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春光:19種野菜上餐桌

2021-03-03 微分享總部

春天來了,除了終於可以甩掉身上鼓鼓囊囊捂了半個秋天加上一個冬天的衣服,對吃貨來說,還有更重要的事:吃野菜!

從以往饑荒時期的救命口糧,到回歸任其自生自滅的雜草,又到現在被人無限懷念一菜難求的山珍……野菜的稱謂在變,情懷在變,加上中醫「醫食同源」的說法,野菜的身價也在變


但今天叔要說的這十九種春季野菜,無關情懷與養生,就只有一個標準:好吃!


它們有些依然自由的長在田間地頭、山澗林坡,只有到了特定的季節才能吃到。有些則已經走進大棚,成為一年四季皆可供應的常菜。但春天,才是最適合吃它們的季節。

一、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苦菜


苦菜性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的功效。用於治痢疾、黃疸、血淋、痔瘻、療腫等。《滇南本草》載"涼血熱,寒胃,發肚腹中請積,利水便。"《本草綱目》載"治血淋痔疹"。脾胃虛寒者忌食。 

補血保健:苦菜中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C以及鉀鹽、鈣鹽等,對預防和治療貧血病,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消暑保健有較好的作用。 

清熱解毒:苦菜中含有蒲公英醇、膽鹼等成分,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對黃疸性肝炎、咽喉炎、細菌性痢疾、感冒發熱及慢性氣管炎、扁桃體炎等均有一定的療效。 


涼拌苦菜


苦菜燉排骨

二、沙蔥


沙蔥又名蒙古蔥、蒙古韭、野蔥、山蔥、胡穆利(蒙古語),屬百合科蔥屬的多年生鱗莖叢生草本植物。沙蔥有「菜中靈芝」的美稱,是一種綠色天然食品,其嫩葉營養豐富,風味獨特,為飯桌上的美味佳餚。


涼拌沙蔥


沙蔥拌湯


沙蔥土豆泥

三、沙蓋


沙蓋,學名沙芥、沙蘿蔔、沙白菜。而沙蓋菜則是鄂爾多斯一道本土特色名菜,這種菜純天然生長,不需施肥澆水,有股很刺鼻的特殊味道,甚至嗆得人掉眼淚。沙蓋菜不長蟲、不招蚊蠅,是最純正的綠色食品。現代人把生猛海鮮吃膩了,吃碗沙蓋拌疙瘩,既解油膩,又減輕腸胃負荷。現在這種菜現已進入酒店的大雅之堂,很受食客們的歡迎。

沙蓋伴豆芽

沙蓋拌疙瘩


四、香椿

在只有愛吃和不愛吃兩種情況、兩極分化嚴重的吃食裡,排在榴槤和臭豆腐後面的,大概就是香椿了。

香椿蛋餅:

香椿豆腐:

你是愛吃的那一派,還是?

五、薺菜

饞遍大江南北的薺菜餛燉裡的薺菜,就長這樣。


六、馬蘭頭

香乾馬蘭頭:吃出江南味兒

七、蕨菜

山蕨菜:

水蕨菜:

八、馬齒筧

是不是很眼熟?

馬齒覓蛋餅:

涼拌馬齒覓

九、折耳根

折耳根的嫩葉同樣可以涼拌,洗乾淨後細細的切出來,放上水豆豉,或是醬油香醋鹽,稍微放幾分鐘入味更好吃!

十、枸杞尖

也叫枸杞頭。

枸杞尖炒蛋:

十一、草頭

遠看很像豌豆尖和四葉草。

清炒草頭:

十二、槐花

這是一個在小學語文課本上看饞了的花。

槐花炒雞蛋:清香沒的說

槐花麥飯:

十三、菊花腦

江浙一帶,特別是南京常見的一種野菜,和香椿頭、薺菜頭、馬蘭頭、枸杞頭、豌豆頭、小蒜頭、苜蓿頭統稱為「七頭一腦」。

菊花腦丸子:

十四、藠(jiao)頭

又叫薤(xie)白。

新鮮的藠頭長得像一把茂密的蔥,吃起來介乎蔥、韭菜、蒜苗之間,有特殊的香氣。

藠頭炒肉:

醃藠頭

十五、春筍

春筍醃篤鮮:

十六、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現在春天的韭菜味道也淡了,以前是想起來就要舔嘴的。

十七、花椒尖

三四月份,花椒出青尖,雲貴川一帶喜採食花椒尖,吃掛糊、花椒尖蛋餅、花椒尖炒土豆,帶有花椒的清香,百吃不膩。

十八、蓴菜

成語「蓴鱸之思」裡的蓴菜,曾讓古代的一位官員,發出「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裡以要名爵!」的感嘆,繼而辭官歸田,當然這也可能是假託。但蓴菜在江南一帶的飲食地位自古至今顯而易見。

十九、榆錢

「榆錢兒生吃很甜,越嚼越香」。

榆錢,又是一種在小學語文課上看饞了的東西。

榆錢飯:「九成榆錢兒攪合一成玉米面,上屜鍋裡蒸,水一開花就算熟,只填一灶柴火就夠火候兒。然後,盛進碗裡,把切碎的碧綠白嫩的青蔥,泡上隔年的老醃湯,拌在榆錢飯裡;吃著很順口,也能哄飽肚皮……」

