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娛樂圈,熱愛健身的俊男美女很多,他們往往是出於保持好身材的需要,而在企業界,熱愛運動的健身達人也不少,他們大多明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一淺顯的道理,雖然企業家的時間非常寶貴,他們的時間是和金錢劃等號的,但絲毫也不影響他們抽出時間來健身和運動,很多人都保持著良好的健身習慣。比如:馬雲打太極,馬化騰跳街舞,李彥宏「荒野求生」,潘石屹愛跑步,王石玩賽艇。
70歲的王石:企業家裡的健身達人,愛冒險的運動家
王石是企業家中最著名的健身達人,愛冒險的運動家,他爬過珠峰,跑過馬拉松,穿越過沙漠,玩過帆船、賽艇、滑雪、攀巖、開滑翔機,飛滑翔傘等許多戶外運動項目,特別愛好賽艇,為了推廣賽艇運動,他還是亞洲賽艇聯合會終身名譽主席。
賽艇
王石即將迎來70歲的高齡,由於長年堅持健身的習慣,讓他的身體顯得非常年輕,身體的體脂率才9.2%,體能甚至比很多20多歲的小夥子還棒。
他說:「我馬上就70周歲了,大家看我狀態還不錯吧?人到老年,最好不要給社會和家庭增加負擔,這是我們的責任。」
攀登珠峰
王石敢於創新,敢於冒險,他說:「人生本身就是一場冒險,如果你怕風險的話,就什麼都不用做了,那人生還有意義嗎?如果你想明白自己的活法,就不要在乎別人怎麼看!懂你的,不用解釋,不懂你的,解釋有用嗎?」
王石覺得人生最恐懼的事,就是你活得已經沒有好奇心了。
一、強人王石
王石出生於1951年1月的廣西柳州,17歲參軍,在鐵路局工作過,後畢業於蘭州交通大學,靠做飼料中介商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983年來到深圳創業,1988年擔任萬科董事長兼總經理。2018年辭去萬科獨立董事職務,同年,出任華大集團聯席董事長。
年輕時的王石
爭強好勝是王石性格上的一大特點,在中國地產界,他被稱為「教父」,在戶外運動領域,他2次登上過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其中一次還差點失去生命,在求學求知的路上,他孜孜不倦,被世界最高學府授予「院士」稱號,甚至在個人情感上,他也被眾人稱為人生大贏家,用一碗紅燒肉就俘獲了美女的芳心。
王石、田樸珺
都說「商場如戰場」,商場競爭殘酷激烈,一不留神就可能墜入深淵,王石30多歲時去深圳創業,即使在破產邊緣,他仍沒有放棄,終成為叱詫商場的一代梟雄,50多歲被醫生判了死刑,還敢去挑戰去登珠穆朗瑪,王石說:「生活也是一個個選擇題,遇到困難別放棄,下道題可能自然就有答案了。」
雖然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但是在紛繁忙碌的競爭壓力下,大家的內心漸漸遺失了對美好的想像。只有讓自己慢下來,才能有時間思考,讓自己靜下來,才能看到自己的內心,從而感受到生活的真諦。
王石說:「少就是多,慢就是快。」
強悍的王石最佩服的人是「中國菸草大王」褚時健,他說:「人生不是看他的高峰,而是看由高峰跌到低谷的反彈力。」
王石和褚時健
王石在《褚時健傳》前言中這樣寫道:「褚時健是一個簡單的人,他的褚橙創業和雄心無關,也和傳奇無關,只和他的人生習慣有關:做事,不閒著。成功,財富都是順帶的結果,面對耄耋之年又引起公眾的狂熱關注,他非常無奈:『為什麼不忘了我?』——褚時健一直只想做自己。」
王石在拜訪褚老曾經想過退休後如何安享晚年,是褚時健告訴王石,人生無暮年。
二、健身要學會克服不適
王石說:「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強者,一種人是弱者。強者專給自己找不適,弱者給自己找舒適。想要變得更強,就必須要學會強者的必備技能,那就是讓不適變得舒適。」
如果你看到一個身材好的人,你應該知道他曾經經歷了不舒服,但現在的他很舒服。
馬拉松
