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和漢景帝:諸侯王勢大又如何?依舊不能阻止文景之治的出現

2020-12-24 千陌笙語

西漢開國後,繼承了秦的郡縣制同時又繼承了周朝的分封制。劉邦同志了剿滅了所有的異姓諸侯王后,大呼非劉氏而稱王者:天下共擊之。他以為剩下的都是和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人,肯定就會為自己的江山和諧相處,生死與共。

文帝時期,諸侯國的勢力越來越強,對中央構成了很大的威脅。直到漢景帝時期,爆發了由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之亂。最終景帝採取了晁錯的建議,派將軍周亞夫平定了此亂。雖然各大諸侯王勢力很大,但並不影響文景之治的出現。

一、漢文帝的辦法

漢文帝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諸呂被平定後,漢文帝劉恆登基。劉恆登基後,對於呂后當權使受到打壓的劉姓貴族全部恢復到原來的待遇。

陳平離世後,文帝讓開國將領和有擁立之功的周勃做了丞相,但是文帝又讓所有諸侯回歸自己的封地為理由讓他辭職(周勃被封為絳侯)。當時,各位對國家有功或者世襲的王侯都在首都長安,首都都需要大量的糧食。首都的供應開始困難嚴重。

於是劉恆下令讓列侯到自己的封國去生活,需要天天上朝的,必須讓兒子就封。但是大部分人就是不走,找藉口。文帝把周勃的丞相職位罷免了,讓他自己做個榜樣。他一去群臣就沒藉口了。

劉恆畫像

一方面,漢文帝開始保護農民壓制商人;另一方面,漢文帝輕徭薄賦,取消了很多的苛捐雜稅。他深知農業和自然經濟是國家強大的重要指標,《史記》說他不停地減免賦稅,加大力度,勸課農桑。他又規定,成年男子的徭役為三年一次,在封建社會這樣的減免堪稱史無前例。

漢文帝劉恆在未央宮安詳地離世,在位二十三年,享年四十七歲。他曾為母親親嘗湯藥。是中國有名的孝子。司馬遷說他是個仁君;班固評價他在位的時期西漢:海內殷富,興於禮義。連少數民族出身的乾隆皇帝都說他把國家治理的最好。

劉恆劇照

二、漢景帝的策略

漢文帝死後,嫡長子劉啟繼承皇位,被稱為漢景帝。漢景帝是漢朝一個重要的皇帝,也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漢文帝的兒子,漢景帝和文帝一起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他在位期間繼續嚴格執行文帝的與民休息的政策,積極的打擊各大諸侯國,與其父親開創了文景之治。為漢武帝劉徹北擊匈奴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他個人很注重節儉,勵精圖治,是皇帝中的精英!漢景帝富有孝心、愛惜民力,他的功績被當時的人們所傳頌,他對父親留下的江山很好的守護,並為他的兒子漢武帝留下了一個完美的帝國,被稱為賢君。

漢景帝劉啟劇照

劉啟親政後,採取了一系列的策略。先是把晁錯的地位給提上來,提拔晁錯為御史大夫,有了很大的話語權。當時的諸侯王吳王劉濞已成一定的勢力四十多年,他自己鑄造自己的貨幣,又大量的販賣私菸,為了擴大自己的軍事力量,他還把逃犯組織進了軍隊,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晁錯說:陛下您一定要防著諸侯勢力最強大的劉濞,他想謀反稱帝啊。還極力主張劉啟削奪各王的封地。

周亞夫

劉啟是一個能採納建議的皇帝,開始用各種措施制裁劉濞。漢景帝前元三年,劉濞聯合各地諸侯王喊著要誅殺晁錯、安定國家清君側的名義反叛中央。

因為叛亂共有七個諸侯王參加,史稱為"七國之亂"。周亞夫平定此亂後,劉啟便趁機把所有的權力收集中央,又把諸侯王的地位一削再削,是漢武帝推恩令的發端。諸侯王作大的情況已經一去不返了。

