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美食又登《舌尖上的中國》啦!舌尖上的福建,看餓了......

2021-02-16 福建共青團

讓萬千吃貨期待的

《舌尖上的中國3》

時隔4年暖心回歸

在許多人胡吃海喝的春節假期裡

依然看餓了一幫觀眾

對於能吃愛吃懂吃的福建人來說

這麼美味的紀錄片裡

怎能少了福建美食的蹤影?

石花膏&面線糊

再一次讓全國人民流下口水。

一起先來通過視頻節選品味品味~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第二集的片名叫《香》

介紹各地充滿家鄉香味的街邊小吃

《舌尖》挑選的石花膏和面線糊

可謂泉州最具代表的兩種街邊美食

在閩南很多人的記憶裡

石花膏與仙草凍一樣

有清熱解暑功效

是閩南人盛夏的清涼利器

一碗清澈的石花膏裡

冰涼的蜜水、多樣的配料

這是閩南人最原汁原味的冷飲

送入口中,暑氣一掃而空

凍狀的石花膏

原材料是海裡生長的天然植物石花草

富含藻膠和豐富的礦物質

這類紅藻類植物

跟海蠣等殼類生物長在海裡礁巖上

每年四五月間

惠安女等閩南沿海居民會乘坐漁船

到人跡罕至的孤島上採摘石花草

採集石花草需要等到退潮

需要彎著腰用工具

把它從礁石上刮下來

極為不易

採摘回來

更加複雜的工序開始了

經過反覆清洗

去掉附在草上的貝殼、沙土等雜質

鋪在紅磚厝埕上的石花草

需要不停地翻動

才能均勻地曬乾

曬的差不多了

還要反覆地用篩子篩掉多餘的雜質


經過六曬六泡等繁瑣處理

才能進入廚房熬煮

將處理完畢的石花草

倒入大鍋中

老灶起著文火進行熬煮

熬煮時

用竹鏟在鍋中反覆攪拌

這個動作需持續3小時

直至鍋中的石花漿變得黏稠

方可熄火

只有如此反覆的過程

才能熬製出醇正的石花膏

將熬好的石花漿液倒出

用紗布把石花草進行過濾

需經過十二小時的冷卻與凝固

不鏽鋼盆中的漿液

產生了食材的轉變

逐漸凝固成透明清澈、富有彈性的石花膏狀

重吃的泉州人

在這天然原材料的基礎上

錦上添花進行多樣化搭配

創造出一種叫「四果湯」的名小吃

用刮刀

將石花膏刮出均勻的細條

如海上「果凍」一般Q彈

搭配各種水果

蜜餞、仙草、豆類

以及蜂蜜水的調味

最後舀一勺條狀石花膏

靈魂般的存在一旦加入

清甜可口的閩南地道冷飲就算完成了

淡淡的涼、絲絲的甜

吸溜一口

便冰涼了閩南人的夏天

介紹石花膏

面線糊上場了

作為泉州人的早餐美食之一

面線糊小店在泉州

幾乎可以用「遍地都是」來形容

面線糊是泉州的一道風味小吃,

先將水煮開,放入番薯粉和調料、面線。

呈糊狀,是由細面線、地瓜粉製作成

一般為早餐食用,

也可以當做點心和夜宵,

就著油條跟馬蹄酥吃。

味道鮮美,清甜爽滑,

具有閩南地方風味。

每一口都讓漂泊的人溫暖如初,

在這碗面線糊裡,

竟把這一年的坎坷咽下去了,

它化成了「家」給的力量,

讓我們繼續前行...

就像節目中介紹的

很久前,中原人南遷入閩

他們在泉州的山海之間落地生根

創造出豐富的泉州小吃

石花膏(四果湯)

土筍凍

海蠣煎

面線糊

全都是獨樹一幟

無論天南海北

我們對家鄉的味道

都有特有的鐘愛

和絕不掩飾的自豪

在昨晚播出的節目中

更是看到了廈門美食!


