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喝水」的細節竟然都是真的,這本書告訴我們這種鳥有多聰明

2020-12-27 騰訊網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雯

「一隻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說起小時候讀過的《烏鴉喝水》,幾乎每個人都能背出幾句,順便心存質疑地稱讚一下烏鴉的聰明。

其實,烏鴉的確會用填塞小石子的方法,使得容器的水位升高,進而喝到水。

網友拍攝的現實版「烏鴉喝水」的故事,雖然主角是一隻喜鵲▲

最近,浦睿文化聯合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簡體版《烏鴉簡史》,呈現出一部由科學研究、神話傳說、故事、圖像編織而成的烏鴉生活史。

《烏鴉簡史》點擊購買

[加]坎達絲·薩維奇 著

浦睿文化|湖南文藝出版社

《烏鴉簡史》中,收錄了世界頂尖大學關於烏鴉的前沿科學發現,於此同時,作者坎達絲·薩維奇還用詩一般的語言,講述古今世界各地以烏鴉為主題的神話、傳說、寓言……展現古今全球的烏鴉文化。

那麼,烏鴉及其近親——渡鴉、寒鴉和禿鼻烏鴉究竟有多聰明?

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讀到,劍橋大學鳥類研究所的實驗證明,禿鼻烏鴉與伊索寓言裡的烏鴉一樣,會使用小石子提升水位獲得食物。

在英國劍橋大學的鳥類研究所裡,「烏鴉喝水」的故事,真實發生了。

2009年夏天,生物學家克里斯多福·伯德和內森·埃莫裡想看看他們研究所裡的禿鼻烏鴉是不是與伊索的烏鴉一樣聰明。為了探求這個問題的答案,科學家們選了4隻成年禿鼻烏鴉作為實驗對象,分別給它們取名為庫克、弗呂、康奈利和夢露,並依次給它們看漂浮在窄口瓶裡的美味的蟲子。要得到這些獎品,鳥兒們得想辦法將水面升高,這樣蟲子才能漂到它們能夠到的高度。它們可以使用的工具,也是一堆小石子。

結果,禿鼻烏鴉真的做到了。它們的視頻還登上了社交媒體,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觀眾。

對於整個烏鴉家族而言,聰明不是個性,而是一種共性。

比如,美洲烏鴉會從圍欄上撕下一小片木頭,把木頭放在爪子上,啄食其尾端,最終使其成為錐狀。然後它將這個工具插進狹窄的縫隙裡,捕捉藏起來的蜘蛛。

日本仙臺有一種烏鴉,竟然知道如何把汽車當成胡桃夾子。它們停在十字路口附近,當汽車因紅燈停下時,就會俯衝下來,把外殼堅硬的堅果放在馬路上。一旦汽車駛過,它們便飛下來享用堅果果仁。如果堅果依然完好,它們會重新放置,再次嘗試。

新喀鴉在工具製造上更勝一籌,它們能製造多種不同的工具(而非一種)。除了能用樹枝做出帶鉤或者不帶鉤的工具,它們還會用露兜樹的樹葉精心製作「階梯狀」工具。這樣它們就可以使用這些工具,輕而易舉地將隱藏在洞穴中的昆蟲勾出來。

為什麼烏鴉能夠創造出這麼複雜的工具呢?雖然原因尚不清楚,但是坎達絲·薩維奇記錄下了研究人員的發現,與他們所傾向的猜測——

就體型而言,烏鴉是世界上最聰明的生物之一,不僅是相對於其他鳥類(可能要把鸚鵡除外),也是相對於大多數的哺乳動物。事實上,一隻普通烏鴉的大腦與身體的比例,跟黑猩猩以及人類相差並不大。正如我們和其他靈長類動物因為擁有大前額葉而處於高智力層級,烏鴉的大前額葉,也可以起到類似的作用。難道進化的挑戰在促使我們的祖先積累起這些灰色小細胞的同時,也讓烏鴉的祖先獲得了聰穎的大腦?

