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西班牙高分電影《飢餓站臺》:聊聊食人電影中的「蝸牛」意象

2020-08-20 文冰碎碎念

(有嚴重劇透,介意者慎入。)

最近看了火爆各大觀影平臺的西班牙高分電影《飢餓站臺》。

稍微對劇情了解一些的人應該知道這部電影裡有「食人」的情節,而有意思的是,片中多次出現了「蝸牛」。

蝸牛,出現在食人電影中,《飢餓站臺》絕不是首例。

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食人電影中的「蝸牛」意向。

醒來

男主角葛蘭醒來,發現自己身處囚室。一個老頭告訴他,現在是月初,他們處在48層。

這座監獄,被稱作「坑」,上到下,都沒有盡頭,具體有多少層,也沒人知道。

每天有一個平臺,盛滿各種食物,從第一層下落到最後一層。上層的人先吃,中層的人有殘渣剩飯,底層的人最慘,只剩下一堆破爛碟碗。

第一層的食物很豐盛。

48層的食物,殘渣剩飯。

171層

層與層之間宛如階級。上層人為所欲為,對食物撒尿、吐口水、下層人無法反抗,只能接受。

隨著時間推移,葛蘭發現了監獄裡的一些規則。

1、不可私藏食物。只有平臺停留在這一層的時候能夠擁有食物,一旦平臺下落,私藏食物者,將會被驟降或者驟升的氣溫,凍死或熱死。

2、每個月末,人們會被麻醉藥迷暈,重新隨機分配樓層。也許這個月你在最頂層,下個月就到了最底層。

3、每層囚室住兩人,一人死去,月末換樓層時,活著的人會匹配新的室友。

葛蘭一開始無法接受上層人吃剩的飯菜,但禁不住腹內空空,不久,就屈從於監獄的規則,跟著老頭開始大吃大喝。

這時候我們產生了很多問題:監獄坑到底是什麼?什麼樣的人會被送進來?這裡到底有多少層?而監獄坑裡發生的一切,外面都知曉嗎?

一切都是迷。

葛蘭想戒菸,決定進入監獄坑呆六個月,因為出獄之後管理局會給他一個正式文憑。

老頭自述因為暴躁症,把電視機扔出窗外,無意中砸死了一個人。

有善有惡,「監獄坑」絕不只是惡人的天堂,而是微縮的人類社會。

食人撒旦

一個月很快過去了。

某天夜裡,老頭問葛蘭:

葛蘭不明所以。

老頭告訴他,當麻醉藥過去,所有樓層會被重新分配。

他讓葛蘭祈禱明天。葛蘭懵懵懂懂,恍然睡去。

再一次睜開眼睛。他們被分到了171層。

葛蘭發現自己被老頭綁在床上,動彈不得。

在這一層,任何食物都不會留給他們。想要活下去,只有人,吃人。

而屍體放久了會腐爛,為了撐過這一個月,老頭將葛蘭像蝸牛一樣養了起來。

這是片中第一次提到「蝸牛」。

電影當然不會就這麼讓男主被活生生吃掉。

第八天,老頭割下了葛蘭腿上的第一塊肉,卻在一瞬間,被一個大眼女KO了。

這是大眼女第二次出現,而她第一次出現,是葛蘭還在48層的時候。一個人靜靜地坐在食物升降臺上,為了尋找她的孩子,每個月,都要從上到下,走那麼一遭。

這個過程,當然不是順順利利的,她要面對無數的惡意和傷害,但是大眼女奉行「叢林法則」,殺人者,人恆殺之。女人幹掉那些想要傷害她的人,從來都是毫不猶豫。

她在影片中代表的意象也很有意思,我們後面再深入來說。

大眼女救了葛蘭之後,還照顧了他一段時間。她割下老頭屍體上的肉,餵到葛蘭嘴裡。

葛蘭無法抑制地嘔吐,但是時間緩緩過去,飢餓讓人瘋狂。精神恍惚中,老頭的幻影不斷凌遲著葛蘭的神經。吃與不吃,欲望與克制,生與死。

仿佛地獄,食人地獄。而葛蘭的第一位室友,正是那將人拉入深淵的食人撒旦。

彌賽亞

再醒來,葛蘭來到了33層。死裡逃生,他長舒一口氣。

新的室友是「坑」的工作人員,也是葛蘭的面試官,因為身患癌症,自願進入「坑」裡。

她作為知情者,透露出幾個信息:

