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垃圾分類他選擇在上海創業 聚焦「放錯地方的資源」

2021-01-12 新民晚報

垃圾分類後,溼垃圾的資源化利用已經越來越成為一個社會關注的問題。事實上,溼垃圾其實也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其中的粗蛋白和粗纖維等有機物含量高,只要分類徹底,經過生化處理、產沼、堆肥等方式進行無害化處置後,具有一定的資源利用價值。正在上海創業的那宸寧就在嘗試用紅頭蠅大規模處理溼垃圾。

圖說:建設中的廠房。受訪者供圖

多年來,那宸寧一直「折騰」在創業路上。三年前,他在上海關注到有機廢棄物即餐廚垃圾的的無害化處置,同時進行資源化利用,於是成為上海元始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創始合伙人。

「將餐廚垃圾去油去水製漿,投餵給紅頭蠅幼蟲,最終產出高蛋白的有機肥料,這種生物有機廢棄物無害化分解工藝,我們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那宸寧說,「我們之前在寶山的工廠中,近1500平方米的處置場地,只有5名工人同時上崗,一天8小時,處理量超過10噸餐廚垃圾,覆蓋了寶山區、黃浦區、靜安區,迪士尼和兩大機場,以及星巴克等連鎖餐飲企業。此次在崇明進行試驗,我們採用了全封閉的負壓環境以及自動化設備,大大提高了處理的效率,改善了工作環境。」

據那宸寧介紹,中國城市餐廚垃圾的處理目前採取以生物菌包法(厭氧發酵、好氧發酵)為主的方式,但該方法速度比較慢、周期長,且異味大,容易產生滲濾和惡臭有毒氣體,「用蠅蛆處理餐廚垃圾和畜禽糞汙,蠅蛆在幼蟲階段食量驚人且24小時一刻不停地進食,處理有機廢棄物的效率也非常的高,從禽畜糞便、病死動物、餐廚垃圾到食品工業廢料等有機廢棄物都能輕易處理。我們利用一種特殊培養的紅頭蠅幼蟲,將目前市場上最難處理掉的餐廚垃圾、病死動物、動物糞便、屠宰場下腳料、秸稈等處理成高品質蛋白有機飼料、農業有機肥料,並將研發成果形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與工藝,構建從研發到生產應用的產業化技術服務平臺。」

圖說:建設中的廠房。受訪者供圖

針對目前市場已經有的一些黃粉蟲等蟲類處理溼垃圾的做法,那宸寧覺得其優勢在於能工業化地生產蠅蛆,且紅頭蠅的生長周期較短,這些都大大有利於垃圾處理的效率。那宸寧特別計算了一下項目的收益情況,「鮮蛆和蛆粉富含蛋白質和胺基酸等營養物質,為養殖業開闢了蛋白質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的新來源。蟲糞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生產有機肥及肥料促進劑,也可以作為飼料應用於畜牧業和水產業。從投入產出比來看,可以達到商業化的水平。」

「我們目前在四川武勝縣農業循環經濟產業園,日處理餐廚垃圾20噸,蔬菜種植50畝,養雞2000隻,養魚5萬公斤,項目總佔地200畝,形成從垃圾處理到農業種植、養殖一體化的循環經濟產業園。」那宸寧說,「即將在崇明投入生產的餐廚垃圾處理廠,是在上海地區第一個全自動化處理工廠,目前計劃日處理餐廚垃圾20噸,今後計劃將擴大收運範圍至周邊鎮,乃至上海市區。」

在那宸寧看來,有了政府的引領推動垃圾分類,使得垃圾處理行業的掘金機會陡現,也將帶來更多的市場需求,因而對於自己的創業也更有信心。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方翔

