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本文略🔞,觀者自酌。
昨天不少同學在各種群、私信裡問我,為什麼微信把「拍一拍」的英文翻譯改了,今天就聊聊這個話題。
微信推出「拍一拍」一段時間了,大家的熱乎勁也下來了,就在這個時候,微信團隊又搞事情,往「拍一拍」增加了兩個新特性。
微信iOS版昨天更新版本了,「拍一拍」功能變得更加強大了,添加了後綴設置功能。
用戶可以自定義自己「拍一拍」的文字後綴,在朋友拍自己的時候顯示。
比如後綴是「小毛驢」的話,就顯示為「xx拍了我的小毛驢」。
不過今天要跟大家侃的不是這個新功能,而是新版「拍一拍」把英文名稱給改了。
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文末有連結),如果你使用的是英文版微信,那麼在舊版「拍一拍」中,無論你拍別人別人拍你,英文都是 nudge。
簡單複習一下,nudge 表示「用胳膊肘輕輕碰一下某人」。
但新版「拍一拍」中,你拍別人以及自己拍自己,英文仍然是 nudge,但是,當別人拍你的時候,你微信端上顯示的單詞是:
大家可以把微信改成英文版後試一下,就是這個 tickle。下面就來看看 tickle 到底表示什麼意思:
to move your fingers on a sensitive part of somebodyʼs body in a way that makes them laugh
用你的手指在別人身體的敏感部位移動以讓對方發笑。
這不就是「撓痒痒」的意思嗎?見下圖:
撓痒痒一般是小孩之間逗樂的遊戲,成年人一般不會玩這種遊戲,除非情侶間的…(此處省略一萬字)。
我突然想到了海外搞笑詞典「Hipdict」 對 tickle 的一條定義:
Tickle: action that is either going to lead to kissing or an extreme act of violence.
「撓痒痒」只會產生兩種結果,要麼讓你們激情擁吻,要麼讓你們雞飛狗跳。
貌似這個定義一般只限於成年人之間。
想像一下:你突然 tickle 了一下你的女朋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如果對方心情不錯,或許會引發一番纏綿悱惻,如果對方心情不好,可能真的要拍你了。
再給大家補充一個跟 tickle 有關的英文成語:
slap and tickle
來看看《劍橋詞典》上的解釋:
這個定義有點汙汙的,我這裡就不展開講了,或許可以翻譯為「(男女間)打情罵俏」。劍橋詞典提供的這個例句挺有意思:
I think there's a bit of slap and tickle going on in the back of that car over there.
我覺得那輛車的後座上正在進行一場雙人運動。
這個例句是不是讓你想到了電影《鐵達尼號》上的那個場景?
老司機都懂的...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對 tickle 產生了某種不好的印象…其實它也有較為正常的用法:
to tickle your taste buds
這是是一個常用的英文短語,表示「挑動你的味蕾」,實際用來描述食物味道可口,就如同在挑動舌頭上的味蕾一般,讓人吃得津津有味。比如:
Try this! It’s absolutely delicious. It will tickle your taste buds!
嘗一口!它的味道簡直太好了,會挑動你的味蕾!
周星馳電影《食神》劇照
總而言之,nudge 這個詞比較中性,比較符合「拍一拍」這個功能的初衷,而 tickle 這個詞呢,感覺畫風就變掉了。
試想一下,如果你用的是英文版微信,某一天你老闆拍了拍找你談工作,結果微信裡顯示:
王總 tickled you
「王總撩了你一下」,是不是感覺怪怪的?
不知道微信為啥採用兩種不同的翻譯,而且不同視角顯示不同的單詞,或許想告訴我們:
你以為你在nudge(拍一拍)別人,在別人看來,你是在tickle(撩一撩)他們...
所以,為了避免浮想聯翩,以後還是有事說事,沒事少拍吧。
精選:微信新功能「拍一拍」為啥翻譯為 nudge?網友已玩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