惱人的柳絮有用嗎?丨黎叔說林

2021-02-12 黎雲昆

柳絮有用嗎?

作者:黎雲昆

柳絮是春季的一大景觀,但也有惹人煩惱的一面。那麼,柳絮有用嗎?如果有用,那豈不是不利一面又變成了有利了嗎?

柳絮可以做坐墊和褥子。明·解縉《永樂大典殘卷》轉引《圖經志》載:「有綿飛如柳絮,可為茵褥。」

柳絮有保健功能,作褥墊對老人尤為適宜。宋·陳直《壽親養老新書》載:「將取花如柳絮者,欲為坐褥,或臥褥。以帛為方囊,滿實蒲花,杖鞭令勻,厚五六寸許,其上復以褥表囊之,虛軟溫燠,他物無比。春間不御則褫去褥表,出囊復處略暴之,歲歲如此。」將柳絮放入以絲棉製成的方囊中,鋪滿,再以杖鞭敲打使均勻,成五六寸厚的褥芯,外面再復以褥套,或坐,或臥,使用起來,「虛軟溫燠,他物無比」。

柳絮作氈墊柔軟性涼,尤其是對孩子,效果最佳。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轉引宋陳承《本草別說》:「柳絮可以捍氈,代羊毛為茵褥,柔軟性涼,宜與小兒臥,尤佳。」

將柳絮用作鞋襪襯墊,也有保健作用。《本草綱目》載:「腳多汗溼:楊花著鞋及襪內穿之(《摘玄》)」

宋·林洪《山家清供》:「憲聖喜清儉,不嗜殺,每令後苑進生菜,必採牡丹片和之,或用微面裹,炸之以酥。又時收楊花,為鞋襪氈褥之用。侄恭僖,每治生菜,必於梅下取落花以雜之,其香又可知矣。」

憲聖即宋高宗趙構的皇后,才貌雙全、知書達禮,歷高、孝、光、寧四朝,在後位(含太后)長達五十五年,是歷史上在後位最長的皇后,83歲去世。她也將楊花收起,「為鞋襪氈褥之用」。在人均壽命僅為三四十歲的宋代,老太太能那麼長壽,與她老人家講究保健的生活方式是有極大關係的。

柳絮作枕,有獨到的養生效果。宋陶穀《清異錄·陳設》載:「盧文紀有玉枕骨,故凡枕之堅實者,悉不可用。親舊間作楊花枕贈之,遂獲安寢。自是縫青繒,充以柳絮,一年一易。」盧文紀原來睡覺不好,於是有人給他送了「楊花枕」,自此「遂獲安寢」。此後他便選定了楊花枕,令人以黑色的絲綢作枕套,充以柳絮,每年一換。盧文紀,五代時人,曾任後唐宰相、後晉太子少傅、後漢太子太師,享年七十六歲,一生積累億萬財富,想睡什麼枕頭都沒有問題,但他選擇了用柳絮做的枕頭。

柳絮也稱楊花,古人以絮為花。柳與楊通,花與華通,故楊花也稱柳華。《神農本草經》載:「柳華,一名柳絮。」可見,柳絮、柳花是一回事。

《本草綱目》沿用了這一說法。他在「柳目」下單開一條「柳華」,並說明「柳華」:釋名柳絮。

《中藥大辭典》則進一步將柳花的概念擴大:「柳花,別名,楊花(《摘元方》),柳椹(《岣嶁神書》),柳蕊(《綱目拾遺》)。」《中華本草》也執相同意見。

但也有學者不同意這個意見。

宋·蘇頌《本草圖經》載:「《本經》以絮為華。陳藏器(唐代中藥學家)云:華,即初發黃蕊也,子乃飛絮也。」

這就是說柳華(花)與柳絮不是一物。

清·張璐在《本經逢原》中指出:「《本經》雖雲柳絮,實柳華也,絮則隨風飛揚,何從覓之。」宋·寇宗奭《本草衍義》:「古人以絮為花,陶隱居亦曰:『花隨風,狀如飛雪。』誤矣。」

清·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中指出:「柳椹,此乃柳花未放時,其枝垂下如椹形。」這就是說,柳椹與柳花也有所不同。

由此可知,若將柳絮作為景物描寫,柳絮與楊花不加區別是可以的。但若將柳絮作為藥物,則需要區分清楚了才好。

柳華(花)是柳樹的花(圖1),柳椹(圖2)是柳樹的果,柳絮(柳實、柳子,圖3)是柳樹的帶飛絮種子。柳華、柳椹是柳絮飛絮以前的狀態。

圖1  柳華(花)