(戳視頻看廈門美食)

在昨晚播出的第三集「宴」當中

介紹了不少有地方特色的宴席

其中也包括了一場閩南特色的國際宴席

舉辦地就在廈門



沙坡尾、八市、同安、翔安

紛紛上鏡



沙茶燜牛肉、同安封肉、廈門炒麵線

也先後登場



這就一起來感受

「舌尖上的廈門美食」

同安封肉

是以肉為主要食材的料理

以整塊豬前腿肉作為原料



配板慄、香菇、蝦米

裹以紗布,入缸蒸熟



肉質鮮嫩

用筷子就可以切開

深受大家的喜愛


而在節目中的這場宴會上

為了在國際標準內呈現閩南特色

又保證美食的色香味和擺盤美觀

廚師決定用同安封肉的做法

製作沙茶燜牛肉



和傳統的封肉一樣

沙茶燜牛肉也安排在宴席的高潮


創新後的菜品

沙茶的鮮香襯託著牛肉的酥軟和豐腴

實現了調味和食材的完美結合

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


說到面線

對於廈門人和來過廈門的人來說

一定不會陌生



據說

面線成為閩南人主食

已經有八百年歷史了



作為廈門著名的小吃

廈門炒麵線也是各種宴席中

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與此同時

面線也寄託著人們

樸素的情感和願望


是不是看餓了~

這就是家鄉美食給我們的感覺,

你說是不是?

所有的地方小吃,都是漫長歷史中的創造,製作和食用的方式,都蘊含著當地的文化背景和特有的審美。無論天南海北,人們對家鄉的滋味,都有刻骨的鐘愛和絕不掩飾的自豪。

來源:福建共青團(ID:fj-gqt)

綜合海峽都市報閩南版、閩南好料、福建新聞聯播

【福利環節】


參與本文評論

點讚獲得最多的親

將會獲得百雀羚新品四美面霜一套!



