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人生的悲涼只能假裝視而不見

2020-12-28 45釐米

《畫堂春》

(北宋)秦觀

落紅鋪徑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園憔悴杜鵑啼,無奈春歸。

柳外畫樓獨上,憑欄手撚花枝。

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

出於小說寫作習慣,我非常重視細節,固執地認為,從一個細節能看出一個人能看清一件事。

以前我不喜歡秦觀,十幾年來,我一直不喜歡他,覺得這個男人整天哭哭啼啼,詞雖美,但寫得娘裡娘氣期期艾艾,近日重讀,發現並不是這樣。

《畫堂春》這首小令,上片,全是寫景。春天快要過去的景。落紅、小雨、杏園憔悴、杜鵑啼。這沒什麼好細說的,宋詞的例牌就是這樣,上片寫景,下片抒情。這上片的景,秦觀寫得也並不驚豔特別,尋常風景尋常筆墨,遠不如他別的寫景句子,什麼「霧失樓臺,月迷津渡」「山抹微雲,天連衰草」這才是秦觀最好句子,幾個字,把景把情都寫活了,還尤其別致出彩,形容霧大,大得把樓臺月亮都弄迷失了;雲繞著山,他偏說,雲像胭脂抹在山臉上。

是的,我欣賞的是下片。「柳外畫樓獨上,憑欄手撚花枝。」園子裡的畫樓,秦觀獨自登樓,憑欄,手撚花枝。注意,有細節了。「手撚花枝」,秦觀的手捻著花枝。他為什麼要捻著花枝,因為他想要留住花,留住花,就是留住春天。然而呢?「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他不得不鬆開手,放開花枝,是的,盛開的花當然留不住,它會凋謝,春天也當然留不住,它會走。於是,放花的細節,放花的動作之後緊接「無語對斜暉」,很無奈的,只能對斜暉,對即將落山的太陽暉,不能對花,也不能對樹。接得真好,天衣無縫,情緒物件虛實都對。

仔細看,這首短短的小令裡,有兩個細節,一是撚花,二是放花,撚花的動作可能時間長點,真正的細節,在放花,一瞬間,猛地,像下了很大的決心,鬆開。這一瞬間裡,包含了多少心情,心情如坐過山車幾波幾折。這個細節,不但精準表達了惜春留春的意思,還讓這首普通的詞忽地亮起來,活起來,也暴露了秦觀有多敏感,也正因為這樣的敏感多情,他天生就是大詞人,就應該寫詞,詞這種細膩千迴百轉的文體非常適合他。

一個極其敏感細膩多情的人,他必定,是憂傷的,所以,秦觀的詞都是我所謂的哭哭啼啼,不是哭被貶哭往昔,就是哭跟情人分別,他的文字裡,就沒有快樂與豁達,他老師蘇軾的通達,他真是一點沒學到。這也是少年青年的我,不喜他的重要理由。

