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元備課 ◇ 教學重點
◇ 教學難點 ◇ 教學建議
◇ 教學反思
■ 部編六語下冊二次備課素材(一)
◆ 第一單元
一、單元內容總述
◇ 1.本單元主題:
本單元主要根據「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進行編排的。主要由《北京的春節》《臘八粥》《古詩三首》《藏戲》四篇課文組成。這樣編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能夠了解不同地方的特色與風俗,感受不同地方的風採,體會不同的趣味。
◇ 2.本單元重點:
(1) 分清內容的主次,體會作者是如何詳寫主要部分。並能在習作時,能注意抓住重點,寫出特點。
(2)反覆朗讀理解課文內容。本單元的四篇課文都生動有趣,耐人尋味。北京春節的熱鬧非凡,臘八節的香味襲人,藏戲的生動有趣都需要仔細閱讀才能體會到不同節日的快樂與享受。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課文時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時間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
(3)體會作者用語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點,關注人物語言描寫的不同形式,利用關鍵詞句,揣摩心理的策略,加深對人物形象的感知。這4篇文章都表達作者內心的真實情感,利用不同的手法,體驗到節日帶來的不同感受。
1、 《北京的春節》
(1) 教材分析:
《北京的春節》描繪的是節日風俗。作者老舍先生用樸素自然 、 流暢通達的語言 , 展示了豐富多彩的節日風俗 , 再現了老北京人過節的隆重 與熱鬧、溫馨與美好。文章以時間為經線,以人民的活動為緯線結構全文 。 反映出老北京人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願。
(2) 教學重點 :
引領學生隨作者的描述 , 感受老北京過節的隆重與熱鬧 , 領悟民 俗文化的豐富內涵。
(3) 教學難點 :
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 ,體會作者是如何詳寫主要部分的 ,了解詳 寫、略寫的好處。
(4) 教學建議 ( 反思 )
課前設置預習方案 ,讓學生搜集春節習俗 ,可以激發學生學 習的興趣 ,有助於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臘八粥》
(1) 教材分析 :
本文圍繞八兒等著吃母親熬煮的臘八粥的經過 ,展現了一幅淳樸 、 和睦、溫馨的圖景,表現了一家人的其樂融融。
(2) 教學重點 :
通過人物動作 、 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 , 感受八兒的心理活動變 化,刻畫人物的性格特點。體會八兒一家的其樂融融。
(3) 教學難點:品析人物的性格特點。
(4) 教學建議 ( 反思 )
教學時重在通過對主人公八兒的語言 、 動作 、 神態及心理 描寫 ,體會八兒迫不及待地想喝臘八粥的饞樣 。 運用邊讀邊想像的方法 ,讓學 生充分讀書 ,談讀書感悟 ,充分喚起學生的認知體驗 ,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 課文。
3、 《古詩三首》
(1) 教學重點:
結合注釋 ,理解詩句的意思。
(2) 教學難點 :
體會古詩描繪的景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3) 教學建議(反思)
課前布置了搜集與古詩相關的資料 ,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 趣 ,對古詩的學習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
(4) 教學建議 ( 反思 )
朗讀是學習古詩的好方法 ,經過充分地朗讀 ,能體會詩文的 意思 ,理解詩人的情感。
4、《藏戲》
(1) 教材分析 :
這篇課文的作者以生動傳神的語言 , 具體描寫了有著悠久歷史的 藏戲形成過程以及鮮明的特色 。 表現了藏戲強烈 、 鮮明的民族特點 , 和不可 抗拒的藝術魅力。先介紹藏戲的重要特徵 ——「 面具 」 的特點及作用。 由 於戲曲離學生的生活相對較遠 ,教學時採用了 「 聽戲曲、看視頻、設懸念 」 等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
(2) 教學重點 :
這篇課文的作者以生動傳神的語言 , 具體描寫了有著悠久歷史的 藏戲形成過程以及鮮明的特色 。 表現了藏戲強烈 、 鮮明的民族特點 , 和不可 抗拒的藝術魅力。先介紹藏戲的重要特徵 ——「 面具 」 的特點及作用。
(3) 教學難點 :
這篇課文的作者以生動傳神的語言 , 具體描寫了有著悠久歷史的 藏戲形成過程以及鮮明的特色 。 表現了藏戲強烈 、 鮮明的民族特點 , 和不可 抗拒的藝術魅力。先介紹藏戲的重要特徵 ——「 面具 」 的特點及作用。
(4) 教學建議 ( 反思 )
以 「 藏戲的特色 、 藏戲的形成及表達上的特點 」 作為本課 的重點 ,採用自主學習 、 小組研讀 、 合作交流的方式 ,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 解 ,有效地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習作 :家鄉的風俗》
教學建議 ( 反思 )
(1) 本次習作 ,鑑於學生對家鄉的風俗知之甚少 ,沒有生活基礎 ,課前可先讓學生 充分搜集材料 ,有助於課堂上對於習作內容深入討論 ,也有助於拓展學生習 作思路。
(2) 對於家鄉的風俗的介紹 ,學生還缺乏深刻的理解 ,對於一些場景的敘述過於 簡略 ,學生對於習俗的來歷、一些節日的象徵意義缺乏了解 ,缺乏實際體驗 。
◆《 語文園地一 》
教學建議 ( 反思 )
1.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 ,學生習得抓住特點描寫、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2. 通過詞語比較 ,了解了不同詞語表達同一意思的表達方法。
3. 結合生活體驗 ,了解不同習俗的寓意 ,豐富了生活體驗。
◆ 第二單元
一、單元內容總述
1.本單元主題:
本單元課文主要是圍繞「走進外國文學名著」這個專題進行編排的,主要由《魯濱遜漂流記》《騎鵝旅行記》《湯姆·索亞歷險記》三篇課文組成。編排意圖是引導學生了解作品梗概,把握名著的主要內容,去發現更廣闊的世界;體會人物的心態變化,感知人物的形象;培養學生閱讀和想像的能力;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激發學生閱讀外國名著的興趣。
2.本單元重點:
(1)反覆理解閱讀課文內容。本單元的三篇課文都節選於外國文學名著,篇幅較長,情節起伏,引人入勝,只有反覆閱讀才能逐漸感受到外國文學的精華。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課文時一定要注意閱讀節選片段的方法,了解主要內容,體會情節的吸引之處。
