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創業公司研發智能分類垃圾箱,垃圾分類不再頭疼?丨硬科技

2020-12-27 界面新聞

記者 | 徐詩琪1

自2019年7月上海施行「最嚴垃圾分類」政策以來,「你是什麼垃圾」便成了廣為流傳的段子。人們對於複雜的垃圾分類方法難以短時間內掌握,生活中總要糾結辨認垃圾種類,也實在很不方便。

美國一家創業公司研發的「智能分類垃圾桶」或許能讓生活變得輕鬆一些。

這款垃圾桶名為TrashBot,是由初創公司CleanRobotics製作的。該公司試圖解決回收方面的根本挑戰:儘管很多人在努力減少資源浪費,但他們還是很可能錯誤地垃圾分類。

TrashBot看起來像是某些商場中常見的垃圾回收站,並不那麼有科技感。然而,CleanRobotics在其表面之下創建了一個系統,該系統利用人工智慧,攝像頭和機械機器人,將扔掉的東西分類為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物。

圖源:CleanRobotics官網CleanRobotics的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Charles Yhap說:「這個想法是出於我的個人經歷而誕生的。」

他舉了一個自己去食品超市的例子,在那裡,任何在沙拉吧吃東西的人都必須弄清楚要用哪個垃圾箱扔叉子,盒子和杯子。「我要吃掉食物,然後扔掉一些東西。面對著各種各樣的垃圾箱,我很困惑——而且很多地方的垃圾分類規則都不同,我仍然沒法確定自己做的是不是對的。」

他認為技術可以提供幫助。他說:「我們關注到傳感器和機器人組件成本的下降,以及算法和AI系統的普及,我們認為,也許我們能做一個更準確分類的垃圾桶」

當前美國的垃圾箱已經很昂貴了,在機場,一套單個的垃圾桶可能要1200美元。然而這種垃圾桶只是有光澤的金屬管,對人們分類垃圾來說沒什麼作用。「因此,我們認為我們能製造出具有價格競爭力並且更有用的智能垃圾箱。」

你可以像使用任何垃圾箱一樣使用這款智能垃圾箱,不過,每次只能扔進一個垃圾,才能使系統識別出來。當塑料瓶或其他容器進入垃圾箱時,蓋子會自動關閉,照相機和傳感器將有關該物料的數據發送到分類軟體,然後將其分類到正確的內部垃圾箱中,三到五秒鐘後,就可以準備扔下一個了。

除了這家公司以外,美國還有其他組織在進行垃圾分類與回收相關的研究。有些組織認為,低技術含量的解決方案就足夠有效。

例如,一家名為「全美回收(Recycle Across America)」的非營利組織認為,當今回收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垃圾分類不正確造成的汙染。全美回收認為,中國的案例是值得參考的:中國已停止接受其他國家的可回收資源,同時正在推行垃圾分類政策,在垃圾桶上標明清晰而統一的標籤,督促人們分類。

Charles Yhap對是否可以採用這種標籤方案持懷疑態度,並認為,僅靠標籤並不能解決問題。

他說:「對回收重要性的認識從未像現在這樣高。」 「我們正面臨氣候危機,每個人都在思考減少碳排放的方法,而浪費確實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人們仍然很難正確地進行回收。我認為這不僅僅是一個標籤問題,這只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工人分揀可回收物 圖源:CleanRobotics官網其他新技術可以在到達回收工廠後對可回收物進行分類,但Yhap說,在垃圾箱分類的第一步對於確保可回收材料不被汙染也是必要的。歸根結底,更好的分類意味著可回收材料具有更高的價值,並且更有可能被真正地重複利用。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回收規則的變化,這款機器可以自動更新;他們還可以根據回收中心的偏好進行調整(例如,機器人可以檢測出容器中剩餘了多少食物)。

該公司的第一個垃圾箱計劃用於火車站和飛機場等大規模場所,不久之後將推出用於小型咖啡館和辦公室的小型垃圾箱,以及用於堆肥分類的垃圾箱。該公司目前正在籌集資金以擴大規模,並正在探索新的商業模式,使其可以在某些地方免費安裝垃圾箱。