在中國,烏鴉是一種不太討喜的鳥類。

放眼世界,在《烏鴉簡史》中,我們可以讀到:在古希臘,烏鴉被奉為治癒之神、預言之神、太陽神阿波羅的聖鳥;在北歐神話中,烏鴉是好戰的眾神之王奧丁的耳目。關於烏鴉的文化傳說,充斥著戰爭、死亡。

烏鴉是食腐動物,坎達絲·薩維奇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一種說法,那就是它們與兵刃相見的大屠殺不無關係。是不是可以說,一定程度上,烏鴉也是歷史腥風血雨的見證者。

既然有人不喜歡烏鴉,自然就有人對它們持欣賞的態度。坎達絲·薩維奇說,寫這本書的樂趣之一,就是結識了許多烏鴉愛好者。

要不然我怎麼知道還有一個將世界各地喜愛烏鴉的人聚集起來的在線社區?愛好者們每日裡孜孜不倦地將自己挖掘到的故事上傳、分享。你聽說過烏鴉把一個皺巴巴的包扔給一個手裡拿著薯條的小孩嗎?還有一隻烏鴉,對日復一日將午餐分給它食用的工人施以鞠躬,並發出咯咯的叫聲……

而讀一讀《烏鴉簡史》除了了解我們之前對這種生物的未曾了解之處,更重要的是,深入了解人類和黑猩猩之外世界上最聰明的生物之一,重新思考人類在自然中的位置。

【讀一點】

在英國牛津大學,以動物學家亞歷克斯·卡切爾尼克為首的一群科學家開始就這些令人興奮的問題展開研究。研究人員首先在實驗室裡建了一個新喀鴉棲息地,圈養它們,並設計多個實驗,來測試鳥兒們對基礎物理的理解。迄今為止,這個項目的明星叫貝蒂——一隻年輕雌性烏鴉,2000年3月在新喀裡多尼亞的格朗特爾島的森林中被捕獲。它和一隻從新喀裡多尼亞動物園引入的未知年齡的雄性烏鴉共享新住所——一個附帶戶外大鳥籠的房間。貝蒂住進去之後,很快向世人展示出它的本領。

例如,在其中一組實驗中,它面臨的挑戰是,用棍子捅一根管子上的小孔,以獲得它最喜歡的食物豬心。竅門是把棍子插進孔裡,用棍子將食物杯沿著管道推到向下彎曲的直角處,然後杯子就會掉到桌子上,它就可以吃到食物了。科學家們會給它提供幾種尺寸不同的工具,包括一些對於那個孔來說太大的工具,但貝蒂總能從中選擇最小最合適的。即便是討厭的飼養員為了看好戲,將它最喜歡的工具綁在另外一捆棍子上,它也依然會做出正確的選擇。它一次都沒有選過比那些孔大很多的工具。給它一根過大的樹枝讓它給自己製造工具時,它做出了非常適合的探測器。如果那個孔需要粗棍子,它便會造出一根粗的,而如果孔很小,它又會將樹枝削得很細。

在另一個實驗中,貝蒂和亞伯都展示了它們對於長度的理解能力。如果給它們長短不同的工具,其中有些太短,不能夠到杯子,它們通常會挑選出那根長度合適的棍子。在20次試驗中,貝蒂僅僅錯了5次,而亞伯的成績也讓人印象深刻,正確率高達95%。但是最讓人興奮的實驗是烏鴉們自己設計的。在這個實驗中,食物被放置在透明管子底部的一隻小桶裡,只有用帶彎鉤的工具勾住桶的把手,才能將桶取出來。科學家們給鳥兒們提供了兩種金屬絲,一種很直(可假定為無用),一種帶鉤(非常有用),然後他們便站到一旁,等著看鳥兒們會做出何種反應。在最初的幾次實驗中,一切都如願以償,烏鴉對形勢做出了判斷,並想出了解決辦法。但是在第五輪實驗中,亞伯帶著房間裡唯一一個帶鉤的工具飛走了,只留給貝蒂一根筆直的金屬絲,實驗發生了出乎科學家們意料的變化。

儘管科學家們經常讓貝蒂接觸金屬絲工具,但是它從來沒有自己做過,也沒機會看到金屬絲是如何彎曲的。儘管如此,它還是飛到管道旁,從各個角度查看食物。然後,在快到幾乎無法形容的時間內,它撿起那根筆直的金屬絲,將一端固定在裝置下邊的膠帶上,用身體和喙往回拉另一端,將其折成一個彎鉤,然後把金屬絲順著管道放下去,勾住食物桶的把手。哇!它順利取到了晚餐。研究人員從驚詫中回過神之後,立即設計了一系列讓貝蒂一次次重複它成就的實驗。它不是每次都能做出完美的圓鉤,但每次都能成功地將金屬絲折彎並取到食物。烏鴉先知都不一定能比它做得更好。而其他動物,哪怕是黑猩猩,都從未能自發解決類似的問題。這個事實足以使烏鴉躋身工具製造者的行列。