圖2  柳椹

圖3  柳絮

《中華本草》對柳花對解釋為:「楊柳科植物垂柳的花序。」

《本草綱目》轉引《藥性論》:「花乃嫩蕊,可搗汁服。」

魏晉·陶弘景《名醫別錄》:「柳華,無毒。主治痂疥,惡瘡,金創(刀槍傷)。」

《本草綱目》:「主治:風水黃膽,面熱黑(《本經》)。痂疥惡瘡金瘡。」「《本經》主治風水黃膽者,柳花也。」「(柳)華:主止血,治溼痺,四肢攣急,膝痛(甄權)。」

清·葉志詵《神農本草經贊》載:「柳華,味苦,寒。主風水黃膽,面熱黑。」

《本經逢原》:「柳華性寒,故能療風水黃癉(即「黃疸」)。」

《本草綱目拾遺》:「《綱目》有柳華,明目驅風,壯筋骨,堅牙齒。」

清·汪訒庵《本草易讀》:「柳花療肢攣膝痛,止血消渴。」

明·蘭茂《滇南本草》:「楊柳花,味甘、苦,淡平。專治吐血、咯血、咳血、唾血、下血、血淋、一切血症,其效如神。」

《本草綱目》附方:治走馬牙疳(患牙疳而發病急速,勢如走馬者。多因病後或時行疫病之邪,餘毒未清,復感外邪,積毒上攻齒齦所致。多見於小兒。):楊花,燒存性(藥燒至外部焦黑,裡面焦黃為度,使藥物表面部分炭化,裡層部分還能嘗出原有的氣味,即存性。),入麝香少許,搽。(《保幼大全》)。

《本草綱目》附方:治大風癘瘡:楊花(四兩,搗成餅,貼壁上,待幹取下,米泔水浸一時取起,瓦焙研末)二兩,白花蛇、烏蛇各一條(去頭尾,酒浸取肉),全蠍、蜈蚣、蟾酥、雄黃各五錢,苦參、天麻各一兩,為末,水煎麻黃取汁熬膏,和丸梧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五十丸,溫酒下。一日三服,以愈為度。(孫氏《集效良方》)。

《中藥大辭典》附方:治室女(處女)發熱經停:柳花五、七錢,紫草一兩二錢,升麻九錢,歸身七錢半。上為末。每服七錢,葡萄煎湯調下。(《赤水玄珠》)

不過,因為《神農本草經》的影響巨大,醫書中所指「柳華、楊花」,仍有可能指的是柳絮或柳椹。

柳絮為柳樹的種子。《中華本草》對柳絮做了這樣的描述:「種子細小,倒披針形,長1~2毫米,黃褐色或淡灰黑色。表面有縱溝,頂端簇生白色絲狀絨毛,長2~4毫米,成團狀包圍在種子外部。」

《名醫別錄》:「(柳)實,主潰癰,逐膿血,子汁,療渴。」

《本草綱目》載:「宗奭曰:柳花黃蕊幹時絮方出,收之貼灸瘡良。絮之下連小黑子,因風而起,得水溼便生,如苦、地丁之花落結子成絮。古人以絮為花,謂花如雪者,皆誤矣。藏器之說為是。又有實及子汁之文,諸家不解,今人亦不見用。……《藥性論》止血療痺者,柳絮及實也。……子與絮連,難以分別,惟可貼瘡止血裹痺之用。所謂子汁療渴者,則連絮浸漬,研汁服之爾。又,崔寔《四民月令》言:三月採絮愈疾,則入藥多用絮也。」

《本草易讀》:「柳絮治風水黃膽,頭面黑熱,痂疥惡瘡,金瘡出血。」又,「金瘡出血,柳絮封之即止。面上膿瘡,柳絮、輕粉為末,燈中油合敷。」

明·龔居中《痰火點雪》:「凡貼瘡,古人春用柳絮,夏用竹膜,秋用竹膜,冬用兔腹上細毛,貓腹毛亦佳。」

《本草衍義》:「柳華。《經》曰:『味苦』,即是初生有黃蕊者也。及其華幹,絮方出,又謂之柳絮。收之,貼灸瘡及為茵褥。」

《本草綱目》附方:

吐血咯血:柳絮焙研,米飲服一錢(《經驗方》);

金瘡血出:柳絮封之,即止(《外臺秘要》);

