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唐詩中的柳絮,風吹似雪,浮動如愁,隨韶光而逝

2020-12-23 萊駒為右

眼下已經是四月下旬了,季節上則是進入季春時節,滿眼望去田野裡則是五顏六色,綠油油的麥田,樹葉也是綠的,金黃的油菜花,路旁則有紅色的、白色、藍色的野花,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大好的春光裡怎麼少的了柳樹的影子呢,公園的小橋邊,河邊的堤岸上,欣賞著那「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更有「桃花暖日茸茸笑,楊柳光風淺淺顰」,多麼和諧的畫面呀。

可是柳樹多了就會有很多的柳絮,柳樹分雌雄,雌株花落後,飄飛出一朵朵帶著種子的白色絨毛,就是柳絮,柳絮會藉助風力傳播完成繁衍。漫天飛舞的柳絮還有可能遮擋行人、車輛的視線。柳絮屬於易燃物質,遇到火星極易導致火災發生。真是:

草長鶯飛四月天,柳絮飄飄惹人煩。

那麼在古代有沒有柳絮多到令人生厭的程度呢,本文以唐詩為例探討柳絮在古人眼中的形象。

以柳絮代指雪花

提到以柳絮代指雪花,就不得不提起有詠絮才之稱的才女謝道韞。謝道韞是謝安的侄女,幼時就很聰慧,與一幫兄弟輩在一起讀書討論詩詞,毫不落下風。一日大雪,謝安問道:「大雪飄飄何所似?」侄子謝朗答道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則說:「未若柳絮因風起」,將飄飄灑灑的雪花比作因風而起的柳絮。謝道韞因此博得詠絮才的美名,連《三字經》都說「謝道韞,能詠吟。」

自謝道韞後很多詩詞中都用柳絮代指雪花,唐代也不例外,比如享有「五言長城」之譽的詩人劉長卿的《奉酬辛大夫喜湖南臘月連日降雪見示之作》:

長沙耆舊拜旌麾,喜見江潭積雪時。柳絮三冬先北地,梅花一夜遍南枝初開窗閣寒光滿,欲掩軍城暮色遲。閭裡何人不相慶,萬家同唱中詞。

還有趙彥昭的《苑中人日遇雪應制》:

始見青雲幹律呂,俄逢瑞雪應陽春。今日回看上林樹,梅花柳絮一時新。

「柳絮三冬先北地,梅花一夜遍南枝」、「今日回看上林樹,梅花柳絮一時新。」中的柳絮指代的都是雪。

借柳絮排解愁情

柳絮在空中飄來飄去,捉摸不定,像極了失落的心境,像一種憂傷,一種惆悵,有一種「尋尋覓覓」的感覺。因此,很多時候詩人用柳絮來抒發胸中的愁悶,比如在杜甫的《絕句漫興九首·其五》中寫道: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徐步立芳洲。顛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

這組絕句寫與處在安史之亂的年代,此時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春天來了,眼前的景物那麼美好,可是飽嘗亂離之苦的詩人因國難未除,故園難歸,此時他站在芳洲上思緒萬千,眼前的景物也好像要和他作對一樣,癲狂的柳絮像極了他煩亂的心緒,一時間只願其隨風而去,隨水而流。

以柳絮嘆春光易逝

柳絮飄落的時候,天氣漸漸熱了起來,春天就快過去了,所以很多作者用柳絮來表達對春的留戀與不舍。比如韓愈的這首《晚春二首·其二》:

誰收春色將歸去,慢綠妖紅半不存。榆莢只能隨柳絮,等閒撩亂走空園。

作者感嘆春色將盡,曾經盛開的鮮花大多已經凋零,只剩下榆錢和柳絮被風出來出去,在園子裡到處飄蕩。擬人化動作「隨」、「走」給人一種六神無主的感覺,讓人隱約感覺到作者在感嘆春色將去之時有多了幾分閒愁。

