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喝水的寓意是什麼?它真的有這種聰明的行為?

2021-01-18 知識噠博君

很多人小學的時候都學過「烏鴉喝水」的故事這個故事最早的出處可能是伊索寓言,名為「烏鴉和水罐」,佩裡索引號為390。在伊索的原版裡,烏鴉先是試圖把水瓶弄翻,發現力量不夠,然後想到了丟石頭的辦法。

4世紀的寓言作家阿維安努斯說:這個故事的寓意是,聰明才智比蠻力更重要 ,16世紀畫家弗朗西斯·巴羅則說它的 寓意是「需要是發明之母」。

總之,作為一個寓言,它有各種各樣的解讀方法。但老普林尼就在《自然史》中提出,這個寓言反映的是鴉科鳥類的真實行為。

2009年,《當代生物學》上的一篇論文指出,禿鼻烏鴉(Corvus frugilegus)真的是懂得這個物理原理的 。研究者在瓶子裡裝水然後放了一條漂浮的蟲子,讓禿鼻烏鴉夠不著。禿鼻烏鴉在野外是不使用工具的,但在這個實驗裡所有的被試都非常快速地學會了往裡丟石頭。(它們還很快地意識到大石頭比小石頭好) 而且,當研究者 把水換成了木屑之後,它們就知道往裡面丟石頭不管用了 。

2014年,研究者轉向了最聰明的 新喀鴉 (Corvus moneduloides),這種鴉早已因為它的工具使用能力而聞名。結果是:

(A)新喀鴉知道往水裡丟石頭有用,往沙子裡沒用;

(B)知道丟進重的物體有用,輕的沒用(它們甚至不需要真的丟進去看,就知道該選重的);

(C)它們會選擇實心的石頭而不是中間挖了個大洞、排水量較小的石頭。

動物寓言古已有之,大部分寓言只不過是用動物來說出人類的言辭和道理,這樣只要挑明了就沒什麼問題。

少數寓言比較煩人,自稱是反映了動物的真實習性, 其實只是讓動物成為沉默的演員來出演人類的戲碼 ,這屬於掛羊頭賣狗肉。但是時不時地總會出現真正反映了動物天性的故事。

