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燒腦《TENET天能》,開發影迷求知若渴的飢餓

2020-09-02 小北看世界


在《全面啟動》拆解了多層夢境的十年以後,克裡斯多福諾蘭的新片《TENET天能》疊合了多人在時間軸上的往返冒險故事,強力開發出影迷看電影的全新視角,若你怕自己像當初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一樣迷失在華麗的深層夢境裡,那麼這一次,諾蘭給予觀眾避免迷路的那顆陀螺,就是請你順應觀影的直覺,先跟緊天能主角的每個當下為要。


2020 防疫年,臺灣全民追戲劇的關鍵字概都與燒腦有關。打自《想見你》、《誰是被害者》到《永遠的君主》,每出愛戲都有人忍不住拿起紙筆畫起時間軸與分析圖練腦子,只是每回畫出心得,就又出現一出更難處理的戲、逼人學習進化。但在有了《TENET天能》這個大師級燒腦天花板電影問世以後,我確信戲劇迷在人生中短長期之內將無法看到另一部若此完美融合藝術與科幻、還燒腦到讓其他電影戲劇都看不到車尾燈且堅不可摧的裡程碑。


在我看完《TENET天能》的30 小時之內,生命頓時起了一個巨大的變化:學生時代的理工組魂整個被點燃,只要聽到看到有關《TENET天能》的劇情與科學原理的環境就忍不住跌進去熱切討論,企圖理清電影全貌卻又參不透,連晚上睡覺做夢都在想時間軸怎麼畫?人物關係的交會對於哪個角色的人生產生重大影響?辨識時間軸是正向與逆向的關鍵根據是什麼?那場大戰裡面敵我關係之外的時間軸行進系統是如何疊合出牌才能順利完成整個場戰事…… 經過了這求知若渴的飢餓30,更怕的其實是不知道未來要等到何時,才能有完全理解這電影全部的一天?


《TENET天能》是至今以來史上最燒腦諾蘭電影。老實說我認為觀賞《TENET天能》之前在意不想被爆雷的影迷都很偉大,因為那是擺明要有絕對二刷起跳的決心才敢做出的(防雷)決定,他們都是2020 年電影院的救市救星。

《TENET天能》集諾蘭導演所有作品之大成與進階,此新片有著《記憶拼圖》的時間回溯辦案記卻從一人變成了一支天能軍隊;有著《頂尖對決》看見另外一個自己時困惑於是騙術還是魔術?的驚異;有蝙蝠俠拯救世界的決心和他與羅賓的完美情誼;有著《全面啟動》闖入疊合多層夢境裡冒險一搏的刺激、更有《星際效應》企圖打破五維空間帶領觀眾穿越宇宙的開天眼魄力,只是這一次,諾蘭繼《敦克爾克大行動》之後具現化的戰場不是夢境、歷史或宇宙空間,而是時間。


夢境、歷史和宇宙空間都是摸不到但有畫面基礎的,然而時間沒有。幸好網絡時代影音平臺的崛起,每個人多少都能夠理解影片剪輯或者是看過時間軸上影片倒轉的樣貌與原理,舉凡看到綜藝節目跳針剪輯時被激起的觀影情緒波瀾、漏看或想重溫重要戲劇戲碼時拉著時間軸往後回放的起心動念緣由、以及意圖看到同個時空事件的另一個視角敘事(或側拍花絮)來重新理解狀況等等這些我們曾經操控過時間軸的無意識小動作,都被諾蘭化作了巨大拯救世界的唯一必然舉動。

且《TENET天能》還提醒了觀眾以前看回到過去電影時沒特別注意到的事:即便主人翁是回到過去了,但對於主角而言,體驗著回到過去這件事本身也是他人生的向前邁進。後退原來是向前。


當我們在戲劇爆炸年代以為好戲看不完所以瘋狂追求2倍速或者一心二用、習慣邊追劇邊滑手機的時候,無法理解世界越快心要怎麼慢下來的時候,《TENET天能》要我們專注在當下的方式,反而是回敬給觀眾比2倍速更快更複雜的情節、讓影迷首刷完電影出影廳以後馬上心甘情願回頭再買一張票進電影院再看一次,甚至熱切渴盼著電影快出藍光好供我們回家慢放研究拉片出個所以然,只因《TENET天能》這顆名之為時間的膠囊一旦打開,它本身就是一個宇宙大爆炸,在電影誕生後125 年的今天,克裡斯多福諾蘭向世界證明電影根本還有太多可能待被挖掘。