相關焦點

  • 理工男放棄保研探索智能垃圾分類
    2020年9月,南昌大學主校區開始逐層撤除樓道內原有的垃圾桶,在學生公寓樓下鋪設四分類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並將環境信用體系接入學校管理系統,要求學生垃圾下樓、實名分類投放。這些四分類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由南昌大學「葉子再生」創業團隊研發設計運營,能夠一步到位解決「你是誰」「你扔的是什麼垃圾」和「獎懲兌現」等多個難題,團隊創始人正是尚一,成員都是來自南昌大學各個學院的學生。
  • 理工男探索智能垃圾分類一步解決「你是誰」「你扔的是什麼垃圾...
    2020年9月,南昌大學主校區開始逐層撤除樓道內原有的垃圾桶,在學生公寓樓下鋪設四分類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並將環境信用體系接入學校管理系統,要求學生垃圾下樓、實名分類投放。這些四分類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由南昌大學「葉子再生」創業團隊研發設計運營,能夠一步到位解決「你是誰」「你扔的是什麼垃圾」和「獎懲兌現」等多個難題,團隊創始人正是尚一,成員都是來自南昌大學各個學院的學生。
  • 搞不懂垃圾怎麼分類?智能垃圾桶能幫你掃描
    這的確很難講,但來自於劍橋顧問公司的一款新型垃圾處理系統,就旨在使用人臉識別系統和機器學習來幫助人們進行垃圾分類。由於美國和英國的垃圾回收率較低,可能是由於消費者搞不懂什麼是可回收垃圾,這個以零售為主的垃圾回收中心就可以幫助我們對垃圾進行分類。該公司放眼於未來,在未來當你以上述方式對垃圾進行處理時,你甚至可以通過手機app來獲得獎勵,獲得的積分可以兌換成款項,這些款項可以捐獻給慈善機構。
  • 物聯網+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系統解決方案
    隨著政策文件不斷出臺,明確到2020年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到2025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由此可見,隨著垃圾分類制度的進一步落地,行業在5~7年內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以往通過混合收運的垃圾處理方式將改變,處於用戶端的居民小區/住宅片區的前置分類投放環節擠推出爆發性市場需求。
  • 東陵智能分類垃圾回收機廠家供應
    智能分類垃圾回收機我國不完善的塑料回收產業鏈條帶來的嚴重二次汙染,這個問題已經被和行業所認識並高度重視。隨著環保督查的加強,我國的廢塑料行業的小作坊問題得到極大改善,現階段這個行業正在由安全處理向著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將塑料從生活垃圾中分離的方向發展。「網際網路+回收」和物聯網是促進傳統回收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物聯網智能垃圾分類設備及系統,為垃圾分類和資源循環利用提供創新思路及工具,逐步改變統回收「小、散、差」的狀況,推動我國垃圾分類智能化發展。
  • 智能技術加持,廣州垃圾分類來得更輕鬆更高效
    垃圾箱人臉識別監控、塑料瓶科技拆解分類、垃圾焚燒發電效用大......廣州市的垃圾分類起步較早,也是全國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不僅市民參與率高、垃圾分類氛圍好,而且通過智能科技加持,提高了分類效果,探索出一條具有廣州特色的垃圾分類新路子。9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深入走訪各社區和垃圾處理站,對廣州市民身邊的垃圾分類「硬實力」進行了一番了解。
  • 民生智庫 | 智能技術加持,讓垃圾分類更輕鬆更高效
    垃圾箱人臉識別監控、塑料瓶科技拆解分類、垃圾焚燒發電效用大......廣州市的垃圾分類起步較早,也是全國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不僅市民參與率高、垃圾分類氛圍好,而且通過智能科技加持,提高了分類效果,探索出一條具有廣州特色的垃圾分類新路子。01
  • 銅川垃圾分類宣傳畫
    銅川垃圾分類宣傳畫招募垃圾分類督導員,加強督導員崗前知識和技能培訓,使其熟練掌握垃圾分類的知識技巧,提高廚餘垃圾分揀純淨度。充分利用黨建聯建等方式,發動公司黨員幹部和職工志願者,結對社區開展垃圾分類志願服務行動,引導居民掌握分類常識,普及分類理念,指導居民正確投放,切實把「要我分」轉變成「我要分」,進一步使垃圾分類深入人心。
  • 駐馬店:垃圾分類讓綠色環保理念深入人心
    天中晚報訊(文/圖 全媒體記者高琳琳)昨日一大早,家住市區解放大道西段瑞達小區的王女士拎著家中積攢的廢品到樓下學習使用垃圾分類智能回收機,幾位帶孩子的住戶也前往觀摩。「通過垃圾分類積分兌換生活用品,操作起來很方便。」服務人員在一旁向大家解釋。
  • 華展貓先生招商加盟:你不知道的智能垃圾分類