(2)體會人物心態變化,感知人物形象。每篇課文中在情節發展中時都運用了想像,寫出了人物的獨特感受和心態變化。教學中要抓住課文重點,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真實的體驗和感受,還要充分品讀精彩片段,抓住關鍵句子來感知人物形象,體會人物的心態變化,激發學生對整部作品的閱讀興趣。
5、 《魯濱遜漂流記(節選)》
(1) 教材簡析 :
《 魯濱遜漂流記 》 是一部長篇小說 , 本課內容由梗概和精彩片段 組成。梗概按魯濱遜歷險的時間順序記敘,寫了 「 遇險島上 」「 建房定 居 」「 養牧種植 」「 救 『 星期五 』」「 回到英國 」 , 突出了魯濱遜惡劣的生 存環境,表現了他不畏艱險機智堅強 聰明能幹的特點。精彩片段寫的是魯 濱遜初到島上的生活狀態和面對現實的思考 。 片段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 前半 部分寫魯濱遜在島上的憂鬱而寂寞的生活 , 後半部分 , 是魯濱遜對自己目前 的情形和環境的理性思考 。
(2) 教學重點 :
默讀梗概 ,說說這部小說寫了魯濱遜流落荒島的哪些事 ,提煉小標 題。
(3) 教學難點 :
關注人物命運和故事情節 ,體會並學習魯濱遜不怕困難、頑強生 存、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4) 教學建議 ( 反思 )
在教學中有意識地讓學生去關注主人公遭遇到了哪些艱難 和挫折 ,這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什麼影響 ,以此來體會主人公在逆境中奮起的 崇高品質。
(5) 教學建議 ( 反思 )
以學生自讀 、 自悟為主 ,抓住關鍵的中心問題探討交流 ,讀 懂片段的內容 ,在對主人公特點的逐步認識中完成學習任務 ,升華情感 ,在暢 談個人見解的過程中迸發出思想的火花 ,既形成獨到的認識 ,又達成集體 的 共識。
6、 《 騎鵝旅行記 (節選 )》
(1) 教材分析 :
課文主要講一個不愛學習 、 喜歡惡作劇的頑皮孩子尼爾斯 , 因為 捉弄小狐仙 , 而被小狐仙用魔法變成了一個小人的經歷 。 之後 , 他騎在他家 的大雄鵝背上,跟著一群大雁長途旅行。
(2) 教學重點:
讀懂故事,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3) 教學難點:
深入理解課文,體會尼爾斯是個什麼樣的孩子。
(4) 教學建議(反思)
教學時藉助直觀畫面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 ;充分利用孩子 的豐富想像力 ,帶領學生邊讀邊想像畫面 ,感悟人物形象。
(5) 教學建議(反思)
從培養學生的情感入手 ,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想像能力、表達能力和朗讀能力 ,讓學生從這篇文章中體會到主人公尼爾斯 的特點。
7、 《 湯姆索亞歷險記 》
(1) 教材分析 :
《 湯姆索亞歷險記 》 主要記敘了以湯姆為首的一群孩子為了擺脫 枯燥無味的功課 , 呆板的生活 , 所作出的種種冒險經歷以及與強盜喬埃鬥爭 的過程。本文是節選。
(2) 教學重點 :
瀏覽精彩片段 , 體會精彩所在 , 激起學生課外閱讀整部作品的興 趣。
(3) 教學難點 :
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篩選主要信息,概括內容要點的能力。
(4) 教學建議 ( 反思 )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教學時積極創設情境 ,讓學生更快地融 入文章 ,深入閱讀。
(5) 教學建議 ( 反思 )
以問題為導向 ,採用自主閱讀 、 交流體會的方式 ,引導 學生 關注人物語言、動作、神態及側面描寫 ,感悟人物形象。
◆《 口語交際 :同讀一本書 》
◇教學建議 ( 反思 )
1. 本次口語交際主要以學生的表達為主 ,重視學生之間的互評 ,讓學生在評價中 改進表達 ,使表達更流暢、更有條理。
2. 教師列舉各類話題 ,拓展學生思路 ,讓學生有章可循 ,發散思維 ,豐富了學生口 語交際的內容。
◆《 習作 :寫作品梗概 》
◇教學建議 ( 反思 )
1. 本次習作 ,學生對 「 梗概 」 的認識不多 ,所以教學難度較大 。 藉助 《 魯濱遜漂流 記》進行例文分析 ,讓學生掌握概括作品的方法 ,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
2. 教學時不僅要強調理清文章脈絡 ,更要重視語言的錘鍊和語意的連貫。
◆《語文園地二》
◇教學建議 ( 反思 )
1.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 ,學生習得了閱讀名著的方法。
2. 通過詞語比較 ,了解通過誇張和形象的比喻表達人物心情的方法 ,並嘗試運用 。
3. 了解我國古代對不同年齡的不同稱謂 ,並積累背誦。
◆《 快樂讀書吧 》
◇教學建議 ( 反思 )
本單元的快樂讀書吧的主題是《漫步世界名著花園 》,在閱讀本版塊三篇外 國作品之後的安排上 ,既是一次綜合學習活動的遞進和延續 ,也是一次課內閱讀 的升華和拓展 ,交流自身的閱讀好方法 ,體現了綜合性學習與閱讀之間的整合推 進。首先要求學生課前準備 , 收集自己讀過的外國文學作品 。 閱讀教材 , 了解教材裡 推薦閱讀的書目 。 引導學生主動閱讀外國名著 , 拓寬閱讀視野 , 感受外國文學的 語言魅力。
在本次閱讀學習活動中積累和鞏固精讀 、瀏覽等閱讀方法 ,提高自主策劃和 組織閱讀活動的能力 ,在實踐中學習和運用語文 。自主學習之後在活動中使學生喜歡與人交流與合作,彼此溝通學習成果,感受綜合性學習的快樂。
這是一次閱讀學習方法的交流 ,重點是引導學生交流對課文中給自己留下最深刻 印象的名著的認識 ,以及對於長篇外國名著閱讀方法的總結與歸納 。自主選擇書 目 ,確定研究主題 。
可以圍繞一個主題開展活動 ,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讀一本書 , 然後開展閱讀活動 。 制定閱讀計劃 , 開展閱讀活動 。 包括讀書的時間安排 , 什麼 時候讀 ,每天讀多少頁 ,多少天讀完等等 。小組活動要強調合作精神 ,注意策劃 、 組織和協調。
《漫步世界名著花園 》學習活動既是一次綜合學習活動的遞進和延續 ,也是 一次課內閱讀的升華和拓展 ,體現了綜合性學習與閱讀之間的整合推進 。教學中 可以設計多種活動 , 讓學生在遊戲中 、 活動中學語文 , 增強學生學習和運用成語 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名著閱讀能力。
教師針對學生在閱讀中遇到的困難 ,及時進行指導 ,引導學生依據自己的表 達能力遣詞造句 ,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自由地表情達意 ,學會分享自己的閱讀方 法 , 引導學生讀世界文學名著 , 了解作品內容 , 感知人物形象 , 通過交流學習閱 讀文學名著的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
◆ 第三單元
一、單元內容總述
1.本單元主題:
本單元課文主要是圍繞「讓真情在筆尖流露」這個專題進行編排的,主要由《匆匆》《那個星期天》兩篇課文組成,並編排了兩篇習作例文《別了,語文課》《陽光的兩種用法》。編排意圖是引導學生通過學習課文體會文章是怎樣表達情感的,並能運用所學,在習作中選擇合適的內容寫出真情實感。
2.本單元重點:
(1)通過用朗讀、默讀等方式反覆讀文,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本單元的兩篇精讀課文和兩篇習作例文都情感真摯,樸實自然,只有在深入品味文字時才能感受到作者的一片真情。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一文中對時光流逝的感嘆,感人至深;作家史鐵生在《那個星期天》中用細膩生動的語言回憶等待過程中心情的起伏變化,令人動容;《別了,語文課》中少年對祖國對母語的深深眷戀打動人心;《陽光的兩種用法》一文中肖復興用質樸的語言、樸實的事例表達對母愛的深深感恩,深情溢於言表。這些真情實感都要通過反覆閱讀文章才能真切體會得到。教學時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多種形式的閱讀課文。
(2)通過自主、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體會作者表情達意的方法,並能適當運用到自己的習作當中去。每篇課文作者都表達了對人生、對生活、對人事的不同情感,寫出了自己的獨特感受。教學中要抓住這一重點,引導學生深入字裡行間,提煉文章的寫作方法和表達方式,並結合課堂練筆進行及時地運用,為後面的初試身手和習作積累優秀的語言和寫作方法,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8、 《匆匆》
(1) 教材分析 :
本文圍繞 「 匆匆 」 展開敘述 , 先寫日子一去不復返的特點 ; 再寫 自己八千多個日子來去匆匆和稍縱即逝 , 作者思緒萬千 , 由景及人 , 嘆息不 已。最後,作者發出內心的感嘆,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
(2) 教學重點 :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受到珍惜時間的教育。
(3) 教學難點 :
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9、《 那個星期天 》
(1) 教材分析 :
課文記敘了母親答應帶孩子出去玩,但由於家務繁忙而一次次失 約的事 , 表現了孩子期待已久而又落空失望的心理過程 , 也表現了母親從早 到晚操勞家務的辛苦。
(2) 教學重點 :
理解課文的內容 ,體會 「 我 」 在一天裡心情的變化。
(3) 教學難點 :
品味文中重點語句 ,學習運用多種描寫方法表現人物的心理。
(4) 教學建議 ( 反思 )
教學時 要 注重通過主人公的心理活動體會人物心情 。 讓學 生通過充分閱讀 ,談感受 ,喚起學生的感知體驗。
◆ 第三單元《習作例文》
◇教學建議 ( 反思 )
1. 在「 交流平臺 」的教學中 ,通過具體的片段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發現規律 ,指導 學生了解表達情感的方法。
2. 在 「 初試身手 」 的教學中 ,讓學生在充分交流後 ,根據情境進行練習 ,使學生在 練習與評價中提升了情感表達能力。
3. 在「 習作例文 」的教學中 ,注重讓學生自己體驗情感 ,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習得方法。
◆《 習作 :讓真情自然流露 》
◇ 教學建議 ( 反思 )
1. 本次習作講評課 ,注意把習作與生活體驗相結合 ,尊重學生的個人體驗 ,讓學生 在自讀自悟中習得方法並遷移運用。
2.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交流 、互幫互助 ,培養了習作表達能力 ,學會了表達情感 的方法。
◆ 第四單元
一、單元內容總述
1.本單元主題:
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常給我們很多啟迪,閱讀它們,感悟它們,能讓我們 人生道路上足跡更踏實,步伐更穩健。平凡的人物卻有著非比尋常的美德精神。本組教材就是圍繞「高尚品格」這一專題寫的。 本單元選編的4篇課文《故事三首》、《十六年前的回憶》、《為人民服務》、《金色的魚鉤》,從不同角度闡明了人生的哲理。
2.本單元重點:
(1)閱讀時,關注神態、言行的描寫,體會人物品質。《故事三首》通過採用託物言志的手法表現了堅勁頑強、光明磊落的優良品質。《十六年前的回憶》充分表現了李大釗同志忠於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和面對敵人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為人民服務》一文中,毛主席讚揚張思德那種為人民而生、為人民利益而死的共產主義精神。《金色的魚鉤》中表現出來的真情實感,使讀者不得不被忠於革命、捨己為人的紅軍老戰士而感動。
(2)查閱相關資料,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習作時,選擇適合的方式進行表達。教學中要抓住這一重點,引導學生深入字裡行間,提煉文章的寫作方法和表達方式,並結合課堂練筆進行及時地運用,為後面的習作積累寫作方法。
10 、《古詩三首》
(1) 教學重點 :
藉助注釋 ,理解詩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
(2) 教學難點 :
了解三首古詩分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志向 ,表達的方法有什麼共 同特點。
(3) 教學建議 ( 反思 )
本課包含三首古詩 ,三首詩皆託物言志 ,所以教學時我都是 先讓學生從朗讀中體會詩歌的表層意思 ,然後再引導學生理解詩中所言的 「 志 」 ,並激發學生自己探索詩的深層含義。
(4) 教學建議 ( 反思 )
由於本課內容較多 ,所以朗讀環節所用時間較少 ,仍有所不 足。
11 、《 十六年前的回憶 》
(1)教材簡析:
《 十六年前的回憶 》 通過對李大釗被捕前到被捕後的回憶 , 展示 了革命先烈忠於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和面對敵人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 , 表達 了作者對父親的敬仰與深切的懷念。除開頭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時 、 法庭上 、 被害後的順序來敘述的 。 被捕前寫父親燒掉文件和書籍 , 工友閻振 三被抓 , 反映出形勢的險惡與處境的危險 ; 被捕時寫了敵人的心虛 、 殘暴與 父親的處變不驚 ; 法庭上描寫了李大釗的鎮定 、 沉著 ; 被害後寫了全家的無 比悲痛 。 課前設置預習方案 ,讓學生搜集 ____ 先烈為了民族 __ 和人民的幸福 , 浴血奮戰 ,前僕後繼的故事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有助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 理解。