1、如果坑裡的每個人都只吃屬於自己的一份食物,管理局準備的食物足夠坑裡的所有人活下去。

2、監獄坑共有200層。

3、管理「坑」的人,更願意稱呼它為「垂直自我管理中心」。

面試官相信總有一天,坑裡的人會自發性地團結起來,反抗管理局。

為了達成「自發性團結」這個目標,面試官每天都會為下一層準備適量的食物,並且請求下一層的人只吃她準備的食物,並為下下一層的人準備同樣分量的食物,這樣傳遞下去,以便食物能夠到達更底層的地方。

面試官日復一日的勸說,下層的人始終置若罔聞,葛蘭終於忍不住了,他警告下一層的人,如果不按照面試官所說的做,就將屎抹在每一粒米上。

諷刺地是,警告起效了。坑裡的人已經失去了文明社會生活的能力,只會屈從於凌辱與暴力。

在「坑」裡,自發性團結不過是「被屎糊的團結」,可笑的寓言。

一天,平臺緩緩落下,上面躺著那個一直在尋找孩子的大眼女。她受傷了。

葛蘭和面試官救了她,但是當晚,大眼女宰了面試官的愛犬。

第二天,在大眼女離開之後,面試官告訴葛蘭,從來沒有什麼孩子,坑裡不收16歲以下的人。大眼女是個演員,想當亞洲的瑪麗蓮夢露,然而她現在成了一個瘋狂的殺人魔,尋找著不存在的孩子。

一部電影中,每一個角色的存在都有其意義。

男主角葛蘭做過兩個夢:一個是被大眼女搭救之後,夢到與她歡好,還有一個是在面試官告知他真相之後,葛蘭夢到大眼女要殺了自己。

歡好的夢境中,大眼女不是現實髒兮兮、冷酷麻木的樣子,她的肌膚細膩光滑,仿佛閃耀著溫潤的光澤,她溫柔地撫摸親吻著葛蘭,將他從食人撒旦營造的噩夢中拯救出來。

殺他的夢境中,大眼女舉著食人撒旦留下的改造武士刀,瘋狂地向他衝來。

男主葛蘭,擁有著普通人的天真的善良。他選擇帶書進入監獄坑,而不是武器;他充滿善意地向老頭介紹自己;他見到大眼女在下一層被人拖走時大聲示警;他幫助面試官推行她的所謂「自發性團結」的計劃……

在整部電影中,葛蘭沒有主觀惡意地傷害過任何人,甚至在影片的最後,為了心中的「道」,選擇了獻祭自己。

但他的兩個夢,第一個講他的欲望,第二個講他的怖畏,都跟這個大眼女人有關。

回歸主題。

葛蘭在33層又度過了一個月,再次醒來,他被送到了202層——比171層更低的地方。

面試官不等他醒來,就上吊自殺了,之所以沒有選擇從坑裡跳下去,是因為要把自己的屍體留給葛蘭。

這部電影有很深的宗教隱喻。自殺的女人在葛蘭的幻象世界裡,不停地用《約翰福音》蠱惑他。

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沒有生命在你們裡面。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他裡面。」——《約翰福音》第六章53-56篇

「彌賽亞」在希伯來語中最初指「受膏者」,即上帝所選中的,具有特殊權力的人。

監獄坑——階級分明的人類社會。

管理局——制定規則和下發福祉的神界。

面試官——帶著「神諭」來到人界,想要喚醒坑中的人性,卻最終被坑裡的規則殺死,死後還要將血肉反哺人類的彌賽亞。

但,只有這麼簡單嗎?

不是。

面試官「彌賽亞」的出現,更像是一個反諷。

初登場,她懷裡抱著愛犬,對著葛蘭侃侃而談,告訴他這個「坑」只有200層,自信地說人們終有一天會自發性團結起來。

退場的時候,她絕望地坦白,其實自己對監獄坑一無所知,外面的人對裡面發生了什麼,根本毫不知情。

而在影片的最後,葛蘭隨著平臺向底層探索之時,發現監獄坑根本不止200層。

所謂的「神諭」,不過是一個騙局。監獄坑的上層,也就是管理局,根本不會去管坑裡發生了什麼。他們只是建好「坑」,制定規則,烹製食物,投放進去。周而復始,日復一日。

在這一段,「蝸牛」的意象再次出現。

零層的廚師們,所有的心思都在精心烹製食物上,只想把有限的資源包裝的精美誘人。

然而在喪失體面和文明的階級社會中,不過是上層人顯示優越性的工具,被任意糟蹋。

中層人只能填飽肚子,底層人可望而不可及。

這是個讓人不寒而慄的設定。

監獄坑的存在到底為了什麼?