從英國向東至伊索的老家色雷斯,直至日本,橫跨歐洲和亞洲的大部分地區,都可以見到禿鼻烏鴉,一種黑黝黝的烏鴉。它有別於烏鴉家族其他成員的顯著標誌有兩個:分外長又尖的喙的底部有一圈裸露的皮膚,是嘰嘰喳喳的交際家。禿鼻烏鴉的巢穴又大又嘈雜,或者可稱其為「群棲地」。數百隻禿鼻烏鴉在樹頂洪亮地鳴叫、搖擺。

古話裡有個可愛的詞,用來描述一群烏鴉——講故事(Storytelling)。有一個關於禿鼻烏鴉的故事,特別值得一講。故事發生在英國劍橋大學的鳥類研究所裡。2009年夏天,生物學家克里斯多福·伯德(Christopher Bird)和內森·埃莫裡(Nathan Emery)想看看他們研究所裡的禿鼻烏鴉是不是與伊索的烏鴉一樣聰明。為了探求這個問題的答案,科學家們選了4隻成年禿鼻烏鴉作為實驗對象,分別給它們取名為庫克、弗呂、康奈利和夢露,並依次給它們看漂浮在窄口瓶裡的美味的蟲子。要得到這些獎品,鳥兒們得想辦法將水面升高,這樣蟲子才能漂到它們能夠到的高度。它們可以使用的工具,也是一堆小石子。

禿鼻烏鴉解決了這個難題嗎?答案是肯定的。它們的視頻一登上「油管」(YouTube),便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觀眾。在另一個實驗中,這些劍橋禿鼻烏鴉還證明了它們也是製造並使用彎鉤工具的好手,正如它們的表親新喀鴉一樣。天然食物富足的野生禿鼻烏鴉,從未在捕食上遇到過挑戰,所以人類一直沒有發現它們製造和使用工具的才能。