(2) 教學重點 :
理解課文思想內容 , 了解李大釗同志在被捕前 、 被捕後與敵人作 鬥爭的事跡,使學生受到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
(3) 教學難點 :
領悟課文前後照應、首尾呼應的表達方法。
(4) 教學建議 ( 反思 )
教學時 ,引導學生體會並交流文章的語言特色和表達方法 , 同時結合實際 ,激發學生樹立努力學習 ,報效國家的理想。
12 、 《為人民服務》
(1) 教材分析 :
《 為人民服務 》 是一篇講讀課文 。 文章是毛澤東主席在中央警備 團舉行的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所作的講演。張思德同志 1933 年參加紅軍, 經歷過二萬五千裡長徵 , 後來擔任中央警備團的戰士 。 1944 年 9月 5日 , 在 陝北安塞縣山中燒炭時 , 因炭窯崩塌而犧牲 。 9月 8 日 , 中央警備團為他舉 行了追悼會。毛主席同志在會上作了著名的演講,這就是《為人民服務》 。
(2) 教學重點 :
聯繫上下文並結合你知道的事例 , 說說對 「 人固有一死 , 或重於 泰山,或輕於鴻毛 」 這句話的理解和體會
(3) 教學難點 :
了解課文的各個層次是如何圍繞課文中心展開論述的。
(4) 教學建議 ( 反思 )
《 為人民服務 》 圍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中心 , 進行了 兩個方面的論述。
(5) 教學建議 ( 反思 )
學生對課文的背景了解過少 , 而且這是學生初次接觸議論 文 , 文中沒有華麗的辭藻 , 更沒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 , 對學生來說 , 是無 趣的,對教師來說,也是一個挑戰!
13 、 《 金色的魚鉤 》
(1) 教材簡析 :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 。 課文敘述長徵途中一位炊事班長接受黨組織 交給的任務,盡心盡力地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不惜犧牲自己 , 表現了紅軍戰士忠於革命 、 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 課文用 「 金色的魚鉤 」 做 課題 , 意義深刻 。 「 魚鉤 」 記錄著老班長的英雄歷程 , 閃耀著老班長金子般 的思想光輝,象徵著老班長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2) 教學重點 :
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受到忠於 ____ 、捨己為人的品質的教育。
(3) 教學難點 :
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 、動作 、神態展現人物內心的表達方法 。
(4) 教學建議 ( 反思 )
本課由於篇幅比較長 ,為了節約時間 ,所以教學過程過於緊 湊 ,讀的形式不多 ,講解還不夠深入。學生體會人物內心思想感情不深刻 ,讀 得欠缺感情 ,以後還要加強朗讀訓練。
◆ 第四單元《 口語交際 :即興發言 》
◇教學建議 ( 反思 )
1. 本節課大家熱情參與 ,在演練中學生的表現很精彩。
2. 通過即興發言鍛鍊了學生快速組織語言的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 習作 :心願 》
◇教學建議 ( 反思 )
1. 通過這次習作 ,讓學生懂得了 :生活中不是沒有寫作的材料 ,而是大家很少關注 自己的內心世界 ;作文時要善於運用表達的方法 。通過這節課的點評 ,同學們受益 匪淺。
2. 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我對修辭運用 、詞語積累不夠重視 ,學生的文章缺乏文採 , 語言不夠豐富多彩。
◆《語文園地四》
◇教學建議 ( 反思 )
1. 「 詞句段運用 」 中 ,學生關於外貌描寫對表現人物特點的作用體會不夠深刻 , 應多舉事例 ,讓學生加以體會。
2. 學生對 「 日積月累 」 中的名句體會較深刻 ,能快速組織背誦。
◆第五單元
一、單元內容總述
1.本單元主題:
本單元課文主要是圍繞「科學發現的機遇,總是等著好奇而又又愛思考的人」這個專題進行編排的,主要由《文言文二則》《表裡的生物》《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他們那時多有趣啊》四篇課文組成。編排意圖是引導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方法;培養學生想像的能力,嘗試寫科幻故事。
2.本單元重點:
(1)反覆朗讀理解課文內容。本單元的四篇課文都意蘊深厚,耐人尋味,需要反覆朗讀才能體會文章的深刻含義,從而習得方法,能力得到發展。《學弈》中的學貴專心;《兩小兒辯日》中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表裡的生物》中的善於發現,不斷求知;《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中的見微知著,追根溯源;《他們那時多有趣啊》展開想像的翅膀,想像未來的生活這些內容和啟示都要通過反覆朗讀才能感受到。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課文時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時間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
(2)發揮想像並且產生獨特的感受。每篇課文都給學生留下了一定的思考空間,學生在學文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獨特感受。教學中要抓住課文重點,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真實的體驗和感受,還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育資源,用聲音、光影和一定數量的科學資料把學生帶入到課文描述的情境中,讓學生去感受和體會,並學會在今後的習作中嘗試運用具體事例的說明方法和想像的手法來進行閱讀和習作練習。
14 、 《 文言文二則 》
(1) 教材簡析 :
◇《 學弈 》 通過講述弈秋教兩個人學下圍棋的故事 ,說明了在同 樣條件下 ,不同的態度一定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告訴我們學習必須專心致志 , 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
◇《兩小兒辯日》 講述了孔子路遇兩個小孩在爭 論 ,一個認為太陽在早晨離人近 ,一個認為太陽在中午離人近 ,為此 ,雙方各 持一端 ,爭執不下 ,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無法裁決 ,被兩個小孩笑話 .故 事體現了兩小兒善於觀察、說話有理有據和孔子實事求是的態度 .
