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飢餓站臺(El hoyo)》背後的食人文化

2020-10-25 Nin寧

世界上最殘忍的物種,也許非你莫屬。

一部西班牙電影《飢餓站臺(El hoyo)》再次將這種惡表現了一番,這只是另外一個《飢餓遊戲》,但是因為片中劇情設計的狹小空間,人性得以在更袖珍的舞臺上集中展現。而且,通過食物平臺和監牢的設置,讓人類的階級和轉世輪迴前所未有的具象化了。

在大自然中,縱然是獅子老虎,也很少因為仇恨而吃掉自己的同類對手,就算是靈長目,黑猩猩也會捕捉猴子作為食物,而通常不會吃掉政治鬥爭中戰敗的本族成員。

人類貌似是個例外,人類,是極少數以殺死別人為樂的物種,但是對於普通人而言,吃人需要越來越多的理由,比如因為飢腸轆轆而發生的緊急避險。

食人,不僅是人類的暴行,而是是歷史,甚至文化。但是,很多食人族進而因為朊毒體而感染,進而患上庫魯病。(一種痴呆,俗稱哈哈病、笑病、笑死病。腦成海綿狀)

食人,確實真實的廣泛發生過,比如今天找到的北京人頭蓋骨,據說就是被吃後留下的殘渣。

食人,今天一般則是各處野蠻部落通常的行為,而在歷史上,我們以為的文明人同樣不乏其人,比如商周時期,周文王被迫吃下其長子伯邑考的肉做成的肉餅。

在今天發現的很多商朝古蹟之中,還有烹調人頭的隨葬品。在秦朝統一中國之前,把俘虜敬獻給神明與祖先,是非常普及的事情。但是隨著天下一統,黎庶都成了一個國家的子民,秦始皇開始大量使用兵馬俑而非活人隨葬,人民之間的互食也隨著漢王朝經濟發展變得越來越少。

秦始皇之後,人殉不再是禮法法定程序,但是明清兩代皇帝仍有小規模殉葬的案例。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和六個小丫鬟,努爾哈赤和他大妃阿巴亥等等,她們只是被埋葬,而不是被吃掉。


註:演員這個扮相 酷似真正的阿巴亥


隨之皇帝們文化程度提升,後世殯葬禮儀,主要還是堅持合葬而已。而對於臣民而言,吃人更成為一種意淫和想像。最著名的如嶽飛的「壯志飢飧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事實上他其實沒有吃人的記錄。我們都知道他只是在抒情。

而明末著名的將軍袁崇煥確實被憤怒的北京市民片成片吃掉了。至於人肉包子、人血饅頭,也悄悄的藏在帝國的許多民間角落。


不僅是中國,世界其他主要文明,大致也在進入鐵器時代後,告別了青銅時代的野蠻。若非天災歉收,人與人之間的易子相食成為少見的特例。

在歐洲,基督教的興起和羅馬帝國的逐漸沒落,這個過程是角鬥士文化的凋零。包括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等現代宗教,均認為食人是背叛教規的惡魔行為。而在此先的多神教時代,人殉則是普遍現象。


貌似確實有一些「神明」喜歡人肉。在聖經之中,也隱藏著相關的情節。但隨著社會發展,信息流動,神明發現也許自己需要一個全新的品牌。脫胎於古代宗教的基督教,既要傳承上古文化,記錄人類的歷史,又要為神明和宗教做好品牌宣傳工作,偉大的神明當然吃過人肉,但是好在聰明的一神制,讓過往的種種罪惡歸於魔鬼。

魔鬼其實也曾經是神明中的一員,比如曾經的大天使路西法等,曾經在天堂居於高位。一句「寧可地獄為王,不願天堂為奴」,造成了它與上帝的決裂。作為上帝傑作的路西法,怎麼甘願向亞當跪拜?人類就算是神明創造的物種,也不是一下子就成為萬物之靈長。

其實還有一個問題,人類的很多神明,他們自己也是造物主的成果。上帝,也許是個職位,是個身份,擁有它的人可以用神明的身份完成自己的使命,把人類推向更高文明水平。


在造人的歷程中,人類曾經確實只是低等的生物,所以被那些天使吃掉,和黑猩猩吃掉猴子並沒什麼本質的區別。隨著人類基因的改變,智力的提升,文化的掌握,人類最終成為神選的地球之主。不僅是其他品種的人類被完全取代,就算是天使,也不得不為人類讓路。一場大洪水,讓天使們及其家人絕大多數命喪黃泉。

傳說中諾亞的樣子

極少數人成為了未來人類的種子,比如被神所深愛的諾亞一家。在聖經舊約之中,諾亞獻上烤羊給劫後餘生的眾神果腹。而神許願讓諾亞一家繁盛。


諾亞一脈前後,常伴神明左右,族中多有先知。如其先人以諾、後人亞伯拉汗。今天人類文明也是主要源自這一血脈。

諾亞之外,還有一些先民也在大洪水中少數倖存。如罪人該隱遠方的後人,如在南美洲,雖然當地居民具有很發達的天文知識,但直到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打敗他們時,他們仍然保持了人殉獻祭的宗教文化。一部名為《啟示錄》的電影,展示了當地文化的野蠻。


