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嫩冬筍上新啦!點點手機,杭州這個地方的冬筍就能送上你的餐桌

2020-12-28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一凡 通訊員 王鴻鋼

「粉絲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在大墅鎮上坊村的竹林裡。可以看到這裡的毛竹很多,村民們也正在憑著自己多年的經驗,為我們尋找泥土下的冬筍……」

12月2日上午11時,電商主播正在通過手機直播,讓全國各地的觀眾們跟著鏡頭了解淳安大墅鎮的冬季特產——冬筍。

淳安縣大墅鎮位於千島湖西南角,是遠近聞名的毛竹大鄉,有毛竹4.3萬畝。

與常見的春筍相比,冬筍筍尖嫩,筍衣薄,筍片味甘肉厚,但冬筍產量少(與春筍的產量大概在6:1左右),周期短,而且挖冬筍費時又費人工,所以大山深處鮮嫩的冬筍往往無人問津。

為此,淳安縣商務局與大墅鎮人民政府通過前期走訪,村民互動,決定發揮直播帶貨的力量,辦一次大墅冬筍的線上直播售賣活動,讓全國各地觀眾可以吃到新鮮的冬筍。網友們只需要通過線上下單,村裡組織專人現挖現發,保證冬筍的新鮮品質。

「往年,我們都不會大量挖冬筍,因為自家也吃不了多少,更加不會想著去賣。」村民豐興娜說,「沒想到今年通過直播,半天功夫就賣出去這麼多。」

截至當天18時,直播售賣活動共售賣200餘份1000餘斤冬筍。後續,全國的觀眾都可以通過網店直接選購。

上坊村黨支部書記餘利民介紹說:「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組織線上線下多元化的渠道讓我們上坊村的冬筍走出去。」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買冬筍時,別只挑大個的,遇上這3種最好別買,皮厚肉少還不鮮嫩
    買冬筍時,別只挑大個的,遇上這3種最好別買,皮厚肉少還不鮮嫩最近悅悅在趕集的時候發現竟然有冬筍賣了,冬筍可是冬日裡最不能錯過的一種美味了,悅悅的老家靠山,天冷後閒下來的人們總愛上山去挖冬筍,可以說得上是從小吃到大了,在現在看來,才發現冬筍其實是一種極為討喜的食材,它素有"金衣白玉,蔬中一絕"的美譽。
  • 冬筍裡脊絲怎麼做才好吃,大廚教你記住這2個要點,鮮嫩可口
    本期導讀:冬筍裡脊絲怎麼做才好吃,大廚教你記住這2個要點,,鮮嫩可口冬筍是一種富有營養價值的美味食品,質嫩味鮮,清脆爽口,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胺基酸、維生素,以及多種微量元素和豐富的纖維素,能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我們消化,同時冬筍又是一種高蛋白、低澱粉的食品。
  • 袁詩成 ▏醬燒冬筍
    其中周企何扮演的店婆有幾句臺詞:「常老爺,衣服奉還,我伺候你穿起!今天外頭好冷哦,我給你弄個火盆來烤,火盆上好座紹興酒,才回來的冬筍,就做個醬燒的,吃飯簡單點打兩個蛋湯。常老爺小心門坎,莫碰到腳!進去把窗子關了,免得風對到腦殼吹哈……」看看!「醬燒冬筍」這道菜都進了經典川劇臺詞,說明有點著名。
  • 冬至,薺菜冬筍的餃子
    最近比較熱門的日劇《三星校餐》是入冬的時候拍攝的,裡面有一句臺詞可能大家沒有注意到,「一到冬天,各種美味的食材就開始陸續上市了」,大概是這個意思吧,總之,女主的各種金句沒有引起我的共鳴,這句話倒是深感贊同。冬天有甘甜清脆的冬筍,運氣好的話,還能買到新鮮的薺菜,所以不如在冬至這一天來吃食材簡單而美味的冬筍薺菜餃子吧。