面上膿瘡:柳絮、膩粉等分,以燈盞油調塗(《普濟方》)。

此種所言柳絮,並不一定是指今人所謂的柳絮,其中也包含了柳花、柳椹。

《本草綱目》載「弘景曰:柳華熟時,隨風狀如飛雪,當用其未舒時者。」柳華未舒時,即為柳椹。

《本草綱目拾遺》中指出:「《岣嶁神書》有柳椹牢牙法:以柳椹揩牙,去其宣露(腎疳五證之一),諸風不生。明目駐顏,黑髮聰耳,壯筋力,益壽輕身。《急救方》:柳椹陰乾為末,日用擦牙,去風明目,烏髮固齒,久用不徹,可咀金石。」

柳絮也是一道鮮美的森林食品。

柳絮可以做粥。柳絮做粥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唐·馮贄《雲仙雜記·洛陽歲節》:「洛陽人家……寒食裝萬花輿,煮楊花粥。」

柳絮可以做成涼拌菜、可以怍餡、可以燉肉。現在一些地方的農家樂意見將柳絮作為系列森林食品開發出來,如:蒜汁拌柳絮、柳絮素包子、肉末燒柳絮、魚香柳絮球等等,收到了很好的效益。

當然,如前所述,這裡的柳絮也指代柳花、柳椹。

柳絮作為食物資源的作用在發生戰亂和饑荒的時候尤其重要。柳絮是我國歷史上重要的救飢食物。

柳絮漫天飛舞,採收是一大問題。柳絮會在草叢及牆角的地方聚集,但這些地方收集來的柳絮往往含有大量的雜質,而從柳絮中剔除雜質是一件費工費時、得不償失的事。

漢·崔寔《四民月令》:「三月三日,以及上除(上巳節),採柳絮。」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即「祓禊」,人們結伴到水邊進行祭祀宴飲、曲水流觴、郊外遊春等活動。古人在這樣的活動中,順便將柳絮採來。崔寔在記述這件事時,用字是非常準確的,他講的是「採柳絮」,柳絮隨風飄舞。如何「採」?應當是「捉」。如果真要捉的話,一個人一天能捉幾個柳絮?顯然,崔寔所指的「採柳絮」,並不是我們現今所指的柳絮,而是柳椹。

筆者日前採得一隻柳椹(圖4),2小時以後,即開始出絮(圖5),4小時後,半數出絮(圖6),12小時後,全部出絮(圖7)。若將熟透了的柳椹採收回來,置於布袋之中,自行出絮,以此法收集柳絮,不僅可收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所收柳絮不染纖塵,作藥、作襯墊均無妨礙。

