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不過是個商人,你們卻偏要他當藝術家

2020-10-17 編劇關關

近期郭敬明又上熱搜了。這次不是因為有作品上線,也不是因為緋聞,更不是因為身高,而是因為在節目中,他和老炮兒李成儒吵起來了,李成儒閉麥,主持人大鵬公開站隊郭敬明。事情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l 緣起

《演員請就位2》開播第二期,和陳凱歌、爾冬陞、趙薇一起以導師身份坐在臺下的郭敬明就給了第一次演戲的愛豆何昶希一張S卡。


何昶希在舞臺上的表演,導演們輪番「轟炸」,根本不用費力形容,給你們貼張動圖。注意看鏡頭左側的黑衣人被刺受傷。


尷尬不?


郭敬明解釋自己給S卡的標準就是想找他拍戲。後來上臺的選手董思怡質疑此事,追問郭敬明在舞臺上給出S卡的標準到底是什麼?

導師採訪中,陳凱歌導演認為以這樣的方式鼓勵一個新人,弊大於利。人間懟王李成儒先是被直接閉麥,一副有話說不出的表情。


後來,陳凱歌導演把機會留給了李成儒。他當然不會讓人失望,直指這種鼓勵對其他好演員不公平。


說白了,大家都很清楚這種對新人的「鼓勵」是一種劣幣驅逐良幣的行為。

但很快李成儒現場生氣了,因為小四急於為自己爭辯,打斷李成儒老師講話,李成儒直接說:你等我說完。小小年紀……

李成儒老師這句話,恰好又觸碰到了現場主持人大鵬的一根弦。在大鵬看來,李成儒是在「倚老賣老」,看不起非科班出身的年輕導演,而大鵬自動帶入了非科班出身的年輕導演這個身份,直接說:我站郭敬明。

彈幕上網友也紛紛留言:


小四審美一向穩定。從《小時代》起就是「花美男」,現在還是。


大鵬除了導過啥?他有什麼資格站隊?

後來,南方日報也發文批評郭敬明給何昶希這種行為是在「選妃」。

李成儒和郭敬明這段「吵架」,直接引起吃瓜群眾對「好演員如何定義」的討論,也拉了本該中立的大鵬下水被罵。

一個周播的綜藝,這個話題掛了一周,沒下熱搜。

l 其實,郭敬明從始至終都只是一個借寫作成名的商人

2001 年,18 歲的郭敬明憑藉《假如明天沒有太陽》獲得第三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一夜之間,他就和1999年獲獎的韓寒一起成為了世紀之初中學生們的偶像。畢竟在中學時代,寫作得獎和奧數得獎是一個概念。家長也認為與其崇拜那些唱跳歌手,不如崇拜一個得過獎的「狀元學生」好。

藏在新概念作文大賽背後的長江文藝最初給郭敬明規劃的明路,是讓郭敬明進入主流作家體系。但郭敬明深知個人奮鬥的局限性,因此在勤力寫出《悲傷逆流成河》、《小時代》、《爵跡》等屬於自己的小說和 IP 之外,他還不斷籤約作家、漫畫家、攝影師、設計師,創辦刊物《最小說》。

2008 年,「文學之星全國新人選拔賽」依託《最小說》啟動。比賽期間,《最小說》刊登參賽選手的照片,討論長相和家境,讀者通過購買小說進行投票,有 36 進 18、18 進 12,甚至還有復活賽,最終幸運讀者有機會參與頒獎典禮,完美復刻了2004年開始的超女選秀活動。

2010 年,郭敬明成立上海最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籤約落落、迪安等作家。屬於郭敬明的商業帝國初見雛形。

可是多年深耕,郭敬明還在青春文學裡打轉,根本無法「破圈」,因為他可以一直寫青春文學,可他辛辛苦苦「培養」的讀者已經長大,不相信他那套中學生眼中的世界了。於是,郭敬明將眼光放到了影視圈。2013年,郭敬明本人執導的電影《小時代 1》上映,狂攬票房4.883 億票房,然而《小時代》前兩部的成本加起來一共才 4700 萬。郭敬明發現,自己IP+服化道+顏值高價格便宜的新人+話題,電影就能以低成本博取高票房。

顏值這個東西,雖然並不稀缺,但是最容易變現。

於是,郭敬明開創了「偶像電影」的電影新市場:看電影來的人,就是為了花錢看臉和看他們的高奢生活。其他不重要。

所以你們看,郭敬明從始至終都是一個擁有經濟頭腦的商人,作家,只是他藉以揚名的一個人設而已。他跟文藝圈一點關係都沒有。


你所不知道的郭敬明困局

就像每一個idol經由偶像劇火爆以後,都將面臨著向演員這個角色的真正轉型一樣,偶像劇電影導演郭敬明也面臨著同樣的轉型問題。

在導演能力、故事架構能力、對藝術的理解能力、以及調教演員能力等方面都不如專業導演時,郭敬明選擇了以技術突破專業導演封鎖的一條路。

2016年,郭敬明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真人CG奇幻片《爵跡》。CG的英文是computer generated,也就是電腦生成。所謂真人CG,就是人演了一遍,然後再經過動畫處理,把真人做成動畫。能請得起真人演,幹嘛還非要動畫化呢?

