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Kitty
內容總策劃 | 郭楠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對於快餐有了更大的需求,雞排、奶茶、漢堡等作為快餐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品類,深受無數吃貨的喜愛與追捧,也成就了眾多快餐品牌。
在餐飲界中,有兩個擁有門店數量龐大的品牌,一個是在今年突破10000家門店的茶飲屆的蜜雪冰城,另一個則是被譽為雞排屆「蜜雪冰城」的正新雞排。
據官方數據顯示,正新雞排在全國的門店超20000家,是肯德基中國的3倍、麥當勞中國的7倍。
默默經營了20年,開出2萬多家門店的正新雞排,論門店數,是當之無愧的「下沉市場連鎖餐飲NO.1」,從某種層面來說,也代表著中國最不起眼的大眾餐飲市場。它的快速擴張背後蘊藏著怎樣的商業邏輯呢?
一、從1到2萬家,雞排界「拼多多」的野蠻式生長
這兩年,靠著雞排、燒烤等爆款產品,正新雞排在全國大街小巷遍地開花。
據悉,正新雞排每年賣出超7億片雞排,如果按照一塊雞排10元的價格來算,單靠賣雞排其年收入就超過了70億元。
▲ 來源:網絡
快餐市場一向競爭激烈,前有肯德基、麥當勞中國為代表的西式快餐巨頭,後有德克士、華萊士等後來居上的本土快餐品牌。正新雞排卻能夠在夾縫中跑出來,實現快速擴張,成為當之無愧的「下沉市場的佼佼者」,它是如何成長起來的?
從1到2萬家
20年前,正新還不賣雞排。
2000年,創始人陳傳武在溫州開了第一家門店。當時的正新還只是一家小吃店,小店裡既賣奶茶、又賣烤串、還賣關東煮。
10多年的發展,它變成了一家有10多個種類,幾百個單品的店。由於品類繁多,不僅消費者難以選擇,還增加了採購、物流、加工等流程環節的負擔。於是老闆陳傳武砍掉了90%的產品,根據用戶的喜愛,主推「燒烤+雞排」的產品結構,「正新雞排」由此誕生。
2013年,正新雞排通過加盟的方式實現迅速擴張。為了便於後期的發展,正新開始在供應鏈和倉庫上下血本,不僅每年投入大量資金,而且慢慢還把正新雞排供應鏈從公司完全獨立初期,成立了物流公司,在全國設置了40多個物流基地。
低價營銷策略
定價是一門學問,據《中國餐飲報告》的數據顯示,價格區間在15-25元之間的小吃餐飲數量是最多的。
蜜雪冰城主打下沉市場,產品價格多在10元以下,目標用戶為以大學生為代表的年輕消費群體,門店主要開設大學周邊、步行街、商場周邊等。
▲ 來源:網絡
正新雞排也是如此,主力產品雞排、小串等單價在10-15元左右,標誌性的「雞排+果汁」套餐促銷策略是「雞排原價15元,現價12元,送5元果汁「,貼近消費者的心理價位,以物美價廉的特徵牢牢俘獲了消費者的心。
正是憑藉著適應本地化的低價營銷戰略,這兩家快餐品牌得以在下沉市場複雜的競爭中屹立不倒。
善用單品爆款策略
單品爆款是打開市場的秘密武器。無論什麼品類,最適合擴張的一定是單品。品類越簡單,複製要求越低越容易擴張。
毫無疑問,正新雞排主打的產品就是雞排,這是給消費者最大的產品印象,顧客只要看門店的品牌名就知道它賣的是什麼。
▲ 來源:網絡
蜜雪冰城有著和正新雞排相似的發展路徑,都是採用了同樣的爆品模式,就推出了一款2元冰淇淋,這款冰淇淋成為了引流爆品,大家會為了買到 2 元的冰激凌,不惜花時間排長隊。
同樣打市場,單品的認知度會更加高,更容易讓用戶記住,而且也容易去擴張,這就大大降低了運營的門檻,當單品火爆以後,再陸續加入其他品類。
二、品牌定位對標下沉市場,肯德基PK正新雞排
正新雞排10元左右的價格貼近了巨大的下沉市場,憑藉著適應本地化的低價營銷戰略,得以在下沉市場複雜的競爭中屹立不倒。
當然,正新雞排並不是沒有危機,因為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開始去攻佔下沉市場。
近期,肯德基「下鄉」引發餐飲界熱議,第一站是在河南新鄉下屬的縣城封丘,開了一家「小鎮模式」門店,主打漢堡、炸雞等經典品。而這次肯德基下沉小鎮,競爭對手仿佛順理成章的就變成了正佳雞排、第一家雞排等快餐品牌。
▲圖源:網絡
關於肯德基到下沉市場的話題也引起網友的熱議,有網友說:「肯德基這是在逃避老對手麥當勞和漢堡王的雙面夾擊,但是未必在下沉市場就能如魚得水,村口有KFC,但我選正新」。
那麼,肯德基能PK過正新雞排嗎?