  • 冬筍和春筍,同樣都是筍,到底差在哪兒?
    無論是蘇東坡寫到的「餐餐筍煮肉」,還是李漁說的「(吃筍)素宜白水,葷用肥豬」,都指明了冬筍的最佳搭配。長時間的燉煮,使豬肉的油脂浸入到冬筍的體內,而冬筍的清香又中和了豬肉的油膩。在很多地方菜中,冬筍都免不了和豬肉湊成一對兒,冬筍炒臘肉、冬筍燜排骨、火腿煨冬筍、冬筍煨鹹肉……
  • 冬筍雖好,但它很有意思。產地不同,差距會非常大
    它便是山裡村民們,正在尋覓的—— 冬筍 。要說美味時令菜,冬筍肯定拔頭籌。這個時節,鮮嫩冬筍正當季,尤為值得一嘗。相比於生在竹子旁邊的春筍和夏筍,冬筍藏匿於地下,尚未破土,稚嫩非常,特別鮮!由於地質結構影響,這裡覆蓋著一層厚厚的腐殖質層黃土壤,達1米多厚深,呈酸性,其它地方難尋。而黃泥越厚,筍越肥且越脆,因此出了這山沒這味。兩頭小,中間大,金黃色的筍殼油光發亮。鱗片一樣的筍衣,緊緊包裹著筍芯。
  • 又到挖冬筍季,婁底大媽上山挖冬筍,結果……
    又到一年一度吃冬筍的季節,冬意漸濃,山上的冬筍也已經悄悄孕育生長了!冬筍是立秋前後由毛竹的地下莖(竹鞭)側芽發育而成的筍芽,因尚末出土,筍質幼嫩,是一道人們十分喜歡吃的菜餚。一想到美味的冬筍炒臘肉,就讓人垂涎三尺,引得人民紛紛上山挖筍。
  • 「梅龍冬筍節」火了!外地朋友都來挖冬筍,你還不來?
    @愛吃冬筍的湘鄉朋友你們有口福啦!湘鄉市中沙鎮第三屆「梅龍冬筍節」終於來了!12月11日湘鄉市中沙鎮第三屆「梅龍冬筍節」拉開帷幕話不多說小編這就帶你去感受「熱氣滿滿」的活動現場剝筍比賽「加油!加油!」熱鬧的加油聲響徹比賽現場只見選手們一個個剝筍手法熟練、速度快用時最少、重量最多者獲獎剝的肉筍獎勵給參賽者挖筍競技所謂「吃筍容易,挖筍難」讓我們背上鋤頭深入鄉間,回歸自然挖上幾個冬筍帶回家給親人嘗嘗趣味抓雞
  • 塔菜冬筍炒年糕
    正如現今大部分的餐廳都不願意做小炒菜,火候要求高,難以標準化,沒賣相,也賣不出價錢,所以情願在煎炸燉煮蒸上花心思。這是題外話。黃芽菜冬筍肉絲炒年糕年糕也要好,必須是寧波年糕。正宗的寧波年糕是大米做的,寧波年糕之所以口感細膩柔滑,是晚粳稻經過反覆充分的舂搗而形成的,只加入少量糯米,這一口細膩柔滑吃的是手下的功夫。
  • 生長下地下,從15元一斤到如今3塊,冬筍價格為何變化這麼大?
    而在我們農村這個時候正下著火鍋,一家人快樂著在享受著家庭帶來的溫暖和滿滿的幸福。在這個時候我們平時下火鍋卻非常愛吃一種農產品美食,它就是我們平時到山上挖的冬筍。冬筍清脆爽口,質嫩味鮮,同時營養豐富,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而今年的冬筍沒有去年那樣受歡迎了,冬筍價格優於過山車。現在已經到了12月份,冬筍成長也有一段時間了。
  • 冬筍炒臘肉:「客中常有八珍嘗,哪及山家野筍香」
    那天,下著大雪,夢巖叔跟我說,我們去竹林挖冬筍吧,如果看到了兔子,我們就捉兔子。雪地挖冬筍也挺好玩的,夢巖叔拿一把鋤頭挖出一竹鞭走向的路,見到突起的並且有些破土地方挖下去,十有八九是冬筍。一個下午我們大概挖10多個冬筍,夢巖叔分了一半給我。我們收穫甚豐,不過把身上卻弄得很髒。
  • 又到了一年裡吃冬筍的季節,其採挖季節跟方法請點擊這裡查看
    筍類冬筍又有「素食第一品」之說,不僅是蔬菜,還是良藥。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就是吃冬筍的好季節,很多的農民朋友好這口的都會拿上工具去竹林裡採挖最鮮嫩的筍子,那麼每年一般是什麼時候可以去採挖呢?採挖春筍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 不止冬筍,這些「青頭」隨你搭