《爵跡》上映時,主打全明星陣容,以及高科技真人動作捕捉。但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是包括範冰冰、陳學冬、郭採潔、楊冪、嚴屹寬、吳亦凡、陳偉霆,、王源在內的,無可挑剔的顏值陣容,經過動畫捕捉後,有演技的、沒演技的通通變成殭屍在演戲,觀賞效果極差。至此,郭敬明的「科技超車」之路,算是走不動了。

事實上任何一個科班出身的文藝工作者,都需要經過多年的歷練。他們也會有不成熟的作品。但這些作品都會被市場淘汰。最後呈現在大眾面前的,是他的成熟作品。

而郭敬明最大的問題是,他在導演能力成熟之前,如同學生般的不成熟作品,藉由他以前的名氣和炒作能力被推向了大眾視野。而觀眾有可能會憑藉你以前的能力和口碑買一兩次帳,但不會屢次受騙。當他發現你的導演作品不成熟之後,下一次他們就不會再貢獻票房了。

郭敬明作為導演,之所以會任意妄為的使用自己的導演特權,給出一張不被承認的s卡,會diss 老炮李成儒,是因為他很有信心,他的作品、他的市場眼光是經受過市場驗證,而且成功了的。這就像一個拿過獎的廣告導演,對李安導演的電影指手畫腳說:

你這不行,沒人會看。

事實上,青春文學、偶像劇都有自己的市場,因為青春文學滿足了青少年對他們所不熟悉的成人世界的幻想,偶像劇滿足了青少年對愛情的全部幻想,可青春電影則比較尷尬,現在的明星都走接地氣路線,想要看到他們並不難,我可以去短視頻、綜藝、電視劇中看,我為什麼要去電影院看呢?除非我是某個偶像的鐵粉,把應援自己愛豆當KPI這麼完成。

但是,並沒有哪個流量是通過自己的鐵粉成了影帝或者票房保證的。鐵粉雖多,但放到電影市場,基本上可以忽略。甚至有的鐵粉為了「鎖場」,在愛豆電影沒人買的場次買一張票,就為了要院線不能取消場次。這種行為其實很敗壞路人緣。

所以,郭敬明用流量和顏值,困住了自己。但其實,這也問題不大。畢竟還是飯圈市場可以開發的。錯就錯在,郭敬明不懂尊重專業。

潛藏在郭敬明的言論背後,有一個討人厭的潛在邏輯:賺錢就是對的!

在商業領域這個邏輯可能沒有問題,但李成儒和陳凱歌等資深電影人身上,更帶有一份引領行業的責任,甚至要對藝術負責,所以他們不單單要考慮票房。

用郭德綱的話來講:我給造火箭的專家說火箭應該燒煤,專家正眼看我一下他就輸了。



這就是小四作為一個純粹的商人和坐在他旁邊的電影人的區別!