相關焦點

  • 諾蘭導演新作《天能》(TENET)極度燒腦
    點擊觀看堪稱年度大作《天能》的即將上映,《天能》是大導演諾蘭的新作,耗資2億美元的美國大片。跟以往的諾蘭電影一樣,這部電影也非常燒腦,也是所有諾蘭電影裡最為燒腦的一部,物理學碩士以下禁止觀看,看一遍你絕對看不懂的電影。大家是不是很期待,也很想挑戰一下呢?
  • 諾蘭新作《Tenet》中文譯名翻車?回文翻譯更燒腦
    話說大家聊起這部電影也是腦洞大開,什麼「遇事不決、量子力學」、「燒腦、懸疑、震撼」、「諾蘭導演職業生涯之最」、「比《盜夢空間》更成熟、比《星際穿越》更真實、比《敦刻爾克》更精妙」等等,各種好評花樣百出。相比較熱情的中國影迷,國外媒體對《信條》的評價更加嚴格。目前IMDb是79分,爛番茄新鮮度74%,Metacritic甚至低到了69分.
  • 年度燒腦!諾蘭新作Tenet中文譯名慘遭翻車?網友:少點「譯境」...
    話說大家聊起這部電影也是腦洞大開,什麼「遇事不決、量子力學」、「燒腦、懸疑、震撼」、「諾蘭導演職業生涯之最」、「比《盜夢空間》更成熟、比《星際穿越》更真實、比《敦刻爾克》更精妙」等等,各種好評花樣百出。相比較熱情的中國影迷,國外媒體對《信條》的評價更加嚴格。目前IMDb是79分,爛番茄新鮮度74%,Metacritic甚至低到了69分.
  • 諾蘭最新燒腦電影「天能TENET」介紹
    著名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 (Christopher Nolan) 最新執導的科幻特務電影」天能TENET」也伴隨影院開放在各大院線上映。」天能TENET」 耗資2億美元,主演演員包括奧斯卡得獎電影「黑色黨徒」的約翰·大衛·華盛頓和「暮光之城」的羅伯·派汀森。 天能作為影院開放以後的首部領軍商業大片,自然成為了各大影迷目光的聚焦點。
  • 諾蘭最新燒腦大片《Tenet》,為什麼中文譯名很難譯出精髓?
    不少影迷看完後,精神恍惚一臉懵圈走出影院,表示「智商被碾壓」「看不懂」…A graduate in English literature from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Nolan excels in creating twists-studded complex stories, impressing viewers with his talent in making
  • 諾蘭最新燒腦大片繞暈觀眾,中文難譯出片名精髓?
    繼《星際穿越》之後,諾蘭的又一部燒腦巨製來了!
  • 英語 || 諾蘭新片《TENET》中文片名《信條》譯得太爛?
    影迷期待已久的諾蘭的新片《信條》(tenet)上映了,詞典醬第一時間就去看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呢~相信很多人是通過《盜夢空間》、《星際穿越》認識並喜歡上這位鬼才導演的。可見,tenet 的同義詞是 principle 或者 belief,那麼 tenet 這個名字妙在哪裡呢?仔細觀察,tenet 是一個「正過來、倒過去」都一樣的單詞。正序、逆序皆為其本身,特別神奇。
  • 諾蘭新片《TENET》熱映,但中文片名《信條》譯得太爛?
    影迷期待已久的諾蘭的新片《信條》(tenet)終於上映了,我也是第一時間去看了。相信很多人是通過《盜夢空間》、《星際穿越》認識並喜歡上這位鬼才導演的。這一次的《信條》(Tenet)依然很燒腦,講述的是時間的正敘和逆轉,看完後有一種智商被碾壓的感覺,還好看之前做了些功課,不至於被碾壓得太慘。今天我不做任何劇透,單純給大家講講電影片名,就一個單詞tenet。
  • 諾蘭新片《TENET》熱映,但中文片名《信條》譯得太爛?
    昨天,影迷期待已久的諾蘭的新片《信條》(tenet)終於上映了,我也是第一時間去看了。相信很多人是通過《盜夢空間》、《星際穿越》認識並喜歡上這位鬼才導演的。可見,tenet 的同義詞是 principle 或者 belief,那麼 tenet 這個名字妙在哪裡呢?仔細觀察,tenet 是一個「正過來、倒過去」都一樣的單詞。正序、逆序皆為其本身,特別神奇。
  • 諾蘭燒腦新片《TENET》刷屏,但中文片名《信條》譯得太爛?
    最近剛上映的「燒腦」電影《信條》,大家看了嗎?回文不是少數民族回族使用的文字,而是古今中外都有的一種修辭方式和文字遊戲。把相同的詞彙或句子,在下文中調換位置或顛倒過來,就會產生首尾迴環的奇妙效果,因此人們把這一奇特的語言現象叫做「回文」「palindrome」。
  • 諾蘭燒腦大片《信條》繞暈觀眾,中文片名遭吐槽:沒譯出精髓
