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莊王墓封門完好無損,梁莊王妃是如何在十年後,進入密室合葬?

2020-12-27 社會學的想像力

上篇文章中我們講到,在湖北省鍾祥市長灘鎮大洪村,明代梁莊王墓的發掘現場,考古工作人員發現一個無法解釋的怪現象。那就是,這座大墓雖然是梁莊王和梁莊王妃的合葬墓,然而,根據墓誌碑的文字記載,梁莊王妃是在梁莊王去世十年後才去世,也就是二人的下葬時間前後間隔十年。

那麼,這就涉及到二次入葬的問題,也梁莊王被安葬後需要填土封墓,十年之後,梁莊王妃入殮時,就需要再次掘開墓室的填土和封門牆,才能二次入葬。然而,考古工作人員在發掘墓道內五層填土的過程中,卻沒有發現任何二次入葬的蛛絲馬跡。

更匪夷所思的是,經過考古專家反覆確認,連墓室的封門牆都是嚴絲合縫,沒有經過拆除和二次填補的痕跡。這也就意味著,梁莊王墓是一個封閉完好的密室,那麼,梁莊王妃又是如何在十年後被安葬入內的呢?這個問題令現場的考古工作人員很頭疼,大家百思不得其解。

突然有一天,一位考古專家提出一個大膽的假設,他說:「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就是當年梁莊王安葬後,並沒有封閉墓門?」望著面前這嚴絲合縫的封門牆,這種猜想似乎是唯一合理的解釋了。隨後,現場的考古工作人員,立即展開熱烈地推理分析,試圖還原當時的情形。

據歷史文獻記載,明代的皇陵和王墓,都有專門的駐軍值守。考古專家推測,當年梁莊王去世安葬後,可能只是關閉墓門,派兵值守。直到十年以後,梁莊王妃薨逝,才將墓門打開,將王妃安葬入內,實現與梁莊王合葬。

等梁莊王妃也安葬入內關閉墓門後,才正式砌磚修築封門牆,再用封土逐層回填墓道,將墓誌碑修築於嵌碑牆內,最後堆積封土完成合葬。隨後,考古工作人員還在墓道南段入口附近,發現殘留的墓葬建築的磚牆遺蹟。

這一發現,也間接驗證了考古專家們的推測,也就是說,當時梁莊王被安葬後,雖然沒有修築券門,封填墓道,僅僅是關閉了墓門,然而,卻在墓室上方,修建了相應規格的王陵建築,既方便駐軍值守,也可以起到遮蔽風雨保護王墓的作用。

前面的文章中我們提到,墓道裡不斷滲出大量的積水,水泵連續作業都不能完全抽乾淨,於是,考古工作人員判斷,墓室內可能並沒有設置排水設施,墓室內漬水很嚴重,那麼,這些不斷湧出的漬水又是從哪來的呢?想要徹底弄清楚這一問題,還要深入墓室考察才能一探究竟。

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拆除封門牆了。為了萬無一失,考古工作人員將每塊封門磚都一一編號,然而,當工作人員拆去牆頂端一塊磚後,卻驚訝地呆立在原地。下篇文章將繼續為您講述。

