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有言:「巽而耳聰目明,柔進而上行」,這無疑是一個人莫大的福分。身體是我們的殿,沒有物質身體的健康,又何談精神的健康和社會性發展?孩子小的時候,是在打一生的基礎,對身體的看顧應該要排在No.1的位置。
認識器官,照顧身體,是「生命教育」裡不可缺少的內容。9.26號上午,紅杉中英文系列故事會的第二講如約舉行。
本次的主題:眼睛和耳朵。
我們先通過謎語來加深孩子們對這兩大器官特徵的認識。
活動之初,寶貝們或許是剛進入環境,或許是不常玩「猜謎語」的遊戲,所以都有點小含蓄。經過稍許提示,牧心寶貝先猜中了第一個謎語的答案。
有了第一輪的熱身,第二個謎語被很快拿下。恩陽經外婆點撥,立刻想出了答案,不錯喲!
接下來的環節,我在準備時就覺得會吸引到孩子們的眼球兒。雖然自己動手搞出來的皮影小劇場屬業餘+草根的微劇場類型,人物造型不那麼到位,紙偶動作也未必嫻熟,但經過此次嘗試,孩子們看到了這樣一種有趣且好玩的形式:幾個黑色卡紙剪出來的小人兒,在一塊兒不大的硫酸紙後面呈現出了它們的輪廓。光影效果,還有以後讓孩子們嘗試自導自演,是我最希望帶給他們的。菲菲很棒,她第一個發問:「這個是怎麼出來的?」 很好啊!能提出問題真的是非常棒!
光,我們要有光!
微劇場上演的故事也不是隨隨便便選的喲!經過反覆比較和誦讀,Jutta最後確定了聖經故事中《大衛和巨人》這一膾炙人口的經典。改編成小劇本後的情節雖然簡單,但孩子們還是可以通過故事中的精華看到大衛的機智與勇敢,一個小孩子是真的可以打敗高大、強壯、可怕的巨人啊!
正是從小就具備了這樣的膽識和品質,讓年幼時照看父親羊群的大衛最終變成了照看他子民的「大衛王」,在歷史上、聖經裡都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所有這一切,微劇、圖畫書、爸爸媽媽和整個世界.都是我們用雙眼看到的。眼睛就像光,給我們的身體和整個生命帶來光亮。當孩子們還在對大衛的故事意猶未盡時,本次的主題繪本也徐徐拉開帷幕了。
繪本先從科學的角度介紹了眼睛看、耳朵聽的原理。
信息的存儲與反饋與大腦密不可分。
眼睛和耳朵就像我們身體上精美絕倫的儀器。我們該怎麼照顧它們呢?
繪本強調了對眼睛不好的一些做法,同時也介紹了好的方法。
對於耳朵,我們又該怎麼做呢?
同樣地,有些事情我們不能做,那樣對耳朵很危險。
哇,眼睛和耳朵要迎來它們的快樂時光啦!
到雪地裡看遊行表演去嘍!
《Eyes and Ears》講完後,大家都活動活動吧!小手敲起來,小耳朵豎起來,一起玩擊鼓傳沙包遊戲吧!
恩陽先前看到小鼓就一直心心念,所以他自告奮勇第一個來擊鼓。我把孩子的眼睛蒙上,讓他短暫地體驗一下什麼也看不見的感覺。小鼓敲得挺帶勁兒,可沒敲多久就停了,沙包傳到了蹬蹬媽手裡。蹬媽給大家講了一個不冷不熱的笑話,雖然不長,但蹬媽那始終柔和親切的笑容,配上她輕聲的話語,還是讓人蠻享受的。
遊戲繼續進行,菲菲舉手參與。為小姑娘點讚,那就讓眼睛們稍做休息,同時自己也感受一下「黑暗」吧。菲菲的鼓點兒舒緩而神秘,感覺會一直敲又隨時會停的樣子,還等沒反應過來呢,沙包就停在了Jutta手裡。哈哈沒事兒,經典保留節目奉上:head shoulders,大家一起邊比劃邊唱活動活動筋骨吧,畢竟它太popular了,小孩子們都會唱。
最後一輪的鼓槌兒握到了牧心寶貝的手裡。有趣吧,敲鼓的是三個小朋友,接到沙包的清一色是三個媽媽,寶貝們都是拿捏到位的高手啊。瑋瑋媽媽請兒子幫忙表演了接沙包遊戲,母子倆傾情投入,把看在一旁的菲菲給樂得前仰後合,這個抓拍真是令我滿意。
最後的十分鐘,我們留給了超級搞笑的一本繪本《你看到大象了嗎?》
這是超級搞笑的一本圖畫書。看到現在,不管是大小孩兒,還是小小孩兒,都會被畫面深深地吸引,成年人看了也是會心地一笑,裡面的童趣和作者的奇思妙想,真不是文字所能表達的(文字果然很少)。和大象玩「捉迷藏」?小男孩認真地找來找去,卻總也找不到這個龐然大物。結尾處的「飛毛腿」簡直是神來之筆,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出乎意料啊。
寫在最後:
此生不過分強求孩子必須要獲得世俗上的成功,如果他們有那個能力、個性和擔當固然是好事,能夠為自己、為別人多做一些有價值的事兒;如果不行,就安然做好自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能理解這一點也不容易,需要父母認同這種價值觀,並傳遞給孩子這樣的理念,擇一事終其生,也是成功。做自己,才有可能耳聰目明;愛自己,生活讓你耳目一新。
下一次故事會定在10月4號的周日。碼上諮詢,給喧鬧的長假留一汪寧靜的泉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