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的《我的前半生》馬上就要大結局了,唐晶出走,子君從上海去了深圳,賀涵成了深圳的垂釣者。
看完整部劇,發現劇裡最大的一個觀點就是:
女人不能把自己託付給誰,不管是二十歲三十歲還是四十歲,總要有獨立的能力。
而這恰恰是原著作者亦舒想要向大家傳遞一個觀念。
亦舒祖籍浙江,5歲定居香港,14歲發表第一篇小說,17歲之後一發不可收拾。此後縱橫華語文壇,與哥哥倪匡、金庸一起,並稱香港文壇三大奇蹟。
林夕說,讀她的文字性價比最高,一翻全是金句;
詞人黃偉文說,她的輕輕一筆,總是能讓人心神一振,餘味無窮;
張國榮說,他特別鍾情亦舒的小說;
蔡瀾對於亦舒的書,常常「拿到手裡就放不下來,非一口氣讀完不可」。
亦舒,一個真正有氣質的淑女,一個聰明優秀的作家。
01
最好的女子,終身篤定八九十年代暢銷的通俗小說中,亦舒不算最火,也沒有哪本小說改編影視一舉成為「爆款」。
但生於她筆下的女子們,放到當下依舊毫不過時,這且不說,反而愈發顯得「三觀正」、「合時宜」。
三百部小說裡秀外慧中的都市女郎,宛如一隻好女子的風向標,不妨看看亦舒的標準:「好中意有收入,毋勇氣不做工」,「不驕、不矜、勤工、好學,才是好女子。」
禁得住時間考驗的文字和美女一樣珍稀,雖夠不上文學意義上的經典,竟也因緣際會跨越了時代,繼續受到90後乃至更年青一代追捧不足為奇。
▲生於1946年的亦舒,和倪匡、金庸並列為「香港文壇三大奇蹟」
「平等,獨立,自謙,智慧,清醒理智,良知尚存」,這才是新時代女性需要的,而早在幾十年前亦舒就明白了。
亦舒心目中的現代獨立女性,精神強大而兼具獨立氣質。強大的底氣來自經濟乃至精神的獨立:
《我的前半生》裡最帥的一段話是唐晶說的:「戒指好看,我可以自己買。我也可以自己好好愛護我自己。」
——《我的前半生》
如果說,三毛的文字讓你學會了如何勇敢、自由、浪跡天涯。那麼亦舒的小說,則教會你在都市中獨立、冷靜、堅韌不拔。
搖擺之時讀亦舒。困頓之時更要讀亦舒。
▲ 值得每一位女性一讀再讀的「女子勵志教科書」——《我的前半生》
02
尖刻的「金句」,悲憫的「師太」
亦舒筆下的故事各式各樣,但大抵主題都是「渴望愛情,但也堅信自己」,與此相比倒是「經典語錄」,坊間廣為流傳,且變種無數。
看似順口拈來的「金句」,背後自有飽經世情、深察人性的通透與深刻,哪怕是尖刻。不切實際的愛情與人生幻想一擊便碎,痛快淋漓,甚至帶幾分冷峻的幽默。
「你可願意回到兒時去?」「並不,好不容易長大成年,凡事幾乎可以自主,回去幹什麼!」
世上哪有不胖的甜品,或是恆久的愛戀,不老的容顏,均是自欺欺人。
如果僅僅戳穿真相,而毫無建設,亦舒或許不會流行至今。
不論筆下的男女如何不堪,有違道德也罷,愚鈍執迷也好,總抱有一份悲憫與同情,相信他(她)們在人生沉浮中,終能有所進,得所求。被尊稱「師太」想必也與此有關?