食人撒旦如是說。

殉道者

第五個月的時候,葛蘭來到了第6層,安逸優越的上層。

開篇我們便說過,葛蘭為了戒菸,自願進來六個月。而只要他在第6層老老實實呆到月末,就可以離開這裡。

但是葛蘭不願意,他想要改變這裡。

於是,他說服了他的新室友——一個想去到頂層的黑人,跟他一起去底層。

葛蘭是一個沒有原罪的人,而從這一刻開始,他有了自己的「道」。

兩人歷見血腥和死亡,歷經殺戮,終於到達了底層。奄奄一息中,葛蘭看到了那個大眼女人一直在尋找的孩子。

改變監獄坑,改變這個世界,這就是葛蘭的「道」。而將他們想傳達的「信息」送到零層,才能改變監獄坑。

這個信息,可以是一碗奶凍,也可以是一個孩子。

為了完成使命,葛蘭最終獻祭出自己的生命。他的普通人的「善」,至此,擁有了神性。

影片完結。

蝸牛

電影中,「蝸牛」的意象多次出現,格外顯眼。

那麼,在這部影片中蝸牛到底象徵了什麼呢?

1、蝸牛指代男主自己

葛蘭最愛吃的菜,是法式勃艮第蝸牛。

這道法式名菜的傳統做法,先要將蝸牛洗乾淨,然後把它浸泡在鹽水裡一段時間,使它排出雜物,再進行烹飪。

在171層,老頭想要將葛蘭生吞活吃的時候,也給了他八天的時間,排出體內的汙穢。

蝸牛本是人們的盤中餐,但在這個吃人的社會體系裡,葛蘭也即將成為老頭的盤中餐。

2、蝸牛指代監獄坑裡的所有人

前文提到過,電影中有一個片段,詳細表現了零層廚師製作法式蝸牛的過程。

蝸牛被成群的飼養在玻璃槽裡,麻木無腦,只會緩慢蠕動,等待著被製作成佳餚,端上餐桌。

而整個監獄坑就像一個蝸牛飼養缸,所有人遵循著管理局制定的規則,麻木的活著,生命的意義,只剩下「吃」。

3、「蝸牛人」更深層的意象

《大肚腩》是一部2009年上映的法國短片。短片開始,人們像一模一樣的機器人,被集中飼養,每個人都膘肥體壯,對著端上桌的蝸牛大快朵頤。

而物慾橫流的社會中,傲慢的饕餮客擁有財富和地位,但當他誤入巨大空洞的蝸牛殼,卻發現他們不過是另外一些巨人的盤中餐。

吃與被吃,不過一瞬之間。

在一些恐怖詭異的影視文學作品中,「蝸牛「」往往和「食人」聯繫在一起。

蓋因蝸牛肉質鮮嫩,富含蛋白質,幾百年前就開始作為美味被人們所食用。而其一直背負著與生俱來的殼,緩慢地向前爬動,沒有目標也沒有終點。

像極了在統治階級壓迫下,毫無反抗之力,喪失了自我意識,只能背負著生活重擔,看不到希望、麻木前行的社會底層人民。

蝸牛+食人,當這兩種意象同時出現時,便揭露了人類歷史上的社會本質。

統治與被統治,剝削與被剝削,吃與被吃。

再回歸《飢餓站臺》電影本身,葛蘭在第6層的時候,終於見到了自己點的菜,法國勃艮第蝸牛。

他愣愣地從一堆食物中拿起那盤蝸牛,自嘲「沒人碰過這些蝸牛簡直是奇蹟」,然後把蝸牛分配給了下一層的人。

也許就是從這一刻開始,「道」的萌芽在他心中冒頭了吧。

誰知道呢?

