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世界和平。
電影是2004上映的,我是在次年的時候網上觀的影。那個時候自己正值青年輕狂尾期,開始尋找走向成熟的入口,可以說這部電影打開了這個入口。對於政治、戰爭、文明、金錢和人性之間的關係,在這部電影裡梳理得特別妙。俯瞰一部電影的大背景大思路,我的感知一直不太靈光,只是跟著發生在男主保羅的種種,去感受這些事情在他身上產生的化學變化。
在被胡圖族與圖西族之間的戰爭洗刷中,盧安達飯店是很多西方上流社會者憩息的寧靜之地。保羅一直是一個崇尚西方文明,中立在政治之外的有風度,職業度和專業度的酒店經理。面對自己圖族的朋友被深夜粗暴帶走,他用避世的政治態度壓制住自己人性之善,妄圖只保全至親的安全。而當屠殺者真正想要將保羅圖西族的妻子與其同族的朋友混同制裁的時候,似乎在那一刻他才真正明白,即使身為安全的胡圖族人,生於亂世如何能真正地置身世外?也許是無意識於自己的轉變,從重金確保妻兒安全之後,智慧地救出所有非同族的鄰裡朋友和陌生人開始,他已將政治立場和人性移步於從前的相反選擇。
這部電影大概由於是真實的事件,情節非常豐滿,幾乎幾個畫面就勾勒出一個故事,要盡述所有幾千字也是難以細緻的。最受感觸的一幕是當危機爆發時,保羅利用多年斡旋得來的人脈想要帶著親人離開,卻也無疾而終。聯合國救援組織只能帶走滯留在飯店的西方人,保羅仍文明地組織飯店裡無法離開的胡圖圖西族的員工們在大雨裡,撐著傘護送一個個飯店的每位可以離開的西方客人,以及客人懷中的狗狗登上救援組織的大巴,同時阻擋著想要衝到大巴上不能離開的族人……西方拍攝這場戰爭的記者在雨中走向大巴時,服務生跑過來為他撐傘,他向他擺著手說:「Don&39;m so ashamed」慚愧到無以復加,雨中大巴車上白種人和車外站在雨中的黑種人一個空間兩個世界,在被拒之救援以外的黑人孩童的歌聲裡,讓觀者心碎一地。
令人印象深刻之處,在於黑人保羅在生死一步的檔口還能優雅從容頗具職業度的運維這樣的場面,並生出致電總部boss的念頭,以文明之態匯報他自己和飯店裡的現況,工作人員和客人近1000人都將命不久矣,並想要感謝boss對自己和自己家人所做的一切……像那個西方的記者一樣,也是一股慚愧懾住了boss了吧?才會有保羅他們之後的生機。
感觸有二還在於保羅的優雅和文明,動用在了同樣文明並懂得慚愧的人處才能得到該有的迴響,對於惡跡的圖西族員工和嗜殺屈權的軍頭那裡,保羅用的則是強悍和欺詐,才保全住從文明處得來的生機,這樣綜合的素養很難分辯是他與生俱來還是在這場戰爭中成熟起來的。
無論如何戰爭都太殘酷,在保羅勉強維持飯店運營進貨途中車身顛簸,在他下車一探究竟時,清晨霧散,前方是屍體鋪就了回程之路。坐在有幸暫歸避難所車裡向前探去,眼中還是有一望無際的同種人群在奔死途中……
時常會覺得時代走得太快了,現在很多年輕人的神經被很多畫面刺激得麻木,不知道看這樣的片子會不會兩倍速三倍速走起來,如果是那樣,就太遺憾了,為電影也為看電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