    上農批裡的各色蔬菜琳琅滿目    在桃浦新村菜市場,胡阿姨買了700多元的魚丸肉丸蝦丸蛋餃,手上還提了一筐冬筍和薺菜,她說過年總吃大魚大肉太油膩,「燒點薺菜魚丸湯正正好。」家住徐匯的張國華篤悠悠逛生鮮超市:「這種矮腳青好吃,郊區的本地菜又糯又甜。」
  • 冬筍黑木耳,生炒嫩牛肉.
    ▼ 冬筍木耳生炒嫩牛肉。  冬筍最近降價不少了,估摸著是開始大量上市的季節了。1、新鮮冬筍去除苦澀味的秘訣 2、冬筍燉老豆腐  3、嫩冬筍乾清燉排骨 4、春筍和雞湯,是絕配▼ 藜蒿炒臘肉。  廣式臘肉炒的,沒那麼鹹。
  • 大江南北 冬令時蔬情結之冬筍越難挖就越好吃
    我國南方盛產竹,南方的冬天,很多地方都可以吃到冬筍,尤以江浙為甚。每個江浙人的冬天,多多少少都會吃幾餐冬筍做的菜,比如混合著鹹香五花肉的醃篤鮮,湯白汁濃,冬日裡喝上一碗,渾身都暖和了;還有鹹中帶甜的油燜冬筍,味道極為鮮美,就著冬筍可以吃好幾碗飯。 筍一年四季皆可食,唯冬筍珍貴,素有「金衣白玉,蔬中一絕」的美譽,自古被視作菜中珍品。中華食筍史可謂源遠流長,《詩經》裡「其簌維何,維筍及蒲」就是對筍的記載。
  • 冬筍、塔菜、矮腳青,除了「老三樣」,春節還有哪些「青頭」能嘗鮮?
    在桃浦新村菜市場,胡阿姨買了700多元的魚丸肉丸蝦丸蛋餃,手上還提了一筐冬筍和薺菜,她說過年總吃 大魚大肉太油膩,「燒點薺菜魚丸湯正正好。」家住徐匯的張國華則在篤悠悠地逛生鮮超市,「這種矮腳青好吃,郊區的本地菜又糯又甜。」
  • 杭州一男子上山挖冬筍6小時沒回來!警方地毯式搜尋發現……
    12月6日20時11分,杭州臨安區公安分局於潛派出所接到報警:其同事下午2點出門上山挖筍至今未歸,請求幫助。接警後,值班領導俞樂洋和民警陳瑞騰帶領隊員迅速趕往現場。同時,派出所視頻員同步開展監控查看工作。經現場了解,迷路山林的是老王,臨安本地人,今年47歲,在於潛打工,出門前跟同事說了一句「我上山去挖冬筍了」。
  • 冬筍炒臘肉:不俗與不瘦
    韓國男影星向來注重體能鍛鍊,半裸的肌肉比任何名牌衣服都好看,但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夠練成的,村上春樹說了「肌肉難長易消,贅肉易長難消,令人生厭的事實,但終究是事實。」 要想不俗多吃筍,要想不瘦多吃肉,道理誰都知道,要做到還是有難度。為了迎接一個更美好的春天,讓我們現在就開始努力,比如這一盤冬筍炒臘肉,我就只挑冬筍吃了。
  • 冬筍雪菜相干八爪魚|記一次母愛行動
    重量讓我咋舌,多虧那天是蒸籠先生的外婆推著自行車取回來的,否則我還真不知道自己怎麼把這個沉甸甸的箱子搬回家來。打開一看,下巴都拉長了,驚呆了。一箱子新鮮冬筍▼小舅舅對蒸籠先生的爸爸媽媽,也就是小籠包的爺爺奶奶說,我這個外甥女啊被我姐姐寵壞了,這個不會做那個不會幹的,以後要多包涵了。也是,生小籠包前確實十指不沾陽春水,包太總說,我來燒我來燒,你不會的。我來做我來做,你做你自己的事情去吧。是愛吧。幸好平常沒事偶爾也會瞄著包太做飯,所以有些大體的步驟還是能回憶起來,真正碰到不會的我也會打電話問。
  • 父親教我們挖冬筍度過那段艱難的歲月
    媽媽會破例炒幾樣好菜,比如煎幾個荷包蛋放幹辣椒大蒜葉賊香,撿幾個挖斷的冬筍爆炒臘肉,還有幾樣時令的下飯菜。我們先飽吃一頓再滿滿的壓實盛滿一飯盒的飯和菜,母親總是會多夾幾個筷子的菜生怕我們中午不夠吃,而我則會說不要了,留點給你和妹妹吃,母親則會說我們在家餓了的話隨便吃點啥,你們在山上不一樣,餓了啥都沒有隻有幹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