(2) 教學重點 :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 背誦課文 ; 能根據注釋疏通全文 ,了解 故事內容。
(3) 教學難點 :
理解重點詞句 ,領悟文中所講的道理。
(4) 教學建議 ( 反思 )
引導學生通過聯繫生活實際 ,理解文言文的內容 ,使學生理 解透徹。
(5) 教學建議 ( 反思 )
讓學生理解文章大意後 ,複述故事 ,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 能力。
15 、《 表裡的生物 》
(1) 教材分析 :
這篇課文講述了作者童年的故事 。 小時候 「 我 」 認為能發出聲音 的都是活物 , 所以對父親那個能發聲的表極為好奇 , 並相信了父親說的表裡 有個小蠍子的話,表現了童年的 「 我 」 對事物的強烈的好奇心。
(2) 教學重點 :
讀懂課文內容 , 激發學生從小就要渴求知識 , 養成勤於思索的良 好習慣。
(3) 教學難點 :
抓住課文中人物的語言、心理活動的描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體會文章表達的意思。
(4) 教學建議 ( 反思 )
課前設置預習方案 ,讓學生搜集關於生物聲音的相關情況 , 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增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5) 教學建議 ( 反思 )
教學時 ,重視學生自讀自悟 ,引導學生在交流中體會文章的 語言特色和表達方法 ,同時重視聯繫實際 ,激發學生的回憶 ,提高學生的觀察 與思考能力。
16 、 《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
(1 )教材分析 :
課文主要用事實論述了人要善於觀察 ,不斷發問 ,不斷解決疑問 , 鍥而不捨的追根求源,就能在現實生活中發現真理。
(2) 教學重點 :
理解 「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 的含義。
(3) 教學難點 :
學習作者用具體事實說明觀點的寫法,初步了解議論文的形式 。
(4) 教學建議 ( 反思 )
教學時 ,重視學生自讀自悟 ,在交流中體會文章的寫作方法 , 同時重視聯繫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 、 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 ,從而得到 真理。
17 、《他們那時候多有趣啊 》
(1) 教材簡析 :
課文主要寫未來世界的一天 , 瑪琪 的朋友託米發現了過去的一本 用紙寫的書寫的是關於過去的學校的 , 瑪琪 聽後十分嚮往 , 雖然未來的世界 擁有了先進的 , 機器人老師 , 但 孩子們的學習卻變得枯燥 , 我們不斷發展科 技的同時還要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孩子心靈的健康成長 。
(2) 教學重點 :
了解科幻小說 ,理解課文構思特點 。學習本文通過人物對話展開故 事情節的方法。
(3) 教學難點 :
發揮想像力 ,想像未來的學習生活還有可能是什麼樣的。
(4) 教學建議 ( 反思 )
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瑪琪為什麼不喜歡 「 未來教育 」 ( 她 厭惡過度的學習、無休止的考試、反覆出現的挫敗感。)
(5) 教學建議 ( 反思 )
本課以科幻的方式寫出了未來世界裡一種學習的方式 , 從 而引導出現在的讀者即我們對現在與未來生活的思考。
第五單元《 口語交際 :辯論 》
◇教學建議 ( 反思 )
本次口語交際 ,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而且培養了他們的辯證思維能 力、邏輯思維能力。
第五單元《習作 :插上科學的翅膀》
◇教學建議 ( 反思 )
1. 通過這次習作 ,讓學生懂得了 :生活中不是沒有寫作的材料 ,而是同學們缺少想 象力 ,缺少觀察生活中值得記錄的小細節 ,缺少善於發現的眼睛和創造性思維 。
2. 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 ,我在引導學生注意詞句積累和開發學生的想像力方面不 夠重視 ,學生的文章缺乏文採 ,語言不夠豐富多彩。
◆《語文園地五》
◇教學建議 ( 反思 )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 ,學生習得了提高閱讀效率的方法。但要想在實際閱讀中做到 眼睛看得快 ,腦子想得快 ,還需要持之以恆地訓練。
◆ 第六單元
一、單元內容總述
本單元圍繞「難忘小學生活」這一主題,安排了「回憶往事」和「依依惜別」兩大板塊。「回憶往事」這一板塊分為兩個活動階段,第一階段:了解活動建議,通過協作的方式記錄難忘的小學生活,製作成長紀念冊。第二階段:閱讀《老師領進門》《作文上的雙紅圈》《如何製作成長紀念冊》3篇材料,感受小學生活的美好,激發對老師的感恩之情。「依依惜別」板塊的內容為:在畢業之前,通過舉辦畢業聯歡會、寫信、寫畢業贈言等方式,為自己的小學生活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 《 綜合性學習 難忘的小學生活 -回憶往事 》
◇教學建議 ( 反思 )
學完本課 ,孩子們都能回憶起從小到大與老師的點點滴滴 ,都飽含深情地表達了 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對母校的依依不捨之情。這些都是孩子們真實的情感流露。
◆《 綜合性學習 難忘的小學 生活 -依依惜別 》
◇ 教學建議 ( 反思 )
讓學生自讀自悟 ,感受閱讀材料中的師生情 、同學情 ,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個性 化的解讀 ,課堂中不時迸發出思維的火花。
古詩詞誦讀
1、 《 採薇(節選) 》
多媒體播放歌曲《關關雎鳩》 ,引出《詩經》 ,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助於 營造活潑歡快的學習氛圍。
2、 《 春夜喜雨 》
本課教學中 ,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 ,以讀為主 ,根據情況採取了誦 讀 、小組合作探究交流等形式 ,注重了學生主動性與探究能力的培養 。例如 ,讓學 生自己結合注釋理解詩句意思 ,小組成員之間認真、仔細地交流。
3、《送元二使安西》
在教學本詩時,應引導學生 想像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 , 珍惜生活中的友誼。然後讓學生 有感情的誦讀這首詩,拓展送別詩。
