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山螞蚱」並不是昆蟲,而是一種叫「山珍菜」的野菜,味道真香

2021-01-17 三農小七

導讀:我不是修行者,但「山螞蚱」這菜聽名字我下不了嘴,吃過後離不開

文:三農小七

民以食為天,中國食文化博大精深

對於吃,可謂是千方百計,千奇百怪。有很多你想不到的吃法和食材,特別是有一道菜,雖然我不是修行者,但是「山螞蚱」這道菜,聽名字我真的下不了嘴啊。

首先聲明,我並非素食主義者,相反,我比較喜歡吃肉肉,豬肉,牛肉,羊肉,都喜歡。

但當朋友說是給我弄「山螞蚱」吃的時候,我的內心是拒絕的,我的行動也是拒絕的。

「不必客氣,我對野生動物沒有興趣,昆蟲就更不感興趣了!」

「哈哈……」朋友忍住了笑,「怎麼你們每個人聽到山螞蚱都是這樣的表情?我還是給你科普下山螞蚱吧!」

01山螞蚱科普

山螞蚱,應該是民間的稱呼,久而久之,就成了廣而告之了,說山螞蚱,可能很多人也知道那是一種植物的名稱。很多植物在農村可能名字都沒有人知道,有一個稱呼,也就一直這麼叫了。

只是讓好多人可能因為這個名稱而與這道美味佳餚失之交臂。山螞蚱其實真正的名稱是叫山麻楂,聽起來到確實比較像「螞蚱」,而它正式的書本名稱,應該是叫——山苜蓿。

山苜蓿有宿根,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長在山上,往往很多。葉片對生,顏色碧綠,看起來還比較嫩,讓人特別想吃它。

而山苜蓿真的可以吃,吃之前採摘它的嫩莖和嫩葉,若您對山苜蓿這個名稱還不夠熟悉的話,那銀柴胡應該聽說過吧?

它的根莖就是銀柴胡,不過準備用來吃的時候我們要的是莖葉。它的味道略苦,不喜歡苦味的朋友可以焯水後食用,不過民間俗語「良藥苦口利於病」,適當吃一些苦味還是不錯的,「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嘛。

02山麻楂的吃法參考:

1、炒山麻楂。山麻楂的吃法很多,炒山麻楂也可以,直接採摘野生的山麻楂的嫩莖嫩葉,用清水洗乾淨,瀝乾部分水分後備用。鍋裡放入油、花椒、蒜末、辣椒段,不喜歡吃辣的朋友可以不放辣椒,炒至金黃後倒入山麻楂,翻炒至熟透後加入食鹽等調味品,出鍋,上桌,味道非常香。

2、煮山麻楂。熱鍋燒油,煎炒雞蛋,然後加入食鹽,翻炒,加水燒湯,燒開後倒入清洗乾淨的山麻楂嫩莖嫩葉,煮熟透後加入蔥花等出鍋,味道也很好吃。

3、山麻楂做餡。將山麻楂採摘回來後清洗乾淨,剁碎,然後做包子餡兒,餃子餡兒等等,味道也很香的。

當然,山麻楂的吃法還有很多很多,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習慣進行烹飪,不但好吃,營養價值還很高。

03山麻楂的價值

1、山麻楂的營養價值很不錯。山麻楂含有豐富的粗纖維,糖類,蛋白質,鐵,磷等營養物質,還有維生素C,胡蘿蔔素,鈣等等,營養價值很高。

2、山麻楂還有藥用價值。《本草求真》收錄它,稱其為——銀胡,其他如《中藥志》等也有收錄,山麻楂味甘、微寒,有退熱,清乾熱,利水,消腫,解毒等作用,價值還是很不錯的。

04結束語:

我不是修行者,也吃肉,但第一次聽到「山螞蚱」這菜的名字時,我是真的下不了嘴,殊不知此「山螞蚱」並不是昆蟲,而是一種叫「山珍菜」的野菜,味道真香,感覺很好吃,特別喜歡吃,吃過後離不開這種美味的野菜了。在民間,山麻楂還被稱為「山珍菜」,應該是和它的美味與營養以及藥用價值聯繫起來給的名字吧?