相關焦點

  • 放錯變垃圾 資源才是寶
    放錯變垃圾資源才是寶上至七,八十歲的老爺爺,老奶奶們,下至五,六歲的小孩子們,都認真地舉起自己的十根手指,跟著念起「環保十口訣」。大家開始明白,原來所謂的垃圾,只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都可以變廢為寶。
  • 日本環保企業: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
    變廢為寶,生活垃圾可轉化為新的資源1997年,日本政府發起了「環保城事業」項目,呼籲各地政府因地制宜建立工業園區,對產業廢棄物進行回收再利用。2002年,富山市建起了環保城,富山綠色食物循環株式會社就是其中一家環保企業。該企業專門回收超市、酒店、食品廠的垃圾以及家庭裡的生活垃圾,在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後,將剩餘食物殘渣進行發酵,生成的沼氣直接用作燃料或用於發電。
  • 「彼之垃圾,我之資源」 成都龍泉驛青龍湖小學的垃圾分類物語
    「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你是什麼垃圾?坐標上海」「時尚分類垃圾桶包包」……2019年,真正的垃圾分類時代來了,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上海垃圾分類進入「強制時代」。不止是上海,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46個城市將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2025年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垃圾分類成了勢在必行的事情。
  • 美國創業公司研發智能分類垃圾箱,垃圾分類不再頭疼?丨硬科技
    記者 | 徐詩琪1自2019年7月上海施行「最嚴垃圾分類」政策以來,「你是什麼垃圾」便成了廣為流傳的段子。人們對於複雜的垃圾分類方法難以短時間內掌握,生活中總要糾結辨認垃圾種類,也實在很不方便。美國一家創業公司研發的「智能分類垃圾桶」或許能讓生活變得輕鬆一些。這款垃圾桶名為TrashBot,是由初創公司CleanRobotics製作的。該公司試圖解決回收方面的根本挑戰:儘管很多人在努力減少資源浪費,但他們還是很可能錯誤地垃圾分類。
  • 垃圾分類從「小」抓起 爭做綠色環保「小達人」
    泰安市小記者團東平分團近日組織開展垃圾分類趣味課堂,進一步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強化垃圾分類和綠色環保意識。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為讓孩子們更加深入了解生活垃圾分類的重要性,縣公用事業發展中心環衛處工作人員結合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利用形象生動的PPT,圖文並茂地向孩子們講解垃圾分類相關知識。深入淺出的講解和生動有趣的遊戲,不僅讓孩子們了解了什麼是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更引導大家參與其中,身體力行地去嘗試生活垃圾分類,同時帶動家長影響社會,共同踐行綠色環保理念。
  • 大朗這間小學把垃圾分類納入課程
    垃圾分類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既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又關係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從「零敲碎打式」 向「必修式」轉變從9月份開始,大朗鎮第一小學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同時成立了垃圾分類課程指導小組,負責垃圾分類工作的課程指導、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協助服務等工作,將生活垃圾分類教育常態化。
  • 華展貓先生招商加盟:你不知道的智能垃圾分類
    2018年,根據國家住建部統計,全國600多座大中城市中,三分之二城市已陷入垃圾包圍之中,四分之一城市已沒有堆放垃圾的合適場所。 但是,其實世界上本沒有絕對的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資源,貓先生以此為目標,不斷創造升級智能化垃圾分類產品,讓放錯的資源真正找到歸處,積極推動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
  • 「海歸精英」創業新路徑:從底層做起,催生垃圾回收新模式!
    自2019年以來,「垃圾分類」成為熱點。特別是從去年7月1日開始在上海全面推開,這一都市生活新時尚也催生「垃圾回收」行業成為了朝陽產業。垃圾分類進入強制時代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大趨勢。「海歸精英」遇「垃圾分類」創業風口彭凱,90後合肥本土小夥,2016年從澳大利亞埃迪斯科文大學留學回國,潛心創業。回到合肥後,他首先嘗試了商貿創業,在家人的扶持與幫助下,從事與父輩相關的酒水貿易行業,事業也算風生水起。
