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塚《伊莉莎白》二十年大盤點 ——不同的死神與Sisi,共同的愛與死之輪舞

2021-12-30 圍觀寶冢TAKARAZUKA

編者按:

近日收到Laveral 同學關於一粒沙的投稿,稿件質量之高簡直給小編感動哭了!內容從資料的整理到點評,都透露著作者的用心和愛,希望大家可以喜歡,也歡迎點最下方的評論說說你的感想~~

寶塚《伊莉莎白》二十年

——不同的死神與Sisi,共同的愛與死之輪舞

作者:Laveral

前幾天,宙組的「一粒沙」先行圖發布,激起了熱議。不論是sisi更華麗的衣裙,還是永遠最受爭議的「死神的頭毛」,都預示著今年日本引進《伊莉莎白》二十周年將是一場華麗的舞臺饕餮盛宴。

那麼,在漫長的期待與等待中,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寶塚歷代「一粒沙」,稍稍緩解一下我們的「饑渴」。

96年雪組

2月16日 - 3月25日(新人公演:3月5日) 

寶塚大劇場

6月13日 - 6月30日(新人公演:6月11日) 

東京寶塚劇場

 

TOD:一路真輝

Sisi:花總まり

國王:高嶺ふぶき

魯瘋子:轟悠

滷豆腐:香壽たつき(寶塚)和央ようか(東京)

觀劇推薦:初代一粒沙,一路娘的退團作,絕對值得一看。一路娘和小花的歌聲、轟帝的瘋狂、高嶺爹的溫柔深情、香壽王子那令人心碎的絕望……一舞臺的top,這樣的卡司,絕對的視覺盛宴。

一路娘出演的寶塚版也是日本引進一粒沙並改編後的第一次完整演出,相比德版,更注重TOD和伊莉莎白之間的愛情。服裝、道具更加華麗,劇情方面多了「愛と死の輪舞」這一曲目以契合主題。

首次上演,sisi這位獨立意識強烈的與眾不同的皇后引起了觀眾們的熱烈反響,直接促使同年11月星組再次演出該劇目。可以說,「一粒沙」走過初期差評、成為劇團長演不衰的經典劇目,一路娘等眾多star開了個好頭。

96年星組

1996年11月8日 - 12月16日(新人公演:11月26日) 

寶塚大劇場

1997年3月4日 - 3月31日(新人公演:3月11日) 

東京寶塚劇場

 

TOD: 麻路さき

SIsi:白城あやか

國王:稔幸

魯瘋子:紫吹淳

滷豆腐:絵麻緒ゆう

觀劇推薦:此版死神擁有最「凡爾賽」式的深情,與Sisi的互動非常甜,糖撒得不要錢似的,大概是因為這是白城姐姐的退團作吧?

又是一舞臺的top,演出效果絕對不輸第一版。然而在劇情方面和第一版有很明顯的不同,道具、服裝上也有些很明顯的變化(比如一路死神身上的十字架不見了)。

這一版一粒沙劇本基本定型,在描繪死神與Sisi的感情、眾多人物的糾葛之間更加行雲流水。此後的版本雖然在細節處理上不同,但是基本源出於此版。

1998年10月30日 - 12月20日(新人公演:11月17日) 

寶塚大劇場

1999年2月12日 - 3月29日(新人公演:2月23日) 

TAKARAZUKA1000days劇場

 

TOD: 姿月あさと

Sisi:花總まり

國王:和央ようか

魯瘋子:湖月わたる

滷豆腐:朝海ひかる(寶塚)、樹裡咲穂(東京)、夢輝のあ(樹裡的代役)

觀劇推薦:宙初大劇,為新生宙組添磚加瓦的經典劇,也是國王和Sisi感情最深的一版。小花也成為了唯一一個兩次本公演Sisi的娘役Top。

姿月的歌聲讓多少人從宙伊入坑寶塚,小光的滷豆腐讓多少貴婦心碎,湖老闆的魯瘋子也成為了她的代表役之一。

再次是一舞臺top(這就是古早劇的好處),同時也開始驗證「魯契尼是上T神器」的定理。

雖然宙伊是經典之作,但是可恨拍攝剪輯太過蛋疼,動不動給臉部大特寫,或者突然拉角度很偏的遠景,導致我們這些後來者不能好好欣賞。這真是莫大的遺憾,我們只能從浮光掠影中一睹當年的精彩。

02年花組:

2002年10月4日 -11月18日(新人公演:10月22日) 

寶塚大劇場

2003年1月2日 - 2月9日(新人公演:1月21日) 

東京寶塚劇場

 

TOD: 春野壽美禮

Sisi:大鳥れい、遠野あすか(代役)

國王:樹裡咲穂

魯瘋子:瀬奈じゅん

滷豆腐:彩吹真央

觀劇推薦:最自戀的死神不是白叫的!唯一劇後不和Sisi而是和魯瘋子dute的死神,osasa糖撒得不要不要的。

大鳥姐姐退團作,同時是狐狸的大劇場披露目。新東京寶塚劇場第一場一粒沙。劇情方面緊跟德版腳步,在Sisi加冕後加了「私が踴る時」一幕,也就是後來成為觀眾喜歡的名場面之一的「吵架歌」。

05年月組

2005年2月4日 - 3月21日(新人公演:2月22日) 

寶塚大劇場

2005年4月8日 - 5月22日(新人公演:4月19日) 

東京寶塚劇場

 

TOD: 彩輝直

Sisi: 瀬奈じゅん

國王:初風緑

魯瘋子:霧矢大夢

滷豆腐: 大空祐飛

觀劇推薦:湯糰退團作,開男役出Sisi之先河。麻子來月組的第一作,演完就上T了——你從未見過一個組替來的次期Top給前Top做一回媳婦後立馬上位的——目前為止唯一一個在團期間演過Sisi的TOP。

最大隻【劃掉】霸氣Sisi、最大隻幼年滷豆腐(湯糰親妹妹傾情獻演)……月組再次給大家諸多驚喜。

別看海報這麼瘮人,其實舞寫非常美貌,也是很多人的入坑作。有別於一般娘役依附於相手的狀態,麻子的Sisi可以說最貼近歷史上伊莉莎白皇后。

最後dute終於穿著裙子和TOP共舞,胳膊細細的湯糰生生掄起了麻子四圈半——每次TOP交接,總能在舞蹈階段看到TOP桑對次期的殷切期望,這大概也是湯糰對初來乍到的麻子的關愛吧。

07年雪組

2007年5月4日 - 6月18日(新人公演:5月22日) 

寶塚大劇場

2007年7月6日 - 8月12日(新人公演:7月24日) 

東京寶塚劇場

 

TOD: 水夏希

Sisi:白羽ゆり

國王:彩吹真央

魯瘋子:音月桂

滷豆腐:凰稀かなめ

觀劇推薦:最綠最妖怪的死神,最會玩兒手的死神,舞臺意外最多的一粒沙。

和湯糰不一樣,舞寫上的水少比海報還要綠,讓人搞不清她和大哥到底誰給誰戴綠帽。

這一版一粒沙最讓人印象深刻以至於到劇團百年夢之祭典都讓人念念不忘的梗就是「水死神忘帶刀」事件,多虧小桂子機智救場,也因此促成了史上唯一一個被掐死的Sisi。

此外梨花踩空銀橋差點摔進樂池的事據說也出自於此,感謝水少的鐵臂,立刻把梨花撈了上來。舞臺意外雖然有趣,但是大的事故沒有最好。

09年月組

2009年5月22日 - 6月22日(新人公演:6月9日) 

寶塚大劇場

2009年7月10日 - 8月9日(新人公演:7月23日) 

東京寶塚劇場

 

TOD:瀬奈じゅん

Sisi:凪七瑠海

國王:霧矢大夢

魯瘋子:龍真咲

滷豆腐:遼河はるひ/ 青樹泉/明日海りお(三人替役)

觀劇推薦:最憂鬱死神,完成自攻自受自殺成就唯一一人的麻子。

月組再次啟用男役做Sisi,這次甚至讓宙組特出了一個下級生過來——不過拜此所賜,圓七回宙組就拿到了第一個新公主演。

此外第一次在滷豆腐這樣的重要角色上用了替役制——開啟了拿「魯道夫」給路線生若手替役磨礪演技的先河——而且是三人替役,三人身高差接近10cm——史上最大隻滷豆腐(遼河)表示,全程就沒伸直過腰腿。

14年花組:

8月22日 - 9月22日(新人公演:9月9日) 

寶塚大劇場

10月11日 - 11月16日(新人公演:10月23日) 

東京寶塚劇場

 

TOD:明日海りお

Sisi:蘭乃はな

國王:北翔海莉

魯瘋子:望海風鬥

滷豆腐:芹香鬥亜/柚香光(替役)

