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一度吃冬筍的季節,冬意漸濃,山上的冬筍也已經悄悄孕育生長了!冬筍是立秋前後由毛竹的地下莖(竹鞭)側芽發育而成的筍芽,因尚末出土,筍質幼嫩,是一道人們十分喜歡吃的菜餚。一想到美味的冬筍炒臘肉,就讓人垂涎三尺,引得人民紛紛上山挖筍。
大自然賦予美味的冬筍,但挖筍的時候也暗藏著危險,近日,婁底市骨傷醫院就接收了幾位因挖冬筍受傷的病人,甚至還有骨折的病人,婁星區的周大媽就是其中的一位。
「冬筍就沒挖到,腳就摔骨折了,還是打電話給我,我把她從山上背下來的,這下好了,一時半會連路都走不了了…」一提到周大媽挖冬筍,他的丈夫滿是抱怨。12月11日,周大媽像往年一樣在山上挖尋冬筍,可是今年挖冬筍的人比往年多的多,尋找了好幾處她都沒有挖到筍,當她翻過一座峭壁準備去另外一座山上挖時,一不留心滑了一腳,連人帶工具摔了下來。
一陣劇烈的疼痛後,周大媽右腿無法站立,她自感大事不妙,馬上打電話給其丈夫。丈夫背下山後,火速趕往婁底市骨傷醫院,經檢查,周大媽的右跟骨粉碎性骨折。
挖冬筍是一項有趣也挑戰體力與技術的戶外活動,冬筍味道雖美,但上山挖冬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第一。
雨水天氣,山路溼滑,儘量不要上山;
尋找冬筍的時候,儘量繞開懸崖峭壁處;
挖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站的角度與力度,以免腰部受傷;
如不慎從高處摔下來,儘量不要翻動,旁人也不要隨意移動傷員,尤其不能亂搖傷者頭部,隨意背起傷者,這樣會加重患者傷情,應第一時間撥打120,等待專業急救人員救治。(通訊員 李中連 周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