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的上海,對於編劇而言,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題材文庫。
這其中,有風靡了三十多年《上海灘》中的「許文強」,還有上個月剛剛上線,由胡軍主演《上海王2》中的「常力雄」。
「杜月笙」「黃金榮」「斧頭幫」。
無論是周星馳的《功夫》,還是姜文的《一步之遙》,對於上海這一座城市,似乎有數不盡的詞條和發掘不完的傳說逸聞。
這其中,有一個人物,雖然早早的就登上了大熒幕被反覆創作,但歷時許久,時至今日似乎被人們忘記——馬永貞。
作為一個真實存在的人物,早在1972年,馬永貞就在嘉禾名導張徹的作品中出現在大銀幕。
上映後火遍香港,後來更是有白彪、林國斌、何家勁等不同明星詮釋過,只可惜到了現在熱度已經蕩然無存。
今天就來聊一部同樣是演繹馬永貞的電影。
除了何家勁的電視劇版本,對於80、90而言,這一版應該也是集體記憶——
《馬永貞》
電影版的《馬永貞》拍攝於1997年,由金城武、元彪、萱萱等人共同演繹。
那一年元彪因為發展遲緩,距離退隱之日已經所剩無幾,然而奇怪的是,雖然彼時是金城武的顏值巔峰,可電影的焦點卻全被元彪和一位「舞女」搶了去。
評論中,多半是討論「譚四與豔陽天」,而不是馬永貞。
先看劇情:
清朝末年,山東大旱民不聊生。
馬永貞(金城武飾)為了尋求出路和大哥馬大洋(元華飾)靠運輸火車,偷渡到了上海。
馬永貞赤心熱血,一心想幹出一番大事業。
在碼頭做苦工謀生之際,馬永貞因為摸了譚四爺(元彪飾)的馬,與手下發生衝突。
譚四看馬永貞操著一口山東口音,知道是同鄉人,也讚賞他桀驁不馴的脾氣,趁著閒來無事就與馬永貞在碼頭切磋,並且見識到了馬永貞的好身手,與之有了一面之緣。
而馬永貞也因譚四樹立了人生目標,他拒絕了譚四的恩惠,決心要靠自己出人頭地。
翌日,馬永貞和馬大洋跑到一家名叫「一壺春」的夜總會。
本想借服務生之名蹭吃蹭喝,但因為一壺春是譚四的場子,而與之分庭抗禮的勢力楊雙(元德飾)正巧在此夜發動突襲。
馬永貞為了拯救歌女金鈴子(萱萱飾),不惜與楊雙的手下「四大天王」短兵相接,且略佔上風擊退了他們,以一己之力阻擋了楊雙的計劃。
經此一役,馬永貞一戰成名,金鈴子愛上了他,譚四欠他一個人情,連譚四的情婦豔陽春也記住了他。
又過幾日,馬永貞在巧合之下聽聞楊雙設下鴻門宴邀請譚四,而巡捕房要趁機陷害譚四。
當晚,巡捕房帶走了譚四的所有手下,楊雙的打手把譚四圍成一團,在譚四深陷危機之際,馬永貞再度中途殺出救出了譚四。
接連幾次雪中送炭,譚四收了馬永貞為手下,並且把夜總會連同豔陽天一併交給馬永貞管理。
與此同時與楊雙和巡捕房吹開號角,大戰一觸即發。
而馬永貞被豔陽天蠱惑,幾次纏綿之後便被教唆與楊雙和巡捕房叫板,且愈戰愈勇,繼而成為一方霸主。
眼看馬永貞已成氣候,為了及時止損,楊雙與巡捕房私下買通了豔陽春,騙馬永貞陷入圈套將其砍成重傷。
而聞訊趕來的譚四也被楊雙控制,並且在一夜之間清空了譚四的所有手下,豔陽天也被折磨成半瘋半傻。
後來,馬永貞被金鈴子所救,譚四被關押到監獄,而楊雙坐上了上海第一把交椅。
故事最後,傷病恢復的馬永貞在豔陽春的幫助下反將了楊雙一軍,救出了刑場中的譚四,並且在英軍的合力幫助下,與楊雙進行了大決戰。
最終,譚四與楊雙同歸於盡,而馬永貞也與金鈴子離開了這個傷心之地。
被奪焦的主角
1.
與許文強不同,馬永貞在歷史上確有此人,但是由於沒有正料記載,全都是第三方撰寫,所以顯得模糊不清。
比較官方的信息是,他是民族英雄,力大無窮武藝高超,在與洋人的比武中不僅獲得勝利,還令廝在第二天不治身亡,從而揚名上海,被稱為「中華民族之俊傑」。
他精通腿法,善於騎馬訓馬,能在奔馳如飛的駿馬上施展「海底撈月」(拾起銅板)。
何家勁版
但野史的記載與之不同:馬永貞生性傲慢,自詡「拳打南北二京,腳踢五湖四海」。
他不僅沒有習武之人的謙遜,還因為恃才傲物、急功近利而成為一方霸主,最終在「一洞天」因為一些「保護費」而被人陷害致死。
但是,不管怎麼記載,電影中的馬永貞絕對是不太討喜的。
2.
