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男孩從四樓墜下,在恩澤醫療中心(集團)台州醫院搶救,而男孩的名字竟然也叫「恩澤」。原來男孩九年來三次入院接受治療,為了讓他記住這份恩情,父母專門為他改名「恩澤」。
1月29日,久雨放晴,雖然很冷,但出現了久違的太陽,讓人心情大好。
在台州醫院骨科分部創傷病區,9歲的小男孩躺在病床上,左下肢和右上肢等打滿了石膏。
他叫朱恩澤,來自臨海市河頭鎮。前幾天因為與其他小朋友玩耍,不慎從四樓摔下來,導致全身多處骨折。
朱恩澤被家人緊急送到台州醫院搶救,在重症醫學科搶救了兩天,由於兩肺挫傷,轉到小兒外科接受治療。情況穩定後,最後被轉到台州醫院骨科分部進行後續手術治療。
2008年4月11日下午,在臨海市河頭鎮衛生院,一名6斤多重的男嬰呱呱墜地。
父母將男孩取名朱陳子侯,出院回家後,父母發現子侯經常感冒,起初還不太注意,後來隨著感冒的次數增加,家人將子侯送到當地衛生院進行檢查。
通過檢查,醫生說,孩子的心臟裡有雜音,建議把孩子帶到台州醫院作進一步檢查。
子侯滿月後,家人將他帶到台州醫院心胸外科。
經過醫生的檢查,發現子侯同時有室間隔缺損和房間隔缺損,這就是平常人所說的小兒先天性心臟病。
醫生告訴子侯的家人,這種疾病有部分病人是可以自己癒合的,要定期複查,如果自己癒合不了,就需要通過手術治療。
聽到這個消息,子侯的父母大吃一驚。
看到襁褓裡的子侯粉嘟嘟的小臉,子侯父母流下了心疼的淚水。
回到家後,子侯的父母間隔兩三個月就來台州醫院複查一次,在他們心裡,總是期盼著子侯的疾病能像醫生所說的那樣自行癒合。但是隨著子侯年齡的增長,感冒次數也在增加。
就在子侯第三次複查的時候,醫生說房間隔缺損已經完全閉合,但是室間隔缺損還沒有癒合,需要手術治療。
「當時醫生說年齡越小手術效果就越好,那個時候我們就決定給孩子做手術了。」子侯的父母說。
2009年10月份,家人帶著子侯住進了台州醫院心胸外科,心胸外科主任陳保富為子侯做了體外循環下室間隔缺損修補術。
經過精心治療,手術一周後,子侯康復出院。
當家人帶著子侯出院的時候,經過台州醫院百年恩澤紀念樓時,看到「恩澤」兩個字時,子侯的爺爺提議說,我們將子侯的名字改成「恩澤」吧,給孩子留個紀念,讓他知道是台州醫院救了自己。
這個提議得到子侯父母的同意。
出院回到家的第二天,子侯的父母就來到當地派出所將「朱陳子侯」正式改成「朱恩澤」。
「改名就是想讓他永遠記住台州醫院。」朱恩澤的父母說。
由於朱恩澤一出生時就發現左手大拇指旁邊多出了一個手指,雖然不影響健康,但隨著恩澤年齡增長,逐漸懂事,小孩子也開始慢慢注意到自己的左手和人家不一樣了。
為了不影響日常生活和美觀,2014年7月份,就在朱恩澤即將上幼兒園之前,父母帶著他又一次來到台州醫院,在骨科接受了多指切除術。
先天性心臟病也治好了,多指也切除了,在父母眼裡,朱恩澤從此以後就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樣享受自己的快樂生活。
但命運有時就好像是捉弄人一樣。
2018年1月17日上午,朱恩澤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時候,不慎從四層高的樓上摔了下來。
「當時,恩澤已經失去了意識,在鄰居的大聲叫喚下,他才慢慢醒了過來。」朱恩澤的父母說。
家人趕緊將朱恩澤抱上車送到台州醫院搶救。
經過醫生診斷,朱恩澤右側液氣胸、心包積血、創傷性溼肺和骶尾骨折、右側股骨頸骨折和左側橈骨遠端骨折等全身十多處傷。
由於病情嚴重,朱恩澤立即被送到急診科紅區搶救室,後來轉到急診ICU進行搶救。
經過醫生的全力搶救,朱恩澤的生命體徵趨於穩定。在急診科ICU住院五天後,朱恩澤轉到小兒外科進行治療。
在各項生命體徵正常後,朱恩澤轉到台州醫院骨科分部進行後續的手術治療。
在骨科分部創傷病區,陳國富副主任醫師為朱恩澤施行了右股骨頸、右跟骨粉碎性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左尺橈骨骨折閉合復位內固定術。
「朱恩澤的命是台州醫院給的,我經常對他說,等長大了咱也當醫生治病救人。」朱恩澤的媽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