諸侯王除了有世襲的權力,並無實權。經過七國之亂,諸侯王的地方權力巨大的問題得以徹底解決。維護了國家的安定團結。劉啟和他父親一樣實行重農抑商的國策,他多次讓郡國官員以讓農民好好種地為首要政務。

景帝鼓勵那些居住在土地不好耕種的農民遷徙到土地肥沃、水源豐富的地方好好種地,並且把長陵田租給無地少地的農民。

他還多次頒詔,以法律手段,打擊搜刮民脂民膏的貪官汙吏,和濫用民力的酷吏,從而使農業生產很好地的得到了發展。景帝曾多次反對穀物釀酒,還反對用粟餵馬,避免鋪張浪費。

還下令將大量減免稅負和天租。從此,此田租稅率成為西漢定製。再就是進行馬政建設,下令對西北地區和邊境地區的馬種進行改良。

晁錯

三、文景之治

在文化上,隨著經濟基礎越來越好。生產力和生產關係越來越匹配。景帝開始都逐漸重視文教事業的發展。景帝任命文翁為蜀郡太守,文翁對地方的官學和太學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思想上,景帝倡導百家爭鳴,絕不文化專制,這樣的國策使其他各派被認可存在、發展。

對外,他像他父親一樣採取和匈奴和親的政策,對匈奴進行安撫。而且在大漢邊境設立關市,和匈奴貿易,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讓匈奴放鬆了警惕。

要是想把國內治好要在外部先提供優良的大環境,這是個真理,景帝為西漢王朝的繁榮和社會的昌盛做出了自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一個心裡有人民的好皇帝,當他去世後,很多臣民都在哭泣。他們是幸運的,他們遇到的不是昏君、也不是暴君,而是一位仁君。

文帝和景帝派公主和親

結語

漢文帝和漢景帝不畏諸侯王的強大勢力,積極發展經濟,穩定民生。為了國家安定富強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和模式。為漢武帝時期北擊匈奴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基礎和民力財力。

漢文帝劉恆,早年不受父親喜歡。即位後對外採取積極的和親政策,能不打就不打。讓外部環境穩定下來,以便發展經濟。對內輕徭薄賦。讓百姓對新生的政權充滿了信心。可以安定下來發展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

漢景帝劉啟,早年被父親文帝立為太子,學習道家黃老之術。即位後,堅定地繼承父親無為而治的理念。

對外繼續爭取用和親的方式換來和平,對內:一方面採取晁錯的建議,採取削藩,平定七國之亂;另一方面在文帝的基礎上繼續輕徭薄賦,保護民力。到漢景帝離世的時候,西漢已經成為一個四海鹹寧,富足強大的巔峰帝國。文景之治是我國第一個盛世,也是一個難以超越的盛世。

