書法報》《中國書法》等多家權威媒體競相報導,被譽為最具升值空間的青年書法家之一。(擁有多幅國家版權保護的作品)
楊炎梟,是一位中國書法承古開新的踐行者,一位獨闢蹊徑的開創者。基於他對中國傳統書法的新突破,故被歐陽中石先生贊之為「天資聰慧,悟性極高,富於創新」的書壇新秀;被國家文化部藝術鑑定中心尹傳彪主席稱讚其為"後生可畏,開宗立派,可成大器之才"。
紅山文化的「C」形玉龍有「天下第一龍」的美譽,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此玉龍是中國最早龍的雛形。「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雲雀」,馬為天馬非普通之馬,燕為雲雀實為一種神鳥,馬有「馬到成功,超越凡塵,勢不可擋」之寓意,該作品是「天下第一龍」與「天下第一馬」的穿越相遇,是古代玉器與青銅器的巧妙融合,內容書寫《論語》經典篇章,旨在表現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積極進取的奮鬥精神———「龍馬精神」。龍與馬寓意吉祥,都屬「純陽」的造型,可以提高室內的陽氣,補氣之不足。
何謂「秦韻華符」書法:
「秦韻華符」書法是在繼承中國傳統書法的基礎上,文字組圖或以繪製的「中華符號元素」為底圖書寫儒、釋、道等傳統文化經典,它集書法、繪畫、設計於一體,是形、神、意全新呈現的結合體,是一種多重文化元素融合疊加的書法表現形式。
在中國「葫蘆」是「福祿」的諧音,葫蘆自古就有著非常美好吉祥的寓意,該作品以清代宮廷琺瑯彩「萬壽延聯」葫蘆瓶形為底圖,書寫儒家經典《孝經》的全文,《孝經》強調「百善孝為先」,並首次從對父母的「孝」上升到對國家的「忠」,手繪「蝙蝠納福」吉祥圖樣並穿於淡紫色祥雲中,紅色蝙蝠恰好是「洪福」二字的諧音,祥雲於天由東往西恰寓「紫氣東來」,巧妙扣題「洪福齊天」,該作品標新立異、多重內涵,是秦韻華符書法的典範之作,值得收藏。
玉是山川的精華,是上天恩賜的寶物,具有溝通天地的靈性,玉璧作為我國古代的「六瑞」之一,有著吉祥圓滿之寓意,自古就有「君子如玉」的比喻,另外古代佩玉也是一個人身份與地位的象徵。該作品以春秋時期的古玉壁為底圖,書寫四書五經中《大學》的全文,該作品形式新穎,構思巧妙,是儒家經典在古玉壁上的全新詮釋,極大的增加了玉壁文化的內涵。玉壁中間的篆書組合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與古玉所蘊含的「君子之風」相得益彰,這種方與圓的對比恰恰體現出了中國人「內方外圓」的處世之道,成為該作品的另一個亮點。該作品「形、神、意」完美融合,是文人雅士收藏的佳品。
鼎是古代身份地位的象徵,有「九五至尊、至高無上」之意,「一言九鼎」更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如今「鼎」已成為一個知名企業誠信、承諾的代言詞,鼎擁有鎮宅、鎮店的巨大能量場,具有成就大業勢不可擋之勢。該作品能讓一個場域輕鬆擁有國之重器「大禹鼎」。在中國「不偏不倚中庸之道」一直被眾人所推崇,大盂鼎屬於國之重器,是西周的最著名的銅鼎之一,《中庸》是儒家經典《四書》之一,該作品以大盂鼎為底圖書寫《中庸》全文以及相關歷史影響,該作品是儒家經典《中庸》與國之重器大禹鼎的完美匹配,寓意深,份量重,值得收藏。
太極圖有「天下第一圖」的美譽,它是圖式最簡、內涵最豐富的圖案。《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是僅次於《聖經》發行量的文化名著,被譽為「萬經之王」。該作品黑墨、朱墨恰分陰陽,內部兩個「魚眼」取中國「四神」瓦當「朱雀」與「玄武」剛好為南北方位,「道法自然」的方形印章、方形標題、方形《道德經》註解與圓形瓦當、太極圓形成方圓對比,最終形成「三圓、三方」 得和諧統一,旨在體現中國人為人處世的「方圓之道」。從易經角度講:太極有改變運勢的隱形作用,紅色剛好有提升「鴻運」的作用,並直接調節室內的風水。
「萬丈紅塵一杯敬,千秋大業一壺茶」,壺中有天地,壺中有乾坤,「一壺乾坤」成語由此而出,吳經提梁壺有「天下第一壺」的美譽,是至今發現的最早明代提梁紫砂壺,該作品以「天下第一壺」的外形做底圖,書寫《周易》「乾、坤」等二十一卦的原文,既寓意「壺小乾坤大」,又傳達出「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的度量,寓意心容萬物,胸懷寬廣!