相關焦點

  • 夫妻合葬墓中寶物琳琅滿目,妻子首飾值20億,專家:還好早來一步
    就在這之後沒過多久,他遇見了一位姓魏的女子,兩人很快的就一見鍾情了,這位女子就是後來的魏妃,也許真的是命運弄人,在兩人的恩愛生活還沒有持續多久,梁王就病逝了,這次是梁王先走,而魏妃一人在世上也沒什麼意思,每天悲痛欲絕,沒過多久就跟著梁王走了,在她死後,家人將她和梁王合葬在一起。這段悽美的愛情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
  • 梁鴻和梁莊|我的時代與我
    梁鴻重返梁莊老屋前的留影(圖片來源於網絡)現場粱鴻老師口述部分(有刪減):呃,個人的這種空間,那第2點呢,說中國的這種人際關係,或者說中國敞開的院子太過公開,容易沒有個人的隱私空間。但如果有一天我們的農民能像生活在城市這樣穿著西服打著領帶,是不是我們的中國社會就變好了?
  • 《黃金瞳》莊睿墓中發現馮權屍體 考古隊秘密即將曝光
    最新劇情裡,莊睿(張藝興飾)、苗菲菲(王紫璇飾)、皇甫雲(王櫟鑫飾)等人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在沙漠中找到佛窟,「黃金瞳」的秘密近在咫尺。秦萱冰(陳泇文飾)帶領手下埋伏在後方,對「黃金瞳」虎視眈眈,她會再做出對莊睿不利的事情嗎?
  • 朱元璋兒子墓被盜墓賊炸9次,考古隊趕到:抱著兩個瓶子說值5億
    明太祖朱元璋在推翻元朝的戰爭中,曾經親自交代大將常遇春說:「安陸跨連巴蜀,控扼南北,自古所必爭之地,今置不取,將貽後憂。」 明朝建立之後,封地在湖北的藩王先後有五位,分別是荊州的湘王、遼王、安陸的郢王、梁王,以及之後的興王(嘉靖皇帝的父親)。藩王多了,王爺陵墓自然也就多了,其實湖北不僅有明代藩王墓,還有規模比肩明十三陵的皇帝陵。
  • 《詩黎明》●詩歌鑑賞(NO.19) ▎梁莊讀詩——梅老邪、孫晨雲、劉振周
    欄目主持:梁莊作者簡介:梁莊,男,本名張文淵,生於68年,陝西西安人,居深圳。曾長期服務於華為公司,為文化旅遊部培訓藝術品交易員,後自主創業。大學時開始發表作品,作品選入多種選本,參加編輯了《中國韻律詩歌旗幟卷》,主編《詩度360》,著有現代詩集《被放逐的詩魂》《絕對硬度》《榮譽校長》等。另著有大量的詩歌評論,獨樹一幟,自成體系。策劃多次大型書系的出版和文化活動,產生廣泛的影響,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學者之一。
  • 江西出土明朝益莊王墓,一套金簪驚豔考古界,專家:美的不太真實
    曾經,江西出土了明朝益莊王的古墓,就是典型的代表。從這裡出土的一套金簪,結果驚豔了考古界,甚至專家都認為,美的不太真實。這又是怎麼回事呢?一、考古發現益莊王的墓位於江西今南城縣東南的長塘村,他的陵墓包括他本人以及元妃王氏和繼妃萬氏。據記載,這個益莊王生平比較普通,沒有值得記載的事物。不過,此人是在嘉靖20年被冊封為王,並且死於嘉靖35年,享年59歲。
  • 獨家專訪葉問封門弟子「詠春拳王」— 梁挺
    梁挺能成為葉問的關門弟子,是「一場造化」。1968年,21歲的梁挺在自己就讀的香港浸會大學開班教授詠春拳,同時也非常渴望在詠春上有所提高。而那個時候,已經76歲高齡的葉問因胃病入院做手術,入院之後決定「封門歸隱」,不再收徒弟。葉問住院期間,梁挺的二師兄去醫院探望葉問,談起了梁挺的情況。沒想到,葉問早已聽說了梁挺的事,隨後爽快地答應收他為徒。
  • 剛挖開一堵墓牆,緊接著又一堵一模一樣的牆,考古專家都無法解釋
    上篇文章中我們講到,在湖北省鍾祥市長灘鎮大洪村,明代梁莊王墓的發掘現場,考古工作人員挖開墓道北端第三層填土後,發現緊貼著墓道北牆的位置,赫然出現一座東西分布的磚砌牆,考古人員初步判斷,這可能是墓門的券頂。
  • 滕州羊莊曹王(曹嵩)墓考
