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龍冬筍節」火了!外地朋友都來挖冬筍,你還不來?

2020-12-24 湖南24小時

@愛吃冬筍的湘鄉朋友

你們有口福啦!

湘鄉市中沙鎮

第三屆「梅龍冬筍節」

終於來了!

12月11日

湘鄉市中沙鎮第三屆

「梅龍冬筍節」拉開帷幕

話不多說

小編這就帶你去感受

「熱氣滿滿」的活動現場

剝筍比賽

「加油!加油!」

熱鬧的加油聲響徹比賽現場

只見選手們一個個

剝筍手法熟練、速度快

用時最少、重量最多者獲獎

剝的肉筍獎勵給參賽者

挖筍競技

所謂「吃筍容易,挖筍難」

讓我們背上鋤頭

深入鄉間,回歸自然

挖上幾個冬筍帶回家給親人嘗嘗

趣味抓雞

最熱鬧的活動現場來啦

這是一場競速度、拼技術的

徒手抓雞活動

獲勝者把一隻活蹦亂跳的土雞帶回家

現場展銷會上,當地村民帶來

自家生產的各種農副產品

冬筍、臘肉、臘雞、火焙魚...

辣醬、蜂蜜、白辣椒、土雞等

各種原生態土特產琳琅滿目....

吸引了眾多遊客

駐足購買

各攤位前人頭攢動

生意火爆

據梅龍農副土特產集散中心負責人黃炯鑄介紹,今年雨水充足,梅龍冬筍產量高。為解決村民家富餘農副土特產的銷路問題,該中心上門收購了村民近10噸冬筍。同時,在今年的展銷會上還準備了40餘種農副土特產品,供消費者選擇。

活動現場還有

異彩紛呈的文藝匯演

為觀眾帶來了

一場視聽盛宴

雖然現場溫度低

但是抵擋不住大家的熱情

精彩的節目贏得了一陣陣掌聲

中沙鎮境內竹林資源十分豐富,竹林面積4萬多畝,因自然條件、生態環境優越,產出的冬筍具有個大、蒂細、筍肉細嫩、白淨、味甜等特點,深受消費者青睞。

以筍為媒

帶動當地農副土特產品銷售

助力群眾致富奔康

在冬筍節活動現場

寶中旅遊湘鄉分公司、湘潭市第一中學

分別與梅龍村籤定農副土特產品供銷協議

為梅龍村農產品提供

持續而穩定的銷售渠道

此次冬筍節

將從12月11日持續到13日

活動期間集中展銷當地各種農副土特產

市民朋友們不妨在這個周末

來梅龍村逛展會、品美食、購特產

等你噢!