圖4  筆者採得一隻柳椹

圖5  2小時後開始出絮

圖6  4小時後半數出絮

圖7  12小時後全部出絮

適時採收柳椹也可減少柳絮飄飛給人們帶來的不便。

柳絮雖個體微小,輕如鴻毛,但不是百無一用,柳絮還真有用途。

相關焦點

  • 明年城區「柳絮如雪」有望抑制
    肖夢琪 蔡駿攝   春日百般好,唯有柳絮惱。   這兩日,氣溫漸暖,市區的不少道路上一簇簇飄落的「白絨」隨風起舞,「四月飛雪」雖然浪漫,卻也成了路人和居民的煩心事。   據了解,眼下這些飄揚的白絮主要是柳絮。通俗來說,這些柳絮是柳樹的種子,每年4至6月,便像蒲公英一樣隨風飛散,遇到合適的環境,就在那裡繁衍後代。
  • 是柳絮!柳絮雖美,但也讓不少人很受傷
    是柳絮!柳絮雖美,但也讓不少人很受傷 最近一些人皮膚過敏、呼吸道過敏或許與柳絮脫不了干係 2012年04月17日 14:28:54   浙江在線04月17日訊「最近的柳絮怎麼飄得這麼厲害,家門口的綠化帶上柳絮鋪得就像是一團團的雪花啊。」4月16日,家住紹興縣的周阿姨一打開家門,成團成團的柳絮如雪片一樣飛進了自家,擋都來不及擋。
  • 小小的一片雪花有多美,普通人說像鹽,才女以柳絮比喻
    春天有冒著嫩綠枝椏的草兒,有百花齊放,有蟲鳴鳥叫;夏季有烈日蟬鳴,有冰棍可樂,有所有美好的事情;秋季有瓜果香氣,有豐收歡樂;唯獨冬季是寂靜無聲的,寒冷厚重的。但冬季也有冬季的美,有「凌寒獨自開」的梅花,有「爆竹聲中一歲除」的新年,還有那紛紛落下的白雪。白雪能夠掩蓋大地,給秋季葉子掉落得只剩枝幹的樹木以裝飾,看著那被大雪覆蓋的田地,就能想到來年的春景,來年的豐收,冬雖寒冷,冬也給人帶來希望。
  • 如何告別惱人靜電?
    如何告別惱人靜電?你知道嗎這小小的靜電看似人畜無害實則破壞力驚人總能在不經意間製造大災禍不過防範到位靜電這個殺手還是可以被降伏的今天楚消妹就給大家獻上給力大招收好嘍-
  • 8首有關柳絮的古詩詞: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8首有關柳絮的古詩詞: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1、《巴陵夜別王八員外》賈至柳絮飛時別洛陽,梅花發後到三湘。世情已逐浮雲散,離恨空隨江水長。柳絮飄落時節,我離開了洛陽,梅花開放之後,到達了三湘。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四月裡天氣清和,最好是雨後初晴的時候,望到南面的這座山,對著人家的門戶,更覺得格外分明了。時當初夏,更沒有楊柳樹上的花絮,隨著春風飛舞,只有黃色的葵花,向著太陽低頭開放呢。3、《絕句漫興九首·其五》杜甫腸斷春江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顛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
  • 柳絮如雪不是雪(原創作品)
    說道柳絮這種動物……生物、地理、歷史政治、化學……這些科目都是婦科……咳咳咳……真不知,我的嗓子什麼時候才能好利索。這些都是副課……還是副科……不管了……反正,就是沒有語文、數學、英語……這些科目重要。好似跑遠了一些,如果坐飛機過來,來不及的話,我就坐火箭過來。柳絮……是柳樹的下一代基因的傳承者,說人話就是——柳樹的種子。上面有白色的絮狀物,形如絨毛。
  • 柳絮漫天 德州又到四月飛「雪」季
    草坪內柳絮「積雪」工作人員在飄絮中進行湖面清潔大眾網·海報新聞德州4月16日訊(見習記者 王君)「靄靄芳草期,雪絮起青條。」每年四月份,伴隨著春天,德州如期而至的還有(楊)柳絮。在德州市德城區東方紅東路的路口,記者停下腳步,用鏡頭記錄下這「飄雪」的一幕。湖面「結冰」工作人員正在清理湖面柳絮「結冰」「我的孩子特別喜歡追著柳絮跑,他覺得像是不會融化的雪花。」
  • 毛毛毛毛毛……楊、柳絮的季節又來了!裡面有蟲子?專家解答來了
    >江蘇女性的暖心家園關注最近這個季節最火的應該就是它了↓↓↓△ 資料圖/視覺中國在這「漫天飛雪」的場景中,主角並非雪花,而是廣大過敏人群最頭疼的楊、柳絮鑑於問題的嚴重性,各路網友臨時召開了楊、柳絮治理專題研討會:有人建議每人拿一臺吸塵器,共同把絮吸走,有人想請來滅霸幫忙,還有人表示乾脆把樹砍掉……為何楊、柳絮年年「刷屏」?
  • 發現唐詩中的柳絮,風吹似雪,浮動如愁,隨韶光而逝