相關焦點

  • 2020西班牙高分電影《飢餓站臺》深度解析
    好,上周回顧了多年前的一部美劇經典《Breaking Bad》;今天我們不炒陳年隔夜飯,來談談滾燙出爐的西班牙電影爆款:《飢餓站臺》。 在聊這部電影之前,我相信有不少普通觀眾之前對於西班牙電影可能沒有怎麼涉獵,以致於對該地區電影沒有具體的認知更無從對比觀察判斷其風格良莠,有興趣了解的話可以去看一部電視劇《時間管理局
  • 高概念驚悚片《飢餓站臺》:3層意象背後反映的格差社會
    《飢餓站臺》是2019年11月在西班牙上映的一部高概念驚悚片。影片講述了在一個垂直的監獄裡,每天載有一定數量食物的站臺從第1層降落到第333層,上層的囚犯肆意浪費食物,在食物上撒尿、吐口水,而下層的囚犯卻只能飢餓到人吃人的故事。這部電影由加爾德·加茲特魯·烏魯蒂亞執導,伊萬·馬薩戈主演,是一部典型的高概念驚悚片。
  • 電影《飢餓站臺(El hoyo)》背後的食人文化
    一部西班牙電影《飢餓站臺(El hoyo)》再次將這種惡表現了一番,這只是另外一個《飢餓遊戲》,但是因為片中劇情設計的狹小空間,人性得以在更袖珍的舞臺上集中展現。,黑猩猩也會捕捉猴子作為食物,而通常不會吃掉政治鬥爭中戰敗的本族成員。
  • 電影《飢餓站臺》:墜入地獄 深不見底的是站臺還是人性
    近年來,西班牙的懸疑電影佳作頻出,比如《看不見的客人》、《海市蜃樓》等等。最近一部小眾的西班牙科幻驚悚片《飢餓站臺》刷爆了各大平臺,看過的人直呼過癮,豆瓣評分為7.8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部西班牙的懸疑力作。
  • 2020十部豆瓣高分電影推薦之《飢餓站臺》
    電影簡介:在未來的反烏託邦國度中,囚犯們被關押在垂直堆疊的牢房裡,飢腸轆轆地看著食物從上層落下,靠近頂層的人吃得飽飽的,而位於底層的人則因飢餓而變得激進。 由加爾德·加斯特盧-烏魯希亞執導的《飢餓站臺》是一部扭曲的社會寓言,講述了人類最黑暗和最饑渴的一面。
  • 影評:《飢餓站臺》中的「人食人」階級寓言——鄭龍一海
    《飢餓站臺》這部影片從電影美學的角度來看,是一個高度概念化且充滿大量社會思想實驗的電影,是一部扭曲的現代社會寓言,反映了人性的欲望和陰暗面。本文用文化研究的方法切入電影文本,對電影的符號、敘事結構模型進行分析,嘗試剖析影片所指涉的人性和體制等多重維度的內在含義。
  • 西班牙電影《飢餓站臺》中男主手裡拿的書為什麼是《堂吉訶德》
    繼前兩年火爆全網的西班牙電影《看不見的客人》近期西班牙電影《飢餓站臺》又掀起了一波熱潮。電影講述了一個「反烏託邦」公民自願把自己監禁起來,為了戒菸和看書。監獄答應在他出獄會給他證書。但事實並非如他所想,由於被飢餓感驅使,他從一開始的安靜到後來的瘋狂。最後不惜一切代價乘坐送菜升降機保護「義大利奶油布丁」。
  • 《飢餓站臺》中的隱喻,階層監獄揭露殘酷現實,適者生存的社會
    《飢餓站臺》是2019年11月在西班牙上映的一部高概念驚悚片,影片講述了在一個垂直的監獄裡,每天載有一定數量食物的站臺從第1層降落到第333層,上層的囚犯肆意浪費食物,在食物上撒尿、吐口水,而下層的囚犯卻只能飢餓到人吃人的故事。
  • 《飢餓站臺》——西班牙爆款人性電影90%的人表示沒有看
    大家好,今天小北來給大家推薦一部西班牙電影,他最近有很多人推薦給小北,所以小北想給大家來介紹一下,也讓大家去看一下,現在越來越多各個國家的電影都非常的優秀,有空可以多去看看外國的片子,擴大一下自己的視野範圍。影片開頭的時候,就有一句話特別地引人注目。
  • 西班牙小成本電影《飢餓站臺》:真是太敢拍了
    西班牙小成本電影《飢餓站臺》,最近很火。這部電影是一部寓言式的小品,沒有多麼複雜的人物關係,也沒有過多的場景,只是簡簡單單地講述了男主來到一座監獄塔之後發生的故事。
  • 解讀西班牙影片《飢餓站臺》
    飢餓站臺」講述了人類最黑暗和最饑渴的一面的驚悚片,從故事中不僅展現階級制度,更多的是人性的選擇。開放式的結局讓我們不禁想像,最終是理想的勝利?還是殘酷現實的繼續?好萊塢編劇教父羅伯特麥基曾說」編劇應該執著於內心的好故事「好萊塢基於這點,編劇這一開放性的結局極大地挑戰了觀眾傳統的觀影經驗乃至道德觀念,該片曾獲得第34屆西班牙電影戈雅獎最佳特效獎,榮獲第44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午夜瘋狂單元-觀眾選擇獎,是加爾德·加茲特魯·烏魯蒂亞導演的長片電影處女作。