摘選自《烏鴉簡史》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烏鴉喝水的寓意是什麼?它真的有這種聰明的行為?
    很多人小學的時候都學過「烏鴉喝水」的故事這個故事最早的出處可能是伊索寓言,名為「烏鴉和水罐」,佩裡索引號為390。在伊索的原版裡,烏鴉先是試圖把水瓶弄翻,發現力量不夠,然後想到了丟石頭的辦法。總之,作為一個寓言,它有各種各樣的解讀方法。但老普林尼就在《自然史》中提出,這個寓言反映的是鴉科鳥類的真實行為。2009年,《當代生物學》上的一篇論文指出,禿鼻烏鴉(Corvus frugilegus)真的是懂得這個物理原理的 。研究者在瓶子裡裝水然後放了一條漂浮的蟲子,讓禿鼻烏鴉夠不著。
  • 烏鴉到底有多聰明?
    新喀鴉的分布,圖片:http://focusingo讓我們來看新喀鴉都有哪些本領:聰明的新喀鴉會把工具踩在腳下或者放在小孔洞裡面「保管」,保證工具的安全,防止其掉落地上,下一次利用工具取食時候方便拿取 (Klump et al., 2015)3 邏輯推理(1)「烏鴉喝水」大家小學時候都學過「烏鴉喝水」的故事,一隻烏鴉口渴,四處找水,突然發現一個瓶子裡有水,但是夠不著
  • 鳥屆奇葩:烏鴉,是一種怎樣的存在?有時候它們的聰明,只為耍賤
    一提到烏鴉,大家腦海裡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是烏鴉反哺的儒家思想?烏鴉喝水的兒童故事?還是遊戲和影視劇中兇殘的形象?又或者是這個人……作為一個鳥類科普作者,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關於最真實的烏鴉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它們在文化中佔有著什麼地位?它們的智商真的有我們認為的那麼高嗎?為什麼說烏鴉是個鳥屆的奇葩?
  • 「烏鴉喝水」的故事是假的?鄭州上演現實版,喜鵲展示鳥類高智商
    我們小時候都學過一篇名字叫做《烏鴉喝水》的課文,文中講述一隻烏鴉口渴了,看到一隻瓶子裡面有水,但是裡面的水太淺,它喝不到,怎麼辦呢?它發現瓶子旁邊有一些小石子,於是聰明的烏鴉就把小石子撿起來放到瓶子中,放了一些之後,瓶子中的水面就變高了,烏鴉也就喝到水了。
  • 烏鴉喝水裡的那隻聰明烏鴉,結果渴死了!墨守成規等於自取滅亡
    儒家三聖之一的荀子也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當時代拋棄你時,連個招呼也不會打。烏鴉喝水裡的那隻老烏鴉,經過常年累月的摸索,終於琢磨出丟石子的辦法,從此就把這個方法當作傳家寶,代代相傳。
  • 聰明的烏鴉不僅能喝到水,還會密室逃脫
    裡仿佛能聽懂少女,並被當作寵物的神奇烏鴉;(圖源:昨日之歌 EX1)但你可能不知道,烏鴉喝水其實不僅僅是個寓言故事,而是真實存在的,也真的有人也會養烏鴉(比如要研究烏鴉的科學家)。而烏鴉可能比你想像中的聰明得多:它們會使用工具,會自娛自樂,甚至還會具有強大的邏輯能力,可以玩「密室逃脫」!(當然,不會說話是真的)而在眾多烏鴉中,論聰明才智,最為人們推崇的是一種生活在太平洋小島上的神奇烏鴉——新喀鴉(Corvus moneduloides)。
  • 烏鴉曾是吉祥鳥,雖被認為是雄鳥,卻也是一種「孝鳥」!
    對於烏鴉,老一輩的人們總是認為它們是厄運之象徵。當我們聽到烏鴉的叫聲時,總是認為會有壞事發生。其實,這是根本就沒有科學依據。那麼 村裡面的人會將黑色的布料掛在村口,告訴別人村裡面有瘟疫。如果村外之人看見了黑色的布條,就會敬而遠之,所以黑色也被認為是不祥之兆。因為烏鴉也會有食用腐肉的習慣,而且全身的羽毛或是大部分羽毛都是黑色的,叫聲也非常的難聽讓人厭惡。當得病的人們未能及時下葬,或是死在荒山野嶺之時,屍體腐爛之後就變成了烏鴉的食物,所以烏鴉也被看作為不祥之鳥。
  • 你能相信,我被一隻烏鴉刷屏了?|遠讀重洋
    看到這樣的一隻鳥,你是不是覺得它已經成精了?其實,對鳥類來說,剛才發生的事其實根本不算什麼。鳥類「成精」的案例多了去了,個個都能驚掉我們的下巴。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最近讀了一本書,叫做《鳥類的天賦》(英文原名叫「The Genius of Birds」)。
  • 民間故事:烏鴉頭上過,無災必有禍?烏鴉真的是東方告死鳥?看故事吧!
    上次寫了一篇故事是關於烏鴉嘴的,反應還不錯,這次寫個真事兒,也是我們這邊發生的故事,請大家看看烏鴉是不是真的像民俗裡說的那麼邪性!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圖文無關,下同故事是我們這邊的一個老大爺講的,說是當時他還年輕,剛剛娶了媳婦,一家子過得和和美美的,家裡老太太是個心善的人,每天呢都愛在房前屋後的撒些五穀雜糧之類的東西,總是能引來些鳥雀之類的前來啄食,這也算是變相的施捨吧!
  • 讀完《殺死一隻知更鳥》,發現這真的是很有「教養」的一本書