而現在,自己也人到中年,歷經諸般事情後,知道每個人身體內其實都住著一個秦觀,他通達不起來,他樂觀不起來,有的事,永遠沒法化解,只能繞過或裝作無視。

離離,女,寫小說及散文,喜好歷史及古詩詞,曾獲深圳青年文學獎等獎項。

相關焦點

  • 秦觀1首詞,記錄與蘇軾的最後一次會面,悽慘悲涼令人感傷
    秦觀30歲那年初夏,即神宗元豐元年四月,自家鄉高郵赴京都應試,途中經過徐州,時蘇軾知徐州。秦觀早就仰慕蘇軾大名,曾經題詩還用過蘇軾的名頭,這一次終於登門拜訪,最終入蘇軾門下。後來,秦觀也是蘇門四學士之中,最受蘇軾喜愛與重視的門生。
  • 專欄丨詹子:你看不到我的悲涼
    印表機A/攝你看不到我的悲涼讀宋代秦觀七絕《泗州東城晚望》文/詹子今天,「時間嗅」來品讀北宋文學家秦觀的一首七言絕句《泗州東城晚望》:渺渺孤城白水環,舳艫人語夕霏間。林梢一抹青如畫,應是淮流轉處山。有人說,與《踏莎行·霧失樓臺》《滿庭芳·山抹微雲》等的悽迷哀婉相比,秦觀的七言絕句《泗州東城晚望》的情調尚屬明朗。可詹子以為,無論是詞作還是詩作,他的悽迷哀婉一直都在,只是《泗州東城晚望》中,他的悲傷深藏在山水之中,我們不那麼容易看見、懂得而已。為什麼說秦觀的悽迷哀婉一直都在?看看他的人生際遇就知道了。
  • 秦觀美夢醒來寫了首詞,蘇軾讀完落淚,最後5字很多人經常掛嘴邊
    如果說,柳永詞裡更多的是人生無出路的迷惘和遊戲態度;秦觀詞則浸潤著對人生的透徹領悟。就是這一份領悟,讓秦觀詞美不勝收,又含情帶淚,在絕美中透露出一絲淡淡的悲傷。誠如人生,何來恆久的靜好,卻總有淚痕划過的時分。笑著笑著就不覺落淚,才是真的人生。秦觀有一首詞,最能體現他的這種特點,水平高,境界寬,格局大,又美中帶淚,徹悟人生。
  • 秦觀,這個精緻的男人,寫詩卻唯美悲涼,經典絕句,你讀過幾首?
    秦觀是蘇軾最得意的弟子,他字少遊,號淮海居士,是北宋著名詞人,被稱為「婉約詞一代詞宗」。但是,秦觀卻是個多方面的大家,他的文章磅礴犀利,章法謹嚴,氣度高華;他尤其精於兵法,是宋代「文人論兵」的突出代表。並且,秦觀對儒學也深有研究,被稱為「儒客大家」。
  • 【人物閱讀】青樓世界,佳期如夢——秦觀、晏幾道
    他無力擺脫這些愁思,只好以酒澆愁,在醉鄉中尋得人生的解脫。「一醉醒來春又殘,野棠梨雨沔闌幹」「新酒又添殘酒困,今春不減殘春困」「醉中同盡一杯飲,歸後各成孤枕恨」「古來多被虛名誤,寧負虛名身莫負。勸君頻入醉鄉來,此是無愁無恨處」……只有在醉意朦朧中,他才能達到一種無欲無求、無愁無恨、物我兩忘的狀態,求得暫時的快樂。晏幾道筆下的愁聲聲凝淚,字字帶血。
  • 秦觀:他的詞就是一部「嫖妓」簡史
    今夜,蘇軾門下四大天王,秦觀、黃庭堅、張耒、晁補之在搞制服派對,對媒體絕不開放。張槿作為最暢銷八卦小報《開封娛樂周刊》的首席狗仔,也只能守候在蘇軾的豪宅門外,期待能在散場時捕捉到暗藏的八卦素材。盯著宅內的燈火,手機震動,張槿收到報社主編的簡訊指示:重點監控秦觀。是的,新科進士秦觀、當紅作家秦觀、大眾情人秦觀、緋聞天王秦觀——請給出一個忽視他的理由先。
  • 秦觀:誰比他憂傷
    愛情可以給我們快樂,在你失落的時候可以慰藉你的心靈;愛情可以給我們力量,在你跌落人生低谷的時候可以讓你堅強。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兩個人的力量是無窮的,更何況是你的愛人呢?一個人一輩子孤獨終老,兩個人一輩子幸福到老。所以,我們需要愛情。讀秦觀的詞,就是享受一場愛情的盛宴。
  • 秦觀在旅館寫了一首詞,最後兩句最經典,蘇軾愛不釋手寫在扇子上
    「三絕碑」所謂「三絕」即秦觀的作詞、蘇東坡的跋、米芾的書法。眾所周知,秦觀,字少遊 ,他是蘇軾的門生,相當於蘇軾的學生。秦觀寫了一首詞,老師蘇軾非常喜歡,在秦觀去世後,蘇軾將其中的句子寫在扇子上,以示不忘。
  • 1100年,秦觀死後,人間寂寞五百年
    他的詞,自誕生以來就俘獲了無數男女的心,但也在一聲聲悲愴的吟唱中預埋了人生不幸的大結局。秦觀(1049-1100)是北宋版的杜牧。他的整個人生,簡直就是杜牧悲劇命運的翻版:明明是治國英才,卻活成了青樓常客。最可怕的是,秦觀本人很早就意識到自己與杜牧的相似性。他早年過著豪放慷慨的生活,自己說「少時如杜牧之強志盛氣,好大而見奇」。
  • 秦觀1首詞引起詞壇轟動,蘇軾等人爭相應和,卻無人能超越
    宋哲宗紹聖元年,秦觀因為監察御史劉拯讒言「秦觀浮薄小人,影附於軾」,被認定為跟蘇軾一夥,從此開始了他的一再被貶謫的政治生涯,當年便被貶往處州,監酒稅。次年春天,秦觀「遊府治南園」,寫下一首悲涼傷感的懷舊詞。宋·秦觀·千秋歲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
  • 光芒耀眼的詞,似曾相識的名字:秦觀與風花雪月