  • 飢餓站臺: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揭示了資源匱乏時人類的做法!
    這部西班牙電影在2019年多倫多電影節上首映,獲得很多好評,事實上,當你看完這部電影的時候,你肯定會大吃一驚,不知道為什麼電影的結局是這樣的,對吧?讓我們一起回顧並解釋《飢餓站臺》。這部電影有相當血腥和恐怖的場景,甚至有食人場景。然而,這些場景對於描述《飢餓站臺》的恐怖是至關重要的。此外,電影也讓觀眾著迷,因為它暗示了人類和社會的本質。關於這些暗示的細節,小編將在本文中解釋。首先我必須承認,《飢餓站臺》並不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這是一部非常嚴肅的心理電影,有很多關於社會的術語。
  • 《飢餓站臺》電影免費在線觀看
    飢餓站臺 在線觀看近日,看了一部西班牙科幻驚悚片,《飢餓站臺》,相信可能很多人已經看過了,評價整體來說還不錯,是值得一看的片子
  • 西班牙高分反烏託邦電影推薦《飢餓站臺》
    影片設置在未來的反烏託邦世界中,有個垂直的監獄坑,每層一個樓房,2人一間。一個載有食物的平臺每天會來到房間,但只停留2分鐘。樓下的人只能吃樓上人剩下的,從1層一直降落到上百層,樓層越靠下的越吃不飽。如果說借鑑的話,我覺得《飢餓站臺》有許多故事的影子:《雪國列車》的直筒空間、加拿大短片《下一層》的饕餮與墜落、《浪潮》或《路西法效應》的社會實驗、《心慌方》的激發人性惡趣味,比起《雪國列車》,《飢餓站臺》少了許多玩套路、耍詭異的「俗氣」,藍灰色調與赤紅燈光的反差在吸引觀眾自覺帶入末日感,每間房以最少的物品反襯著居住者精神生活的匱乏,在這棟「垂直自我管理中心」,人們沒有得到任何管理,反而將
  • 強力推薦這部西班牙影片——飢餓站臺
    飢餓站臺》,在一個反烏託邦國度中,囚犯們被關押在垂直堆疊的牢房裡,每天的食物都是上層人吃剩的殘羹……如果只看這個簡介,一定會引起極大不適。01.極簡的設定《飢餓站臺》將主場景設定為一個垂直的 「監獄坑」,每一層中住著兩個人;樓層中間有個鏤空的方形大孔,一桌盛宴每天從0層逐層下降,每個人每天的食物都是上層人吃剩的殘羹。
  • 《飢餓站臺》:「監獄坑」裡的飢餓,等於死亡
    3月20日首先在Netflit平臺推出的西班牙驚悚電影《飢餓站臺》,開播到今天豆瓣評分7.8分,幾萬人參與評分。《飢餓站臺》憑藉它極端環境的刻畫,和對人性的最大考驗一擊脫俗。在《飢餓站臺》中,人被分為三等人,上層人,下層人和掉下去的人。
  • 解析燒腦電影《飢餓站臺》:深入進去,你會發現意象不到的結局!
    今天給大家推薦並解析的電影是西班牙電影《飢餓站臺》,主角因為要戒菸自願將自己關在一座宛如監獄的333層空間裡,每天定時送餐,樓層越高吃得越好,越往下吃得越少甚至沒有的吃,進而出現人吃人的情況.但每個月會隨機交換樓層,隨著對這種設定本質,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微妙起來!
  • 《飢餓站臺》:一部不能被解讀的電影
    文 | 十一元一部成本不高的西班牙電影風靡全網,《飢餓站臺》講述的是一個殘忍且現實的故事影片將血腥驚悚的畫面直白的呈現在觀眾面前,因為是小成本電影所有必然會存在一些瑕疵,可仍獲得了無數觀眾的喜愛影片想要表達的核心並不隱晦
  • 《飢餓站臺》這部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今日給大家推薦並解析的電影是西班牙電影《飢餓站臺》,主角因為要戒菸自願將自己關在一座宛如監獄的333層空間裡,每一天按時送餐,樓層越高吃得越好,越往下吃得越少甚至沒有的吃,進而出現人吃人的情況。但每個月會隨機交換樓層,隨著對這種設定本質,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微妙起來!
  • M · 影訊 | 西班牙腦洞驚悚片——《飢餓站臺》
    最近幾年,西班牙的驚悚、懸疑佳作不斷,比如《看不見的客人》《荒蠻故事》《完美陌生人》《海市蜃樓》等,劇本精彩,情節層層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