讀者朋友們:你們吃過山螞蚱嗎?您那邊叫它什麼名字呢?歡迎留言交流哦。

百度百家號獨家發布的文章精選:

根莖酷似「金不換」,珠芽像「山藥蛋」,全株有毒素,可加工美食

人稱「火草」,長在地裡常被剷除,價值不容忽視,100元1兩很珍貴

00後愛喝的珍珠奶茶裡的「珍珠」,原材料可能是一種有毒素的植物

它是價值很大的蘭科植物,根莖像「土豆」,夏天開花很漂亮別採挖

盤龍參是人參嗎?若在村裡見到,請您好好保護它,它的價值很珍貴

相關焦點

  • 螞蚱都知道是啥,農村的「山螞蚱」你未必了解,叫螞蚱又不是螞蚱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螞蚱都知道是啥,農村的「山螞蚱」你未必了解,叫螞蚱又不是螞蚱。說到螞蚱想必大家都應該知道是啥,它另外的一個稱呼叫做蝗蟲,是農業種植中的一大害蟲,是莊稼的天敵,也是農民朋友比較痛恨的昆蟲之一。但是近些年來,螞蚱還成為了人們飯桌上的美食,在日常生活當中,也常能吃到螞蚱製作的食品。因此來說,螞蚱是人們都再熟悉不過的一種昆蟲類。
  • 兩當有這麼多的野菜,來嘗一口春天的味道吧!
    在人們返璞歸真的今天,新鮮無汙染的野菜,漸漸受到人們的青睞,加上採集野菜本身就有健康與物質雙豐收的作用,它是很好的健身之道。採野菜可以練眼睛,俯身凝視著一片新綠,頓感目清眼明。時不時要蹲下來,對活動腰腿大有裨益。俗話說,「家菜不如野菜香」,當您吃膩了高脂肪的食物時,不妨有選擇地吃一些新鮮野菜,換換口味,它會使你食慾大增,且有利於健康。兩當的三四月,春味十足。
  • 昆蟲記憶—螞蚱篇
    蚱蜢我們又叫螞蚱。我更喜歡螞蚱的稱呼,配合上南京特有的聲調顯的格外俏皮。 體型修長的螞蚱小時候我對螞蚱格外的痴迷,經過我手的螞蚱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因為小時候玩伴們出於對擁有好昆蟲的攀比心理,所以我對好的昆蟲格外挑剔。我力求找到最漂亮最酷炫的昆蟲。
  • 油炸螞蚱,農民撲殺不盡的害蟲,卻也是餐桌上美味菜餚
    農民們白天在田裡忙著農活,不管是耕田犁地還是除草總會有休息一下的時間,年輕麻利的女人們閒不住,在草叢裡追逐油螞蚱、擔擔鉤、還有一種甲殼蟲(土話叫瞎嗒嘭),撿幾個鵪鶉蛋、吉了皮,河溝裡抓些小魚小蝦或是青蛙,這些意外的收穫全可以做成高營養高檔次的下酒菜。許多土語叫油嘛子、大南婆、單南狗、長蟲枕,沒有東西裝揪一棵雜草將小蟲穿成串系在筐邊沿上。
  • 農村常見的螞蚱菜是什麼?可以怎麼吃?
    螞蚱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馬齒莧,馬齒莧在農村裡是很常見的一種野菜,在農村田邊,菜地邊,山邊都能看的到,甚至在自家的院子裡都能看到。 馬齒莧在農友這邊的農村裡是沒有人種植的,到處都是,和農村裡常見的茅草根一樣,適應能力很強,把它除了過了沒多久就會長出來,如果想吃時到菜地邊或者是山邊去釆就好,便去賣的都有,所以沒人去種
  • 盤點農村山上的野生動物和昆蟲,有螞蚱、蠍子,這也是一道道美食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以前常見的一些野生動物和小昆蟲,那也是一道道的美食。第一個就是螞蚱。螞蚱大家應該都不陌生,現在很多飯店的有一道美食就是炸螞蚱,不過那些都是人工養殖的。以前在山上逮螞蚱的時候,那些螞蚱都是在山上純野生的,螞蚱也是分很多種的,有綠色的也有灰色。
  • 揭秘《蒿香遍地》:原來野菜是葷的!
