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時候看了一部科技大片:星際穿越,關於地球毀滅和拯救人類,在好萊塢電影中已經出現過很多次了。隨著環境的不斷惡化,地球人移民外太空遲早都會發生,好萊塢的編輯們,試圖通過他們無盡的想像力,為我們尋找一條星球移民的捷徑。
關於《星際穿越》涉及到很多的科學概念,包括蟲洞、黑洞理論、相對論、萬有引力等等,對於未知的領域,我總是喜歡去翻翻書,查查資料。
一、關於黑洞
基帕·索恩在《黑洞與時間彎曲》這本著作的開篇講了一個一支太空探險隊在太空中探索黑洞的經歷,故事挺無趣的,基本上就是形象地說了現代科學家對黑洞的研究成果:
1.什麼是黑洞
黑洞是空間中有著強大引力的超高密度的天體,假如太陽質量不變,大小卻變成桌球那樣,這就是太陽坍縮成了黑洞。
黑洞的特點就是有進無出,即:
①任何東西都可以掉進黑洞,黑洞外圍有一層「事件視界」,任何東西只要過了這個「視界」,都要掉進黑洞。
②任何東西都不可能從黑洞裡逃出來,包括光。
另外,因為沒有光從黑洞逃出,故無法直接觀測黑洞,但是從物體被黑洞吸入之前放出的紫外線、X射線等邊緣信息可以獲取黑洞的存在。
2.黑洞潮汐力
一隻很大的飛船飛向一個天體,飛船頭部距離天體比較近,受到的引力比較大,而尾部距離天體比較遠,受到的引力比較小,頭部和尾部的引力大小的差距,就會在飛船中間產生撕扯的拉力,這個拉力就是潮汐力。
如果天體是黑洞,質量非常大,飛船距離黑洞距離越小時,造成的引力差就會越大,這就是黑洞潮汐力。這個力甚至可以把飛船撕成碎片。飛船裡的太空人也同樣會受到潮汐力的作用,
對於一般我們接觸的物體,即使我們到達它的表面所產生的潮汐力也沒有多大,但是,如果是黑洞這種超大質量超大密度的天體,則有可能產生很大的潮汐力將物體撕碎。
這個感覺很有可出現在電影劇情中。(其實第一個星球上的巨浪就是由黑洞巨大的潮汐力造成的。)
二、關於蟲洞
下面就說說「黑洞與時間彎曲」的第十四章蟲洞和時間機器這一章的內容:
首先,基帕·索恩說了一件他的趣事:
1985年,基帕·索恩接到多年老朋友卡爾·薩根的求助。卡爾寫了一本科幻小說,希望把小說裡的科學理論寫的準確一點,想讓基帕·索恩指點一下。基帕發現書中的女主角居然掉進黑洞然後時空穿越了,這是不可能發生的。於是基帕寫信建議卡爾要依靠蟲洞做星際旅行。卡爾欣然接受建議,那小說叫「Contact」。後來被拍成電影叫「超時空接觸」,也是馬修主演,評價很好。
然後開始講蟲洞:
1.蟲洞在哪裡
關於蟲洞有三種說法:
一是蟲洞是宇宙中相距遙遠的兩點間的一條捷徑,就是一個蘋果,蟲子沿著蘋果表面走遠了,可是如果蟲子挖洞從蘋果裡面走就近多了,顧明思議,蟲子為了抄近路而在蘋果裡挖的洞。
二是蟲洞是連接黑洞和白洞或黑洞與黑洞的管道,故在黑洞裡能找到蟲洞。(白洞:黑洞死亡會變成一個白洞,噴射出之前黑洞吸入的物質)
三是蟲洞是時空隧道,能進行時空旅行。
沒人見過蟲洞,有人說我們周圍到處都是蟲洞,又有人說黑洞裡有蟲洞,基帕·索恩在書裡又說我們可以自己構建蟲洞。
2.負能量物質
蟲洞在某個時刻產生,短暫地打開,然後關閉、消失。從產生到消失,時間極短,短到沒有事物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從一個洞口穿到它另一個洞口。所以我們能利用蟲洞進行時空旅行前提是有辦法使蟲洞一直開著,不讓它消失。
基帕·索恩覺得有某種奇異物能貫穿蟲洞,使蟲洞一直開著。這種奇異物和人類所見的任何物質都大不一樣,它具有負能量。
要實現負能量其實並不難,參照系不同便可實現。在飛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接近蟲洞時,蟲洞周圍的能量自然就成了負的。
故要進入蟲洞,飛船的速度必須接近光速。
3.時間機器
假定我們能找到蟲洞並且有某種負能量可以讓它一直開著,那麼蟲洞就可以是一個時間機器。
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原理,如果你在太空中的速度足夠快,可以做到在太空中呆了幾十天,地球上卻已經過了幾十年,做到古人所說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即如果你2014年坐飛船接近光束進行時空旅行一個月後,回到地球,這時發現地球已經是2044年,這就實現了穿越到未來。
所以我們可以猜想劇情,等主角們穿越到其他星際空間完成任務後,回到地球,他們的兒女都和主角們一樣大年齡了。
目前的科學理論表明,回到過去是不能實現的。
----完----
最後,老崔的微信號:lishi_cui(搜索公眾號:中國歷史名人,即可)
回顧歷史,總會有一個名字能夠讓你不能忘懷,總會有一個王朝是你魂牽夢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