    初一看書的名字,我還以為《殺死一隻知更鳥》是一本推理懸疑小說,但其實這是一本獲得 1961 年普利茲小說獎的反應社會現實現狀的書。小說講述一個名叫湯姆·魯濱遜的年輕人,被人誣告犯了強姦罪後,只是因為是一個黑人,辯護律師阿蒂克斯·芬奇儘管握有湯姆不是強姦犯的證據,都無法阻止陪審團給出湯姆有罪的結論。此一妄加之罪,導致湯姆死於亂槍之下。細讀之後,我又發現《殺死一隻知更鳥》真的是很有「教養」的一本書。如何尊重別人的生活方式,不同人不同對待,如何換位思考……看看書吧。
  • 烏鴉可能是除靈長類外最聰明的動物
    我們再講回2002年 Betty 那次的驚人表演。這隻烏鴉是如何隨機應變地解決如此複雜的問題?其驚人之舉似乎意味這隻烏鴉的精神活動與我們人類相近似。當時媒體的新聞標題即稱之為「聰明絕頂的烏鴉」。只是後來人們發現 Betty 並不像最初想像的是一隻特殊的烏鴉。許多年後,研究發現新喀裡多尼亞烏鴉都習慣弄彎樹枝做鉤子。
  • 烏鴉曾是吉祥鳥,雖被認為是兇鳥,卻也是一種「孝鳥」!
    對於烏鴉,老一輩的人們總是認為它們是厄運之象徵。當我們聽到烏鴉的叫聲時,總是認為會有壞事發生。其實,這是根本就沒有科學依據。在古時候,古人對黑色非常的反感和厭惡。舉個例子,古代醫學並不是非常發達,如果一個地方發生了瘟疫。
  • 從野火雞到老烏鴉,為什麼有這麼多酒以鳥命名?
    這些精心設計的酒標除了好看,每一個小細節的背後其實都蘊含著跟酒廠相關精彩的背景故事。這些也都挺好理解,要麼生猛,要麼神秘,在傳達酒類氣質這一塊拿捏得死死的。 動物中還有一些是以鳥類命名的。
  • 《殺死一隻知更鳥》,這本書告訴我,何為真正的紳士與淑女
    劉瑜在《民主的細節》中曾經寫過,「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傷疤,美國政治最大的傷疤之一,是它的種族主義問題。」在這樁案子裡,大家想都沒想,就認定事實一定是黑人強姦了白人少女,而作為白人的阿迪克斯,竟然要站在對立面去為黑人辯護,這傷害了鎮上幾乎所有白人的感情。
  • 寶榮教子日記|烏鴉喝水的遊戲
    烏鴉喝水的遊戲2000年4月13日 星期四 7-19℃這段時間,寶貝總讓媽媽給講「烏鴉喝水」的故事。媽媽想,烏鴉所做的事情,完全可以讓寶貝動手去做。於是,昨天早晨媽媽上班之前叮囑王美姐姐,一定利用白天的時間和寶貝一起做這個遊戲。姐姐遵旨而行,找來一個空酒瓶,裝好合適的水量,就和寶貝一起往裡扔石子。
  • 烏鴉喝水 這是一個陪伴了好幾代人的故事 ……
    【雛鷹小主播】少兒專業語言培訓機構由廣西人民廣播電臺獨立開設 培養:青少年語言表達能力 | 播音 | 主持 | 朗誦 | 講故事 | 演講烏鴉喝水這是一個陪伴了好幾代人的故事……親愛的小朋友們,大家好今天又到紫悅姐姐給大家講故事啦今天我們要聽的是一個非常經典的故事
  • 一年級語文《烏鴉喝水》等兩課解析及測試卷,這道題扣分有點冤?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一年級最後一個單元的前兩課:《雪地裡的小畫家》和《烏鴉喝水》解析和有關於這兩課的一個測試題。《雪地裡的小畫家》是首融兒童情趣與科普知識為一體的兒童詩。詩句節奏鮮明,音調和諧,適合學生朗讀,也容易被學生記住。
  • 沒讀過這本書的男人不能嫁—《殺死一隻知更鳥》
    作家苗煒曾推薦這本書說:「《殺死一隻知更鳥》,每一個當爸爸的人,都應該讀讀這本小說,思考一下怎麼當一個好爸爸」。我讀完之後也是覺得每一個即將當爸爸和已經當爸爸的男人都應該閱讀一下這本書,我記得以前看六六的《雙面膠》時,我當時就覺得每個即將步入婚姻和已步入婚姻的男人都應該看一看,婆媳問題似乎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每天都有視頻告訴你應該怎麼看待這個問題,那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覺得最關鍵還是取決於處在中間的兒子/丈夫的態度和處理方法
  • 從烏鴉掀桌子的細節,看當年的香港電影,是有多節儉!
    直到《一手遮天》裡,張耀揚將烏鴉演繹的極致癲狂,而這也符合90年時期的港片裡,過火的表演方式,尤其是烏鴉踩碎關公像,在過去的港片裡簡直是大逆不道。但以上都是烏鴉早期的形象,隨著近些年網絡文化的大行其道,烏鴉的形象更加趨向於一種梗文化的調侃,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自從跟了烏鴉,就沒吃頓飽飯」的這個梗,是不是大家腦海裡已經有畫面了呢?
  • 「報喪之鳥」烏鴉為何在清朝被封為「吉祥鳥」?
    因此有「烏鴉叫,禍來到」的諺語。  大家在交談中,當有人說的話帶有不祥之意時,別人就會批評他是「烏鴉嘴」。  不過,歷史上烏鴉曾被封為「吉祥鳥」,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追兵至,遠望樹叢中烏鴉群聚,以為樹下定無人驚擾,就尋別路而去,範察倖免於難。  清朝愛新覺羅氏定都盛京(今遼寧瀋陽市)後,念烏鴉的救祖之恩,封它為「吉祥鳥」,在後宮設有烏鴉糧,以供其食。  遷都北京後,「盛京舊制」也帶到了北京,烏鴉照享「吉祥鳥」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