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世界上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在食物上面存在著極其大的差距,主要由於受到當地歷史環境的發展影響再加上個人口味追求程度的不一樣每一個地方都形成了具有當地地方特色的美食文化,對於食物的處理和烹飪方式存在著自己的見解。
都說民以食為天,對於舌尖上的享受是每個人都在極力追求的事情。每一種得到妥善處理的食材總能在舌尖上感受到跳躍,在舌尖上起舞的不僅僅是普羅大眾所接受的美味,有一些美味是屬於小清新口味的,比如說緬甸。
這是緬甸這個國家,想必大家都不是很熟悉。他的存在感很小,是中國的鄰國之一。親戚雖然不是很發達,但是在食物上還是有著屬於自己的文化。對於美食的處理十分具有緬甸當地的風格。緬甸和中國的飲食非常相似,多少受過中華料理的薰陶。
但是緬甸有一個時令性的食物,他不是我們常見的蔬菜,而是動物。在緬甸的豐收季節,人們除了忙著在稻田裡收割稻穀之外,還有人會特意留意稻田裡面的動物,比如說田鼠。田鼠屬於害蟲的一類,尤其是對於農民來說,在緬甸,每當這個時候,人們就會將田鼠抓起來。
烤田鼠是緬甸的一大特色,從稻田裡面抓到的田鼠進行處理之後,放在炭火上面進行燒烤,直到他焦香撲鼻,人們在發現了田鼠有這可實用性並且味道不錯的時候,就正式將田鼠登上了餐桌,由於只有一段時間才會有田鼠,這個時候人們也會將它作為一種食物進行售賣。
在緬甸的市場上面田鼠是一種高價的食物,當地人們形成了一種關于田鼠的藝術文化,這也是當地的一種特色。然而,很多地方的人都不能接受將老鼠作為食物,因為他的身上帶有幾多的細菌和病毒。對於這樣的食物,可以說得上是緬甸舌尖上的小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