對於傷心人,她的書有種深切的安慰,好像一位年長、世故的女性親友,溫柔而又有力地告訴你,人生不過如斯,她們也都如此,重新振作,會有(相對)好的結局。
同為女子,同歷坎坷,感同身受:
命運不允許女性太過逸樂滿足,總設法叫她們哀痛,不是婚姻不幸,就是環境欠佳,數來數去,總有不順心的事,從一雙漂亮但軋腳的鞋子起,到同他有緣無份,一生都很少真正開懷。
——《吻所有女孩》
03成長:貫穿女性一生的必修課
有人說亦舒小說是一部女性生存寶典。
平凡的生活不妨別致,追求精緻與儀式化是必要的,對於我們這些上學時以胸部豐滿為恥,成年後又發愁「沒有胸」的擰巴一代,需要洗腦,認清「外表美礙不著心靈美」,至少要算師太一份功勞。
當然比起衣著品味、妝容法則,更恆久更艱巨的確是精神的成長:前者越早開竅,越事半功倍,畢竟青春有限,到了熟女年齡,能發揮也不過揚長避短有限得很了。
精神成長反倒是偷不得懶抄不得近路的,收穫的利息隨同年紀遞增,交出的本金學費固然昂貴,卻亦無奈。
▲ 1979年發表的、被封為第一名作的——《喜寶》
「女子勵志教科書」——《我的前半生》中女主角的人生從三十三歲「高齡」方才開始。《阿修羅》中珉珉的美貌如一柄利器,傷人傷己,簡單婚禮,平淡婚姻,日復一日,才消磨掉種種尖銳。被封為第一名作的《喜寶》更不必說,去日苦多,今宵迷離,最是悲涼絕望。誰知道我們的一生會有多麼長,也只好每日每時都爭取寸進。
我的歸宿,便是健康與才幹。一個人,終究可以信賴的,不過是他自己,能夠為他揚眉吐氣的,也是他自己,我要什麼歸宿?我已找回我自己,我就是我的歸宿。
亦舒屬於香港,她熱情讚頌這個城市——「真不愧是香港人,跌倒爬起,既往不咎,這樣的樂觀,這樣的大方,世界上沒有其他地方的人可以做得到。」韓松落說亦舒是「纏繞在香港這棵大藤蘿上的一株菟絲花」。
半個世紀以來她所影響的千萬讀者,何嘗不是這一株菟絲花的賞花人。
她有本作品,題目奇怪,叫做《這雙手雖然小》,倒是香港的寫照,雖是彈丸之地,卻意義非凡。亦舒亦塑造了香港,至少塑造了曾經我們心目中的明珠。
讀亦舒小說長大的一代女孩們,在成為或者努力成為亦舒女郎的路上或高歌猛進,或踽踽獨行。
不論境遇如何,儘量姿態優雅;不成為暴君,也不為奴隸,這是亦舒教給我們的。當你在某處人生關口迷茫不知時,不妨也再讀讀亦舒。
04
理想的樣子、理想的生活是什麼?
亦舒答:
「五十歲時,頭髮剪得短短的,燙個漂亮的款式,穿麂皮鞋子,白色襯衣,仍然是瘦子,樣子一點也不丟臉。」分手時大方接受,不出惡言,全身而退。只說:「不好意思,我不想答,這是我們兩個人之間的事。」
而理想的生活則是:「什麼都不做,穿著詩韻的衣裳,開一輛白色的摩根,在石澳公路上飛馳,連鋒頭都不出。錢最大的用途,不是令我們更突出,用錢用到出神入比之時,應利用它使我們比普通人更像一個普通人:不必拋頭露面,從此隱姓埋名,換取最大的自由。」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次艱難的長途跋涉。有時候,你活得吃力,做房奴車奴,還得養活一個家;有時候,你感情受傷,沒有愛情,沒有朋友;有時候,你變得更加情緒化,變得市儈、複雜。
但有一天當你靜下來的時候,或許你會癱軟在地上,變得頹喪、失落、看不見未來……
如果,你也曾經困惑,不妨看看亦舒怎麼說,怎麼活。
亦舒【我的前半生精裝】系列正式發行啦,全套本有包括《我的前半生》在內的五本亦舒所著書籍,並隨機附贈亦舒親筆手稿影印版+經典便籤本。但願這套書,能真正幫助你在這個功利又殘酷的世界,殺出一條光明之路來。
也希望這套書,能夠真正讓你懂得:生命列車是你自己的,孩子,丈夫,朋友,都只是你的乘客。他們要上車就上車,要下車就下車,你付出是甘願的,你目送遠去是淡定的,你這輛車,永遠會開往屬於你自己的方向。
購買方式如下
▼
PS:因訂單量太大,已經賣斷貨了!所以現在只接受預售,寶寶們先下單,8月10號將會陸續發貨!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或者掃描下方二維碼
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