    比如植物的小名和近親,「春來第一菜」麵條棵,不同的地方又稱米瓦罐、麵條菜、廣皮菜,麥石榴、油瓶菜、瓢咀、羊蹄棵、「媳婦頭」等;薺菜又叫地米菜、地菜、木鍁花等;田紫草土名毛妮菜;馬康草又名澀薺菜、水蘿蔔棵……更神奇的是,他竟然知道三月三是薺菜的生日!不然,他為何能能通曉古往今來每一種野菜最適宜的食用、藥用乃至養生方法?
  • 5月,遇見此菜別手軟,每周吃一次,排出毒素,體重悄悄的降!
    現在市面上出現很多野菜,譬如野生蒲公英,野薺菜,野韭菜等等。過了春季以後,一些野菜開始大量生長,加上充足的陽光和雨水,野菜生長更加旺盛,很多野菜成為餐桌上的網紅蔬菜,今天分享一種嫩綠的野菜——麵條菜。
  • 五月前後這種山珍正當時,教你三種家常吃法,最後一種比肉還香
    做了三種吃法的刺嫩芽大餐,全家人都說這種山珍太鮮了,尤其是最後一道,簡直比肉還香。你們是不是對這種美食比較陌生呢?快來一起看看刺嫩芽的廬山真面目還有它的做法吧!刺嫩芽也叫刺龍芽、刺老芽,是一種遼東特產。它營養十分豐富,富含多種維生素和胺基酸,具有強筋健骨、祛風除溼、補氣安神等功效,對黃疸和肝炎效果很好。刺嫩芽因為口感鮮嫩,被譽為「山野菜之王」,經常吃的話還可以增強免疫力。
  • 東北農村野菜「刺老芽」,被譽極品「小山珍」,網友:比肉還貴!
    農村的野菜「刺老芽」,河南地區的朋友可能沒怎麼聽說過,更別說吃過,乍一看芽堆長得像我們這裡的香椿芽,但是比香椿芽的、烹飪方法吃法要多很多,香椿芽一般習慣的吃法是和雞蛋一塊下鍋炒著吃,但是今天說的這種刺老芽可以:清炒,涼調、涼拼,爆炒、煲老母雞湯、蒸煮、燉,簡直是一種萬能吃法的菜品,現在說起來就有流口水的感覺
  • 青島人最喜歡的野菜「山菜」到底是什麼?
    在青島話的語境裡,「山菜」不是山間野菜的統稱,而是專指一種「山螞蚱菜」,也叫「山苜扎」(音)。別的地區我不清楚,反正青島「銀」以及長時間在青生活過的人們是不會不知道「山菜」的。這是在青島乃至膠東地區相當受歡迎的一種野菜,一般用來做包子餡兒,或焯熟涼拌。
  • 龍口人春天最喜歡的9大野菜美食,你都吃過嗎?
    立春已過,到野外走一遭會發現,不少野菜已經悄悄發芽,將田野裝扮得春意盎然。看到這番場景,吃貨們怕是已經純純欲動了吧。春天鮮嫩的野菜,是大自然在春天送給我們的第一份禮物。吃膩了春節期間的大魚大肉,野菜帶著田園的清新,化身尋常餐桌上可人的一抹綠,叫人心動!
  • 雲南的這些奇葩美食,哪個是你的菜?
    五色米飯是布依族的特產,不但色彩鮮豔,而且味道悠遠。色彩一般有紅、紫、黑、白、黃幾種,叫「五色花米飯」,有的只染紅、黃、白三色,叫「三色花米飯」。五色花飯色彩繽紛,清香可口,可涼吃,也可蒸熱再吃。油炸螞蚱是雲南獨有的一道風味小吃。炸螞蚱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飛黃騰達」。螞蚱是個美味,除了翅膀和肚子裡一塊黑色內臟外都能吃,而且是高蛋白。除了油炸,有些地方還鮮吃、或者加鹽煮、水汆、曬乾,或貯存在囤裡甕裡,吃一冬一春。
  • 吃油炸螞蚱險丟命 過敏體質少吃昆蟲
    螞蚱在我們的眼中是害蟲,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螞蚱也是一道高蛋白的美味食物。螞蚱的功效多,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吃的。醫生表示,過敏體質的要謹慎。螞蚱、知了等昆蟲也富含高蛋白,但是由於蟲類的食用人群較少,病例也比較少。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昆蟲類食品走上餐桌,過敏體質的人群一定要當心,昆蟲所含的異種蛋白,較肉蛋奶更易引發過敏。  醫生提醒,在食用蟲類時一定要慎重,特別是有過蛋白質過敏病史的市民,一旦出現過敏症狀,切不可掉以輕心,立刻就近送往正規醫院治療。