相關焦點

  • 郭敬明:抄襲?小偷?作家?商人?郭敬明到底是誰?
    郭敬明是作家還是導演?是文豪還是電影人?在我看來,都不是。他只是為求逐利、不擇手段的商人而已。雖然在不同時期,他表面上有著學生、作家、導演的身份,但他的內核就是一個天生的商人。他的每一步動作背後,都符合商業基本的思維邏輯。只要我能成功,哪怕不擇水段,別人的死活?呵呵,哪怕洪水滔天。 抄襲是郭敬明抹不掉的標籤。
  • 郭敬明力挺小鮮肉引公憤:放過他吧,他只不過是個「商人」
    他直言不諱地說,選這齣戲是有難度的,因為張譯在演這個片段的時候,雖然戴著口罩,雖然沒有臺詞,但他的眼裡全是戲。可到了張大大這裡,眼裡看不出任何東西,一上車就感覺「像個小偷」。面對不少人的質疑,後來郭敬明還是沒有服軟,只是又改口說,雖然給何昶希發S卡,但自己並不會找他拍戲,因為他演技確實不行,而自己要對觀眾負責。雖然給何昶希發S卡,但自己並不會找他拍戲,因為他演技確實不行,而自己要對觀眾負責。也才有了李成儒,說的那句:「我不喜歡『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做法。」結果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留言區也炸開了鍋。
  • 就算你們把郭敬明罵到黑,也不妨礙他大把撈金
    那麼有人就說了,這郭敬明到底是作家還是導演,是文豪還是電影人?有人人認為都不是,他只是為求逐利不擇手段的商人而已。、作家、導演的身份,但他的內核就是一個天生的商人,他的每一步動作背後都符合商業的基本思維邏輯:只要我能成功,哪怕不擇手段,別人的死活我可不管!
  • 全網diss的郭敬明導演,其實是個商人
    這張S卡,在節目中是比較珍貴的,代表著表演最高等級,原本臺上四位導演一致決定,S卡要留給那些演技突出的演員,而何昶希,顯然沒在這一行列內。,或許是從這時間開始,郭敬明「商人」的本質就已經出現了。不僅如此,郭敬明還不斷吸納有文採的寫手,並聘請到自己旗下的公司裡,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郭敬明將行業內好的寫手都請過來了,想不火都難。眼看著小說逐漸被視頻替代,郭敬明開始有了新的想法,他要自己拍電影,從2012年到2014年,他的長篇小說《小時代》就自編自導被搬上了大熒幕。
  • 於正朋友圈發文聲援孟子義 暗諷郭敬明商人本質極端自私
    於正朋友圈發文聲援孟子義 暗諷郭敬明商人本質極端自私時間:2020-11-15 21:58   來源:貴圈八姨太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於正朋友圈發文聲援孟子義 暗諷郭敬明商人本質極端自私 11月15日,網上曝光於正的朋友圈:極端自私的人,知道自己要什麼,所以在哄抬流量,承受被罵之後,又對準了全民都不喜歡的人樹立自己的專業和高要求
  • 於正朋友圈開懟郭敬明:極端自私,商人品質
    不過與以往的熱搜不同的是,這次的郭敬明上熱搜卻完全與李誠儒老師無關,而是郭敬明單槍匹馬,將自己送上熱搜之門。:「極端自私的人,在哄抬流量之後承受被罵的壓力,但是對著觀眾不喜歡的人卻樹立自己的高標準,這是商人本質。
  • 郭敬明給何昶希S卡,並不是因為演技好,得知真實原因:精明商人
    郭敬明給何昶希S卡,並不是因為演技好,得知真實原因:精明商人s卡,連張大大這樣的人都坐不住了,覺得郭敬明的這個評級實在是太讓人無語了,而且他的這種作為對其他選手來說也是非常的不公平。其實和郭敬明給他s卡並不是因為演技好,得知真實原因之後,才發現郭敬明本身就是個非常精明的商人。
  • 請記住,郭敬明從來都只是一個商人而已
    只不過,就郭敬明個人來說,他更多看重的是這個人能不能為他所用,長相上是不是更加嫵媚,身上是不是更具有話題性,有沒有帶來流量的可能,至於演技方面,看過何昶希表演《陳情令》中劍那一段的觀眾,都能明顯感覺到假的不能再假的尷尬演技。所以,郭敬明只挑自己喜歡的,而非從演技方面去看待演員。
  • 「斜槓青年」郭敬明:是會拍電影的作家,更是成功的商人
    就拿盈利無數的《小時代》來說,這一系列的電影講述了四個好閨蜜,從高中時代到大學時代最後進入社會的故事。早在郭敬明上二年級的時候,在語文老師的鼓勵下,他開始嘗試著向報社投稿。據郭敬明回憶,他的作品第一次被刊登在報紙上的時候自己獲得了5元錢的稿費,雖然200字的原文被剪輯的之上下60幾個字,僅被刊登在報紙中的,他還是很興奮。
  • 郭敬明推何昶希製造熱度,為新電影《晴雅集》造勢,精明商人
    郭敬明原話:你可以永遠不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但是還是請允許他的存在。這是郭敬明第一期的原話,李成儒指責郭敬明將「存在即合理」當成護身符,這個觀點是他上一季的總結。「小小年紀」四個字戳中主持人大鵬的點,主持人是作為中立的存在,但是大鵬公然站郭敬明,有失偏頗。《演員請就位》第二季李成儒和郭敬明的辯論賽正式展開,可惜老實人李成儒繼續落下風。