對待人的態度的轉變,是人類近兩千年文明最大的成果。對於文明人而言,他人,哪怕就是太平洋或者亞非拉地區的原始部族,他們也被國家和社會給予教化的權利,也被給予人的地位。文明人並不會像他們那樣真的想吃掉對方。

人類中的領導階層,試圖讓人民相信,種族差異是渺小的,是可以被忽略的。而在古代,這一點曾經促成了今天人類現代文明的成功。人類的團結,使得現代文明更上一層樓,看看NBA,看看奧運會,團結的力量才是現代社會進一步發展的動力。如果想到這些美好,你還會想嘗嘗別人的肉嗎?

不過,事實上直到今天,吃人或者碎屍這樣的特殊刑事案件仍然偶發。就好像廣西的小護士把欺壓和試圖長期奴役她的男性老醫生用極其殘忍的手段殺害一下。雖然官方媒體報導其為債務引發的糾紛,但是爆料也包括情感糾紛內容。

在外國,網際網路還促進了食人者和被食者的對接,這樣的特殊案例也是有的。社會壓力大,更促進了少數人的尋死需求,他們渴望被別人吃掉。只是因為你情我願,縱然是警方也很難把它當作犯罪進行預防。


相關焦點

  • 圖解西班牙高分電影《飢餓站臺》:聊聊食人電影中的「蝸牛」意象
    (有嚴重劇透,介意者慎入。)最近看了火爆各大觀影平臺的西班牙高分電影《飢餓站臺》。稍微對劇情了解一些的人應該知道這部電影裡有「食人」的情節,而有意思的是,片中多次出現了「蝸牛」。蝸牛,出現在食人電影中,《飢餓站臺》絕不是首例。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食人電影中的「蝸牛」意向。
  • 影評:《飢餓站臺》中的「人食人」階級寓言——鄭龍一海
    《飢餓站臺》這部影片從電影美學的角度來看,是一個高度概念化且充滿大量社會思想實驗的電影,是一部扭曲的現代社會寓言,反映了人性的欲望和陰暗面。本文用文化研究的方法切入電影文本,對電影的符號、敘事結構模型進行分析,嘗試剖析影片所指涉的人性和體制等多重維度的內在含義。
  • M · 影訊 | 西班牙腦洞驚悚片——《飢餓站臺》
    小編接下來推薦的這部電影是一部小成本室內劇,可它帶來的震撼卻遠大於那些地裂山崩的大成本製作.《飢餓站臺》El hoyo電影《飢餓站臺》的劇本設定非常吸引人,也非常通俗易懂:一個時代不太遙遠的「反烏託邦」社會,一座神秘的監獄裡關押著各種犯人,以及少數自願加入的普通人,每個犯人可以隨身攜帶一件物品,但所有人都不知道監獄的真正情況是什麼樣.
  • 《飢餓站臺》電影免費在線觀看
    飢餓站臺 在線觀看近日,看了一部西班牙科幻驚悚片,《飢餓站臺》,相信可能很多人已經看過了,評價整體來說還不錯,是值得一看的片子
  • 電影《飢餓站臺》:墜入地獄 深不見底的是站臺還是人性
    近年來,西班牙的懸疑電影佳作頻出,比如《看不見的客人》、《海市蜃樓》等等。最近一部小眾的西班牙科幻驚悚片《飢餓站臺》刷爆了各大平臺,看過的人直呼過癮,豆瓣評分為7.8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部西班牙的懸疑力作。
  • 【心理學電影賞析】|《飢餓站臺》
    《飢餓站臺》這部電影其實看了有一段時間,但一直不知道從什麼地方開始寫我的感受,或者說自己怎麼也解讀不好這樣的電影吧。 近年來,討論階級矛盾,貧富差距,反烏託邦的題材似乎特別熱門,而《飢餓站臺》能在這裡面脫穎而出,可能也源自裡面有著大量帶有意味的解讀,它暗藏各種隱喻,但又直白的明明白白。
  • 《飢餓站臺》:告訴你,人性的深度……
    人性、欲望、貪婪、欺騙、殘忍、血腥、飢餓,都充滿了整個深不可測的「垂直監獄坑」……《飢餓站臺》又稱餓室、覺明大臺、臺、Theplatform等,聽了劇名,蕭V直哆嗦,該劇將於6(多倫多)和(西班牙)上映,然而在中國只能在觀看,可能是劇情不同或與中國人的觀念相悖
  • 潘神的迷宮:比《飢餓站臺》更燒腦?
    最近西班牙懸疑電影《飢餓站臺》的燒腦劇情,讓不少懸疑劇粉絲意猶未盡。今天我們來看另一部同樣燒腦的西班牙電影:《潘神的迷宮》(Pan's Labyrinth,2006)有人認為《潘神的迷宮》這部電影,諷刺了現代集權和極端主義。海報略有劇透。有個小女孩站在枯黃的神秘大樹前,一切的故事都從這裡開始。
  • 影評《飢餓站臺》,這部暗黑重口味電影反胃之餘的思考
    最近這部超火的電影《飢餓站臺》,講的就是這麼一個有點變態的故事,看完第一件事就是想,得馬上去屯點吃的~~電影帶有點軟科幻的設定,說的是有這麼一個垂直構造的監獄,每層只有一個房間,每個房間住兩人,監獄一共多少層呢,不知道,總之非常多層。