    不少影迷看完後,精神恍惚一臉懵圈走出影院,表示「智商被碾壓」「看不懂」……對於大多數粉絲來說,諾蘭是一個傳奇。他畢業於倫敦大學學院的英國文學專業,作為一個文科生卻善於創作燒腦科幻片,在好萊塢主流電影中獨闢蹊徑,表現出濃烈的個人風格。諾蘭自編自導其所有電影,是當之無愧的作者型導演(auteur)。
  • 諾蘭新作《信條》來啦,史詩級燒腦大片,觀眾卻有一點不滿意
    諾蘭的電影一向以複雜的敘事結構和所謂「燒腦」著稱,無論是《盜夢空間》四層夢境的設置,還是《星際穿越》裡黑洞以及五維空間的展示,總讓人覺得自己的腦袋不夠大。或許是因為太過火爆,再加上影迷期待值太高,有不少網友表示影片的中文譯名欠佳,沒有譯出原片名「Tenet」的玄妙之處。Tenet,牛津詞典的定義:one of the principles or beliefs that a theory or larger set of beliefs is based on(一套理論或信仰的思想基礎),簡單點就是「信條」或「原則」。
  • 諾蘭新作《信條》譯名被吐槽?網友給出多個譯版,最後一條亮了
    太燒腦了好嗎?這種智商被碾壓的感覺,讓中譯君痛並快樂著。不知道大家看一遍懂了嗎?話說大家聊起這部電影也是腦洞大開,什麼「遇事不決、量子力學」、「燒腦、懸疑、震撼」、「諾蘭導演職業生涯之最」相比較熱情的中國影迷,國外媒體對《信條》的評價更加嚴格。目前IMDb是79分,爛番茄新鮮度74%,Metacritic甚至低到了69分......
  • 諾蘭三連映,壓臺的《信條》最燒腦
    這部豆瓣排名第九的燒腦口碑之作復映當天空降票房榜第三,有人十年前錯過趕來補票,有人抓緊機會大銀幕重刷。 因此《盜夢空間》一度被影迷冠以「硬核燒腦」的標籤,很多觀眾沉浸在二刷三刷尋找細節、解構夢境的快樂中。
  • 燒腦電影《信條》,上映2天破2億,諾蘭的又一神作誕生
    現在各個地方的影院都開始營業了,前段時間爆火的《八佰》票房突破20億,現有《信條》這部電影,剛上映2天就突破2億。這也是諾蘭的最新一部作品,對於喜歡看諾蘭電影的影迷們來說前有《星際穿越》、《盜夢空間》重映,後有硬核燒腦的《信條》,簡直不要太爽。
  • 諾蘭新片《TENET》熱映,中文片名《信條》卻遭吐槽:翻譯不地道
    《信條》的故事,諾蘭琢磨了20年。 #英文片名TENET# 《信條》除了電影劇情燒腦,還有不少網友指出影片的中文譯名欠佳,沒有翻譯出原片名「Tenet」的玄妙之處。一套理論或信仰的思想基礎tenet的意譯簡單而言就是「信條」或「原則」。但仔細觀察後又可以發現,tenet還是一個回文詞彙。即是一個「正過來、倒過去」都一樣的單詞。正序、逆序皆為其本身。也與電影內容相對應,所以真是取了個不錯的英文片名。
  • 諾蘭新作《信條》譯名被吐槽?網友給出多個譯版,最後一條亮了!
    話說大家聊起這部電影也是腦洞大開,什麼「遇事不決、量子力學」、「燒腦、懸疑、震撼」、「諾蘭導演職業生涯之最」、「比《盜夢空間》更成熟、比《星際穿越》更真實、比《敦刻爾克》更精妙」等等,各種好評花樣百出。相比較熱情的中國影迷,國外媒體對《信條》的評價更加嚴格。目前IMDb是79分,爛番茄新鮮度74%,Metacritic甚至低到了69分.
  • 諾蘭新片點燃全國大銀幕,「燒腦」的《信條》能創造多少票房?
    影迷小羅參加了克里斯多福·諾蘭(以下簡稱諾蘭)新片《信條》的首映,她告訴每經記者,這是她今年9個月來首次走進影院,「影城幾個月前就開業了,不過大都是重映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剛剛上映沒兩天的《信條》,口碑已然出現兩極分化:喜歡的粉絲直呼「諾蘭是天才」,並有不少人表示會多看幾遍,「看了《信條》,覺得《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都不燒腦了」;但也有觀眾直言,「這部電影著實累人」、「雲裡霧裡,看不懂」……若能逆轉時空,想回到何時?
  • 諾蘭作品必屬佳品,《Tenet》未上映獲好評
    「諾蘭作品,必屬佳品!」這是近年代來,好萊塢及國際影壇一句令影迷津津樂道的口號。以少產量,高質量聞名影壇的好萊塢大導演基斯杜化·諾蘭(Christopher Nolan),繼2017年的戰爭巨作《敦刻爾克》(Dunkirk)後,時隔三年終於推出最新作品——科幻電影《天能》(Tenet)。由於遇上冠病疫情在全球肆虐,諾導此次的新片此前被迫展延上映,如今終於定於8月26日在大馬開畫,令引頸長盼的粉絲們終於能夠一睹諾蘭的另一部神作了。
  • 諾蘭《信條》上線,燒腦到無法劇透,又一部「神片」預定
    這部打著「逆轉未來」旗號的科幻片 ,絕非像以往的類似科幻片一樣將「逆轉未來」這個梗蜻蜓點水地用一下,而是深層次地融合了「逆轉未來」「時空穿越」「平行世界」等等著名科幻梗,在物理學知識的基礎上發揮想像力,堪稱「燒腦」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