「乾坤」代表天地,此作品有通天達地,調節陰陽,補氣靜心的作用。
「千秋大業一壺茶」,茶是中國人最重要的飲品,茶道文化歷來已久,「一壺乾坤」寓意「壺中有天地,壺中有乾坤」,茶壺造型因為壺嘴小壺身大寓意一個人的「包容與度量」,代表了一個人「心胸寬廣」。該作品以清代「竹節紫砂壺」為底圖,書寫《道德經》/《清靜經》/《陸羽茶經》等經典內容,上面的蟬形壺蓋又名「知了」與壺身上「竹葉、竹節」巧妙組合兩者諧音恰寓「知足常樂」,「竹中空外直,虛懷若谷是君子應有的品格,竹節代表的是一個人的松竹氣節,竹節又有節節高升的寓意,代表無限發展的生命力,有很強的古代文人氣息。
財神範蟸被譽為商聖 ,他的經商智慧對後世影響極其深遠,《陶朱公商訓》內容包含範蟸經商十八法,三謀三略,經商十二戒等核心內容,解密了範蟸經商致富的最高智慧。圓形錢幣寓意圓滿吉祥,銅錢「內方外圓」恰好反映出中國人的為人處世之道,「鎮宅之寶」四個字隱於錢幣中,有鎮宅闢邪、四方納財的作用。
趙公明財神被譽為「華夏第一財神」《趙公明財神經》蘊含著獲得財富守住財富的秘密,收藏懸掛《趙公明財神經》可使人財富豐盛,驅邪避疫,四季平安。「鑄錢銅範」是古代鑄錢的模具,寓意「源源不斷的生財工具」,底圖中刻意繪製三枚深色「五銖」錢幣(「五」恰好寓意五路財神)三枚錢幣源自《道德經》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經典語句,代表著無限大的財富,該作品以博物館「鑄錢銅範」為底圖書寫《趙公明財神經》全文,是鑄錢銅範、財神經、中國書法三種元素的巧妙融合,該作品形式新穎,寓意吉祥,加持護佑,是商界精英收藏的佳品。
「以道御術術可求,以術御道術可止」!尋求道家思想之根源,全新詮釋道家思想之經典,弘揚傳統文化之博大,該作品以唐代知名古琴外形為底圖,書寫《道德經》中《道經》全文,行書「道」字與古琴巧妙疊加,正好置於古琴中間寓意「人間正道」,點題之餘在布局上突顯「有破有立」,琴聲悠遠,內容深邃,值得收藏。
何以為尊,唯有「何尊」,「何尊」既是陝西的標誌也是中國的標誌,「中國」兩個字最早出現於「何尊」的銘文中,因此何尊的地位不言而喻,中國古代「左為上、以左為尊」,因此何尊置於畫面的左測恰如其分。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意志、勇氣和力量的標誌,象徵著中華民族偉大意志和力量。遠山層軟疊嶂代表祖國大好河山,遠山用紅色朱墨書寫有「旭日東升,萬山紅遍」之美好寓意。作品內容書寫《論語》全文,共計16000餘字,《論語》是當今盛世治國理政應用最多的一部著作,歷來皆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美譽,對中華文明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此幅作品是「秦韻華符書法」最有分量的代表作之一,真正的殿堂級的作品,孤本一份,極具收藏價值。
楊炎梟的「秦韻華符」書法,是在繼承傳統書法的基礎上,在形式感、意向感和視覺感上做了最大膽的創新,其深挖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符號,全新呈現儒、釋、道、諸子百家等傳統文化經典,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大力弘揚,也是對中國書法「新古典主義」的努力探索。他所開創的「秦韻華符」書法,以其大膽新穎的構思、超越時空的融合、多重元素的疊加、突破常規的布局,一舉成為中國書壇一張全新的符號性名片。他的作品超越了書法文字的本身,這種「字」、「形「、「意」的巧妙融合,可謂「標新立異,獨步書壇」,「書畫同源」四個字,在其作業品中被展現的淋漓盡致。