    大好的春光裡怎麼少的了柳樹的影子呢,公園的小橋邊,河邊的堤岸上,欣賞著那「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更有「桃花暖日茸茸笑,楊柳光風淺淺顰」,多麼和諧的畫面呀。可是柳樹多了就會有很多的柳絮,柳樹分雌雄,雌株花落後,飄飛出一朵朵帶著種子的白色絨毛,就是柳絮,柳絮會藉助風力傳播完成繁衍。
  • 呸呸呸呸噗噗噗,這柳絮!
    春天最常見的過敏原就是花粉,楊柳絮飛來飛去雖然惱人,但也只是被花粉搭了便車,說到底,不是真正的過敏原。 來源:圖蟲人為點燃、遺留火種、亂扔菸頭、用火不慎等因素均可點燃楊柳絮,一不小心,楊柳絮就讓人「引火上身」。如此惱人又危險,有什麼辦法可以治理「飛絮成災」?
  • 武漢一公園柳絮如雪 專家:過敏體質者應儘量避開
    金銀湖公園柳絮如雪紛紛揚  專家:過敏體質者應儘量避開柳絮  柳絮堆積在公園中的場面市民胡先生攝  武漢晚報訊(記者陳奇雄)4月13日,武漢市民胡先生到東西湖金銀湖溼地公園遊玩時,遠遠看到該公園內湖面上,覆蓋著一層「雪花」。
  • 未若柳絮因風起——再尋謝道韞
    顛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雨後駛來的列車劃破蒼白的暮色朗月湖畔來回踱步除卻我仍在漂泊的是絲絲點點的柳絮仿佛穿越回到上一個揚州下雪的冬天迷濛間看到謝令姜紅衣中亮了相詠那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謝道韞」和「柳絮」從歷史課本裡所述的那年冬天開始,緊緊地捆綁在了一起
  • 品讀好詩詞——《臨江仙·柳絮》(紅樓柳絮)
    這首詞上片狀物,著力描寫風颺柳絮、悠然起舞的情狀。下片言志,抒寫了柳絮的情志:有離即有合,有散必有聚。這首詞表面上寫的是柳絮的姿容和心理,實際上巧妙地借柳絮之口委婉地道出薛寶釵青雲平步的志向。全詞句句詠物,處處有「我」,物性我情,水乳交融。
  • 【悅行圈小百科】柳絮飛時花滿城,防護裝備不可少!
    在注重功能科技設計的基礎上,更把時尚靚麗的色彩和新穎潮流的設計融入其中,渾然一體,更為靚麗的色彩及新穎的設計,使它成為一件多用的時尚單品。2.多功能魔術頭巾戶外旅行愛好者,幾乎人手都會有一條多功能魔術頭巾。
  • 我們的歌:肖戰與「錢」有不解之緣?那戰再唱《惱人的秋風》!
    音樂綜藝《我們的歌》在2019年成為了關注度最高的綜藝之一,榜樣歌手和新生代歌手相組合,唱著同一支歌,這是非常有意義的。在賀歲金曲歌會中,八位寶貝歌手回到舞臺,給觀眾們送去新年祝福,在一片祥和歡快的氣氛腫結束了《我們的歌》第一季。
  • 未若柳絮因風起 真得比撒鹽空中差可擬好嗎?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上面這一段話來自於《世說新語·言語》,這一章節所記皆為當時佳句名言。關於詠雪的這個故事讓謝安的侄女謝道韞流芳千古,還誕生了一個成語叫「詠絮之才」。為什麼 「未若柳絮因風起」 比「撒鹽空中差可擬」好呢?老街先從其中的人物說起,有助於大家了解故事的背景。
  • 柳湖如畫柳絮如雪
    門牌上有左宗棠題書「柳湖」二字。從北門進去,只見有一巨石屹立在湖岸,石面上「柳湖」二字龍飛鳳舞格外顯眼。園內的風景如畫別有洞天。湖水清澈如鏡,環湖翠柳如煙,橋廊半拱如月,樓閣亭臺隱現。沿著湖邊的曲徑漫步,耳聽著鳥鳴聲聲,我仿佛進入了仙境。
  • 肖戰、那英《惱人的秋風》上線不到1天,票數突破60萬
    楔子近日,由肖戰、那英合唱的歌曲《惱人的秋風》,引發熱議。其實,《惱人的秋風》是一首非常老的歌了,追溯起來,還得從1979年說起。當時,在瑞典,有一個國寶級的樂隊組合,名叫ABBA(之所以叫這個名字,則是來自於4位成員名字的首寫字母)。
  • 每日竇摘|未若柳絮因風起
    據《世說新語》記載:謝道韞小時候,有一次,謝安召集子侄們一起賞雪,他有心考考孩子們的詩才,於是看著庭院中的飛雪吟出一句:「白雪紛紛何所似?」謝安的侄子謝朗立刻回答道:「撒鹽空中差可擬」,意思就是,這漫天的大雪就像在空中撒鹽一樣,而謝道韞則緩緩接道:「未若柳絮因風起。
  • 未若柳絮因風起.
    比喻講究形似:大團大團的雪花簌簌落下,倘若有風,則會漫天飛舞。一團一團的柳絮,與鵝毛大雪相似,也會因風漫天飛舞,古詩中就有「柳絮池塘淡淡風」的句子。紛飛的白雪和因風起的柳絮,都給人以 輕盈、飄逸、優雅的感受。用「柳絮因風起」來比喻「白雪紛紛」,可謂形相似,景相同。鹽與雪花,形狀不同,輕重又有別,「撒鹽空中」即使輕風起時也不能隨風飄揚。用來比喻 「白雪紛紛」並不是很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