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製作一首歌曲,要經過譜曲作詞、請專家進行配器、灌製成CD等一些列複雜的步驟,而且要想唱片銷量好,還要經過銷售精心策劃的廣告運作。
然而,數位技術的出現,不僅大大簡化了音樂的創作流程,還催生了一大批音樂平臺的面世,開闢了以網絡為主流的推歌模式。唱片公司依託網際網路和音樂平臺超強的吸引力和傳播力,極大地提高了歌曲和音樂人的知名度。
過去,「一旦副歌部分響起,大部分人都能哼上幾句」的爆款歌曲出現在音樂平臺裡,而隨著音樂數字時代的發展,如今,抖音成為了這類爆款音樂的發源地。
就近段時間風靡抖音的幾首歌曲來說,《他只是經過》累計播放量超過42億次,在網易雲熱歌榜TOP持續3周;《星空剪影》目前歌曲累計播放量超過10億次,在Q音等平臺均有強勢霸榜表現;《心戀》歌曲播放量超過14億次,歌曲霸榜抖音飆升榜TOP1 一周。
不單單是線上播放量驚人,就連街邊店鋪、超市等地方,無不是被抖音歌曲所覆蓋。
令人好奇的是,為什麼這些歌曲會成為爆款?事實上,這些爆款歌曲的背後離不開「造音行動」。
「造音行動」是什麼?
「造音行動」是抖音推出的全網首個短視頻歌曲宣推計劃,由面到點鎖定抖音潛力爆款音樂,通過抖音平臺賦能打造爆款音樂,能讓更多的音樂人和好作品通過抖音走向大眾視野,從而為音樂行業注入更多新鮮活力。
與其他流媒體相比,「造音行動」最大的競爭力在於抖音天然的歌曲宣推土壤。
從「造音行動」前六期涵蓋流行、嘻哈、民謠、國風等各領域的爆款歌曲中,我們也不難看出,「造音行動」在選擇歌曲的時候沒有既定的邊界和標準。如果硬要說一個選歌的標準,那就是高品質。
以音樂人閻其兒在抖音持續大熱的歌曲《心戀》為例,雖然這首歌曲只有簡單的幾句歌詞,但整體製作卻不可謂不精良。
編曲經典卻不老套,鋼琴、薩克斯、西洋管弦樂等復古電子樂器,編制出了一種清新明亮感。歌詞細膩真實,通俗卻不爛俗,少女心中的我喜歡你到了嘴邊就變成了「今天的花兒開得真好」,再配上閻其兒的俏皮演繹,將少女怦然心動的瞬間詮釋的淋漓盡致。
在精良編制的爆款歌曲中,我們也會發現,在數位音樂時代逐漸發展的今天,抖音爆款歌曲不再是以單純的洗腦旋律歌曲為主,更多的是音樂人多元的表現形式和情感表達。
「造音行動」在立足音樂品質的同時,也給了追求音樂品質的用戶一個發現優質音樂的新渠道。
而一首傳唱度極高的歌曲,除了歌曲本身優秀之外,還得益於「造音行動」最大的優勢——以可視化的方式賦能高潛爆款單曲,給高潛音樂更大的舞臺。
在不同的場景下會賦予歌曲不一樣的意境。如果只是聽到一首陌生的音樂,除非這首歌曲營造的氛圍恰好與到你當下的情緒一致,不然很難被認可。
但是,當副歌最抓人的部分配上視頻裡的內容,就像十幾秒的MV,看視頻的人很容易被代入感情裡。
音樂抓人,視頻內容有趣,很快就能引起眾人共鳴。隨後,歌曲很快就會出現不同人模仿。且基於平臺健全強大的宣推能力加乘,6億的DAU基數,在一定的程度上這些歌曲會掀起全民模仿熱潮。
如今,「造音行動」每期都有成功脫穎而出的歌曲。
《他只是經過》被全網花式翻唱,目前歌曲累計站內投稿已超過207萬;《星空剪影》成為混剪號、情侶vlog的首選BGM,目前歌曲累計站內投稿已超過10.3萬;《心戀》金曲重置,吸引萌寵垂類KOL、明星拍攝,曲累計站內投稿已超過64萬。
聽眾通過發揮自己的腦洞,在抖音平臺上對歌曲進行二次創作、三次創作,形成短視頻「冪次方」創作。最後演變出各種高點讚作品,給歌曲帶來了更多出圈的可能性。
當然,想要調動受眾參與,讓歌曲火速出圈,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背後離不開「造音行動」的運營組合拳。
「造音行動」團隊會根據每首歌的調性,去精心設計策劃適配的推廣方案。儘可能地調配天時地利人和三要素,打出運營的組合拳。
拿「造音行動」宣推歌曲之一《我很好》舉例,在歌曲熱度不斷上升後,抖音也針對性地位歌曲進行宣推。聯動音樂達人打造歌曲站內玩法,助推《我很好》持續大熱。就在短短的時間內,歌曲席捲各類視頻內容主題,成功讓歌曲從流行到爆款,從爆款到「破圈」。
目前劉大壯的《我很好》累積站內投稿量已經超過30w,播放量突破20億,榮登網易雲飆升榜NO.1。
可以說,「造音行動」這樣一套個性化的宣推方案,不僅衝分挖掘了歌曲的潛力,為優質音樂保駕護航,還讓優質音樂得作品得以快速發展。
總的來說,如今單一的歌曲宣推模式已無法滿足音樂行業的需求,而「造音行動」的出現,通過可視化、互動性、專業性為更多優質音樂人提供屬於他們的平臺和流量,也讓我們看見了優質音樂在抖音快速成長、破圈的可能性。
相信「造音行動」將會持續為行業帶來更多可能,持續輸出抖音在音樂行業的宣推價值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