舌尖上的課本,現在還有嗎?

~~~~~~~~~~~~~~~~~~~~好春光,不如吃一場,這19種菜你都吃過嗎~~~~~~~


微分享 ● 分享生活,留住感動!

微信客服:2216-930-692  電話:15548580880

顧問律師:內蒙古首佳律師事務所杜軍:13847728958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春天之常寧野菜版(送採摘攻略大全)
    冬去春來,逐漸回溫,欣賞美麗春光的同時,採摘一把大自然賜予的野菜,做成美味與家人朋友一起品嘗,真是美滋滋。 接下來介紹的野菜,都是常寧人的心頭好。令人吃驚的是,常寧人對於野菜的烹飪,特別溫柔,幾乎都以保持野菜的原生口感為主。世上只有故鄉和愛人總會保有鮮度,一道野菜入口時分,便是這個滋味。
  • 《舌尖上的新年》:以美食的名義,讓春節在中國人的餐桌上綻放
    除夕夜當晚,一家人圍著餐桌坐在一起,「年」才真正有了滋味,它不僅僅是掛在中國人心間的傳統,還有從小時候就銘刻在舌尖上的酸甜苦辣。說起年味,就有一部不得不提的紀錄片。2016年,《舌尖上》系列唯一的一部大電影《舌尖上的新年》在各大院線上映,這部由陳曉卿擔任意識指導,陳磊、鄧潔等指導的紀錄片,聚焦農曆新年,從東到西,跨越南北,用食物串起了每個人對家的眷念和歸屬。
  • 小學老師與孩子畫出來春天的食物,看著比舌尖上的中國還好吃!
    「蓴菜湯是透明的,就像白開水泡的似的,不過喝起來覺得滑溜溜的,好像有黏黏的東西在裡面。」江南的春季,野菜自山野田間冒出了頭,趁著它們出門探春之際,家家戶戶便開始挖野菜、吃野菜了。野菜的品種實在是太多了,在杭州,餐桌上常見的可不止孩子們所介紹的這兩種,馬蘭頭、香椿頭、薺菜頭、水芹菜……餐桌上不僅是春天的味道,更是媽媽們的智慧——用一道道豐富多彩的佳餚,補給著營養,餵飽肚子裡的饞嘴蟲。
  • 三月,唯春光與野菜不可辜負—小編帶你實地挖野菜嘍!
    恰逢春意濃,又聞野菜香 上虞最美的初春三月我們來到虞城山野間為您紀錄沿途的春光與遍地的野菜
  • 舌尖上的春天之湖南野菜版(送採摘攻略大全)|iWanbao
    而湖南人的餐桌上春的氣息銳不可當。春季湖南生長的食用野生蔬菜有上百種,清新蔓延到鍋碗瓢盆中,即便細雨綿延,晴朗的顏色還是被家庭主婦輕而易舉放到生活裡了。接下來介紹的野菜,都是湖南人的心頭好。令人吃驚的是,湖南人對於野菜的烹飪,特別溫柔,幾乎都以保持野菜的原生口感為主。世上只有故鄉和愛人總會保有鮮度,一道野菜入口時分,便是這個滋味。
  • 舌尖上的節約 餐桌上的展覽
    「節約糧食漫畫展擺上餐桌,用餐更有趣味,光碟也更有行動力了。」1月11日,浙江省行政中心機關二食堂餐廳內,一名機關工作人員把吃得乾乾淨淨的餐盤放到回收處說。  當天,「節約為榮 浪費可恥」——全國漫畫藝術作品展暨「漫畫進機關食堂」活動啟動,150餘幅漫畫作品在浙江展覽館展出。
  • 南京人的餐桌,野菜從不缺席
    「一起摘野菜」成為了江北市民們除擁有類似的語系之外又一大建立共識和友誼的法寶。日本人說一切皆可天婦羅,山東人說大餅卷一切,南京阿姨嗤笑一聲告訴你:去熱情的南京朋友家做客,在他們的餐桌上除了自家門口斬的半隻鴨前脯,大概率還會出現幾道你過去聽都沒聽說過的野菜料理。
  • 「理想餐桌」開進老洋房 精準扶貧從「田間」到「舌尖」
    從田間到舌尖,來自貧困山區廣袤大地的農產品,在星級酒店大廚手中,可以變幻出各種創意菜品,豐富你的味蕾。12月18日下午,一張連結中國西部田間和駐滬跨國企業的「理想餐桌」在汾陽路150號上海滬劇院老洋房裡亮相。
  • 無野菜,不春天 | 拿起小鏟鏟,尋找舌尖上的「野味」!
    偷懶坐纜車就沒野菜挖了哦~水都不用dan,調好料撒上一拌就好~家裡有臘肉的話,一起炒一盤,味道也很巴適,炒過的折耳腥味也稍微淡一些,新手可以從這道菜「入門」。 推薦去處 dan一哈,加鹽、糖、醋,一份美味的涼拌馬齒莧就新鮮出爐啦~想蓋住酸味的話,可以配上各種輔料,煎個雞蛋餅,配上酸醋汁,一口下去,全是天地精華!
  • 農村這種刺樹,嫩芽是「上等野菜」,好吃還抗癌,根皮還能治肝炎
    在農村的溝谷、陽坡上生長著這樣一種刺樹,嫩芽是春季農民飯桌上的一道美食,不僅味美香甜,而且還具有養生作用,是我國著名的上等山野菜,也被人們稱為「野菜之王」。這種植物就是刺龍芽,也叫刺嫩芽、刺老芽,刺嫩芽不僅營養價值高,藥用價值也高,刺龍芽的嫩芽中富含的極高的胺基酸、也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30種營養物質,每年春季,農民朋友都會上山去採摘嫩芽、嫩葉食用,食用方式也是多種多樣,可以生吃,也可以炒食,嫩芽食用起來清嫩香甜,野味十足,由於它的富含大量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再加上它的味道,可以說是大自然饋贈給農民朋友的一道上等山野菜,因此也被人們譽為