    而被牽連的徒弟秦觀,自己的命運也不好,常常無辜貶官,他稍微比師父好一點,貶到了廣西。現在的電視劇黃金檔常常致敬秦觀的詩詞,像那種描寫男歡女愛、不得長久的分分合合;男女主分離時的環境氣氛,很多時候都能找到秦觀詩詞的影子。秦觀擅長於寫風花雪月的東西,他很喜歡用"飛花"、"絲雨"、等具備朦朧的憂愁、朦朧的傷感的詞,會讓人不由自主進入綿綿的憂傷。
  • 【北宋】秦觀《鵲橋仙》
    《鵲橋仙》北宋·秦觀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正因為從來沒有人真正見過牽牛星和織女星的相會,那麼神話中的牽牛織女七夕相會就只能保存在人們善意的想像當中了。因此,秦觀別出心裁地安排了一個「暗」字,銀漢迢迢暗度,儘管我們誰也看不到他們的相聚,但人家神仙夫妻的相聚當然是要悄悄的、怎麼能讓你們這些凡夫俗子隨便圍觀呢?!「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 秦觀:你為何如此悲傷?
    再看到孫覺轉交來的秦觀作品,他才忽然醒悟道:「向書壁者,豈此郎也」。   有了李常、孫覺二人背書,秦觀終於拜入蘇軾門下。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蘇軾對他才華的賞識。當蘇軾看到秦觀的《黃樓賦》時,不禁感嘆「有屈、宋之才。」在蘇東坡等人的鼓勵和推薦下,元豐八年(1085),秦觀又一次參加了科舉考試,終於高中進士。
  • 馬東的二十年人生,拋下憤怒只剩悲涼
    馬東的二十年人生,拋下憤怒只剩悲涼娛樂圈中有太多的星二代。他們的起點很高,享受著父母為他們爭取的資源。他們從小就活在閃光燈下,起點很高。,於是選擇將第3次將人生歸零。此時的馬東,眼底都是悲涼。他想要改變這個世界,卻發現無能為力,只能掙扎著不被這個世界改變。終究憤怒悲涼四個字,只剩下了悲涼。回顧半生,馬東對自己的人生只有四個字「無言以對」,但其實悲涼,無法逃脫的命運,被線糾纏。
  • 秦觀最經典的一首行香子,朗朗上口,絕無悲愁
    秦觀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蘇軾雖然經常拿他調侃,卻很欣賞其才華,還高度評價他有「屈、宋之才」。後來秦觀去世,蘇軾一時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悲痛地說,「少遊已矣,雖萬人何贖!」再過一年,東坡先生也仙去,更令人感傷這對師徒人生之路如此坎坷。
  • 血脂高不高,照照鏡子,伸伸手或能發現,別再假裝「視而不見」
    如果經常食用花生,且運動量少,就會使能量過剩,只能轉化為脂肪儲存在體內,造成血脂不斷升高,增加血管堵塞風險。 其實血脂高不高,照照鏡子,伸伸手或能發現,別再假裝「視而不見」 1.
  • 秦觀:風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
    在蘇東坡的鼓勵下,元豐八年(1085年),秦觀再次參加科舉考試。這次有了他自己的刻苦攻讀,特別是有了蘇東坡、王安石等人的大力舉薦,秦觀順利地高中進士。後來,秦觀成為蘇東坡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和黃庭堅、晁補之、張耒被稱為「蘇門四學士」。蘇門弟子不下四五十人,能獲得如此桂冠的只有四人,秦觀的地位可見一斑。
  • 地縛少年花子君:赤根葵或許也能看見怪異,卻一直假裝視而不見
    蒼井茜的特殊身份是七大怪談之一,其在戴上源輝給予的特製眼鏡時與常人無異,在面對怪談之六他動用了自己的能力,讓自己變為真正的怪異,但葵仍舊能看見他,對於這點他也感到十分疑惑,這或許能說明葵一直擁有看見怪異的能力,卻一直假裝視而不見,這次她不知道茜的身份發生了變化,因而露出馬腳。
  • 秦觀最傷心的一首詞,最後兩句堪稱千古絕唱,蘇軾讀了痛心無比(二)
    與普通科舉考試一樣,第一次秦觀也沒有考中,第二次差點考中,秦觀鬱悶死了,想自己終究沒有那個命,可老師的話不能不聽,老師的期望不能辜負,蘇軾鼓勵他再考一次,他想這是最後一次了,就去參加了。人生往往在你絕望的時候給你希望,這次,秦觀終於高中,進士及第。這一天來得多麼不容易啊。秦觀設下酒宴宴請蘇軾等一批文人雅士,由於太高興了吧,竟然喝得不省人事。
  • 秦觀為何被稱為「千古傷心人」?這首詞句句斷腸,讀完就懂了!
    秦觀是北宋非常重要的詞人,秦觀是個多情的人,他的詞多寫愛情、寫美人,但是詞的好壞,不在於寫了什麼內容,而在於所寫內容之下,有沒有一種高深的精神,有沒有對人生的態度,如若有那就是好詞,如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說:「詞之雅鄭,在神不在貌。永叔、少遊雖作豔語,終有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