相關焦點

  • 文景之治—漢景帝
    漢景帝,原名劉啟,大漢帝國的第六位皇帝,父親是漢文帝,母親是大名鼎鼎的竇太后。漢景帝和其父漢文帝共同開創了大漢王朝的第一個盛世,文景盛世又稱文景之治!劉啟出生的時候,父親劉恆還在代國做代王呢。公元前180年,劉啟登基成為漢文帝。而後與代王后生的四個孩子相繼去世,劉恆就成為了漢景帝的長子,不久後被漢文帝立為太子,其母親竇氏被立為皇后。劉啟被立為太子之後,有一次吳王劉濞的太子劉賢入宮參拜,然後和劉啟喝酒下棋。
  • 文景之治—漢文帝
    漢文帝,原名劉恆,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子,是中國古代封建歷史上比較有作為的皇帝之一,現在也有人說,漢文帝也是登基最幸運皇帝!公元前196年,漢高祖劉邦親自徵伐叛亂得勝歸來後,測立當時年僅八歲的劉恆為代王。
  • 釋讀中國歷史139:漢文帝和漢景帝父子倆開創了「文景之治」
    漢文帝劉恆,只比兒子劉啟大15歲,父子倆開創了「文景之治」04:51來自繽紛歷史清清講朋友們漢文帝又問左丞相陳平,陳平坦然的回答說:您問的問題,主管司法的廷尉和主管錢糧的治粟內史知道。漢文帝說,那你們丞相是幹什麼的呢?陳平凜然的說:丞相的職責,對上輔佐天子、推動政令,對下安排人事、調停運轉,對外鎮撫蠻夷,對內安撫人民,讓各級政府官員各司其職。漢文帝滿意的點點頭。下朝後,周勃埋怨陳平說這些你平時怎麼不教導我啊。
  • 文景之治和昭宣中興:漢朝歷史上,有著這些名不副實
    前言:說起西漢的歷史,很多人會想起文景之治和昭宣中興這兩個階段。但其實,這種說法,其實都存在著一半的名不副實。1、 文景之治首先不可否認:漢文帝在位期間,確實做到了與民休息。這也算是延續了高祖、惠帝、呂后攝政時候的政策。並且在漢文帝時代小有所成。漢景帝也基本上執行了之前的路線。不過,漢景帝和其父親漢文帝存在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漢景帝十分喜歡折騰。並且,在漢景帝的折騰之下,漢朝發生了很多悲劇。
  • 百家講壇:文景之治
    播出時間:2016年7月26日 19:21播出頻道:CCTV央視文化精品《百家講壇》 文景之治
  • 文景之治,帝國時代第一個盛世
    制定非劉姓稱王,天下共誅之的「白馬之盟」後,駕崩於長安。劉邦死後呂后掌權,再往後就是著名的文景之治了,今天分別從呂后,漢文帝,漢景帝為大家逐一介紹。呂后劉邦駕崩。17歲的太子劉盈繼位,呂雉為太后。劉盈年幼仁弱,大權被呂太后掌握。 呂后兇狠毒辣,為剪除異己,毒殺趙王如意、將戚夫人做成人彘。
  • 「美人心計」之漢朝第一個治世的出現——「文景之治」
    導語西漢,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享國共二百一十年,而「文景之治」是漢朝出現的第一個治世,從漢初至漢文帝劉恆即位七十年間,海內富庶,國力強盛,為漢武帝的統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文景之治網絡圖片「文景之治」的開端而「文景之治」的出現是在國內經濟凋敝,百廢待興的情況下順勢而出;西漢初年,由於秦末農民戰爭和四年楚漢之爭
  • 文景之治:帝國失去的好時代
    可以說,把漢文帝譽為不可多得的「三代先王」,是古代人的「常規操作」。然而,雖然漢文帝在古人中間稱得上是「美聲塞於宇宙,仁風暢於四海」,在現代人中卻並不怎麼吃得開,現代的影視和文藝,還是更偏愛秦皇漢武之流。所以我們雖然多少比較熟悉「文景之治」這個名詞,但對「文景之治」的來龍去脈仍然不甚了解:為什麼古人如此熱愛「文景之治」?漢文帝和漢景帝在其中又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 文景之治漢景帝,盛名之下也不堪,輸棋就殺人危機面前慫且愛甩鍋
    這是《資治通鑑》裡對於西漢初年「文景之治」的評語。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大一統王朝的盛世。漢文帝和漢景帝兩代帝王共同努力下漢朝出現國家安穩,穩定發展的局面。其中在漢景帝劉啟統治期間更是將盛世推向高潮。 而今天我們就順著盛世的脈絡,聊聊漢景帝的「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還原明君的另一面。
  • 文景之治,黃老無為