  • 貴州作家·微刊||​春天送來野菜香(散文)
    眼觀六路,看看哪兒有美景,盡收鏡中,哪兒有野菜,盡收囊中。眼不閉腳不停手不住。首先給大家介紹一種對我來說是有故事的菜。這種菜我根本沒有想到能吃,看著毛虎虎的,拒人於千裡之外,它的名字叫霍麻,書名叫蕁麻。這種野菜有毒,農村割豬草都不會要的,而且見了它趕緊躲遠點,不然它會對你不友好。我開始不知道,路過的時候碰著了它,手上很快火飄飄的痛,奇癢難受,很快起紅疙瘩。
  • 舌尖上的春光:19種野菜上餐桌
    從以往饑荒時期的救命口糧,到回歸任其自生自滅的雜草,又到現在被人無限懷念一菜難求的山珍……野菜的稱謂在變,情懷在變,加上中醫「醫食同源」的說法,野菜的身價也在變涼拌沙蔥而沙蓋菜則是鄂爾多斯一道本土特色名菜,這種菜純天然生長,不需施肥澆水,有股很刺鼻的特殊味道,甚至嗆得人掉眼淚。沙蓋菜不長蟲、不招蚊蠅,是最純正的綠色食品。現代人把生猛海鮮吃膩了,吃碗沙蓋拌疙瘩,既解油膩,又減輕腸胃負荷。現在這種菜現已進入酒店的大雅之堂,很受食客們的歡迎。沙蓋伴豆芽
  • 驚爆眼球的昆蟲美食,你吃過幾種呢?
    經油一炸,通體金黃;一經入口,又酥又香。這道菜是茶馬古道上的馬幫菜中盛行的特色菜。螞蚱含無機鹽和優質蛋白質,口味極佳,是秋後餐桌上常吃的野味。螞蚱油炸後脆香可口,頗受食客青睞。龍蝨👇👇👇龍蝨又叫水鱉、水龜子,是一種生長在田野、小溪中的一種水生昆蟲。
  • 螞蚱造句和解釋_螞蚱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螞蚱(mà zha)。近義詞有:蚱蜢。蝗蟲的俗稱。也指蚱蜢。[蕭紅《馬伯樂》:「父親的眼鏡不是掛在耳朵上的,而是像螞蚱腿一樣,往兩鬢的後邊一夾。」]螞蚱在教材中的例句:1、還有一種「土螞蚱」,身體粗短,方頭,色黑如泥土,翅上有黑斑。
  • 代代相傳的房山美食 回味綿長的大安山炸油香
    野菜品類亦頗豐富,只是記不住名。又如黃花、香椿、花椒、山茶等,味道濃鬱。去大安山看到了層層梯田,號稱是「京郊最美的梯田」,其中若干種黃花,也成為一道怡人美景。還有一種野菜當地叫「根兒菜」,莖可涼拌,葉可做餡,清香可口。「根兒菜」還有個奇妙之處:葉子扒下,便會迅速重新長出。但房山蔬果產量低,當地人曾試移至平原,則味索然,很奇怪,大概與山區土質、水、氣候有關。
  • 有一種野菜叫麵條菜你知道嗎?
    隨著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挖野菜便成了一種生活情趣,一種綠色飲食的回歸。閒時不妨來挖挖野菜,憶苦思甜,位高權重者更應體驗一下以往的艱苦歲月,這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次練心練德的成長過程。昨天和老婆在回家的路上路過一麥田,聽附近人說這片地裡的野菜比較多,就停下來到地裡挖野菜,果不其然,地裡的野菜非常多,不一會兒我們兩個人挖了有一大盆野菜,老婆非常高興的說這下可以吃野菜做美食了。今天挖的野菜叫麵條菜,是和薺菜一樣的野菜,多生長在田埂地頭和初春的麥田,非常的嫩,葉片細長,形似麵條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