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嚴重劇透,介意者慎入。)
最近看了火爆各大觀影平臺的西班牙高分電影《飢餓站臺》。
稍微對劇情了解一些的人應該知道這部電影裡有「食人」的情節,而有意思的是,片中多次出現了「蝸牛」。
蝸牛,出現在食人電影中,《飢餓站臺》絕不是首例。
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食人電影中的「蝸牛」意向。
男主角葛蘭醒來,發現自己身處囚室。一個老頭告訴他,現在是月初,他們處在48層。
這座監獄,被稱作「坑」,上到下,都沒有盡頭,具體有多少層,也沒人知道。
每天有一個平臺,盛滿各種食物,從第一層下落到最後一層。上層的人先吃,中層的人有殘渣剩飯,底層的人最慘,只剩下一堆破爛碟碗。
第一層的食物很豐盛。
48層的食物,殘渣剩飯。
171層
層與層之間宛如階級。上層人為所欲為,對食物撒尿、吐口水、下層人無法反抗,只能接受。
隨著時間推移,葛蘭發現了監獄裡的一些規則。
1、不可私藏食物。只有平臺停留在這一層的時候能夠擁有食物,一旦平臺下落,私藏食物者,將會被驟降或者驟升的氣溫,凍死或熱死。
2、每個月末,人們會被麻醉藥迷暈,重新隨機分配樓層。也許這個月你在最頂層,下個月就到了最底層。
3、每層囚室住兩人,一人死去,月末換樓層時,活著的人會匹配新的室友。
葛蘭一開始無法接受上層人吃剩的飯菜,但禁不住腹內空空,不久,就屈從於監獄的規則,跟著老頭開始大吃大喝。
這時候我們產生了很多問題:監獄坑到底是什麼?什麼樣的人會被送進來?這裡到底有多少層?而監獄坑裡發生的一切,外面都知曉嗎?
一切都是迷。
葛蘭想戒菸,決定進入監獄坑呆六個月,因為出獄之後管理局會給他一個正式文憑。
老頭自述因為暴躁症,把電視機扔出窗外,無意中砸死了一個人。
有善有惡,「監獄坑」絕不只是惡人的天堂,而是微縮的人類社會。
一個月很快過去了。
某天夜裡,老頭問葛蘭:
葛蘭不明所以。
老頭告訴他,當麻醉藥過去,所有樓層會被重新分配。
他讓葛蘭祈禱明天。葛蘭懵懵懂懂,恍然睡去。
再一次睜開眼睛。他們被分到了171層。
葛蘭發現自己被老頭綁在床上,動彈不得。
在這一層,任何食物都不會留給他們。想要活下去,只有人,吃人。
而屍體放久了會腐爛,為了撐過這一個月,老頭將葛蘭像蝸牛一樣養了起來。
這是片中第一次提到「蝸牛」。
電影當然不會就這麼讓男主被活生生吃掉。
第八天,老頭割下了葛蘭腿上的第一塊肉,卻在一瞬間,被一個大眼女KO了。
這是大眼女第二次出現,而她第一次出現,是葛蘭還在48層的時候。一個人靜靜地坐在食物升降臺上,為了尋找她的孩子,每個月,都要從上到下,走那麼一遭。
這個過程,當然不是順順利利的,她要面對無數的惡意和傷害,但是大眼女奉行「叢林法則」,殺人者,人恆殺之。女人幹掉那些想要傷害她的人,從來都是毫不猶豫。
她在影片中代表的意象也很有意思,我們後面再深入來說。
大眼女救了葛蘭之後,還照顧了他一段時間。她割下老頭屍體上的肉,餵到葛蘭嘴裡。
葛蘭無法抑制地嘔吐,但是時間緩緩過去,飢餓讓人瘋狂。精神恍惚中,老頭的幻影不斷凌遲著葛蘭的神經。吃與不吃,欲望與克制,生與死。
仿佛地獄,食人地獄。而葛蘭的第一位室友,正是那將人拉入深淵的食人撒旦。
再醒來,葛蘭來到了33層。死裡逃生,他長舒一口氣。
新的室友是「坑」的工作人員,也是葛蘭的面試官,因為身患癌症,自願進入「坑」裡。
她作為知情者,透露出幾個信息:
1、如果坑裡的每個人都只吃屬於自己的一份食物,管理局準備的食物足夠坑裡的所有人活下去。
2、監獄坑共有200層。
3、管理「坑」的人,更願意稱呼它為「垂直自我管理中心」。