「拈花指」源於佛家「佛祖拈花,迦葉一笑」的典故,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對禪理有了透徹的理解,二是彼此默契、心神領會、心意相通、心心相印,彼此之間心靈相通。拈花指圖樣莊嚴雅致,寓意吉祥,該作品用拈花指的外形先後書寫《心經》以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該作品顏色選取敦煌壁畫的色相古樸悠遠,盛開的蓮花中隱藏一枚佛陀印章,寓意「花開見佛」。《心經》是大乘佛法的濃縮精華,能量極高,《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妙法蓮華經的一部分,讀誦此經可以免除三災八難,有求必應。經文蘊含宇宙間的高能量,懸掛持頌佛經加持護佑,意義非凡,該作品唯美雅致,是難得的珍藏佳品。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菩提葉在佛家有著特殊的寓意,它代表著一種信仰、希望、幸運與圓滿。
《金剛經》是大乘佛法的重要經典,蘊含著無窮的能量,《金剛經》是成佛之經、功德之經、降魔之經、消災之經,長壽之經,持誦《金剛經》能夠消業、除障、免災、增福、增慧,懸掛誦讀此經功德不可思議。
該作品以精心繪製的菩提葉脈為底圖,書寫《金剛經》的全文,菩提葉中間升騰祥雲上的佛像極具想像力,寓意「佛在心中」,菩提葉脈向上伸展蘊含著一種向上的力量,菩提葉下的「萬」字符代表佛祖釋迦牟尼佛的腳印,因此萬字符放在菩提葉的下方恰如其分,象徵著吉祥如意,朱墨書寫的萬字符剛好與菩提葉尖的佛像印章上下呼應可稱完美呈現!該作品是「秦韻華符」書法佛家系列作品的表作之一。
魚符產生於隋代,成熟於唐代,魚符即是身份地位的象徵,也是古代一種信物,還是很好的配飾,俗稱「最早的中國人身份證」,魚符裡面有個凹凸的「同」字,寓意:同心同德,天下大同」,魚本身就寓意年年有餘,富貴有餘,非常吉祥。「送君長安符,勿忘長安行」,長安符是最能代表陝西代表西安的長安符號,是長安文化藝術節最有代表性的文創經典。
十四運會徽主體圖案是「玉壁」,玉是自然的精華,玉壁是致敬上天的禮器,會徽具有百年圓夢之意,中國自古素有「君子如玉」的說法,該作品作品以十四運會徽為底圖書寫《大學》的全文,體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主題,該作品即體現出陝西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又豐富延伸了玉壁的文化內涵,同時還賦予了新的藝術價值。
《金剛經》是成佛之經、功德之經、降魔之經、消災之經,長壽之經,持誦《金剛經》能夠消業、除障、免災、增福、增慧,功德不可思議。該作品用玄奘法師的雕像以及大雁塔外形做底圖,書寫《金剛經》全文,一來致敬佛學經典《金剛經》,二來致敬玄奘法師百折不撓的取經精神。該作品也是西安大雁塔景區高端定製的典範之作。
秦始皇兵馬俑作為世界第八大奇蹟,早已成為陝西一張最有代表性的名片。跪射俑是秦兵馬俑最珍貴最稀有的兵俑之一,因出土時保存非常完整,全身彩繪而倍受關注,該作品以跪射俑圖樣為底圖精心繪製,儘量還原跪射俑剛剛出土時的原始狀態與色調,書寫兵馬俑的歷史影響,發現過程,以及兵馬俑的種類,陶土工藝,彩繪工藝等內容,力求形、神、意以及內容的完美融合,是中國書法在繼承傳統基礎之上的大膽創新,極大的彰顯出十三朝古都的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楊炎梟「秦韻華符」書法國內知名景區高端訂製的典範之作。
關帝廟楹(尺幅:35x200cm)赤膽忠心善惡明鑑,文韜武略春秋永昭
楊炎梟的書法作品雅俗共賞,有超強的辨識度和唯美感知度。人們在感慨其天才的創意、深厚的文化底蘊、紮實的書法功力之餘,更加欽佩的是:其成千上萬字的作品自始如一,筆筆精緻,這種「心如止水、超越凡塵」的心境與定力,非一般書法家所能企及,「書為心畫,行者無疆」,讓我們熱誠期待楊老師在中國書法的道路上,圓融精進,向至美、至善、至真之境不斷升華,從優秀到卓越,越走越遠。
責編:周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