肯德基在下沉市場面臨的第一難題便是改變下沉市場的消費習慣,一個是就餐習慣,一個消費能力,而這兩點都是需要一定的市場周期的,短期很難發生改變。
從下沉市場消費習慣來看,肯德基在產品品類方面主要有漢堡、炸雞等快餐小吃和飲品。小鎮以炸雞、飲品等快餐休閒小吃為主,而漢堡需求場景較少。但在炸雞這種快餐小吃這方面,下沉市場的選擇很多,比如布滿街頭巷尾的正新雞排,而且這類品牌在下沉市場早已深入人心,消費習慣已經養成,並且有十分忠誠的消費群體。
另外,除了消費場景以外,消費水平也值得重點關注。在三四線城市,肯德基雖具備一定的品牌認知,但是價格、實惠方面恐怕仍然比不上正新雞排,最直觀的對比,十塊錢肯德基只能買幾塊小雞塊,而在正新可以買一大塊雞排。
目前看來,一二線城市餐飲競爭激烈,在三四線城市下沉擴張是很多餐飲品牌共同的策略。肯德基的下沉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此之前,需要想好新的策略,如果不改變的話,恐怕很難PK過正新雞排。
如今的餐飲品牌們都在研究如何做下沉市場,其實正新雞排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一個品牌進入下沉市場後,面臨全新的市場環境,用老一套來做營銷、做產品自然是行不通的。能夠看出,正新雞排無論是擴張模式,還是產品研發以及定價,都為下沉市場量身定製,才有了今天的成績。
但對於有這兩萬餘家店的正新雞排來說,原價格帶仍有大量平價品牌虎視眈眈,尤其近兩年,正新產品價格進行普漲,也引起了消費者的一些牴觸之聲,甚至之前有不少的門面曝出衛生問題、油被重複利用等問題。
這也是生意場上許多企業的弊病,擴張雖然好,但是也要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而定,再加上要規範企業化管理,這樣才能走的更遠。
因此,不光是下沉市場,無論是去滿足怎樣的顧客,都先要了解顧客想要的是什麼,然後跟隨環境去解決需求,這樣的餐飲生意才能做大做強。
三、下沉市場的錢有那麼好賺嗎?
拼多多帶火了」下城市場「這個詞。拼多多的故事有多性感,品牌如今徵服下沉市場的願望就有多強烈。
由於拼多多的上市,關於下沉市場消費力的研究也多了起來,三四線城市人群的購買力不容小覷,資本也盯上了這裡的無限商機。
賣奶茶的蜜雪冰城和賣炸雞排的正新雞排,在下沉市場的街頭巷尾把門店默默開到了萬家以上。
▲圖源:網絡
我們能看出下沉市場是有大生意的,然而,下沉的錢真的那麼好賺嗎?
事實上,在三四線城市賺錢也並沒有那麼容易,並不像網上有文章鼓吹」你看不上的三四線城市,錢卻比北上廣好賺「。原因不外乎居民的生活習慣不同,當地商家品牌意識不夠強,消費者不習慣網評等。
下沉市場的特徵總的來說是兩點,更長的休閒時間和更高的價格敏感度。
不了解下沉市場人群消費特點的人,會掉進以為錢」好賺「的坑裡。比如在一二線城市風靡的網紅茶飲店,由於開店成本低,在三四線城市遍地開花,但很快就調零了。
下沉市場主流人群普遍對品牌以及高溢價並不感興趣,更關心商品是否滿足基本訴求。所以下沉市場中,「麥肯基」、「老鄉雞」等本土品牌依靠價格、供應鏈、甚至品質優勢,佔據了目前大部分份額。
綜上所見,下沉市場存在大量的商機,也是一些品牌高增長背後的邏輯。但也會有一些不利因素,品牌在進入下沉市場之前,應先了解當地消費群體的特徵,再進行市場布局,根據自己的品牌特點出招,才能有機會獲得更多的市場佔有率。
— END —
【藍鯨渾水】聚焦泛網際網路行業
提供最具價值的商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