編輯 | 楊豪敏

副主編 | 劉群藝

主編 | 錢利軍 譚楊柳

副總編輯 | 周鑫

總編輯 | 周志強

【來源:湘鄉視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又到挖冬筍季,婁底大媽上山挖冬筍,結果……
    又到一年一度吃冬筍的季節,冬意漸濃,山上的冬筍也已經悄悄孕育生長了!冬筍是立秋前後由毛竹的地下莖(竹鞭)側芽發育而成的筍芽,因尚末出土,筍質幼嫩,是一道人們十分喜歡吃的菜餚。一想到美味的冬筍炒臘肉,就讓人垂涎三尺,引得人民紛紛上山挖筍。
  • 父親教我們挖冬筍度過那段艱難的歲月
    我一直覺得挖筍是個技術活,不僅講究力氣還要動腦子分析,光使用蠻勁倒生土一樣亂挖是萬萬不可的,還得琢磨哪種竹子哪種竹鞭才有筍,筍子大概在什麼位置,哪個位置的筍更容易挖到。每個人的挖筍方法都不一樣,就拿我跟弟弟都是父親教的,實際操作中卻各不相同,這還是一家人。
  • 大江南北 冬令時蔬情結之冬筍越難挖就越好吃
    冬筍做菜,其色澤清爽淡雅,其味道清馥芬芳;嫩、雅、淳、脆、香、甘、爽,怎麼形容都不過分。冬筍吃法有很多,葷素皆可搭配。由於冬筍含天冬醯胺,配合肉類烹飪更加鮮美。
  • 鮮嫩冬筍上新啦!點點手機,杭州這個地方的冬筍就能送上你的餐桌
    可以看到這裡的毛竹很多,村民們也正在憑著自己多年的經驗,為我們尋找泥土下的冬筍……」12月2日上午11時,電商主播正在通過手機直播,讓全國各地的觀眾們跟著鏡頭了解淳安大墅鎮的冬季特產——冬筍。淳安縣大墅鎮位於千島湖西南角,是遠近聞名的毛竹大鄉,有毛竹4.3萬畝。
  • 袁詩成 ▏醬燒冬筍
    其中周企何扮演的店婆有幾句臺詞:「常老爺,衣服奉還,我伺候你穿起!今天外頭好冷哦,我給你弄個火盆來烤,火盆上好座紹興酒,才回來的冬筍,就做個醬燒的,吃飯簡單點打兩個蛋湯。常老爺小心門坎,莫碰到腳!進去把窗子關了,免得風對到腦殼吹哈……」看看!「醬燒冬筍」這道菜都進了經典川劇臺詞,說明有點著名。
  • 冬筍黑木耳,生炒嫩牛肉.
    放眼望去,身邊好幾位成功人士,都是自律性極強的人。舉幾個例子:其中一位,堅持每天晨泳,已經20多年;其中很多位,每天睡得再晚,早上也會在6點多準時起床,開始一天的忙碌。▼ 冬筍木耳生炒嫩牛肉。  冬筍最近降價不少了,估摸著是開始大量上市的季節了。
  • 冬筍炒臘肉:「客中常有八珍嘗,哪及山家野筍香」
    對於山旮旯裡長大的人來說,冬筍是非常親切的菜蔬,每到冬天,我們就跑進竹林把挖冬筍當成一種樂趣。第一次去挖冬筍,是跟鄰居夢巖叔去的。其實,夢巖叔只大我3歲,但他奶奶是我家姑太婆,輩分比我高。他的妹妹夢池因為跟我一樣大,所以沒有叫過她叔,或者阿姨,而是直呼其名。 夢叔在我心目一直是一個見多識廣的人,他講的話我都當成真理。
  • 冬筍炒臘肉:不俗與不瘦
  • 俄羅斯小夥曬稻穀挖冬筍放牛 直播「老底子」鄉村
    俄羅斯小夥曬稻穀、挖冬筍、放牛在麗水松陽直播「老底子」鄉村  清澈見底的溪水,成群結隊的小魚,錯落有致的水壩,閒散分布的沿岸村落……11月初的松陽,漫山遍野是熱烈的金黃色。松陽縣二灘壩村水雲居民宿門口,德米日熟門熟路地去民宿廚房裡拿起了一把鋤頭。
  • 買冬筍時,別只挑大個的,遇上這3種最好別買,皮厚肉少還不鮮嫩
    買冬筍時,別只挑大個的,遇上這3種最好別買,皮厚肉少還不鮮嫩最近悅悅在趕集的時候發現竟然有冬筍賣了,冬筍可是冬日裡最不能錯過的一種美味了,悅悅的老家靠山,天冷後閒下來的人們總愛上山去挖冬筍,可以說得上是從小吃到大了,在現在看來,才發現冬筍其實是一種極為討喜的食材,它素有"金衣白玉,蔬中一絕"的美譽。
  • 冬筍雖好,但它很有意思。產地不同,差距會非常大
    煮上一鍋「醃篤鮮」,「人止食筍而遺肉」「每日逢加餐,經時不思肉」,原來真不是說說而已,鮮美到讓人忘了肉滋味!桌上孩童,一碗飯罷,仍吵著添,一下好不熱鬧。冬季植物營養根藏,冬筍營養還特別高。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鮮、嫩!但想得到這味鮮,並不容易。冬筍自然生長,人們並不多加幹預,加上冬天上山的人少,山上雜草很多。冬筍難挖難找,要想找到,全靠村民們多年挖筍的訣竅。先看竹林顏色。
  • 冬至,薺菜冬筍的餃子
    冬天有甘甜清脆的冬筍,運氣好的話,還能買到新鮮的薺菜,所以不如在冬至這一天來吃食材簡單而美味的冬筍薺菜餃子吧。.薺菜和冬筍的選擇是很有講究的,冬筍要選黃殼鷹嘴冬筍,這樣的筍才是真的沒有露頭的冬筍,才夠鮮嫩。