被稱作「苦吟詩人」的賈島早年出家為僧,才華被韓愈發現,韓助其還俗並對其進行指導,二人情同師徒。賈島在《送神邈法師》同樣借柳絮表達了自己對春光易逝的惋惜:

柳絮落濛濛,西州道路中。相逢春忽盡,獨去講初終行疾遙山雨,眠遲後夜風。繞房三兩樹,回日葉應紅。

在西州的道路中,作者與神邈法師相遇,在感嘆春光易逝的同時,作者的思緒有些迷茫和紛雜,就是「柳絮落濛濛」的感覺,想起以前為僧的經歷和現在的仕途不得意,不禁感慨自己的漂泊不定和前途渺茫。

柳絮為害

唐朝都城主要有四條溝渠,分別為龍首、清明、永安和漕渠,分別從東南西三面引渭河的支流入城,提供生活和環境用水,這些溝渠兩岸遍植柳樹,一來提供蔭涼美化環境,二來利用柳樹的發達根系固岸守堤。

還有個傳說,就是隋煬帝喜歡柳樹,所以在都城及所到之處遍植柳樹,還賜柳樹姓楊,稱為楊柳,詩詞中也多以楊柳指柳樹。

除了首都,其他地方也廣為種植,柳樹多了,柳絮自然也會多起來,颳起風來,滿城白茫茫一片,確實擾民。一到暮春,曲江池畔,灞陵橋邊,柳絮吹到路邊像雪一樣成堆出現,吹到人身上鬍子眉毛都白了,吹到水裡像給小河蓋了被子……

白居易有很多反映民間疾苦的詩傳世,在柳絮過多這件事也不會落人之後,他的《柳絮》就講了「白頭翁」的故事:

三月儘是頭白日,與春老別更依依。憑鶯為向楊花道,絆惹春風莫放歸。

為什麼「三月儘是頭白日」,讓作者成為白頭翁了呢?當然是柳絮了。以《柳絮》為名,全詩卻沒有提到柳和絮,而是提到了楊花,作者在隔山打牛嗎?當然不是。

這就和我們前面提到的傳說有關,楊柳並稱表示柳樹,此處的楊花指的就是柳絮了。

白居易的另一首詩《西還壽安路西歇馬》則抱怨柳絮弄得他衣服帽子上都是白。

槐陰歇鞍馬,柳絮惹衣巾日晚獨歸路,春深多思人。去家才百裡,為客只三旬。已念紗窗下,應生寶塵。

在同一地點他又寫下了另一首詩叫《壽安歇馬重吟》則寫出了柳絮範圍之廣,人和馬要在柳絮中穿行。

春衫細薄馬蹄輕,一日遲遲進一程。野棗花含新蜜氣,山禽語帶破聲。鞭晚就槐陰歇,低倡閒衝柳絮行。忽憶家園須速去,櫻桃欲熟筍應生。

詩人在回家的路上感覺到了春天的氣象,很是愉快,於是一路走來並不著急,走累了就到槐樹下歇腳。慢行中感覺柳絮撲面而來,在策馬衝著漫天柳絮走去時,才意識到原來現在已經是暮春時節了,再不抓緊趕路,就會錯過家裡的櫻桃和新筍,於是策馬飛奔。

不只白居易的詩裡有反映柳絮擾民的情況,詩人韓偓在《卜隱》中也寫了柳絮浮在水面上的情況。

屏跡還應減是非,卻憂藍玉又光輝。桑梢出舍蠶初老,柳絮蓋溪魚正肥。亂豈容長愜意,景清還覺易忘機。世間華美無心問,藜藿充腸作衣。

「柳絮蓋溪魚正肥」,像白色的被子一樣蓋在溪水之上,可見柳絮有多嚴重。

其實這些詩人,並不是有多討厭柳絮,只是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來當時柳絮多到擾民的程度了。而且由於科學技術不發達,並沒有發現柳絮可能會導致皮膚過敏、呼吸道疾病等疾病,因此沒有相關的詩詞和記載。