  • 《飢餓站臺》這部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今日給大家推薦並解析的電影是西班牙電影《飢餓站臺》,主角因為要戒菸自願將自己關在一座宛如監獄的333層空間裡,每一天按時送餐,樓層越高吃得越好,越往下吃得越少甚至沒有的吃,進而出現人吃人的情況。但每個月會隨機交換樓層,隨著對這種設定本質,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微妙起來!
  • 《飢餓站臺》:西方式生存聖經被這部電影撕得底褲都不剩
    因為疫情,所有新電影都集體「冷藏」,所以最近熱起來的幾乎都是19年國外上映的電影,前有美國口碑票房大爆的《隱形人》,後有西班牙驚悚大尺度的《飢餓站臺》。《飢餓站臺》於19年9月6日在多倫多電影節上映,但要不是疫情壓制住了猛烈的新片大潮,估計這部電影就沒什麼出頭之日了(論運氣多重要)。
  • 今日觀影—《飢餓站臺》
    《飢餓站臺》既是一場人性的實驗,又是一場對於制度的考驗。(以下內容涉及劇透,建議觀影后閱讀)《飢餓站臺》海報由於《飢餓站臺》《飢餓站臺》海報影片中還出現了幾個頻繁被提及的詞,讓人不得不去注意。《飢餓站臺》海報其實影片中還有很多在查了很多解析文章也無法理解的地方。
  • 《飢餓站臺》:一部不能被解讀的電影
    文 | 十一元一部成本不高的西班牙電影風靡全網,《飢餓站臺》講述的是一個殘忍且現實的故事影片將血腥驚悚的畫面直白的呈現在觀眾面前,因為是小成本電影所有必然會存在一些瑕疵,可仍獲得了無數觀眾的喜愛影片想要表達的核心並不隱晦
  • 《飢餓站臺》:「監獄坑」裡的飢餓,等於死亡
    3月20日首先在Netflit平臺推出的西班牙驚悚電影《飢餓站臺》,開播到今天豆瓣評分7.8分,幾萬人參與評分。《飢餓站臺》憑藉它極端環境的刻畫,和對人性的最大考驗一擊脫俗。在《飢餓站臺》中,人被分為三等人,上層人,下層人和掉下去的人。
  • 飢餓站臺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無題電影,ID:Jzimovi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本期影片—《飢餓站臺》加爾德·加茲特魯·烏魯蒂亞執導,伊萬·瑪薩格主演,在第34屆西班牙戈雅獎上榮獲最佳新人導演獎。
  • 子犖觀影|《飢餓站臺》
    夜辰前言:近來,兒子看了電影介紹,強烈推薦我觀看了《飢餓站臺》,看後感到是一部揭露社會陰暗、坦露人性殘忍的驚悚電影,寓意相當深刻
  • 上層吃肉,下層吃人——《飢餓站臺》
    01《飢餓站臺》2019年在西班牙上映,是一部充滿各種隱喻(或明喻)的懸疑恐怖電影。豆瓣評分7.7。(以下部分涉及劇透,謹慎閱讀。)⒈《飢餓站臺》是一個密閉的監獄坑。(坑,就是社會階級,最重要的指標是,深度)
  • 2020十部豆瓣高分電影推薦之《飢餓站臺》
    電影簡介:在未來的反烏託邦國度中,囚犯們被關押在垂直堆疊的牢房裡,飢腸轆轆地看著食物從上層落下,靠近頂層的人吃得飽飽的,而位於底層的人則因飢餓而變得激進。 由加爾德·加斯特盧-烏魯希亞執導的《飢餓站臺》是一部扭曲的社會寓言,講述了人類最黑暗和最饑渴的一面。
  • 電影《飢餓站臺》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困境下的人性,善惡如何選擇?
    電影講述了在一棟垂直的監獄裡面,從上到下有不知數量的牢房,一個方形的洞口把它們連接起來,每天有一面裝滿食物的站臺從上到下給犯人運送食物,經過每一層犯人的饕餮大餐,站臺下降到第五十層時已經是空空如也,五十層以下的犯人只能忍飢挨餓,選擇吃掉同房的室友或者被餓死。
  • 高概念驚悚片《飢餓站臺》:3層意象背後反映的格差社會
    《飢餓站臺》是2019年11月在西班牙上映的一部高概念驚悚片。影片講述了在一個垂直的監獄裡,每天載有一定數量食物的站臺從第1層降落到第333層,上層的囚犯肆意浪費食物,在食物上撒尿、吐口水,而下層的囚犯卻只能飢餓到人吃人的故事。這部電影由加爾德·加茲特魯·烏魯蒂亞執導,伊萬·馬薩戈主演,是一部典型的高概念驚悚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