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薩克·牛頓錯了嗎?科學家的一個異常「空間發現」提出了質疑理論

2020-11-18 騰訊網

據一部紀錄片透露,上世紀70年代,一位天體物理學家在星系中發現了一種「異常現象」,此後艾薩克·牛頓的理論受到了密切關注。

牛頓被廣泛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科學革命的關鍵人物。他的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於1687年首次出版,提出了運動的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他的工作為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鋪平了道路,他提出,由於宇宙中的引力曲線,行星離太陽越遠,它轉得越慢。

但是,一位70年代的天體物理學家幾乎對過去300年所教授的一切都提出了質疑,當時遙遠星系中的恆星以恆定的速度運動,為什麼天體物理學家相信宇宙中存在一種神秘的、看不見的物質呢?

因為如果沒有暗物質,宇宙就不會是現在的樣子,就不會有足夠的引力讓恆星和星系以我們觀察到的速度旋轉。這個故事開始於三十年代,但這個問題直到七十年代才被美國人維拉·魯賓真正提出。作為一個有三個孩子的年輕母親,維拉選擇專攻一個領域,在這個領域裡,來自男性同事的競爭不是很激烈。

她沒有觀測黑洞,而是把興趣轉向了仙女座星系的恆星。艾薩克·牛頓爵士告訴我們,在我們的太陽系中,行星離太陽越遠,它轉得就越慢。因此,維拉認為仙女座星系中恆星的速度也會遵循同樣的遞減曲線,但她觀察到的情況並非如此。

不管恆星離星系中心有多遠,它們的速度都保持不變。她能夠看到,當你離星系中心越來越遠時,你會認為恆星的運動速度會越來越慢,因為它們感受到的引力越來越小。但它們不是,它們以同樣的速度越來越遠。

對一個太陽系來說是正確的,但對一個星系來說就不一樣了。牛頓的理論需要修改嗎?還是我們需要提出一種新的非常重的物質,來產生必要的引力,使這些方程成立?

害羞的薇拉不敢反駁偉大的牛頓,所以選擇了第二種解決方案,即一個隱藏的質量,讓恆星以同樣快的速度旋轉,而不會分散在整個宇宙中。這個時候暗物質就應運而生了,暗物質背後的想法是,星系的行為和動力學存在異常。

為了理解它們,我們假設存在一種無形的暗物質,它影響著星系的運動,但是這件事的起因和性質仍然不明,科學家們仍然對暗物質感到困惑,他們認為暗物質約佔宇宙物質的85%。然而,受到一些不符合理論的觀測結果的啟發,一些專家仍然主張對牛頓引力定律進行各種修改。