  • 郭敬明一出現,我就知道他又要挨罵了
    果不其然,郭敬明一出現,我就知道他又要挨罵了。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第二季播出才3期,郭導就搞出了衝上熱搜的名場面:他和李誠儒正面硬剛,現場火藥味十足。李誠儒忍不住開啟battle,說郭敬明是隨心所欲,濫用手中的權力。因為「4個導演一共就8張s卡,總共40個演員,這裡邊存在著一個公平公正的問題。」
  • 郭敬明如願成為商人,韓寒不再辛辣發聲罵人,變得成熟等於世俗?
    不過也許是王不見王的原因,年輕時候的兩人並沒有多少交集,甚至互相隱隱之間還有爭鋒。2縱觀郭敬明和韓寒從作家邁向商人的道路,可謂驚人的相似。1、起家靠圖書出版之所以說郭敬明和韓寒是80、90青春文學裡繞不過去的雙子星,完全是因為兩人用自己的文學作品在出版領域打下了一片江山。
  • 於正疑朋友圈曝光,發文聲援孟子義暗諷郭敬明:商人本質極端自私
    11月15日,網上曝光於正的朋友圈:「極端自私的人,知道自己要什麼,所以在哄抬流量,承受被罵之後,又對準了全民都不喜歡的人樹立自己的專業和高要求,這點固然是商人本質,但要命的是作品並不好,矯情的不得了,全員都是道具,仿佛導演一個人在演,說著噁心的詞,推進著不知所云的劇情,也就剩下BGM可以吹吹了」。
  • 人物|80後作家郭敬明
    所以我說這個道理是告訴你們也學郭敬明或陳安妮那樣,去當一個為了理想不擇手段去賺錢的人?當然要學!只不過大家要學的是怎樣聚集起另外1%乃至10%具有正直夢想的人!就像上圖裡主角說的那樣,可怕的是什麼都不去做,可怕的是越來越多的投機者已經學會了郭敬明的手法而我們卻無動於衷。如果郭敬明陳安妮之流可以拉起1%的國人形成一股巨大的能量,我們為什麼不可以這麼做?
  • 論吸睛、迎合市場,郭敬明不愧是一個成功的商人
    論吸睛、迎合市場,郭敬明不愧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仔細看,禁忌,獵奇,男男,全是戳當今女性肺管子的題材。即使故事簡單,演技沒有,郭敬明知道怎麼拍會讓大部分女性觀眾覺得好看。先是發s卡製造話題,再是用禁忌題材攻進小眾圈和年輕群體,郭敬明真的是有規劃、有步驟的,一步步捧著他看中的男藝人。而女主王楚然卻淪為了工具人,基本沒出現幾次。
  • 作家兼編劇郭敬明,為何玩不過陳凱歌的幾個重音、李誠儒的敬語?
    幾個重音,就完全表達出了他的不認可!因為從先導片裡開始,他就反覆強調,這個S卡更多是代表他們四個導演對一個演員一段表演的評價和結論,要有公正在裡面。一會說我並不是要跟他合作,一會又說我選他我就是要跟他合作,這都是出自一個人之口…到這就被打斷了。
  • 亂入的郭敬明:批黃奕沒層次,給小鮮肉發S卡,他憑什麼這麼狂
    ,但是卻被郭敬明強大的詭辯壓的啞口無言,加上大鵬拉偏架,只能落於下風。不由想為她點個讚,確實,如果導演都像郭敬明一樣隨著自己的性子發,哪還有什麼公平可言。其他導演表示非常期待看到你們合作的作品。一會兒說要給新人機會,一會說要和新人合作,一會兒又說不合作。對上李成儒的時候還會來上一句存在即合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郭敬明和李成儒說話的時候總是鬥志滿滿。
  • 郭敬明的不齒「致富記」
    在我看來都不是,他只是為求逐利不擇手段的商人。雖然在不同時期他表面上有著學生、作家、導演的身份,但他的內核就是一個天生的商人,他的每一步動作背後都符合商業的基本思維邏輯:只要我郭敬明能成功,哪怕不擇手段,別人的好壞,哪怕洪水滔天,我都不管。「抄襲」是郭敬明抹不掉的標籤,他的抄襲之路要從2003年的《幻城》開始說起。
  • 李成儒怒斥郭敬明,大鵬偷換概念拉偏架,這次我要站毒舌大爺
    一起來回顧下:導演郭敬明在明明不認可新人何昶希的情況下,卻意外地把手上僅有的兩張S卡中的一張給了他,而郭敬明的理由卻是自己並不知道這個S是什麼個意思,於是乎他給這個S有種定義:Student(學生)、Seed(種子)、Special(獨一無二的),單從這方便看,郭敬明是在給新人鼓勵,似乎挺溫暖。
  • 爾冬陞懟郭敬明:你學的是什麼體系?其實他大學專業真跟影視有關
    可沒想到的,最新一期導演們開懟了,爾冬陞把郭敬明懟到一句話也接不上,趙薇打圓場也被懟,郭敬明在邊默默流淚,最後還紅著眼睛向爾冬陞賠小心。怎麼回事呢?問題出在郭敬明評價爾冬陞導演的劇《女人+》時。郭敬明首先就說自己不喜歡這個作品,原因和演員沒有太大關係,但是也有一點關係,歸納成三個方面就是遺憾、困惑和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