相關焦點

  •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秦觀《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柳絮風輕,梨花雨細。春陰院落簾垂地。碧溪影裡小橋橫,青簾市上孤煙起。鏡約關情,琴心破睡。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 柳絮如雪不是雪(原創作品)
    翠綠柳枝生白雪,碧空豔陽看雪飛。說道柳絮這種動物……生物、地理、歷史政治、化學……這些科目都是婦科……咳咳咳……真不知,我的嗓子什麼時候才能好利索。這些都是副課……還是副科……不管了……反正,就是沒有語文、數學、英語……這些科目重要。好似跑遠了一些,如果坐飛機過來,來不及的話,我就坐火箭過來。柳絮……是柳樹的下一代基因的傳承者,說人話就是——柳樹的種子。上面有白色的絮狀物,形如絨毛。
  • 劉義慶《詠雪》--白雪紛紛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風起.
    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譯文:謝安在寒冷的雪天舉行家庭聚會,和他子侄輩的人講解詩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白雪像什麼呢?」
  • 每日分享·白雪紛紛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風起.
    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注釋>>>謝太傅:即謝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晉朝陳郡陽夏(現在河南太康)人。做過吳興太守、侍 中、吏部尚書、中護軍等官職。
  • 這是雪?是柳絮!柳絮雖美,但也讓不少人很受傷
    這是雪?是柳絮!柳絮雖美,但也讓不少人很受傷 最近一些人皮膚過敏、呼吸道過敏或許與柳絮脫不了干係 2012年04月17日 14:28:54   浙江在線04月17日訊「最近的柳絮怎麼飄得這麼厲害,家門口的綠化帶上柳絮鋪得就像是一團團的雪花啊。」
  • 唐詩豪邁、宋詞婉約、元曲唯美,雪與梅到底誰寫得更叫人難忘懷?
    唐詩豪邁,宋詞婉約,元曲唯美。古文人都為冰雪豔梅寫下了不朽的詩篇。有的寫景,有的寫情,有的情景貫穿,到底哪一首最美呢?有的抒寫品行精神,有的抒寫個人情感,有的純寫雪花多美,梅有多豔。有時我沒那麼多愁善感,寫得美我就難以忘記。
  • 【詩詞鑑賞】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柳絮飛舞如虛無縹緲的夢境,絲絲細雨落下如同我的憂愁。再看那綴著珠寶的帘子正隨意懸掛在小小銀鉤之上。 注釋《浣溪沙》原唐教坊曲名,本為舞曲。「沙」又寫作「紗」。又稱《小庭花》、《滿院春》。另有一體五十六字。漠漠:像清寒一樣的冷漠。輕寒:薄寒,有別於嚴寒和料峭春寒。
  • 8首有關柳絮的古詩詞: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8首有關柳絮的古詩詞: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1、《巴陵夜別王八員外》賈至柳絮飛時別洛陽,梅花發後到三湘。世情已逐浮雲散,離恨空隨江水長。柳絮飄落時節,我離開了洛陽,梅花開放之後,到達了三湘。2、《客中初夏》司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四月裡天氣清和,最好是雨後初晴的時候,望到南面的這座山,對著人家的門戶,更覺得格外分明了。時當初夏,更沒有楊柳樹上的花絮,隨著春風飛舞,只有黃色的葵花,向著太陽低頭開放呢。
  • 東晉才女謝道韞:未若柳絮因風起
    「白雪紛紛何所似?」曰:「未若柳絮因風起。」
  • 白雪紛紛何所似​
    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在一個嚴寒的下雪天,謝太傅在家裡把子侄們召集在一起,同他們講論文章的義理。不一會兒雪下得大起來。謝安興致勃勃地問:「你們說說,這紛紛揚揚的白雪,像什麼呢?」侄兒謝朗回答:「向空中撒鹽,差不多可以比擬。」
  • 雪是透明的,雪是無形的,像小銀珠,像小雨點,像柳絮楊花