面試官相信總有一天,坑裡的人會自發性地團結起來,反抗管理局。
為了達成「自發性團結」這個目標,面試官每天都會為下一層準備適量的食物,並且請求下一層的人只吃她準備的食物,並為下下一層的人準備同樣分量的食物,這樣傳遞下去,以便食物能夠到達更底層的地方。
面試官日復一日的勸說,下層的人始終置若罔聞,葛蘭終於忍不住了,他警告下一層的人,如果不按照面試官所說的做,就將屎抹在每一粒米上。
諷刺地是,警告起效了。坑裡的人已經失去了文明社會生活的能力,只會屈從於凌辱與暴力。
在「坑」裡,自發性團結不過是「被屎糊的團結」,可笑的寓言。
一天,平臺緩緩落下,上面躺著那個一直在尋找孩子的大眼女。她受傷了。
葛蘭和面試官救了她,但是當晚,大眼女宰了面試官的愛犬。
第二天,在大眼女離開之後,面試官告訴葛蘭,從來沒有什麼孩子,坑裡不收16歲以下的人。大眼女是個演員,想當亞洲的瑪麗蓮夢露,然而她現在成了一個瘋狂的殺人魔,尋找著不存在的孩子。
一部電影中,每一個角色的存在都有其意義。
男主角葛蘭做過兩個夢:一個是被大眼女搭救之後,夢到與她歡好,還有一個是在面試官告知他真相之後,葛蘭夢到大眼女要殺了自己。
歡好的夢境中,大眼女不是現實髒兮兮、冷酷麻木的樣子,她的肌膚細膩光滑,仿佛閃耀著溫潤的光澤,她溫柔地撫摸親吻著葛蘭,將他從食人撒旦營造的噩夢中拯救出來。
殺他的夢境中,大眼女舉著食人撒旦留下的改造武士刀,瘋狂地向他衝來。
男主葛蘭,擁有著普通人的天真的善良。他選擇帶書進入監獄坑,而不是武器;他充滿善意地向老頭介紹自己;他見到大眼女在下一層被人拖走時大聲示警;他幫助面試官推行她的所謂「自發性團結」的計劃……
在整部電影中,葛蘭沒有主觀惡意地傷害過任何人,甚至在影片的最後,為了心中的「道」,選擇了獻祭自己。
但他的兩個夢,第一個講他的欲望,第二個講他的怖畏,都跟這個大眼女人有關。
回歸主題。
葛蘭在33層又度過了一個月,再次醒來,他被送到了202層——比171層更低的地方。
面試官不等他醒來,就上吊自殺了,之所以沒有選擇從坑裡跳下去,是因為要把自己的屍體留給葛蘭。
這部電影有很深的宗教隱喻。自殺的女人在葛蘭的幻象世界裡,不停地用《約翰福音》蠱惑他。
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沒有生命在你們裡面。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他裡面。」——《約翰福音》第六章53-56篇
「彌賽亞」在希伯來語中最初指「受膏者」,即上帝所選中的,具有特殊權力的人。
監獄坑——階級分明的人類社會。
管理局——制定規則和下發福祉的神界。
面試官——帶著「神諭」來到人界,想要喚醒坑中的人性,卻最終被坑裡的規則殺死,死後還要將血肉反哺人類的彌賽亞。
但,只有這麼簡單嗎?
不是。
面試官「彌賽亞」的出現,更像是一個反諷。
初登場,她懷裡抱著愛犬,對著葛蘭侃侃而談,告訴他這個「坑」只有200層,自信地說人們終有一天會自發性團結起來。
退場的時候,她絕望地坦白,其實自己對監獄坑一無所知,外面的人對裡面發生了什麼,根本毫不知情。
而在影片的最後,葛蘭隨著平臺向底層探索之時,發現監獄坑根本不止200層。
所謂的「神諭」,不過是一個騙局。監獄坑的上層,也就是管理局,根本不會去管坑裡發生了什麼。他們只是建好「坑」,制定規則,烹製食物,投放進去。周而復始,日復一日。
在這一段,「蝸牛」的意象再次出現。
零層的廚師們,所有的心思都在精心烹製食物上,只想把有限的資源包裝的精美誘人。
然而在喪失體面和文明的階級社會中,不過是上層人顯示優越性的工具,被任意糟蹋。
中層人只能填飽肚子,底層人可望而不可及。
這是個讓人不寒而慄的設定。
監獄坑的存在到底為了什麼?