或許是為了照顧金城武的年輕面孔,片中的主角馬永貞僅僅是一個隨時把「靠自己」掛在嘴邊的理想主義者。
不僅沒有做出任何值得稱讚的決策,還全程被人利用,被人蠱惑,甚至間接害死了他的老大譚四。
角色整體沒有任何弧光和成長,基本上就是靠一股熱血稀裡糊塗的走到了結局。
但是反觀元彪飾演的譚四,就高下立判了。
本片的導演是元奎,所以片中出現了很多七小福成員,比如飾演馬大洋的元華,飾演反派楊雙的元德,當然咖位最大的還是要說飾演譚四的元彪。
或許是出於師兄對師弟的偏愛,片中對譚四這一角色的筆墨雖然少於馬永貞,但全部都用在了刀刃上。
從譚四一出場就足以可見元奎的小心思。
元彪站在一群宛如模特的打手C位,先是背過身,再回首,緩慢的從人群中漸現,那個氣場完全不亞於洪金寶。
短暫的接觸之後,元奎還給了師弟一個仰視鏡頭。
元彪站在鏡頭上方,右腿岔開,雙臂大展,喊出一句:「在上海灘,沒有東西不是搶回來的」。
男性荷爾蒙幾乎要溢出屏幕。
此外,在人設上譚四也高於馬永貞。
他重情重義,豁達寬廣,明知楊雙圖謀不軌,但還是力求和平共處。接連退讓不從之後,便大刀闊斧與之對立。
完美詮釋了上海灘大佬那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禮讓三分,人再犯我斬草除根」的黃金準則。
對於馬永貞,譚四也是視為己出。
即使馬永貞狂妄自大幾乎要威脅到他,但譚四仍是耳提面命,絲絲教誨,甚至到最後知道馬永貞被陷害,仍毫不猶豫的飛蛾撲火。
3.
在感情線上,兩者的差別也判若雲泥。
本片有三條感情戲,馬永貞自己佔了兩條,一個金鈴子,一個是譚四的情婦豔陽春。
金鈴子如同工具人一般,在夜總會相識之後,只有一次短暫接觸後便退出了舞臺,最後在馬永貞被砍傷後又突然出現,結局與馬永貞在一起。
而豔陽春則純屬是利用馬永貞,因為不敢違抗譚四的指派,豔陽春只能忍氣吞聲,成功接近馬永貞之後很快就與楊雙配合,與其下套。
兩段感情,一個是工具人,一個被利用,都沒有信服力。
而且,從馬永貞的視角來看,他愛上兩人都是因為會唱歌,愛上金鈴子是因為她是歌女,愛上豔陽春是因為她上臺上了一首歌。
這是就是個粉絲吧。
反觀譚四與豔陽春就高下立判。
電影開場就表達了譚四對於豔陽春的情感。
他赴鴻門宴之前,稱自己這種人不知道明天還會不會活著,勸豔陽春趕緊為自己找好歸屬,證明心裡有她,卻不能擁有她。
而豔陽春看似不知廉恥、放浪形骸,留返於各大勢力之間,其實不過是想得到譚四的重視與偏愛。
編劇還讓兩者之間用一顆梨作為意象,串聯了整部作品:
開篇時,豔陽春為他削了一個梨,譚四沒有吃,到最後譚四關入大牢,豔陽春又送來了一隻梨,譚四看著這顆梨悔不當初,在包裹梨子的布上寫上:
「如果可以重新開始的話,我希望是今晚。」
譚四是愛豔陽春的,只不過他知道自己選擇的這條路,不配擁有愛情,他不敢給豔陽春一個承諾,他不知道自己會陪伴她多久,到底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就像譚四談到自己的理想:
「我希望我能退出江湖,找一個心愛的女人,陪我過完下半生。」
相比馬永貞扁平的人設與敷衍的感情線,譚四無論是人物弧光還是與豔陽天可歌可泣的愛情,都令人心神嚮往,潸然淚下。
著實被搶光了風頭。
這也是為何,在《馬永貞》評論底下,很多人都是在稱讚譚四,而不是主角。
4.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還有兩處菜單。
一個是本片的編劇是「技安」,如果你搜索這兩個字,是找不到本人的。
此人正是劉鎮偉的化名,周星馳的黃金搭檔,亦是《大話西遊》的編劇,也正是因此電影才會出現大段的搞笑戲份。
比如馬永貞痊癒後,被洗腦的惡搞橋段,全然是劉鎮偉式的無釐頭。
還讓譚四變成「譚校長」,諧音梗是要扣錢的!
第二個彩蛋,就是片尾中的場務:林雪。
對,沒錯,就是後來與杜琪峯「罵」成了好友,香港的黃金綠葉,總是在被欺負的林雪。
林雪本是天津人,後轉到香港,起初就是一個不學無術的小混混,在林正英的幫助下進入了電影行,做了一名場務因此和杜琪峯結緣,漸漸進入演藝圈。
在這一年做完場務之後,1999年林雪就進組《再見阿郎》得到一個有名字的角色,從此場務一職就與他無關了。
結語
《馬永貞》於1997年上映,那一年的票房冠軍是成龍的《一個好人》,達到4500萬港元,第二名是周星馳的《97家有喜事》票房4000萬港元,第三名是李連杰的《西域雄獅》票房3030萬港元。
排名正好是當年巨星效應的真實寫照,而沒有巨星的《馬永貞》就只收穫了301萬,排名第51位,敗的稀碎。
這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稻草,元彪拍完《檔案X殺人犯》之後便進行了長達三年的息影,三年後再度出山,也已今非昔比。
現在回看這部作品,如果元彪能繼續發展幾年,會不會再度大火呢。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