提出的理論包括修正牛頓動力學、張量-矢量-標量引力或熵引力,這些理論試圖解釋宇宙中所有形式的物質,而不僅僅是大多數「暗」物質。

相關焦點

  • 376年前,一個偉人誕生了——艾薩克·牛頓(2019讀書筆記1)
    1月4日,是牛頓的誕辰日。1643年1月4日,艾薩克·牛頓出生在英國林肯郡一個叫伍爾索普的村莊。逸爸今天分享一下之前讀過的《牛頓新傳》,與各位一起回望一下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牛頓發現了分光現象,用三菱鏡將太陽光進行分解,證明白光是由不同顏色(即不同波長)的光混合而成,這一發現為光譜分析打下了基礎。對於光的本質,牛頓還提出了光由微粒組成的學說。此外,他還首次製成了反射式望遠鏡,這在天文學上也具有裡程碑的意義。
  • 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後,牛頓的定律是錯的嗎?
    似乎可能違背直覺的是,萬有引力是這些力中最弱的一個。一個小小的冰箱貼足以從桌子上吸起一枚回形針,即使整個地球的質量都在向下拖拽這枚回形針。圖解:引力作用於形成銀河系的恆星。自艾薩克牛頓從蘋果上發現引力以後,我們對於引力的理解在不斷地完善,並且至今仍是。
  • 廣義相對論比牛頓萬有引力理論更正確嗎?萬有引力理論是錯的嗎?
    但我個人認為其實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只能有一個是正確的,因為它們的根基不一樣,不可能同時正確。牛頓的萬有引力是以平坦的絕對空間作為背景的,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以彎曲的時空作為背景的。
  • 世界最偉大的科學家是誰?德國是愛因斯坦,英國是牛頓,那中國呢?
    相對論提出是物理學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經典力學的絕對時空觀,揭示時間和空間的本質屬性,在經典力學當中,空間是永恆不變的,不過愛因斯坦憑藉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所謂的引力波就是時空彎曲所散發出的漣漪,也是一種以波為引力輻射的能量,當時提出廣義相對論時,科學界根本不重視,還是普朗克加以推動,這才引起了人們研究和談論,2016年,人們正式探測到了引力波,也證明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這一結果讓整個科學家都轟動了。 第二:牛頓
  • 牛頓後半生為什麼沉迷神學,他發現了什麼秘密?
    艾薩克.牛頓,世界上著名的數學家,天文學家,科學家,物理學家,智商高達290,牛頓最耀眼的成就莫過於他在物理學方面的成就,他曾提出過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運動定律,對現代力學的研究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他被譽為「近代物理學之父」。
  • 艾薩克·牛頓與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水平真的只有理科本科生水平嗎
    ,有些國家38%的人可以上本科,那些富裕國家的人比貧窮國家的人智商高那麼多嗎?但是牛頓在當年是最優秀的科學家,牛頓發現的三個定律,高中生不難理解,有不少人能夠融會貫通,而牛頓創立的微積分(有爭議:萊布尼茨更先發表積分論文,思路更容易,也流傳也更廣)對於理科本科生並不難理解。可以說現代理科生的知識量遠超牛頓。
  • 也是英國的一場疫情,讓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統一了宇宙運動規律
    這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艾薩克·牛頓在1687年提出的力學理論。這種引力存在於宇宙中大小角落,大到月球、地球、太陽、星系、黑洞……小到分子、原子、原子核……也就是說,只要有質量的物體都有引力。然而這個定律的提出卻醞釀了20年之久,牛頓是從1665年至1687年結合了伽利略、克卜勒、雷恩、哈雷、胡克等前輩科學家的力學理論上總結出來的成果。疫情中的蘋果1665年秋天,英國首都倫敦爆發了一場鼠疫,人人自危,無不想馬上離開那個「瘟城」。
  • 「需要比愛因斯坦更好的理論」布萊恩·考克斯提出廣義相對論挑戰
    相對論的一般理論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於一個多世紀前發布,以完善艾薩克·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該模型提供了對重力的統一描述,將其描述為時空或時空的幾何屬性,目前仍被科學家用作現代物理學中對重力的描述。
  • 牛頓背後的故事,牛頓的故事
    姓名 (英)艾薩克·牛頓    (Isaac Newton)    生卒
  • 牛頓、愛因斯坦等人晚年究竟發現了什麼?
    甚至有很多人說,一些科學家到了最後都會轉去研究神學,而不是科學。這可能說明了,神學才是世界最本源的學問。 我們知道,牛頓是力學體系的建立者,現基礎所有的科學理論都是在牛頓的科學體系內誕生。可以說,牛頓所提出的科學理論在推動著目前科學界的發展。既然牛頓是一個如此厲害的科學家,那他為什麼要在最後去研究神學呢?
  • 牛頓其人——不可愛,不可敬,挺會搗使錢