如果你想要變成強者,你首先要找到一件你想做的事情,這件事情開始時會讓你有點小不適,但是做成了以後你就會收穫很多。比如:健身這件事,當你不想去健身是因為感到不舒適,但是如果每次有意識地讓自己承受一些不適,就會逐漸提高自己的忍耐力,一旦讓自己養成了一種習慣,我們會依賴於這種不適帶給自身的有利刺激,從而讓自己感到更有活力。
健身
一旦你學會了這種技能,你就可以搞定很多事情,例如克服拖延症,健身運動,學習新語言,探索未知領域等等。但是很多人都傾向於迴避這種不舒適,要知道,沒有一件事情是簡單的,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忍受很多痛苦,甚至是讓自己遍體鱗傷。
三、健康管理
在健康管理方面,王石認為,首先是飲食,很多男性,人到中年就長出救生圈,這和吃飯、喝酒,和鹹、炸、油有關,健康的路還很長。
王石曾很喜歡吃甜的食品,覺得舒服快樂。為什麼呢?體內多巴胺激刺激的。熱戀時,多巴胺飆升;微博刷得停不下來?多巴胺飆升。多巴胺為我們提供能量和動力。
人人追求多巴胺,人人都想要快樂。
吃糖、喝可樂,大腦分泌多巴胺,讓你快樂;糖很快被消化,你就想要更多糖,來讓你快樂。長期下去會變得不健康!如此的多巴胺刺激,很容易進入惡性循環,傷害你的大腦,你的身體。
如何健康的讓你快樂?
健身運動可以促進多巴胺的分泌,飲食上多吃富含酪氨酸豐富的水果,比如香蕉、杏仁等;生活中保持樂觀的心態,養成自我的調節能力;保證充足的睡眠。
而如何健康運動,傳統觀念中有一些誤區,比如:年齡大了就不要出大汗,不要多運動,不要心跳快,其實按現代運動醫學,關於老年運動醫學,無氧運動能激發一種酶,可以阻止生命系統的衰退。再想想「我命由我不由天」,天是「本我」,不是由想法決定,而是大腦會情不自禁地發出信號,看到糖就想吃,但吃不吃在你,這是「自我」能決定的。
如何把握自己,別想太多複雜的東西,很多事我們自己就能做主,你覺得你自己怎麼樣,家庭怎麼樣,社會怎麼樣,國家就會怎麼樣。
四、健身達人
王石是一個有規劃的人,無論生活還是健身,都是如此,攀巖運動有「峭壁上的藝術體操」之稱號,他就經常參加攀巖比賽,而且家裡還專門弄了攀巖壁,划船機,每天都會按計劃進行訓練,不管每天多忙多累都會完成。所以,他參加的賽艇賽中,從來看不出他的體能有任何問題。
他非常注重時間管理,是個非常自律的人,比如:他在穿越沙漠時的時間規劃是戶外運動5:00起床,熱身10分鐘,10~15公裡x晨跑,7:00之前結束。
常年的戶外運動,讓他成了戶外運動達人,他喜歡的【戶外四件套】有前/後背包、拉杆箱、西裝袋:運動服裝、長跑鞋、拳擊套;西裝/便服/風衣;隨身書籍(保持在5~8公斤)……
漫漫人生路上的一點感悟:人有時就要自己找點苦頭吃,才更容易適應命運中的困難,這樣真正的風暴來臨的時候,你就會從容應對。
王石說:「當時我計劃三次登頂珠峰,至少兩次完成了,52歲是中國人登頂年齡最大的,在國際上比最大年齡是61歲,就在當年,一個71歲的日本人登上去了,行,我得超他啊,還想破登山的世界紀錄,但是呢2008年,結果一個77歲的日本人登上去了,還想著自己又得調整,結果那個日本人又上去了,他80歲了,而且據說,他還能再登。但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我還在哈佛呢,我在那過語言關,生活關,我發現讀哈佛比登山還難,登山還有物理高度,但哈佛這座山峰沒有物理高度的,而是心理的,精神上的。」
王石是興趣廣泛的健身達人,是熱愛冒險的運動家,在面臨70歲時,王石說道:「面朝大海。自信又不自信,為什麼呢?想選擇的很多職業醫生/偵探/記者……都沒能實現;卻成了一個商人;少年時代自認不是一個在運動場上能出風頭的,卻兩次獲得運動健將稱號;80年代改革開放,留學大潮,59歲才踏上留學之路,10年了,越學越感無知。認識這個氣象萬千的世界不容易,但更不容易的是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