食人撒旦如是說。
第五個月的時候,葛蘭來到了第6層,安逸優越的上層。
開篇我們便說過,葛蘭為了戒菸,自願進來六個月。而只要他在第6層老老實實呆到月末,就可以離開這裡。
但是葛蘭不願意,他想要改變這裡。
於是,他說服了他的新室友——一個想去到頂層的黑人,跟他一起去底層。
葛蘭是一個沒有原罪的人,而從這一刻開始,他有了自己的「道」。
兩人歷見血腥和死亡,歷經殺戮,終於到達了底層。奄奄一息中,葛蘭看到了那個大眼女人一直在尋找的孩子。
改變監獄坑,改變這個世界,這就是葛蘭的「道」。而將他們想傳達的「信息」送到零層,才能改變監獄坑。
這個信息,可以是一碗奶凍,也可以是一個孩子。
為了完成使命,葛蘭最終獻祭出自己的生命。他的普通人的「善」,至此,擁有了神性。
影片完結。
電影中,「蝸牛」的意象多次出現,格外顯眼。
那麼,在這部影片中蝸牛到底象徵了什麼呢?
1、蝸牛指代男主自己
葛蘭最愛吃的菜,是法式勃艮第蝸牛。
這道法式名菜的傳統做法,先要將蝸牛洗乾淨,然後把它浸泡在鹽水裡一段時間,使它排出雜物,再進行烹飪。
在171層,老頭想要將葛蘭生吞活吃的時候,也給了他八天的時間,排出體內的汙穢。
蝸牛本是人們的盤中餐,但在這個吃人的社會體系裡,葛蘭也即將成為老頭的盤中餐。
2、蝸牛指代監獄坑裡的所有人
前文提到過,電影中有一個片段,詳細表現了零層廚師製作法式蝸牛的過程。
蝸牛被成群的飼養在玻璃槽裡,麻木無腦,只會緩慢蠕動,等待著被製作成佳餚,端上餐桌。
而整個監獄坑就像一個蝸牛飼養缸,所有人遵循著管理局制定的規則,麻木的活著,生命的意義,只剩下「吃」。
3、「蝸牛人」更深層的意象
《大肚腩》是一部2009年上映的法國短片。短片開始,人們像一模一樣的機器人,被集中飼養,每個人都膘肥體壯,對著端上桌的蝸牛大快朵頤。
而物慾橫流的社會中,傲慢的饕餮客擁有財富和地位,但當他誤入巨大空洞的蝸牛殼,卻發現他們不過是另外一些巨人的盤中餐。
吃與被吃,不過一瞬之間。
在一些恐怖詭異的影視文學作品中,「蝸牛「」往往和「食人」聯繫在一起。
蓋因蝸牛肉質鮮嫩,富含蛋白質,幾百年前就開始作為美味被人們所食用。而其一直背負著與生俱來的殼,緩慢地向前爬動,沒有目標也沒有終點。
像極了在統治階級壓迫下,毫無反抗之力,喪失了自我意識,只能背負著生活重擔,看不到希望、麻木前行的社會底層人民。
蝸牛+食人,當這兩種意象同時出現時,便揭露了人類歷史上的社會本質。
統治與被統治,剝削與被剝削,吃與被吃。
再回歸《飢餓站臺》電影本身,葛蘭在第6層的時候,終於見到了自己點的菜,法國勃艮第蝸牛。
他愣愣地從一堆食物中拿起那盤蝸牛,自嘲「沒人碰過這些蝸牛簡直是奇蹟」,然後把蝸牛分配給了下一層的人。
也許就是從這一刻開始,「道」的萌芽在他心中冒頭了吧。
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