4、《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是一首寫景詩 ,讚美了當時京城長安的早春微雨時的 優美景色。指導學生學此詩的關鍵在於領悟 「 早春 」 二字。而早春景象 ,是由詩 的前兩句 「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 來體現的 ,應將此作為教學的重 點。
5、《 江上漁者 》
在教學過程中 ,我指導學生理解古詩含義 ,了解寫作背景 ,感悟詩人的思想感情 , 體會勞動人民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 ,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 ,並積澱一定的語文素 養。
6、《泊船瓜洲》
我想讓學生從 「 綠 」 這個字中感受江南滿眼新綠 ,一派生機的景色。我也感覺學 生對於作者多次換字的典故熟悉萬分 ,沒必要再進行換字練習。然而我的想法錯 了 ,學生的體會不深刻 ,只有進行換字練習 ,他們才能體會作者用字的巧妙之處。
7、《 遊園不值 》
要給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教師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 ,一個非 常重要的任務就是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 ,這一點在本課教學 中做的還不到位。
8、《 卜算子 · 送鮑浩然之浙東 》
反思本節課 ,有以下兩點還是做得比較好的 :第一 ,朗讀到位 ,一開始我就給學生 充分的朗讀時間 ,自由讀 ,範讀 ,指名讀 ,齊讀 ;第二 ,展現學生的自主性 ,在初讀本 詞之後 ,讓學生結合注釋自己討論學習。
9、《浣溪沙》
在講授這首詞時 ,我讓學生通過反覆閱讀去感受詞中的意趣 ,用自主 、合作 、探究 的學習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同時引導為主 ,自讀自悟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也提高了教學效果。課後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寫受到的啟示和感悟 ,真 正去理解詞人的思想 ,從而更好地感受其積極向上的精神境界。
10 、《 清平樂 》
我在教學中深深地體會到 ,引導學生從古詩詞中受到美的薰陶 ,培養學生感受美 和創造美的能力 ,是古詩詞教學的一個十分重要而又艱巨的任務。所以在設計教 案及上課時 ,我都努力抓住古詩詞的特點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如抓住這首詞 「 詩中有畫 」 的特點 ,把 「 詩 」 與 「 畫 」 結合起來進行教學。
■ 部編六語下冊二次備課素材(二)
1.北京的春節
本文主要講述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要引導學生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學會本課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學習課文採用一定的寫作順序、詳略得當的寫法。
2.臘八粥
了解小說藉助對話推動情節發展的特點,初步了解小說用語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點,關注人物語言描寫的不同形式,用品讀關鍵詞句,揣摩心理的策略,加深對人物形象的感知。學習字詞,積累疊詞,了解小說背景。
3.古詩三首
◇本課三首古詩詞分別描寫了不同地方的風俗。重點是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理解三首詩詞的大意,讀懂詩詞中蘊含的作者的情感。讀通、背誦這三首詩詞。
◇指導加深理解古詩中的重點詞語的意思,感受不同地方的風俗習慣
◇引領學生走近古詩的意境中去,悟詩情、明詩理。
4*.藏戲
◇本文主要了解藏戲的形成及其特色,體會傳統戲劇藝術獨特的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鼓勵學生反覆誦讀,揣摩感悟。
◇學習文章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語言,領悟表達方法。
◆ 習作:家鄉的風俗
◇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獨特的風俗習慣。介紹你們家鄉的風俗活動或參加這個風俗的感受。
◇描寫一種風俗習慣,對於自己的經歷與感受能顧詳略得當的描述。
◆ 語文園地
◇ 學習寫文章詳略得當,中心突出,先想好要表達哪些主要內容,對於次要內容要簡略表達。體會不同詞語表達相同意思的好處,了解習俗的寓意,提高書寫速度,積累古詩《長歌行》。
◇指導學生對文章進行詳略表達。
◇ 讓學生提前搜集民俗活動和對應的寓意。
◇試著寫一寫行楷,提高書寫速度。
◇ 理解詩意基礎上背誦。
5.魯濱遜漂流記(節選)
◇ 本課分為梗概和節選兩部分,梗概部分主要梳理出魯濱遜流落荒島後的事情,節選部分主要描寫了魯濱遜在荒島上遇到的困難和心態的變化,以及是如何克服困難的。重點是默讀梗概,用小標題列出事情,體會人物心態變化,感知人物形象,並聯繫自身實際,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 利用圖像資源把學生帶入情境。
◇ 引導學生品讀精彩片段,抓住關鍵句子來感知人物形象,體會人物的心態變化,激發學生對整部作品的閱讀興趣。
6*.騎鵝旅行記(節選)
◇ 本課為節選片段,主要描寫的是尼爾斯變成小狐仙后的經歷。重點是 默讀節選片段,了解尼爾斯變成小狐仙之後,他的世界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體會人物心態變化,感知人物形象。展開想像,猜猜小說中其他故事的神奇之處。讀讀原著。
◇引導抓住關鍵句子來感知人物形象,體會人物的心態變化。
◇展開想像,猜猜小說中其他故事的神奇之處。激發閱讀興趣,拓展的想像能力。
7*.湯姆·索亞歷險記(節選)
◇ 本課為節選片段,講述的是湯姆和貝奇從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後的故事。重點是了解主要內容,體會情節的吸引之處。感知人物形象,尋找自己身邊的夥伴的相同點,並閱讀原著,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 指導梳理課文的方法,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與主要情節。
◇ 抓住關鍵句子和主要情節來感知人物形象。
◇ 聯繫生活,找出身邊人的閃光點,並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 口語交際:同讀一本書