    曹嵩死後,其子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迫使朝廷追封其父為曹王,今曹王墓村因此而得名。曹王墓漢墓群,清末還較完整,山上建有紀念亭,墓群周圍桃李滿山,故曹王墓村又名桃花村。該墓群清末以來屢遭破壞,地表已蕩然無存。       據說該曹王墓村坐落在蟠龍山下,風景秀麗,景色宜人。相傳是曹操之父曹嵩埋葬於此,該村因此取名曹王墓村。 相傳東漢末年,曹操刺殺董卓未遂而逃往南方。
  • 《變形記》莊前家境曝光,最喜歡裝主人公,慘遭同伴暴打
    他的名字叫做莊前,在節目中莊前曾介紹到自己不喜歡莊,但是喜歡錢。而現實中莊前卻是既喜歡裝,更喜歡錢。在節目一開始莊前就和父親要錢,對於這位才14歲孩子家裡已經非常有錢。除了喜歡裝和喜歡錢之外莊前還熱愛唱歌,為此父親更是花上百萬把自己兒子去參加《變形記》。就這樣莊前踏入了農村旅行之路,而和莊前一塊參加變形的還有另外一個小夥伴,他的名字就叫梁佳銘。
  • 歌劇《楚莊王》的飛鳴之路
    歌劇《楚莊王》從誕生至今,之所以會引起業內外比較廣泛的關注,一是因為歷史人物楚莊王的傳奇色彩,他韜光養晦、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故事膾炙人口;二是這樣一個歷史人物,如何以歌劇的方式體現其思想精髓也讓人充滿期待。
  • 梁莊王墓三次被盜未遂,考古家「搶救性挖掘」,墓中遍地黃金
    中國歷史上被盜掘的古代帝王將相之墓數不勝數,但數次被盜卻未得手倒不多見,今湖北省荊門市的梁莊王墓就是如此,先後三次被盜未遂,直到2001年4月中旬至5月初,考古家「搶救性挖掘」,出土了非常的珍貴文物,如銀器、銅器、鐵器、陶瓷、玉器等等,共出土了5300餘件隨葬品,其中有32斤黃金文物
  • 國之武萃,葉問真傳,享譽國際的梁挺詠春落址李公堤!
    他門徒眾多,桃李天下,名家輩出,功夫之王李小龍就師承葉問,成就時代不朽傳奇。而梁挺宗師則是他晚年所收的封門弟子,更成立了國際詠春總會,讓詠春在國際的舞臺上綻放光彩,為中國國術的傳揚起到重要的標杆作用。直到1949年葉問宗師到達香港後,開始了半公開式授徒,詠春拳這才被大眾廣為得知。
  • 【麻城百家姓:莊姓】莊氏尋根記
    得姓始祖:莊姓,發源於河南商丘,西周時期宋國君主宋戴公為莊姓的姓氏始祖。在宋戴公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其諡號為姓氏者,稱戴氏;有以其名字為姓氏者,稱武莊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莊氏、武氏,世代相傳至今。分支源流:源於子姓——出自子姓,春秋時宋國戴公武莊之後,以祖字為氏。據《姓氏考略》和《資治通鑑音注》所載,春秋時宋國國君宋戴公名武莊,其後人即以其字為姓,成為莊姓一支。
  • 莊祖宜與莊聚賢
    但是這又如何呢?總的來說,沒有什麼用。只是聽聲音就能夠分辨出這是其中的哪一位而已。然而,架不住有些人真的想出名,想出名就得作妖,作妖作得多了,公知們再加持給力,有些人的名字,你就是想逃也逃不掉,這就好比上個世紀80年代的港臺歌曲一樣,你走到哪裡,他們就跟到哪裡。這個莊夫人就是其中的一位典型代表。
  • 梁挺詠春——弘揚國之武粹
    他門徒眾多,桃李天下,名家輩出,功夫之王李小龍就師承葉問,成就時代不朽傳奇。而梁挺宗師則是他晚年所收的封門弟子,更成立了國際詠春總會,讓詠春在國際的舞臺上綻放光彩,為中國國術的傳揚起到重要的標杆作用。直到1949年葉問宗師到達香港後,開始了半公開式授徒,詠春拳這才被大眾廣為得知。1972年葉問宗師仙逝後,梁挺宗師在香港創立國際詠春總會。1973年7月24日,『詠春梁挺拳術總會』正式由梁挺師傅及他的師弟及數位大弟子等組織立案成立,以取代過去以私人武館名義登記之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