相關焦點

  • 「烏鴉喝水」的細節竟然都是真的,這本書告訴我們這種鳥有多聰明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雯 「一隻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說起小時候讀過的《烏鴉喝水》,幾乎每個人都能背出幾句,順便心存質疑地稱讚一下烏鴉的聰明。
  • 烏鴉到底有多聰明?
    其中的佼佼者就是新喀鴉 (Corvus moneduloides) ,這種烏鴉不僅記憶力很強,具有發達的社會網絡結構,而且還因為其善於使用和製作工具而聞名,也是科學家非常關注的一個物種,其智商堪比眾多的非人靈長類。
  • 烏鴉喝水裡的那隻聰明烏鴉,結果渴死了!墨守成規等於自取滅亡
    儒家三聖之一的荀子也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當時代拋棄你時,連個招呼也不會打。烏鴉喝水裡的那隻老烏鴉,經過常年累月的摸索,終於琢磨出丟石子的辦法,從此就把這個方法當作傳家寶,代代相傳。
  • 「烏鴉喝水」的故事是假的?鄭州上演現實版,喜鵲展示鳥類高智商
    我們小時候都學過一篇名字叫做《烏鴉喝水》的課文,文中講述一隻烏鴉口渴了,看到一隻瓶子裡面有水,但是裡面的水太淺,它喝不到,怎麼辦呢?它發現瓶子旁邊有一些小石子,於是聰明的烏鴉就把小石子撿起來放到瓶子中,放了一些之後,瓶子中的水面就變高了,烏鴉也就喝到水了。
  • 鳥屆奇葩:烏鴉,是一種怎樣的存在?有時候它們的聰明,只為耍賤
    一提到烏鴉,大家腦海裡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是烏鴉反哺的儒家思想?烏鴉喝水的兒童故事?還是遊戲和影視劇中兇殘的形象?又或者是這個人……作為一個鳥類科普作者,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關於最真實的烏鴉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它們在文化中佔有著什麼地位?它們的智商真的有我們認為的那麼高嗎?為什麼說烏鴉是個鳥屆的奇葩?
  • 聰明的烏鴉不僅能喝到水,還會密室逃脫
    mei當然應該也會想到伊索寓言裡那只會叼著石子喝水的聰明烏鴉。裡仿佛能聽懂少女,並被當作寵物的神奇烏鴉;(圖源:昨日之歌 EX1)但你可能不知道,烏鴉喝水其實不僅僅是個寓言故事,而是真實存在的,也真的有人也會養烏鴉(比如要研究烏鴉的科學家)。
  • 「烏鴉喝水」詮釋全新寓意?張韶涵寓言演唱會曝主題概念海報
    張韶涵將「寓言」貫穿演唱會始終,其中最亮眼的地方體現在整場演唱會造型上,每個造型張韶涵都為其賦予寓言之名,「半杯水」「小馬過河」「蜜蜂與玫瑰」「烏鴉喝水」等造型,在服裝和面妝上都精心搭配,成為演唱會舞臺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其中,在「烏鴉喝水」環節,張韶涵以一身黑色酷炫長裙,搭配羽毛頭飾,黑色網紗落地披風亮相,這一身裝扮像是為張韶涵披上了能夠踏碎黑夜的無限能量。
  • 烏鴉可能是除靈長類外最聰明的動物
    至少,這可以迫使我們重新評價 Betty 的行為有多麼聰明。新喀裡多尼亞烏鴉是屬於鴉科的一種鳥。屬於鴉科的還有寒鴉、白嘴鴉、松鴉、喜鵲和渡鴉等。近年來,對鴉科鳥類大腦的研究越來越深入。毫無疑問,鴉科中某些類烏鴉的確表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智力行為。但智力是一個含義模糊不清的題目。首先,所謂的鴉科鳥類的智力到底是什麼?其次,為什麼這種鳥類會進化出智力?
  • 腦容量不到14毫升,智力卻與黑猩猩相當,烏鴉為什麼那麼聰明?
    烏鴉是不是真的很聰明?科學家一直都試圖從實驗中找到答案,其中最經典的當屬讓它們照鏡子了。事實上,「照鏡子」實驗從上世紀70年代出現至今,早已經成了認知能力的衡量標準之一,黑猩猩、紅毛猩猩、大象以及海豚等動物,都在實驗中表現出了識別出鏡中自己的能力。
  • 寶榮教子日記|烏鴉喝水的遊戲
    烏鴉喝水的遊戲2000年4月13日 星期四 7-19℃這段時間,寶貝總讓媽媽給講「烏鴉喝水」的故事。媽媽想,烏鴉所做的事情,完全可以讓寶貝動手去做。於是,昨天早晨媽媽上班之前叮囑王美姐姐,一定利用白天的時間和寶貝一起做這個遊戲。姐姐遵旨而行,找來一個空酒瓶,裝好合適的水量,就和寶貝一起往裡扔石子。
