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每到中午學生下課乘車時段,在1路公交車上總能看到一對祖孫倆在搖頭晃腦的教背古詩。姥爺滿口山東話的吟誦,讓小孫女也學會了用「純正」的山東口音背古詩,這個小孫女就是我。
我最大的特長就是背誦古詩詞,啟蒙老師是我的姥爺。姥爺是高級編輯,用姥爺的話是:「武文弄墨一輩子,教你這個『小不點兒』是『小菜一碟兒』。」從二年級開始,在姥爺的「威逼利誘」下,我們每天利用中午乘車途中的半個小時背誦古詩詞。姥爺最會為難人,一開始就教我背長詩——《嶽陽樓記》,還說背會了有獎勵。聽說有獎勵我就來精神了,在姥爺一句句地教背下,我用時兩個星期,終於把《嶽陽樓記》「拿下」,獎勵沒兌現,我卻在班裡出了「風頭」,老師還對我豎起「大姆哥」,誇我是「記憶小天才」呢。
有了老師的鼓勵,我背古詩更是勁頭十足,用時一個月背會了王勃的百句長詩《騰王閣序》,李白的《夢遊天姥呤留別》,至於《將進酒》、《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木蘭辭》《泌園春。雪》之類的短詩詞歌賦更是不在話下,一年下來除了背誦姥爺為我精心挑選的經典長詩外,一本《小學生必背古詩詞》我也背會了一大半兒。現在我和姥爺的目標是:用兩個月時間背會白居易的《長恨歌》。
會背還不行,得解其中意。聽著姥爺一句句講解,我了解到了騰王閣的氣勢恢宏,嶽陽樓和歷代詩人的不解之緣、詩仙李白浪漫的豪俠氣概、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之情,毛澤東主席的偉大抱負和革命情懷……朗朗上口的詩詞還讓我感受到了古典詩詞的韻律之美……
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是姥爺常對我說的一句話。經過一年「集訓」,我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古典詩詞」「小粉絲」,誦讀經典已經成了我的最大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