觀劇推薦:最「少年」的死神。海球的大劇場披露目和蘭乃的退團作。劇團百年紀念公演。

當時還是專科的蜜醬特出國王,其強大的演技受到廣泛好評,有別於前面所有版本的弗蘭茨,成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國王。

此版一粒沙可以說是細節完成度最高的一版,比如咖啡館裡革命者和死神握手後被死神冰冷的手嚇到、握手後悄悄甩手的動作等,值得觀眾細細品味。

(預定)16年宙組

2016年7月22日(金)~ 8月22日(月)

寶塚大劇場

2016年9月9日(金)~ 10月16日(日) 

東京寶塚劇場

 

TOD:朝夏 まなと

Sisi:実咲 凜音

國王:真風 涼帆

魯瘋子:愛月 ひかる

滷豆腐:澄輝 さやと/蒼羽 りく/桜木 みなと(替役)

觀劇推薦:《伊莉莎白》引進日本二十周年。只這一條就可以預見,這一次的演出將是多麼盛大。

寶塚除了這些大劇場演出以外,不定時還會有一粒沙演唱會,那是OG們的「畢業大聚會」——在外部邀請歷代參加過一粒沙演出的OG(極少部分現役,如轟帝),裝扮好自己的角色(也有沒出演過的OG參加演出,比如涼紫央飾滷豆腐),將整部劇從頭到尾唱一遍,除了拿著話筒、沒有群演、沒有變換的舞臺布景、沒有舞蹈,幾乎和本公演出一模一樣。

1周年、10周年、16周年都有這樣的演出。隨著代代積累,公演的死神和Sisi也越來越多。

今年20周年想來也定有這樣的活動,期待7個死神同臺演出的勝景^_^。(題外話:麻子會不會在三個角色之間輪換?那她肯定是最忙的了~)