    雪是透明的,雪是無形的。 雪,就像那動聽的樂章,深情優美的詩篇,給孩子們帶來了快樂,也讓我們欣賞到了一幅是美麗的,雪讓人感覺是柔然的,我愛雪。那雪花潔白如玉,它是天宮派下的小天將,還是月宮桂樹上落下的玉葉呢?
  • 小小的一片雪花有多美,普通人說像鹽,才女以柳絮比喻
    但冬季也有冬季的美,有「凌寒獨自開」的梅花,有「爆竹聲中一歲除」的新年,還有那紛紛落下的白雪。白雪能夠掩蓋大地,給秋季葉子掉落得只剩枝幹的樹木以裝飾,看著那被大雪覆蓋的田地,就能想到來年的春景,來年的豐收,冬雖寒冷,冬也給人帶來希望。雪是古代文人墨客筆下常常讚頌景物,它潔白而美麗,又與眾不同。世界上沒有一片雪花是相似的,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面對這樣的雪花,人們常常心生讚美。
  •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表達了秦觀怎樣的感情?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充分體現了秦觀婉約的敏感的性格,雖然他是個大絡腮鬍子的壯漢。在北宋的詞人中,秦觀和晏幾道是出了名的多愁善感,他和晏幾道被稱為古之傷心人。詞作中有很多是關於愁思的描寫。這句話還是小情緒,你要是看到他的「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就更加對他的性格有深刻的認識。李後主說,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三首寫楊花的唐詩,各有千秋,第三首更是千古名篇
    遊了半天,發現春的主角還是它——楊柳。猛一想起來,在這個春天裡,老楊寫了很多篇和柳有關的文章,其中引用和欣賞了大量相關名句,比如詩狂賀知章的「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比如清朝高鼎的「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還有昨晚文章中韓翃的「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今天老楊繼續和大家欣賞和楊花(《辭源》解釋楊花就是「柳絮」)有關的三首唐詩,它們各有千秋,第三首更是千古名篇。
  • 未若柳絮因風起——再尋謝道韞
    顛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雨後駛來的列車劃破蒼白的暮色朗月湖畔來回踱步除卻我仍在漂泊的是絲絲點點的柳絮仿佛穿越回到上一個揚州下雪的冬天迷濛間看到謝令姜紅衣中亮了相詠那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謝道韞」和「柳絮」從歷史課本裡所述的那年冬天開始,緊緊地捆綁在了一起
  • 風起,香飄,雪落,一樹紅梅花未央
    夢中長空飛雪,寒梅初綻,雪落花未央。伸手推門,但見鵝毛飛雪,恰似漫天飛花。一朵朵,一片片,紛紛揚揚地鋪了滿枝、滿地、滿牆垣……雪中數枝老梅虯枝盤錯,枝上粒粒殷紅,愈發顯得驚豔。欣欣然跑至花前,只見數株紅梅傲然挺立,或新蕾初綻,或含苞待放。花朵雖未布滿枝椏,卻難掩暗香浮動,不經意間便醉了雙眼。此時在白雪的襯託下,紅梅盡顯嫵媚顏色。
  • 雪中即景作文五年級這裡沒有文壇大家只有一群學寫作文的孩子
    雪一開始就很猛烈,北風呼呼地吹,雪花像一個個純潔的小精靈翩翩起舞。輕輕用手摸一下,一股冰涼沁人心脾。舌頭一舔,雪在嘴中慢慢化開,甜甜的,有一絲絲鹹。古人言:「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雪像一個柔弱、文靜的小女孩,飛到梅花的枝上,那場景十分惹人愛。
  • 唐詩|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圖為畫家小杉春見的作品金陵酒肆留別⑴李白風吹柳花滿店香
  • 千古絕句最美宋詞: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詞中說,在別離之後,回想歡聚時境況,常是夢中相見,而今番真的相遇了,反倒疑是夢中。情思委婉纏綿,辭句清空如話,而其妙處更在於能用聲音配合之美,造成一種迷離惝恍的夢境,有情文相生之妙。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閒掛小銀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