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概述】
《盧安達飯店》電影海報.jpg
影片來源於一個真實的故事。
1994年4月6日,一架載著盧安達胡圖族總統哈比亞利馬納和蒲隆地總統的座機在盧安達首都基加利上空被火箭擊落,兩國元首同時罹難。4月7日,空難在盧安達國內立即引發了胡圖族與圖西族兩族的互相猜疑,從而爆發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武裝衝突和部族大屠殺,令世界震驚的人間慘劇拉開了帷幕……被胡圖族種族主義者控制的廣播電臺也為大屠殺的行為煽風助陣,他們叫囂著「讓一切鬱積的爆發出來吧……在這樣一個時刻,鮮血將滾滾而出」,失控的人群在失控的媒體號召下四處搜尋和殺死圖西族人,空氣中瀰漫著血腥的味道。
當一個國家陷入了瘋狂,世界也閉上了雙眼時,有一個名叫保羅·盧斯賽伯吉納(唐·奇德爾 飾)的飯店經理卻敞開了溫暖的懷抱,他經營著當地一家雲集著歐洲遊客和軍界政要的米勒·科林斯飯店,八面玲瓏地運用著一切關係盡心地呵護著飯店的顧客們。保羅是胡圖族人,而他的妻子塔莎娜(索菲·奧康尼多 飾)卻是圖西族的,對他而言,在動蕩的時局中,保護他的圖西族的親戚與朋友成為了一生中面臨的最大使命與挑戰。聯合國維和部隊的無作為和與世界媒體的隔絕使得保羅夫婦二人和在飯店中避難的1268名當地居民更加堅定了活下去的信心與勇氣,「我們一定讓全世界都無地自容地去採取應有的行動。」事態越來越嚴重,百日之內竟有約100萬人死於非命,但米勒·科林斯飯店卻成為了嗜血荒漠中的一片生命綠洲……
盧安達位置.jpg
【歷史背景】
從16至17世紀,歐洲人便開始在非洲販賣黑奴,並以跑馬圈地來劃分自己的領地,由此將一些民族和地域分隔開來,以至造成許多非洲國家長年來為邊界、種族、宗教而發生戰亂。
盧安達國由胡圖族人、圖西族人及少數的圖瓦族人組成。1961年盧安達獨立時,由胡圖族執政掌權,圖西族的高層領導人流亡到烏幹達,他們雖身在異國,卻一直千方百計想打回本國,推翻現政權。一些十惡不赦的劊子手便利用胡圖族與圖西族長久以來的恩怨準備策劃一場空前的種族清洗。
1994年4月6日,當時的盧安達總統、胡圖族人朱韋納爾·哈比亞利馬納因飛機失事而命喪黃泉。那些蠢蠢欲動的陰謀者就以圖西族暗殺總統為由,煽動胡圖族人,試圖以大屠殺的方式奪取盧安達政權。他們組織遊擊隊,購買並分發槍械和砍刀,通過有力的宣傳機制使所有胡圖族人相信,圖西族人都是他們的死敵。趁國內局勢一片混亂之機,反政府武裝從烏幹達越過邊界向國內進軍,由於政府倉促應戰,反擊不力,結果從首都基加利一直退到尚古古省的基伍湖邊,又從湖上退到了薩伊。一場大屠殺開始了,許多圖西族難民都試圖從基伍湖逃難到薩伊,結果由於沒有船隻,在岸邊和河中遭到劫殺。在100多公裡長,數公裡寬的基伍湖上漂滿了屍體。
在1994年4月至7月的這次種族衝突中,共有近百萬人被害。這個數字相當於盧安達當時總人口的1/9,其中94%的受害者是圖西族人。此外,還有200萬人淪為難民。這也許是二戰結束以來,最純粹和慘烈的一次種族清洗事件。
【威電影】
亂世之中的盧安達飯店,電影主人公利用威士忌打點關係、為處在飯店中的難民尋求庇護的情節也令人動容,可惜這些「生命之水」也無法挽救眾多的生命和根深蒂固的種族偏見。
電影開場,當地軍閥領袖和聯合國維和部隊上校在在盧安達飯店談笑風生,品飲的是來自蘇格蘭高地產區的格蘭傑單一麥芽威士忌。飯店經理保羅·盧斯賽伯吉納稱這是店裡最受歡迎的single malt,說明90年代消費者已經開始從調和威士忌轉而青睞單一麥芽了。
得到將軍肯定三連的格蘭傑單一麥芽威士忌.jpgx3
格蘭傑(Glenmorangie)位於英國蘇格蘭高地產區的泰恩市(Tain),現為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Louis Vuitton-MoetHennessy)所有,是蘇格蘭最暢銷的單一麥芽威士忌品牌之一。
泰恩市和格蘭傑酒廠位置.jpgx2
格蘭傑由威廉‧馬地臣創立於1843年,但直到1849年蒸餾廠才開始生產運作。威廉擁有豐富的釀酒經驗,在他的帶領下,蒸餾廠發展得十分迅速。1880年,格蘭傑開始出口銷售並獲得巨大成功。1887年,格蘭傑蒸餾廠有限公司收購了格蘭傑。1918年,格蘭傑40%的股份被賣給格蘭傑蒸餾廠有限公司最大客戶麥克唐納繆爾有限公司,其餘60%的股份則被威士忌交易公司達勒姆收購。不久後,麥克唐納繆爾有限公司收購了格蘭傑的全部股份。1931年,在經濟大蕭條和美國禁酒令的雙重壓力下,蒸餾廠被迫關閉。直至1936年,蒸餾廠才開始恢復生產。但由於二戰期間燃料和大麥供不應求,1941-1944年間蒸餾廠再次關閉。至此之後,酒廠從未停止生產並進入平穩發展階段。2004年,麥克唐納繆爾有限公司將格蘭傑轉讓給LVMH集團。在LVMH集團的帶領下,格蘭傑生產規模不斷壯大且更具競爭力。