編輯:SC

一起圍觀劇團吧

歡迎關注:lovetakarazuka

相關焦點

  • 《伊莉莎白》《凡爾賽玫瑰》你想聽的寶冢名曲下半場都有
    《當我想跳舞》(選自寶冢音樂劇《伊莉莎白》)最後のダンス       《最後的舞蹈》(選自寶冢音樂劇《伊莉莎白》)夜のボート         《夜之舟》(選自寶冢音樂劇《伊莉莎白》)タンゴ             《探戈》アヴェマリア       《聖母瑪利亞》さくらさくら幻想曲 《櫻花幻想曲
  • 電影《伊莉莎白》精彩影評及觀看資源
    這部劇裡很多處都是同曲異詞,相同的旋律加以不同的歌詞把時過境遷、物是人非的感覺表現的淋漓盡致。sisi和皇帝的定情曲&決裂曲《夜船》、剛嫁入皇室&和魯道夫對話&去世時的三個《我屬於我自己》,大女兒夭折&兒子魯道夫自殺時的《當陰霾漸襲》……真的好讓人唏噓。
  • Repo|音樂劇《伊莉莎白》
    劇終伊莉莎白退去黑衣身著白裙與身著白衣的死神修成正果,在我看來伊莉莎白從早些年逃避現實追求死亡轉變為坦然接受死亡,坦然接受自己的命運,或許這個角度伊莉莎白的死亡也並非是悲劇。(這一幕的演出真的非常棒!)
  • 德奧音樂劇:愛與死亡編織的詩歌
    在電影與音樂劇的陪伴下我們一起度過了一個快樂而又充實的年。「心影」活動到這裡已經是最後一期了。今天我們來一起回味周末共同觀看的《伊莉莎白》與《莫扎特!》歷史上的sisi曾經深受抑鬱折磨,而導演在創作過程中為了在舞臺表演上表示出她曾經如此的抑鬱,把這作為她與死神的愛情故事。這講述的不僅僅是她作為抑鬱的個體與死神調情的故事,同時也是整個哈布斯王朝的故事。但劇中更多的是講述sisi的故事而非嘲諷帝國王朝。這一獨立自主的女性與死神的悲劇關係構成了伊莉莎白的主線,而對伊莉莎白的歷史性解讀卻被明顯的削弱。
  • 【愛劇地理】寶塚歌劇團 日本百年演出美學巡禮
    正是在這一時期,寶塚歌劇的代表形式「輕歌舞劇」構築起了一個黃金時代。二戰時期寶塚大劇場和東京寶塚劇場在1944年被軍方接管,戰後又被盟軍接管,不過在1946年大劇場就早早地物歸了原主。在4月份寶塚大劇場恢復使用,雪組上演了新劇《卡門》和歌舞秀《愛之夢》。
  • 寶塚歌劇,百年夢廻.
    正是在這一時期,寶塚歌劇的代表形式「輕歌舞劇」構築起了一個黃金時代。二戰時期寶塚大劇場和東京寶塚劇場在1944年被軍方接管,戰後又被盟軍接管,不過在1946年大劇場就早早地物歸了原主。在4月份寶塚大劇場恢復使用,雪組上演了新劇《卡門》和歌舞秀《愛之夢》。
  • 《CROSS ANGE 天使與龍的輪舞》角色大盤點
    《CROSS ANGE 天使與龍的輪舞》角色大盤點《CROSS ANGE 天使與龍的輪舞》是由日升動畫與國王唱片合作推出的的原創電視動畫。動畫官網於2014年8月3日開啟。電視動畫於2014年10月4日開始播放。接下來讓我們細數作品中那些代表人物吧!
  • 是自由幻夢也是壯闊一生 — 伊莉莎白音樂劇觀後感
    很多人也說sisi是自私的:她太愛自己的美貌,每天花大量時間梳妝打扮,為了一根白頭髮黯然傷神;她隨意幹預政治,又鋪張浪費,不算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皇后;她為了自己所謂的「自由」,犧牲了自己的和他人的許多美好;她用自己的力量奪回兒子的撫養權後,卻立刻將兒子拋棄不顧;甚至當兒子向她求情時,Sisi也只是冷冷地說她從不低頭,對兒子也不例外。
  • 【乾貨】淺析音樂劇《伊莉莎白》的音樂結構及音樂動機(一)
    直到《伊莉莎白》此次來到上海,有幸能在劇院反反覆覆看了十幾次現場演出後,當巡演終演,曲終人散後,當我懷著一腔衝動動筆寫這篇文章時,我才隱約意識到,深深吸引我的是它的「厚重」。不同於電影中的童話愛情,不同於稗官野史中的旖旎浪漫,這部音樂劇從頭至尾都貫穿著真實厚重的歷史線索,映射著那個沉痾難起的王朝的最後一抹餘暉。
  • 資訊|伊莉莎白死神?埃及題材動畫《眾神之記》11月開播
    日本人的腦洞之大在漫畫和動畫領域那是有目共睹,尤其在萌化方面,無論多麼奇特的原型都可以被改造得萌萌噠。
  • 洋裝、少女漫,還有寶塚?大正浪漫的百年時尚
    少女們好呀,還記得之前我們盤點的大正浪漫與少女情懷兼備的和風lolita系列嗎~(和風LOLITA:大正浪漫X少女情懷)這次小編將在這裡帶大家更一步走進「大正浪漫」。(大正天皇嘉仁,為明治天皇唯一存活之子,昭和天皇之父)今天和大家介紹的是即便在現代也依舊惹人追捧的大正時代的服飾,也是極能代表大正浪漫的文化之一,在動漫中更是頻繁出現,其中又以文豪、軍人、女學生具代表,
  • 【楚魂戲劇社】向戲魂致敬——《伊莉莎白》音樂劇
    愛  恨 讓戰火在燃燒      笑 瘋 無休止的驅趕      醉 夢 命運的糾纏      Elisabeth  Elisabeth      即使在這裡 心在兩地      一個嘆號 一個謎題      沒人懂你 是真是戲      活 死 一生為自由      愛 恨  尖銳又溫柔
  • 【獨家】桂由美聯袂寶塚上演玫瑰饗宴
    半個世紀來,作為日本婚紗業創始人,桂由美始終把傳達「美與愛」作為其設計理念與創作精神,在其浪漫、純潔的設計風格中深深融入了對生活與自然的愛與憧憬。桂由美設計的高級婚紗專賣店遍及巴黎、紐約、東京等世界各大城市。
  • 俄國女皇伊莉莎白一世:彼得大帝最愛女兒,在位二十年,終身未婚
    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俄國女皇伊莉莎白一世的故事。伊莉莎白一世全名叫伊莉莎白·彼得羅芙娜,生於1709年,是彼得大帝和葉卡捷琳娜一世的小女兒。彼得大帝跟葉卡捷琳娜生了好幾個孩子,但是存活下來的只有兩個女兒,就是伊莉莎白和姐姐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