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月內的嬰兒建議母乳餵養,但是母乳餵養一個最大的缺點是掌握不好寶寶到底吃了多少奶水,寶寶是吃太多還是不夠。那麼,如何判斷寶寶吃奶量多少呢?
一、如何判斷寶寶吃奶量
1.哺乳次數
出生後頭1—2個月每天需要吃8—10次,3個月齡時間每天至少要吃8次。
2.觀察排便
吃母乳的嬰兒一般每天大便3-4次;吃牛奶的嬰兒,大便多在每天2次左右,金黃色,呈糊狀。若寶寶沒吃飽,大便次數就會減少。嬰兒小便一般每天6次以上,尿呈淡黃色或無色。如果寶寶僅僅吃母乳,沒有添加其他任何輔食,也沒有餵水或其他飲料,一天6次小便(尿布溼六次),說明進食的奶量是足夠的。如果寶寶還哭鬧,一定有其他原因。
3.觀察寶寶情緒
倘若寶寶沒吃飽,常表現為哭鬧、煩躁、吸吮指頭或異物等。渴望媽媽的擁抱,吃奶時比較專注、急促。
4. 觀察寶寶體重增長情況
定期給嬰兒測量體重,觀察嬰兒體重變化情況來判斷奶量是否充足。一般應每月或兩個月給嬰兒稱體重一次,一個健康的嬰兒每月應增加體重500-1000克。若嬰兒體重增長不足可能是吃的奶量不夠或生病,應仔細尋找原因,必要時到醫院檢查。
5.睡眠
能夠安靜入睡4個小時左右,不哭鬧能夠深度睡眠表示孩子已經吃飽。
6.寶寶吃奶的時間來衡量寶寶吃奶量
比如,寶寶一開始吸吮了兩分鐘,讓他稍微躺下來,寶寶開始吞咽奶水,一口一咽,兩分鐘後,兩口一咽,再一分鐘後,三四口一咽。然後,寶寶繼續讓寶寶吮吸了三分鐘,再次讓他躺下來,再讓寶寶吞咽兩分鐘。這樣算下來,寶寶在母親懷裡吮吸的時間一共是十多分鐘,而真正吞咽奶水只有五六分鐘。
二、寶寶成長吃奶量標準參考
新生兒:出生1-2天的新生兒每次只能吃20-30毫升,幾天後可以達到60毫升。有的寶寶胃口大,可以吃80毫升。出生15天到滿月:如消化正常,每頓約吃90-120毫升。3-4小時餵養一次,一天餵養8-10次。
1-3個月:嬰兒滿月後到兩個月,奶量按體重逐漸增加,每日餵6-7次,每次間隔3.5-4小時,每頓約吃80-120毫升左右,最多可吃到150毫升。 二至三個月,每天餵5-6次,每隔四小時一次,每次吃奶150-200毫升。
3-6個月:每天餵5次,每隔四小時一次。每頓餵奶量為:三至五個月吃150-200毫升,五至六個月吃200-250毫升,應掌握吃奶總量,每天不超過1000毫升,每頓奶量不超過250毫升。四個月開始在吃奶前餵輔助食物。
6-9個月:每四小時餵一次奶,每次吃200-250毫升,每天由四頓奶改為三頓奶,逐漸上輔助食物從代替半頓開始到代替一頓奶,中糖量逐漸減少。
9-12個月:全天由吃三頓奶減到吃兩頓奶,每次250毫升,仍掌握隔四小時吃一次,其他頓全吃輔食。每兩頓奶中間要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