  • 冬筍真心好吃,但挖筍別走到不熟悉的山上去,6個小時還沒回來……
    經現場了解,迷路山林的是老王,臨安本地人,今年47歲,在於潛打工,出門前同事說了一句「我山上去挖冬筍了」。20時左右,工友老李見其還沒下山,覺得情況不妙就報警求助。原來,當天老王下班後獨自上山挖冬筍,誰知由於對山上的地形及路線不熟悉很快就迷了路。加上天色已黑、手機沒電關機,不知該如何是好的老王,在山裡找了個平坦處坐下休息,想著天亮後再找下山的路。凌晨在寒風中凍得瑟瑟發抖的老王,看到搜救隊那刻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小聲地說著「謝謝謝謝,我以為要在山裡凍一個晚上了。」
  • 不止冬筍,這些「青頭」隨你搭
    上農批裡的各色蔬菜琳琅滿目    在桃浦新村菜市場,胡阿姨買了700多元的魚丸肉丸蝦丸蛋餃,手上還提了一筐冬筍和薺菜,她說過年總吃大魚大肉太油膩,「燒點薺菜魚丸湯正正好。」家住徐匯的張國華篤悠悠逛生鮮超市:「這種矮腳青好吃,郊區的本地菜又糯又甜。」
  • 塔菜冬筍炒年糕
    一片片的年糕邊緣微微焦黃,不似在薺菜肉絲中焐一焐的那種潔白無辜狀,這是一般餐廳出品的炒年糕的樣子,不難吃,但就是沒有炒年糕那麼個精氣神。餐廳不肯做炒的炒年糕,因為費時費力,賣相還不討好。正如現今大部分的餐廳都不願意做小炒菜,火候要求高,難以標準化,沒賣相,也賣不出價錢,所以情願在煎炸燉煮蒸上花心思。這是題外話。
  • 冬筍和春筍,同樣都是筍,到底差在哪兒?
    按照竹子的種類,中國也應該有300多種竹筍,但並非所有的竹筍都能食用。有的竹筍太小,比如箬竹;有的竹筍口味不佳,比如金竹、苦竹都具有苦味;還有的雖然可以食用,但是資源量太小。算下來,被我們食用的一共有40餘種,其中以毛竹筍和早竹筍居多。竹筍的種類除了可以按照竹子的種類劃分,還可以按照食用筍的季節劃分為冬筍、春筍和鞭筍。
  • 冬筍20元1斤,農村楠竹林有一種東西更貴,1斤500看到記得採回家
    就拿今年的冬筍來說吧!市場價,20元一斤,這個對於楠竹產區來說,可是好事情,可依然有人吵著說賺不到錢?這個,可得說道說道!如果20元1斤的冬筍依然賺不到錢,那只能說四個字了——你還不夠窮!挖冬筍還是挺賺錢的,筆者不才,以前也挖過冬筍,沒辦法,那時候真的夠窮,挖一點冬筍補貼家用或者自己零用,那時候冬筍其實不值錢,1斤1.5元左右。
  • 又到了一年裡吃冬筍的季節,其採挖季節跟方法請點擊這裡查看
    筍類冬筍又有「素食第一品」之說,不僅是蔬菜,還是良藥。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就是吃冬筍的好季節,很多的農民朋友好這口的都會拿上工具去竹林裡採挖最鮮嫩的筍子,那麼每年一般是什麼時候可以去採挖呢?採挖春筍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 冬筍雪菜相干八爪魚|記一次母愛行動
    重量讓我咋舌,多虧那天是蒸籠先生的外婆推著自行車取回來的,否則我還真不知道自己怎麼把這個沉甸甸的箱子搬回家來。打開一看,下巴都拉長了,驚呆了。一箱子新鮮冬筍▼也是,生小籠包前確實十指不沾陽春水,包太總說,我來燒我來燒,你不會的。我來做我來做,你做你自己的事情去吧。是愛吧。幸好平常沒事偶爾也會瞄著包太做飯,所以有些大體的步驟還是能回憶起來,真正碰到不會的我也會打電話問。收到這些食材的感覺,還真的有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所寫到的,在沙漠中開了「中國飯店」收到老家臺灣寄來的各種食材時如獲至寶的感覺。
  • 生長下地下,從15元一斤到如今3塊,冬筍價格為何變化這麼大?
    在這個時候我們平時下火鍋卻非常愛吃一種農產品美食,它就是我們平時到山上挖的冬筍。冬筍清脆爽口,質嫩味鮮,同時營養豐富,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而今年的冬筍沒有去年那樣受歡迎了,冬筍價格優於過山車。現在已經到了12月份,冬筍成長也有一段時間了。從每年的10月下旬,我國南方地區的冬筍陸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