「Glenmorangie」一詞在蘇格蘭蓋爾語中有「寧靜山谷」的含義,而格蘭傑蒸餾廠從容不迫、一絲不苟的釀酒過程也印證了此意。酒廠釀酒工作由比爾‧梁思敦博士帶領的團隊擔任,他們被親切地稱為泰恩人。泰恩人會從格蘭傑上方的泰洛希湧泉取水,泰洛希湧泉豐富的礦物質賦予了格蘭傑威士忌與眾不同的風味。此外,格蘭傑擁有蘇格蘭最高的蒸餾器,高達7.9米,而且只有最純淨的蒸汽才可到達蒸餾器的頂部並沿頸部回流,所以蒸餾得到的酒液口感十分順滑。值得一提的是,格蘭傑陳釀威士忌的橡木桶皆為量身定做,且由酒廠自己在美國奧索卡山的森林裡種植的橡木製成。酒廠會先閒置新桶兩年,隨後借給傑克·丹尼爾和天堂山陳釀波本威士忌。之後,格蘭傑再使用這些橡木桶來陳釀自己的威士忌。除了在波本桶中陳釀外 ,格蘭傑的一些酒款還需轉移到波特桶、雪莉桶或法國蘇玳桶中陳釀,以獲取更多風味。格蘭傑一共有14個放置橡木桶的土質倉庫,這也是格蘭傑威士忌風味獨特的原因之一。另外,格蘭傑蒸餾廠不獨立裝瓶,威士忌的裝瓶工作由專業的裝瓶廠負責。
電影中出現的90年代舊版格蘭傑.jpg
幾種格蘭傑現行版本.jpg
我們注意到,格蘭傑隸屬於LVHM集團,因為集團還擁有包括酩悅香檳 (Moët & Chandon) 在內的眾多香檳品牌,所以格蘭傑現行版本的酒瓶設計與香檳酒瓶似乎有點共通之處。
電影中段出現的蘇格蘭調和威士忌VAT69.jpgx3
不止這部電影,看過《兄弟連》的應該對這款酒有比較深刻的印象:「尼克森太太的寶貝兒子只喝最好的酒。」讓尼克森上尉魂牽夢縈的正是這款VAT69。
不止如此,自20世紀以來,從雷蒙德錢德勒的小說,到昆汀的《低俗小說》,很多歷史和文化的瞬間都少不了VAT69的身影,其實這是一款老牌的調和威士忌,始於1882年,瓶蓋上的獵犬就是創始人的家族徽章,同時這也是一款很親民的威士忌,花很少的錢就能夠享用。
由於酒廠在1882年的釀造的第一批100桶威士忌中,其中第37、69、81這3桶在當時為最好,由其以第69桶口感最為純正,VAT69的牌子正是為了紀念這第69桶精品中的精品而命名。
VAT69調和威士忌.jpg
電影後段,讓當地軍閥領袖愛不釋手的格蘭菲迪單一麥芽威士忌.jpgx3
格蘭菲迪Glenfiddich,在蓋爾語中意為「鹿之谷(Valley of the Deer)」,位於英國蘇格蘭斯佩塞產區的達夫鎮(Dufftown),現為格蘭父子洋酒公司(William Grant & Sons)所有,是為數不多且自始至終由家族獨立經營的單一麥芽威士忌蒸餾廠之一。
達夫鎮和格蘭菲迪酒廠位置.jpgx2
1886年的夏天,威廉·格蘭特(William Grant)決定辭去莫特拉克酒廠的經理一職,懷揣著「釀造山谷中最好的威士忌」的心願,在兒女們的支持下開始親手建造自己的蒸餾廠。一年後,一座名為「格蘭菲迪」的蒸餾廠落成,並在這一年的聖誕節釀出了第一批單一麥芽威士忌。20世紀20年代,因美國禁酒令出臺而減產的蒸餾廠比比皆是,而格蘭菲迪卻依然保持著增產的態勢。禁酒令廢除後,消費者對優質陳年威士忌的需求激增,而格蘭菲迪作為在禁酒令下僅存的六家蘇格蘭蒸餾廠之一,迎來了一個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1961年,格蘭菲迪開始採用由漢斯·施萊格設計的三角柱狀的酒瓶。這一設計獨特而又前衛,融入了格蘭菲迪釀酒時涉及到的三大要素——水、空氣和大麥麥芽。1963年,格蘭菲迪以單一麥芽為賣點將威士忌售往蘇格蘭以外的地區,成為第一家衝出蘇格蘭並面向全球消費者的單一麥芽威士忌品牌。此後,格蘭菲迪一直保持著勇於創新的精神,並在1969年成為了首座對公眾開放的蘇格蘭蒸餾廠。如今,在格蘭特家族的世代傳承之下,格蘭菲迪依然延續著獨特的釀酒傳統,同時大膽創新,追求極致,而這也正是其風靡全球的原因之一。
電影中出現的90年代格蘭菲迪Pure Malt威士忌.jpg
一個知識點:2004年開始蘇格蘭威士忌協會禁止使用「Pure Malt」一詞,而在此之前的1998年,格蘭菲迪已經將酒廠的單一麥芽酒款改稱「Single Malt」,可以說從格蘭菲迪酒名的變化可以看到蘇格蘭單一麥芽威士忌的演變。
格蘭菲迪現行版本酒款.jpg
威觀世界
——
威士忌品鑑、收藏、投資小助手。
威士忌品牌、歷史、趣聞講述者。
帶你進入星光熠熠的威士忌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