    當時的我那心裡真是哇涼哇涼的,一個勁地埋怨,這死老頭子少說兩句話不行嗎?發明的東西那麼難學。拼了命過了考試,發誓再也不想見到他。寒來暑往,這麼多年沒見他老人家,沒想到居然在網絡裡翻紅了,還是一副不大正經樣子。刻板,固執不化的老教授也有今天呀,可真是報了當年之仇。牛頓到底是怎麼樣的人呢?我們今天來聊一聊他的生平事跡。
  • 哈利·波特的魔法石真的存在嗎?牛頓、玫瑰十字會與鍊金術之謎
    雖然不少人都把鍊金術當成一個不著邊際的神話傳說,但歷史上,有大批的科學家和思想家,都對鍊金術非常地痴迷。△ 艾薩克·牛頓,英國蘭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自然哲學家和鍊金術士牛頓絕對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科學家之一,他發現了萬有引力,發明了微積分,建立了經典力學體系,提出了光的粒子說和色散理論,等等。但神奇的是,所有這些對當代科學產生了極大影響的研究,都是在牛頓25歲以前完成的。從25歲以後,牛頓一直到死都在暗中研究鍊金術。
  • 牛頓、達爾文、達文西的秘密手稿​
    《牛頓手稿集》17世紀60年代—1727年史上最彪炳煊赫的科學家,留下了世上最龐大的珍貴手稿集。幾個世紀以來,由於不喜歡牛頓在某些學科上的見解,它的保管者們長期嚴格限制人們接觸這些手稿。艾薩克·牛頓爵士(1643—1727)是最傑出的科學家、數學家,也是啟蒙運動中的自然哲學家。
  • 人類史上十大最具影響力科學家!
    科學家霍金先生2018/3/14去世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離開這個世界。一個國家如要強大,科學是首要追尋的,世界各國無一例外,今天我們選出了十大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在這個排名中,我們主要選出的是那些在科學上和生活上具有長遠、重大影響力的科學家。
  • 英國「最偉大」科學家是牛頓,德國是愛因斯坦,那中國是誰呢?
    縱觀世界歷史,有不少的超級天才最終成為了世界級的科學家,比如我們都知道的英國科學家牛頓,關於一個蘋果落地的萬有引力,我們上學時候也學過很多牛頓定理,還根據這個開啟了物理學的新紀元,還有就是廣為人知的德國愛因斯坦了,他在物業方面也是非常傑出,給現代科技提供了極大的發展,而他還曾提出高維度空間的理論,是關於宇宙的,可見他的眼界是多麼廣泛
  • 「十維空間」與「超弦理論」的誕生
    ㊀科學家為什麼要提出多維空間理論?如果只是描述日常生活的話,三維空間已經完全夠用了。
  • 各國最偉大的科學家是誰?英國是牛頓,美國是愛因斯坦,中國呢
    我們今天之所以有如此燦爛的文明,這麼好的生活,各種神奇的科學技術,都離不開眾多科學家的努力。科學家們為我們這個世界做的偉大貢獻,人類永遠無法忘記。那麼在這些科學家當中,各國最偉大的科學家分別是誰呢?提到眾多偉大的科學家,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牛頓還有愛因斯坦了。 牛頓可以說是英國最偉大的科學家。 大多數人只知道,牛頓是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是經典力學的奠基人。其實他在數學和經濟學上也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 為什麼牛頓、愛因斯坦和霍金之後,楊振寧就是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比如,牛頓、愛因斯坦、霍金和楊振寧這幾位,前三位都已先後辭世,而最後一位則堪稱當世最偉大的科學家。 怎麼說呢?愛因斯坦的成就的確舉世矚目,但他依然無法和艾薩克·牛頓相比。愛因斯坦雖然專注於物理領域,創立了狹義相對論、建立了廣義相對論、通過光子假設解釋了光電效應、利用質能方程E=mc 闡明能量守恆和物質不滅定律的實質、以及對宇宙常數進行的有關研究對後世影響深遠。
  • 牛頓、愛因斯坦早已解釋,時間是虛擬的!
    從物理上來看待時間,時間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是物質的運動、變化的持續性、順序性的表現,它不會受到任何事物的影響,也不會發生變化,所以很多科學家都認為時間是人類的錯覺。現代宇宙學理論認為,在宇宙大爆炸發生之前沒有時間可言。牛頓是世界上非常著名的物理學家,他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全才」,牛頓提出的很多理論對後世的影響都很重大,牛頓曾經也對時間進行了闡釋。
  •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與愛因斯坦時空彎曲理論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與愛因斯坦相對論是兩個層次的理論。萬有引力定律就像一個梯子的下面幾級,比較接地氣,指導了人類幾百年的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而廣義相對論是梯子的上面幾級,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但我們爬梯子必須先踩在下面幾級才能攀爬到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