 祝賀昨天留言點讚最多的這位粉絲

相關焦點

  • 在香港竟然也能嘗《舌尖上的中國》美食,厲害了!
    十六萬港漂都在這兒圈妹最討厭的電視節目非《舌尖上的中國》莫屬了,因為不管是雞鴨魚肉海鮮:
  • 舌尖上的霞浦再上《風味人間》!全中國都饞哭了!
    其實這已經不是霞浦美食第一次登上大銀幕了!還記得2012年風靡全國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嗎?當時霞浦紫菜是入選CCTV《舌尖上中國》的福建美食哦!同時也讓出鏡的霞浦紫菜好好火了一把曾經央視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俘虜了萬千中國吃貨的心現在,《舌尖上的中國》第1、2季總導演陳曉卿又帶著新紀錄片來了這一次,他走出了中國拍出了一部
  • 【美食】泉州小吃麵線糊 潤餅有望亮相央視《舌尖上的中國2》
    牛肉羹 面線糊  兩年前,央視紀錄頻道推出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風靡全國,牽動著無數人的味蕾與鄉愁。經過一年多的拍攝製作,《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以下簡稱《舌尖》第二季)將於本周五晚開播。  與第一季相比,第二季將呈現更多地域的美食,其中包括攝製組來泉拍攝的面線糊、潤餅、牛肉羹等泉州名小吃。據透露,泉州名小吃等元素有望在第二季的第一集和第七集中得以呈現。
  • 《舌尖上的中國》美食顧問來啦,董克平帶你品味「舌尖上的美酒」!
    徐小平回憶說:整整十年後,我從加拿大回到北京創業,還一個人特意去了趟馬凱餐廳,想再體驗一次當年那種銷魂蝕骨舌尖上的快感。不用說,當年這位竭力向徐小平蠱惑美食人生的朋友,就是今天名聞京城的餐飲評論家、《舌尖上的中國》美食顧問和《中國味道》總顧問董克平。這位北大哲學系的高材生,完美的以哲學方式思考了美食的意義。在吃的法則裡,風味重於一切。
  • Living 美食:《舌尖上的中國》裡那些美食的地道英文說法!
  • 舌尖上的福建!福建十大名菜,這才是最正宗的排名
    福建美食,以福州菜餚和閩南菜餚為代表的閩菜,在中華民族烹飪文化寶庫中佔有重要的一席,是中國的八大菜系之一。福建菜素以選料精細、刀工嚴謹、口味清鮮、重湯重味著稱,尤以善制山珍、巧烹琳海鮮見長。今天就來盤點一下福建十大名菜。
  • 《舌尖》導演與香港「食神」讚不絕口的美食,就在福州!
    在福建,有一個地方的美食,讓與金庸、黃霑、倪匡並稱香港「四大才子」、有著「食神」之稱的美食家蔡瀾在微博上持續點讚:
  • @長春人 舌尖上的雲旅行開始啦!每一口都是千山萬水
    越遠越好哪怕一時困居仍有著去看世界的本心與熱愛但我們要不驕不躁慢慢積蓄力量等待那些風景一步步向我們走來即使是現在身雖不能至舌尖亦能雲遠行穿越千裡,讓舌尖去旅行。 上 海提到魔都上海,除了它的繁華、弄堂、夜生活,怎麼能少的了遍布路邊街角的特色美食。
  • 橋墩美食登上《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白草燉鴨,你嘗過嗎?
    《舌尖上的中國3》在橋墩取景拍攝  時隔四年,吃貨們翹首以盼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終於在今年正月暖心回歸。蒼南橋墩傳統菜「白草燉白鴨」在2月25日晚上8點,在CCTV-1綜合頻道《舌尖上的中國》第七集《節氣》中播出。
  • 編導影評參考——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
    社會影響——火過電視劇《舌尖上的中國》不僅講食物,更多的是在講食物背後的情感一部以美食為主題的7集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2日晚結束在央視一套的播出,一道道美食讓人回味無窮。在食品工業化時代,人們仿佛又從該片中找到了對傳統美食的熱情和敬意。該片也讓央視一套每晚10點半的收視率超過同時段的電視劇。
  • 泉州這些美食上了《舌尖上的中國3》,你都吃過嗎?
    >在許多人胡吃海喝的春節假期裡,依然看餓了一幫觀眾。昨晚錯過直播的朋友一起先來通過視頻節選品味品味~▼《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一方水土一方人,中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帶來了多樣獨特的小吃品類,這些食物往往就地取材,最親和、最能體現當地特色,也最令人回味,在中國飲食文化中具有突出地位和旺盛生命力。小吃濃縮一地風土人情,成為別致的地方民俗符號,體現著當地物質及社會生活風貌。
  • 泉州昨晚登上《舌尖上的中國3》,這5家上榜小店你吃過嗎?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泉州終於等到你
  • 美食之外的聽覺享受 《舌尖上的中國》配樂賞析
    時光網特稿 一個月前,在中國的電視螢屏上,一部以中國美食為記錄對象的人文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以下簡稱《舌尖》),經由央視最新開闢的晚間黃金檔播出後,迅速引爆網絡熱議,被網友們稱為「食物版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 舌尖上的霞浦走進央視《風味人間》,這些寧德美食讓我吞了666次口水!
    我們驚喜地發現寧德霞浦的美食上《風味人間》了!這個美食就是——紅薯刨粉。其實,這已經不是霞浦美食第一次登上大銀幕了!還記得2012年風靡全國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嗎?當時霞浦紫菜是入選CCTV《舌尖上中國》的福建美食哦!同時也讓出鏡的霞浦紫菜好好火了一把。
  • 《舌尖上的中國3》2018年春節開播,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讓您久等了!
    中央電視臺廣告經營管理中心與紀錄頻道在京舉辦《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新聞發布會,宣布《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將在2018年春節期間暖心回歸,繼續講述人與美食背後的溫情故事
  • 肉骨茶|舌尖上的大馬來西亞……
    相信大家都看過《舌尖上的中國》系列紀錄片,裡面除了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外,小編更是被食材背後的情懷和故事所感動的熱淚盈眶。在南洋,也有很多有著濃厚底蘊的美食,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走進巴生肉骨茶,感受南洋土地孕育的華人們對美食的追求。
  • 陳曉卿的微博就是真實版《舌尖上的中國》,餓的時候千萬不要點開
    說起陳曉卿大家應該都再熟悉不過,《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都是由他執導的,小編時常在想,這樣一位將美食拍得如此令人垂涎的導演,他的私生活應該會是什麼樣的呢?然後,小編就翻了翻他的微博!然後,小編就看餓了……難怪陳曉卿導演會將美食拍得如此美味,原來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吃貨!畫風永遠是在吃……今天吃這個,明天吃那個……啊,好像跟他一起吃吃吃啊!
  • 豆瓣評分9.4,《街頭美食鬥士》比《舌尖上的中國》更接地氣
    半夜刷朋友圈對待朋友們的深夜放毒,看著自己的贅肉勵志減肥,在美食麵前你會怎麼做?小編只能說我投降。韓國4月推出一檔美食節目,據說看著能下飯,不餓都能看到餓,我想你們都猜到這是什麼節目了,沒錯就是《街頭美食鬥士》。
  • 蔡瀾:《舌尖上的中國》總顧問的「死前必吃」清單
    《舌尖》總顧問蔡瀾的「死前必吃」清單人生做的事,恐怕沒有比吃來得更多。
  • 一起來推薦這些羅定美食上《舌尖上的中國3》!
    2015年5月12日,《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宣布正式啟動拍攝。據總導演陳曉卿透露,一些素材已經開始搶拍,正式的拍攝將於9月啟動,第三季依然是7集正片加1集花絮的形式,預計2016年播出。我想對《舌尖》的劇組說,在廣東有一個小城市羅定,這裡有超棒的美食,歡迎來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