    西漢「文景之治」是中國古代史的著名盛世。所謂「文景之治」,就是西漢前期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兩個皇帝在位期間,推行的黃老無為之治,使天下至於小康的治理。它一直被後世所推崇,認為是無為而治的典範,仁治愛民的最高標準。
  • 「文景之治」在宋朝的巧妙運用:一段跨越千年的政治智慧
    「文景之治"是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所迎來的第一個盛世。漢文帝,漢景帝在經濟蕭條,民生凋敝的背景下,以「黃老學說」為基礎,無為而治、克勤克儉,大力發展農業,創造了一片繁榮景象。這一治國之策在緩解社會矛盾,發展社會經濟方面效果極佳,被很多朝代借鑑。
  • 《漢武大帝》文景之治成就漢武帝不世功業
    文景之治是指西漢漢文帝、漢景帝統治時期出現的治世。文景時期,重視「以德化民」,當時社會比較安定,百姓富裕起來。到景帝後期時,國家的糧倉豐滿起來。隨著生產日漸得到恢復並且迅速發展,出現了多年未有的穩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漢朝的物質基礎大大增強,是中華文明邁入帝國時代後的第一個盛世。
  • 賈誼與晁錯:文景之治下的兩大悲情人物!
    賈誼與晁錯,成名於流芳百世的「文景之治」時期。
  • 《史記》都推崇備至的人物——「文景之治」的開創者:漢文帝
    其次,漢文帝對於擁立他稱帝的大臣進行賞賜並積極籠絡人心,以此來進一步鞏固皇位,對於有功之臣的封賞使得更多的人會擁護他。當然,恩威並施也是十分重要的,打擊重臣是必不可少的,最好的範例就是之前擁護他入京稱帝的周勃。由於周勃在他稱帝之後自詡重臣,行事驕橫,漢文帝便會對他進行敲打,以此來提高自己的微信,樹立權威。有功即賞,有過必罰,只有功過分明,才能更好的御下。
  • 文景之治:精英領導者的綻放史
    因此劉邦冒著天下之大不韙的風險,還是將這些功臣進行了屠殺。最終還是在戰將周亞夫的進攻下徹底平定了七國叛亂,從此諸侯的勢力一蹶不振。《漢書》載:"封三庶孽,分天下半。乃益驕恣,公卽山鑄錢,煑海為鹽,誘天下亡人作亂逆。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 漢朝「無為而治」成就文景之治,為何漢武帝「逆反」先祖,獨尊儒術?
    2.漢朝中期,文景之治為漢武帝時期推行儒家文化奠定基礎由於漢初之前的戰爭時間之長,以至於百姓的休養狀況到漢朝中期依然沒有恢復,漢朝的國力尚未恢復好。所以在漢文帝、漢景帝時期依然實行「無為而治」、「休養生息」的政策。
  • 漢景帝,為何在歷史上名聲很好,並且還能得到仁君稱號呢?(一)
    漢景帝在西漢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繼承和發展其父漢文帝的事業,與父親一起開創"文景之治";並為其子劉徹的"漢武盛世"奠定基礎,完成從文帝到武帝的過渡。漢景帝和其父漢文帝是中國歷史上公然的明君,然而漢景帝的背後藏著另一幅不為人知面孔。
  • 著名的文景之治中的漢文帝,能做上皇帝,真是不容易
    漢朝在我國的歷史上是十分久遠的一個朝代,並且一直延續了好幾百年,在歷史上可以說是存活時間最長的朝代之一了,並且漢朝在前期,是出現了許多有真才實學和有能力的帝王,歷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就是出現在漢朝 但其實在劉邦手底下統治的漢朝,是很多叛亂的,經常有許多地頭蛇出來搞事情,可是當時劉邦根基不穩
  • 漢景帝,為何在歷史上名聲很好,並且還能得到仁君稱號呢?(二)
    文景之治,顧名思義,就是漢文帝和漢景帝父子兩代在位期間治理天下的成果。那麼,漢景帝在文景之治起到的關鍵作用有哪些呢?他又具有哪些人格魅力呢?知人善用,御人有術漢景帝在用人方面,絕對是有一套的。軍事上,重用將軍周亞夫平定七囯之亂。
  • 文景之治的實施有什麼作用呢?文帝和景帝告訴你,與三個因素有關
    漢文帝和漢景帝統治的39年間,朝廷就實施了無為而治和修養生息的政策,發展了生產力,平緩了刑獄,漢朝一片昇平氣象。為此,這一時期為以後漢帝國跨入漢武帝全盛時期奠定了基礎,歷史上稱之為「文景之治」。那麼,文景之治實施的政策有什麼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