  • 開展幹部作風大改進行動|幸福餐桌讓農村老人享受「舌尖上的幸福」
    11月16日中午11時,文登區張家產鎮登登口村村民牛書利,招呼鄰居一起去幸福餐桌吃午飯。「有了幸福餐桌,中午吃飯就方便多了!」去幸福餐桌的路上,牛書利眉梢裡都是笑。牛書利今年83歲,自老伴去世後一直過著獨居生活,自己在家做飯湊合著吃,有時一天都不能按時吃頓「正經飯」。
  • 洪雅這148種野菜,你曉得20種以上就算你兇!
    佇立在春意盎然的三月春的陽光破解著三月的鮮活明媚和勃勃生機嬌柳媚花、青草溪水、薰風細雨此時,來一盤春芽白肉瞬間就會勾起你舌尖上的野菜情節在我生態大洪雅除了春芽、腳雞苔、豬鼻孔這些常規野菜你所知道的野菜有哪些呢?
  • 這種山野「車前草」,爆炒和涼拌,成為餐桌上的熱門美食
    當初路邊人們扔掉的野菜也逐漸成為人們餐桌上的人氣食品。當然,它既是家常便飯,也是家常便飯,越來越喜歡吃野菜。冬天的野菜很少見,但一種野菜在雲南的冬天也能找到。大家已經猜到主編在說什麼了,——車奇。車前草是生命力很強的植物,到什麼程度呢?全國各地土壤、氣候、水分不影響生長,其面貌在全國各地都能看到,大部分生長在路邊草原、田埂、荒地上,你知道它的生命力有多強。
  • 淮安人吃野菜
    即非荒年暴月,也有搭食野菜花卉的習俗,以其無償或價廉,且多具有藥療養生功能,還可調劑口味,增添花色,豐富和調節家庭餐桌飲食。那麼,淮安人吃野菜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最先吃的是哪種野菜呢?要想準確地回答這些問題,已經不太可能,欣喜的是,從文獻資料中我們可以知道,淮安人吃野菜至少已經有2000年的歷史了。
  • 【東山指石談】那些尋常百姓餐桌上的春天「野味」,你吃了嗎?
    春光明媚,草長鶯飛,田間地頭的野菜也紛紛破土而出,有馬蘭頭、蒲公英、薺菜、蕨菜、香椿、枸杞芽……而挖野菜、吃野菜儼然成了一種時尚,純天然、無汙染的野菜,帶著「野性十足」的優勢,昂首挺胸地闖到了百姓家的餐桌上。江南人家春天飯桌上的美味肯定有一道「涼拌馬蘭頭」
  •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全集
    150多個人物,300餘種美食,一張張餐桌,見證生命的誕生、成長、相聚、別離。通過美食,使人們可以有滋有味地認知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度。《舌尖上的中國 第二季》 第一集 時節本期節目主要內容:中國,人們春種、秋收、夏耘、冬藏。
  • 若「舌尖上的中國」出法國版,那該叫「舌尖上的諾曼第」
    聽說,第三季《舌尖上的中國》明年春節即將開播。光回憶起前兩季,就讓人胃裡的「饞蟲」蠢蠢欲動。
  • 舌尖上的臺北
    那段時候,每每正吃著滷肉飯,便討論接下來是否應去吃芒果冰做飯後甜點;剛坐下晚飯的餐桌,又問明天去哪家豆漿店吃早餐……我問小吳:「你怎麼三句話不離一個吃呀!」答曰:「因為呆丸郎(臺灣人)是吃貨呀!」  臺北好似世界美食的聚集地,流行各色佳餚。既流行我們這裡的江浙淮揚菜還有四川重慶火鍋,又充斥著日本料理店、西餐館咖啡廳,還有極具異域風情的泰式餐館、緬甸小吃以及自家的臺灣美食夜市。
  • 麵條菜、榆錢、香椿 來濟南喜來登體驗五星級 野菜美食節
    不時,不食野菜是春天的饋贈天然有機,營養豐富,清新可口春季養生正當時來濟南喜來登酒店>品鑑經大廚們創意融合的野菜盛宴野菜美食節時間:即日起-2020.4.20地點:濟南喜來登酒店2樓採悅軒中餐廳更多信息詳詢:0531-8162 9999轉6888野菜美食節菜單蒸麵條菜 18元/例 炸花椒芽 18元
  • 在舌尖上起舞的不僅是美食,還有緬甸的這個!舌尖上的小黑暗
    眾所周知,世界上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在食物上面存在著極其大的差距,主要由於受到當地歷史環境的發展影響再加上個人口味追求程度的不一樣每一個地方都形成了具有當地地方特色的美食文化,對於食物的處理和烹飪方式存在著自己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