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文/老K
很多人在私信中經常問我如何從抑鬱症中自救,有些人對吃藥比較排斥,心理諮詢有時候又很貴,所以大家很希望知道在抑鬱症中自己能做些什麼。
我認為平時除了多傾訴,旅行,閱讀書籍等外,運動是解決抑鬱和焦慮的不二選擇。
我在五年前有過嚴重的焦慮、強迫抑鬱等神經症,當初也是非常迷茫,但好在我是幸運的在藥物和心理諮詢的幫助下大概1年時間走出痛苦,說到自救方法,不得不提一下運動療法。
但運動有時候需要我們的毅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肯定是不行的,在最嚴重的時候我也堅持每天慢跑三公裡,出汗讓我可以感受到僅有的愉悅感,這就是自救的毅力,如果你做不到,那麼就請逐步地逼迫自己行動起來,因為自救才是療愈抑鬱症最靠譜的方式。
倘若自己做不到也不要怨天尤人,很多時候我相信老天都是公平的,自己堅持不住所以就不要抱怨為何總是痛苦了,康複方法就那些,關鍵看你能不能堅持,沒有任何方法是不需要痛苦和毅力就能輕鬆走出抑鬱的。
之前《柳葉刀》精神病學分刊發表了一篇涉及120萬人的研究,針對不同運動對精神障礙的影響做了全面的分析。
為了讓研究更有說服力,他們請了牛津和美國耶律大學進行合作,排斥了經濟條件以及情感情緒差異,針對幾十種運動種類中,分別歸類出熱門的團隊運動、騎單車、有氧或者體操運動、跑步或慢跑、娛樂運動或其他、冬季項目或泳池類、散步、其他無法歸類的。
在這項研究中最終發現,關於精神健康來看,運動總要比不運動強很多。
對很多抑鬱症的調查來看也是如此,只要參加運動,抑鬱情緒就會得到不同程度的緩解。
當得到這個研究後,他們迅速研究什麼運動對緩解抑鬱更好時,我們發現團體運動比單項運動對心理健康更有幫助,比如籃球、足球等合作類運動。
大概這些運動除了會讓人分泌有益的腦神經遞質外,投入關係會讓人變得更加積極,而且心理學發現,人只要持續可以投入到人際關係中,這個人基本就不會產生巨大的心理障礙。
在針對已經患有精神障礙的人群中能看到,有氧運動比無氧運動更加有益,騎單車、娛樂運動等都會不同程度緩解精神症狀。
這裡強調一下,娛樂運動泛指那些不需要記分,重在參與和運動本身的項目(比如簡單投籃,或者跳個廣場舞都算)。
在針對運動多久,什麼時候運動更加有效的研究發現,早上7點到8點都是可以的,若早上沒有時間;則下午的5點至晚上的9點止,都是可以的,晚上太晚運動,容易使自己的大腦亢奮,影響你的睡眠,不提倡這樣做的。這也是我為什麼說到晚上9點前止停止運動,是有原因的。
有些人的觀念認為,人運動時間越久越好,這其實是錯誤的,《柳葉刀》的研究卻發現,每次運動在40-60分鐘之間是最佳,少於40分鐘以及大於60分鐘都是會隨著時間的減少和增加效果遞減。
那麼從頻次來說,一周3-5次是最好的,過多的運動會讓自己產生額外負擔,過少的運動可能起不到效果。
不過任何事情都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有些年齡大的人,他們甚至因為膝蓋等身體問題連慢跑都不行,只能快走的他們顯然可以適度增加運動時間,最後還是奉勸大家希望痛苦運動來緩解精神障礙的朋友最好要堅持,並且不要把這個當作康復症狀的唯一手段,必要的藥物、心理治療也是必不可少的。#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