◇ 選擇話題展開深入交流,重點是交流前思考圍繞話題談論哪些具體內容,學會藉助批註梳理思路,學會以內容為依據,從書中找出例子來說明自己的觀點。要勇於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 引導學生如何找出感興趣,有價值的話題進行探究。
◇ 引導學生找到交流話題的方法,並勇於表達自己看法
◆習作:寫作品梗概
◇引導學生對書的內容進行概括,學寫作品梗概。重點是讀懂內容,把握脈絡。理清書籍內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點。篩選概括,合併成段。用簡明的敘述性語言概括每個章節的內容。
◇引導學生自由選擇問題情境,
◇ 再通過小組合作探究,進行交流。
◇學習寫梗概的寫作方法。練習寫一寫。多種形式評議習作。
◆ 語文園地
◇ 學習評價人物的方法,學習誇張的修辭手法,理解重要詞語的深刻涵義和表達作用, 錘鍊和品味語言,理解並積累古人不同年齡的不同稱謂。
◇ 指導學生用發現法和探究法來學習誇張修辭手法,用對比法來品味錘鍊語言,積累古人年齡稱謂。
◆ 快樂讀書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園
◇ 以《魯濱遜漂流記》為例,引導學生讀世界文學名著,了解作品內容,感知人物形象。通過交流學習閱讀文學名著的方法。
◇ 通過課文中熟悉的故事人物,感知人物形象,從不同的角度學會欣賞人物的性格特徵。
◇ 通過舉例學習法,介紹故事情節,展開想像,激發了孩子們的閱讀興趣。
8.匆匆
◇ 本課把時間流逝這種人們司空見慣的平常現象,寫得令人感動,發人深省,表達了作者對時間流逝的惋惜無奈,啟發世人要珍惜時間、有所作為。重點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文中優秀的語言,體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
◇ 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進行大膽想像,領悟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 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揣摩優美語句的深刻含義,能主動探究作者運用的寫作方法,仿照課文寫出自己對於「時間之流」的感觸。
9.那個星期天
◇ 本課通過寫「我」第一次盼望出門的經歷,細緻刻畫了一天之中「我」心情由興奮期待到焦急難耐再到絕望失落的心理變化。重點是引導學生自主閱讀,體會「我」心情的變化,探究作者是如何在細緻具體的敘述中,真實自然地表達內心感受的。
◇ 指導學生運用多種形式讀文,體會主人公在一天之中的心理變化,理解其豐富而敏感的情感。
◇ 引導學生品析課文,學習作者運用多種描寫表現人物心理的方法,並能結合自身生活實際,進行仿寫。
◆ 交流平臺與初試身手
◇ 「交流平臺」是對前兩篇精讀課文學習後的總結、歸納與提升,回顧課文中習得的寫作方法。「初顯身手」通過設置情境,讓學生就心情「好」與「不好」這兩種狀態寫幾句話表達當時的情感。重點是引導學生歸納方法,體驗情感,初步運用。
◇ 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在交流中總結習得的寫作方法,教師進行簡單的指導。
◇ 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感受心情不同,對身邊事物的感受也不同,學習借景抒情的寫法。
◆ 習作:讓真情自然流露
以《別了,語文課》和《陽光的兩種用法》兩篇習作例文為例,引導學生繼續感受作者在文章中所表達的不同情感,以及進行表情達意的寫作方法。重點是
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經歷,回憶生活中的各種情感體驗,運用所學到的寫作方法,真實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 通過遊戲創設情境,學生初步獲得不同的情感體驗,再採用談論交流法讓學生暢所欲言,激發寫作興趣,搜索寫作素材。
◇ 結合習作例文,指導學生領悟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並能運用到自己的習作當中去。
◆ 第四單元
一、單元內容總述
1.本單元主題:
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常給我們很多啟迪,閱讀它們,感悟它們,能讓我們 人生道路上足跡更踏實,步伐更穩健。平凡的人物卻有著非比尋常的美德精神。本組教材就是圍繞「高尚品格」這一專題寫的。 本單元選編的4篇課文《故事三首》、《十六年前的回憶》、《為人民服務》、《金色的魚鉤》,從不同角度闡明了人生的哲理。
2.本單元重點:
(1)閱讀時,關注神態、言行的描寫,體會人物品質。《故事三首》通過採用託物言志的手法表現了堅勁頑強、光明磊落的優良品質。《十六年前的回憶》充分表現了李大釗同志忠於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和面對敵人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為人民服務》一文中,毛主席讚揚張思德那種為人民而生、為人民利益而死的共產主義精神。《金色的魚鉤》中表現出來的真情實感,使讀者不得不被忠於革命、捨己為人的紅軍老戰士而感動。
(2)查閱相關資料,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習作時,選擇適合的方式進行表達。教學中要抓住這一重點,引導學生深入字裡行間,提煉文章的寫作方法和表達方式,並結合課堂練筆進行及時地運用,為後面的習作積累寫作方法。
10.古詩三首
◇《古詩三首》通過朗讀並結合插圖、藉助注釋了解詩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竹石》。還需了解三首古詩中表達的詩人志向,學習「託物言志」的表達方法。
◇ 引導學生了解古詩,思考景物,發揮自主學習的意識去挖掘詩歌中的意味,增強學生的詩歌鑑賞能力。
◇ 從不同的詩歌意向分析不同的精神品質,從而引出「託物言志」。
11.十六年前的回憶
◇ 本文是李大釗同志的女兒李星華寫的一篇回憶錄,通過對李大釗被捕前到被害後的回憶,展示了革命先烈忠於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和面對敵人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敬仰與深切的懷念。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被害後的順序來敘述的。全文前後照應、首尾連貫,使整篇文章顯得緊湊。
◇ 借用毛詩《詠梅》讚頌頑強不屈的精神,從而引出文中主角李大釗同志。
◇ 引導學生品析課文,學習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並作相關的習作指導。
12.為人民服務