  • 關於言傳身教|烏鴉長大後的行為,到底是動物的習性還是愛的本能
    學者博利亞.薩克斯在自己的書中對烏鴉也有所描繪,不管是遠古的神話還是如今我們日常的生活,烏鴉與喜鵲作為同屬性的鴉科,它們分別指代著死亡與幸福。而烏鴉作為一種不吉祥的鳥兒,它的形象早已被固化,不僅充滿了陰鬱也帶著一層又一層極具厚度的沉重感。人們總是用烏鴉來寓意、表達著對一件事情的不滿與介懷。
  • 90%的人小看了烏鴉的智商,用石子喝水只是基礎操作
    最後它想到一個絕妙的主意。它把小石子投到水罐裡,每投入一塊石子,水面就會升高一些,直到瓶口。聰明的烏鴉解決了口渴之急。 而在2009年夏天,英國劍橋大學的鳥類研究所裡,生物學家克里斯多福·伯德和內森·埃莫裡想看看,他們研究所裡的禿鼻烏鴉,是不是與伊索寓言裡的烏鴉一樣聰明。 為了探求這個問題的答案,科學家們選了4隻成年禿鼻烏鴉作為實驗對象。 在歐洲和亞洲的大部分地區,人們都可以見到禿鼻烏鴉。
  • 你能相信,我被一隻烏鴉刷屏了?|遠讀重洋
    視頻的主角有兩位:一隻是刺蝟,還有一隻是烏鴉。原來,那隻小刺蝟想要過馬路。正當它在馬路上慢慢地爬的時候,奇怪的一幕發生了:一旁的烏鴉仿佛嫌它太慢,直接飛下來,用嘴一個勁兒地叨刺蝟的屁股,「督促」慢悠悠的刺蝟迅速穿過馬路。
  • 烏鴉喝水 這是一個陪伴了好幾代人的故事 ……
    【雛鷹小主播】少兒專業語言培訓機構由廣西人民廣播電臺獨立開設 培養:青少年語言表達能力 | 播音 | 主持 | 朗誦 | 講故事 | 演講烏鴉喝水這是一個陪伴了好幾代人的故事……親愛的小朋友們,大家好今天又到紫悅姐姐給大家講故事啦今天我們要聽的是一個非常經典的故事叫做《烏鴉喝水
  • 訓練烏鴉撿香菸,居然有人真做到了
    如果說訓練寵物,大家一般會想到訓練狗,沒錯,狗的確很聰明,一些高智商的狗,有大概6-7小孩的水平,而實際上自然界還有很多動物非常聰明,就連我們所熟悉的——烏鴉。咳咳,是這個烏鴉才對。那麼烏鴉到底有多聰明呢?
  • 烏鴉看到尾巴就要揪一下,真的是因為嘴欠嗎?
    烏鴉有多聰明這件事看過狂丸之前文章的應該都知道,但你不得不承認有時他們也真是「沙雕」得可以:沒錯,它們有個特殊的癖好,就是迷之熱愛拉扯其他動物的尾巴,整套動作看上去透露著一股慫慫的氣息:這種拉尾巴的行為並不是個別烏鴉的特殊現象,而是鴉科動物的一種普遍行為,除了烏鴉,同為鴉科的渡鴉、喜鵲等等都愛這麼幹。
  • 一年級語文《烏鴉喝水》等兩課解析及測試卷,這道題扣分有點冤?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一年級最後一個單元的前兩課:《雪地裡的小畫家》和《烏鴉喝水》解析和有關於這兩課的一個測試題。《雪地裡的小畫家》是首融兒童情趣與科普知識為一體的兒童詩。詩句節奏鮮明,音調和諧,適合學生朗讀,也容易被學生記住。
  • 地球上最聰明的7種動物,一些行為你已完全無法想像了!
    非洲灰鸚鵡是公認最聰明的鳥類之一,約有2到7歲人類的智商、2歲小孩的情感。灰鸚鵡具有極強的語言模仿能力,並與飼養者良好互動,甚至可以根據邏輯推理解決難題。在2011年一項研究中,灰鸚鵡不僅能夠通過線索找到食物,沒有線索的情況下通過推理也找到了食物,這種能力以前只在人類和靈長類動物中發現。最著名的一隻灰鸚鵡Alex,能夠說1000多個詞彙。
  • 農村俗語:「烏鴉沙沙叫,婦女雙腳跳」,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烏鴉和喜鵲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其實這兩種鳥都屬於鴉科,長得也比較形似,只不過烏鴉是全黑的,喜鵲身上有白色羽毛,這兩種鳥最大的區別就是叫聲不一樣,人們覺得喜鵲叫是報喜,烏鴉叫是報憂,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歡烏鴉,覺得烏鴉一叫,就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 什麼是「烏鴉定律」?每個人都在不斷地犯
    故事裡說,從前有一隻烏鴉住在森林中,但有一天烏鴉收拾了行李打算離開。烏鴉的朋友鴿子就很奇怪。「你在森林裡住得好好的,為什麼要搬走呢?」烏鴉說:「因為森林裡的其他動物都說我叫起來的聲音很難聽,他們都不歡迎我,所以我要搬到另一片森林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