    公司智能垃圾分類產品採用智能化與5G物聯網技術融合,自主研發創造出具有智慧財產權專利技術的異味控制系統,設備選材均甄選國內一線品牌,致力於為智造、生態、人文、智能的幸福家園而奮鬥,為助力智能社區、智慧城市建設而努力,為有效推進綠色可持續發展而不斷創新。
  • 新朋友「藍寶」亮相校園 高科技讓學生進行垃圾分類更便捷
    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姚佳琳 記者 江躍中)近日,一個身著藍色外衣的新朋友在普陀區朝春中心小學亮相了,它能幫助學生進行校園的垃圾回收,還會獎勵垃圾分類做得出色的同學,它就是藍寶智能回收箱。圖說:「藍寶」垃圾智能回收箱。
  • 泰山區打造垃圾分類「全要素樣板區」
    近日,記者來到財源街道松園小區示範點,垃圾分類亭在這裡隨處可見,亭內設有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四類垃圾桶,每個綜合收集點還配備垃圾分類指導員,引導居民分類投放,開展源頭強制分類,居民只需要將手中的垃圾交給分管員,便可根據投放不同的的垃圾及重量獲得相應積分,居民可用積分在APP兌換物品等。此舉不僅營造濃厚的生活垃圾分類氛圍,還積極引導市民主動參與到垃圾分類當中。
  • 北京實行垃圾分類新規,有舞臺施工的劇院如何引導分類?
    同時以小組為單位,副院長兼任 「垃圾分類管理小組」 領導小組的組長,各相關部門的負責人作為成員單位的成員,專門建立管理工作群,便於工作溝通和實施過程的監督管理。同時,劇院已在公共區域、辦公及後臺區域的衛生間、水房、樓梯間及通道等地點設置更換了分類垃圾箱,並張貼垃圾分類提示海報,方便員工及時對垃圾進行分類。
  • 垃圾分類從頭疼到閉眼都會 秒懂垃圾分類絕招
    美國對垃圾分四類:可回收垃圾、廚房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並且有一個「多扔多付」垃圾收費體系,這一體系自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就已經開始實施運用,居民產生的生活垃圾數量越多,垃圾清理的費用也就越多,每個家庭都需要為產出的垃圾承擔成本。
  • 上海寶山區顧村鎮引進高新技術企業多措並舉推進垃圾分類
    上海市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垃圾分類工作,黨政齊抓共管,落實屬地責任,建立了市、區、街鎮、居村聯席會議制度,支持居民區(村)黨組織發揮核心作用,形成居(村)委會、業委會、物業企業、志願者、社會組織等「多位一體」協同推進模式。記者來到位於上海寶山區的顧村鎮調研垃圾分類的實施情況,其轄區內的新顧村大家園B區智能四分類箱房引起的記者的注意。
  • 智能櫃式垃圾箱「亮相」天津港保稅區
    居民眼中的「快遞櫃」其實是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近期在空港區域試點安裝的智能櫃式垃圾箱。在居民小區推行使用這款顏值高、人氣高、功能多的智能櫃式垃圾箱,旨在培養社區居民自覺垃圾分類的習慣。「智能櫃式垃圾箱的最大亮點在於刷臉或掃碼開箱投放可回收物,自動稱重進行相應的積分獎勵。」
  • 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亮相小區,「吃」垃圾還能「吐」現金 !
    垃圾分類引領著低碳生活新時尚,如今,智能回收箱亮相秦皇島,該設備不僅可實現垃圾分類,還可自動稱重和計數,市民通過一部手機,就能讓垃圾變成現金。近日,由河北濱冉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垃圾分類智能回收箱在在水一方小區正式「上崗」。
  • 自主研發「亦分類」微信小程序,亦莊鎮開啟垃圾分類2.0模式
    「您這垃圾分得真不錯!這袋是廚餘垃圾,可以積50分,來,我掃您的碼,給您把分積上……」一排整潔的垃圾桶旁,大興區亦莊鎮鹿海園三裡小區垃圾分類桶前指導員石文成正在用微信「掃描」居民手中的專屬垃圾分類二維碼卡片。居民完成投放的同時,積分也分別顯現在居民手中「亦分類」小程序和亦莊鎮垃圾分類管理系統中。
  • 大件垃圾如何處理?無人指導怎麼辦?垃圾分類五大難題如何破
    巡遊桶車隨時「補位」永順鎮轄區範圍廣,居民小區有上百個,推行垃圾分類任務繁重。在全鎮推行垃圾分類的基礎上,經過反覆研究,鎮政府先期選取了範莊社區等5個社區作為規範化試點。和其他普通社區的區別是,試點社區配了分類指導員和智能垃圾箱,分類指導員手把手地教居民進行精細化垃圾分類。
  • 美院:「垃圾分類」納入學分考核 正確分類還可積分換物
    內容提要:正確的垃圾分類可獲得積分,不僅能兌換綠植等獎品,還與素質教育學分掛鈎。天津北方網訊:正確的垃圾分類可獲得積分,不僅能兌換綠植等獎品,還與素質教育學分掛鈎。《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以來,天津美術學院作為生活垃圾可回收物智能分類等校園垃圾減量及無害化處理試點,上線了「智能垃圾分類與素質教育互聯平臺」,打造「網際網路+垃圾分類」的新模式,師生足不出戶便可實現可回收物的處置。教學樓中,智能垃圾箱的藍色箱體一字排開,主要收集紙張、金屬、塑料、織物等四種可回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