◇ 本文毛澤東寫的一篇議論文,學習議論文主要表達方式──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能舉出「引用、對比、舉例」的論證方法及逐層深入的結構特點。在深入讀文、理解的基礎上,體會「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
◇ 以圖片導入,創設出那些默默為人民服務的人默默奉獻的氛圍,學生初步感受情感,激發學習興趣。
◇ 鼓勵學生多種方法識記生字、理解詞語,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和自覺性。
13.金色的魚鉤
◇ 本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敘述了長徵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長接受並完成黨組織交給的任務,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犧牲了自己的事,表現了紅軍戰士忠於革命、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 在讀中體會,在思考中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在小組互助合作中,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 自由朗讀、體會情感,再次通過文字描述體會老班長的高尚的情操和高度的革命熱情讓情感教育深入學生心中。
◆ 口語交際:即興發言
◇ 本節口語交際掌握即興發言的基本技巧。學會運用即興發言的技巧,提前打腹稿,快速組織語言,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培養良好的語言、語文素養,注意說話的場合和對象,增強對漢語的興趣和認同感。
◇ 通過欣賞視頻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即興演講的魅力所在。同時鼓勵學生大膽嘗試。
◆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
◇ 「交流平臺」賞析優秀文選的開頭與結尾,並分析這樣寫的好處,直接指導習作。「詞句段運用」通過詩句,說說事物在古詩中被賦予的品格和志向,再次感受「託物言志」的寫法。讀人物外貌描寫的句子,感受它的作用。「日積月累」積累名言警句。
◇ 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在交流中探討開頭、結尾的好處,教師進行方法總結。
◇ 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感受「託物言志」的寫作方法和名言警句的意思和用法。
◆ 習作:心願
◇ 以課文和交流平臺為載體,能用流利、通順的語言描述自己的願望。選擇合適的材料,展開想像,用自己喜歡的表達方式,自由寫作,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 能夠讓學生說真話、寫真話,表達自己最希望實現的願望。
◇ 用談論交流法讓學生暢所欲言,激發寫作興趣,搜索寫作素材。
◇ 結合習作例文,指導學生領悟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並能運用到自己的習作當中去。
◆14.文言文二則
◇《學弈》中用兩人同學下棋,卻產生不同的結果,揭示學貴專心的道理。
◇《兩小兒辯日》通過兩小兒辯鬥,孔子未能決,從而揭示出為人應該做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 利用提問質疑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
◇ 引導學生揣摩字詞的含義,從而理清兩小兒的辯論觀點和依據,藉助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
◆15.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 本課分別用發現問題——不斷發問——不斷解疑——找到真理的方法闡述了三個事例,用這三個事例論證自己的觀點: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重點是理解說明事例的方法,用具體事例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本課也是本單元重要的語文要素。
◇ 文章結構很清晰,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自讀的方法發現三個事例寫法上的相同之處,然後再找科學家們的精神相同之處。
◆16.表裡的生物
◇ 本課作者小時候的「我」聽到父親懷表發出的聲音從而產生好奇心理,想一探究竟,最後用想像產生了充滿童真童趣的想法。重點是追隨文中「我」的因好奇不斷追問父親的心裡想法和行為,感受到「我」是一個充滿好奇心並且具有童真童趣的孩子,體會作者奇異的想像和獨特的感受。
◇引導學生感受思考的魅力,分析作者運用想像的手法的奇妙之處。
◇ 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切身感受文中「我」的所思所感,體驗想像的樂趣。
◆17*.他們那時多有趣啊
◇ 本課以科幻的方式寫出了未來世界裡一種學習的方式,從而引導出現在的讀者即我們對現在與未來生活的思考,讓學生插上想像的翅膀,體會科幻文章的魅力。
◇ 讓學生插上想像的翅膀,體會科幻文章的魅力,培養寫作科幻文的興趣,從而進行科幻文創作。
◆ 口語交際.辯論
◇ 本課為口語交際,介紹辯論的一些方法和技巧,開展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感受辯論的趣味性。
◇ 介紹基本的辯論規則之後開展辯論活動,產生對辯論的興趣。
◆ 習作:插上科學的翅膀飛
◇ 以「科學」為載體,引導學生想像未來世界將發生怎樣的變化。重點是把自己想像自己運用了一些高科技產品穿梭過去和現在,會看到什麼,並用一種新眼光來觀察穿梭後的世界,記下有意義的見聞。
◇ 引導學生討論:怎樣以科技為載體,以想像為方法創作科幻文章。
◆語文園地五
◇ 學習自主閱讀,了解基本的文言知識,積累名人名言用於習作;感受中國書法的魅力理解積累日積月累的內容,用古人的智慧之言啟迪內心。
◇ 指導學生用發現法和探究法來理解文言字詞的基本字詞;用反覆朗讀的法來理解古人名言警句的深刻含義。
難忘小學生活——中期交流與指導
1. 了解各小組活動開展情況。
2.各小組展示階段性的活動成果。
3.對活動開展有困難或進度較慢的小組,予以指導和督促。
難忘小學生活——成果展示與匯報
1. 引導學生用多種形式分享難忘的小學生活。
2. 展示成長紀念冊。
3. 展示畢業聯歡會活動策劃書。
4. 交流自己所寫的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