  • 廚餘垃圾能「吃」?欒城這裡有了垃圾分類新科技
    都說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是地球上唯一一種不斷增長,永不枯竭的資源。在我區垃圾分類工作逐步推進的基礎上,怎樣將分類的垃圾進行有效處置和利用,給它們找個「好歸宿」。近日,欒城區廚餘垃圾處置站正式揭牌投入使用,同時,該站也是全市第一個嘗試建立源頭資源化廚餘垃圾處理站。
  • 機關單位如何做好垃圾分類工作!
    目前,垃圾分類是合理利用資源能源、深化節能減排的重要措施。「垃圾只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只有合理收集分配好這些資源,才能利用它們創造更多的價值。我國在垃圾分類問題上強調了多年,但成效並不明顯:在不少城市街頭,雖然隨處可見標有垃圾分類的垃圾桶,但很多時候形同虛設。
  • 連城縣實驗小學開展「學好垃圾分類 逃離垃圾圍城」主題活動
    義大利著名詩人但丁曾說過:「世界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寶藏。」既是寶藏,那麼只要放對地方,就能充分挖掘和發揮垃圾最大的價值。為了增強學生們的環保意識,知道資源的可重複利用性,從而培養孩子們綠色、環保、低碳、文明的生活態度與生活方式,11月27日,連城縣實驗小學四年段特邀請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的志願者,開展了一次豐富多彩、意義非凡的垃圾分類主題活動。活動伊始,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的志願者們結合PPT和小視頻,讓孩子們對地球目前形勢嚴峻的環境現狀有了一個直觀的了解。
  • ​ 桐廬縣瑤琳小學:製作創意書籤 學習垃圾分類
    浙江在線12月21日訊(通訊員 方桐)「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是地球上唯一一種不斷增長、永不枯竭的資源。」近日,為了培養一年級小朋友的生活垃圾分類意識,了解生活垃圾分類的意義,瑤琳鎮社會事務辦攜手桐廬縣瑤琳小學組織了一堂生動有趣的垃圾分類主題課,針對一年級小朋友們的垃圾分類掌握情況進行了一次小測試。
  • 【書香永和】這場親子悅讀會,3名小萌寶為垃圾分類代言!
    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廢紙可以變新,廢舊電路板裡能提煉出貴金屬,橘子皮可以用來做塑料!
  • 9歲崇明娃改編垃圾分類順口溜,教你做環保達人!
    在學校期間,她對垃圾分類相關課程十分感興趣。在家裡,爸爸媽媽對垃圾分類這件事也非常認真。在他們的潛移默化中,垃圾分類成了「妮妮」每天的「必修課」,還自編了一首垃圾分類順口溜。去年7月,上海正式推行垃圾分類。一時間,買最貴的垃圾桶,熬夜學習垃圾分類知識……成為吾哩的日常。但光是自己學會了分類還不行,家裡的老人和孩子可都不能落下,尤其是小朋友們。你知道嗎?
  • 南京陳維超博士創作《垃圾分類總動員》
    而這已經是他轉業到地方8年來創作的第四首城市治理主題曲。為配合南京市垃圾分類宣傳工作,他在2018年10月22日創作了《垃圾分類總動員》。說起這首歌的創作,陳維超回憶說:當年5月,玄武區委組織部統一組織城建城管系統機關幹部到杭州市委黨校學習城市精細化管理。第三天,培訓班統一組織學員們參觀杭州市天子嶺生活垃圾填埋場。
  • 垃圾分類從頭疼到閉眼都會 秒懂垃圾分類絕招
    比如將易腐有機成分為主的廚餘垃圾單獨分類,為垃圾堆肥提供優質原料,生產出優質的有機肥,這樣有利於改善土壤肥力,減少化肥施用量;把有害垃圾分類出來,減少了垃圾中的重金屬、有機汙染物、致病菌的含量,有利於垃圾的無害化處理,即減少了垃圾處理的水、土壤、大氣汙染風險。再生資源利用進行垃圾分類,也可以讓再生資源重複循環利用,節約原生資源。
  • 上海家庭「垃圾分類」 觀察筆記
    像我爸媽和我爺爺奶奶這樣的中老年市民,是否真的會做好垃圾分類?他們如何判斷這些複雜的生活垃圾的種類?而行為的規範是否真的能帶來觀念上的改變?  今年春節回上海過年的我,以一個闖入者的身份,把自己的家庭作為樣本,體驗並觀察著「垃圾分類」在上海普通家庭中的實踐。
  • 已有6地加入到垃圾分類行列 垃圾分類概念股有哪些?
    「垃圾也有家,分類靠大家」「垃圾變成寶,分類少不了」。自從北京5月1日開始實施垃圾分類以來,大街小巷均可看到類似這樣的宣傳標語。截至目前,已有北京等6地加入到垃圾分類行列,年內還有10城在路上。
  • 歌曲唱起來,垃圾分類很簡單
    垃圾分類正如火如荼地在惠州開展,相信大家也發現身邊多了很多不同顏色的分類垃圾桶。為讓垃圾分類深入人心,惠州市有些單位還編寫了垃圾分類公益歌曲,通過淺顯易懂的歌詞,讓大家更直觀地認識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具體內容。小惠特意選擇了三首,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上海「生活垃圾分類」始終保持第一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2019年以來,住建部每季度對全國46個試點城市垃圾分類考核排名中,上海始終保持第一。今天上午,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27次會議聽取本市實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