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秦聰聰
在山東省乃至全國,提起張道宮醫生的名字,沒有人不為他那強烈的事業心、高度的責任感所折服,也沒有人不為他那質樸、正直、平易近人和對患者無限關懷、無私奉獻的品行而讚嘆。他所在的山東省耳鼻喉醫院眩暈疾病科團隊創新性地開展「半規管阻塞術」,開出治療梅尼埃病「中國處方」,給患者帶來治癒的福音。
千裡之外慕名而來
梅尼埃病患者終迎來治癒的曙光
2018年8月開始,河南鄭州的趙大媽就會莫名感到天旋地轉、頭暈目眩,發病時走路都困難。輾轉去過很多醫院後,趙大媽得知自己患上的是梅尼埃病。嘗試過多種治療方法,病情仍然反反覆覆不見好轉。2020年,偶然機會得知山東省耳鼻喉醫院眩暈疾病科的張道宮主任在治療梅尼埃病方面有獨到之處,便從河南老家來到山東,尋求治癒的希望。
張道宮通過詳細問診和檢查,結合前庭平衡測試及核磁共振檢驗報告結果,很快「破案」:梅尼埃病。該患者已經進行兩年多的藥物治療,依舊沒能治癒疾病,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張道宮詳細講述了「半規管阻塞術」手術的必要性和療效,獲得患者及家屬的理解與積極配合。
張道宮為患者趙大媽實施「半規管阻塞術」手術,手術非常順利,病人由梅尼埃病引發的眩暈症狀在術後逐漸消失。
團隊創新性地開展「半規管阻塞術」
開出治療梅尼埃病「中國處方」
張道宮介紹,對於藥物治療無效的頑固性梅尼埃病患者,需通過手術治療,才能有效控制眩暈。
梅尼埃病是眩暈領域的難點之一,病因不明治療困難,然而,以王海波、樊兆民、張道宮為學科帶頭人的山東省耳鼻喉醫院眩暈疾病科專家團隊,瞄準臨床問題,帶著患者期待,鍥而不捨搞科研。他們通過不斷深入眩暈疾病領域的研究,結合大量臨床實踐,在治療方案上有了方向性突破。他們認為,傳統的治療頑固性眩暈手術必須把前庭神經切斷和迷路切除,這樣的落伍治療理念雖然解決了患者的眩暈問題,但會導致功能破壞,引發不可逆的影響。「千方百計保留器官,保護功能」才能在治療疾病的同時讓患者獲得高質量的生活。
張道宮團隊成功打破這個困局,創新性地開展「半規管阻塞術」應用於梅尼埃病的治療,這種術式通過填塞三根半規管阻斷管內淋巴液的流動來控制眩暈,眩暈控制總有效率達98%,最重要的是,不會損害器官和功能。
科普知識
什麼是梅尼埃病?
張道宮介紹,梅尼埃病是一種常見的內耳疾病,主要病理表現是膜迷路積水,表現為反覆發作的旋轉性眩暈、波動性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耳鳴、耳脹滿感,同時還會伴有噁心,這些都是梅尼埃病的症狀表現。據介紹,40歲-55歲之間是梅尼埃病的高發人群,最典型的症狀是在眩暈發作時會伴有耳鳴,發作的時間一般是在20分鐘到12個小時,隨著病情的進展,聽力也會逐漸下降。眩暈、耳鳴、耳聾,這就是眩暈(梅尼埃病)三聯徵的症狀表現。
針對梅尼埃病的治療,張道宮主張「階梯治療」的方法。首先,要減少對這個疾病的恐慌,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要求低鹽飲食。其次,注意生活方式的改變,避免過度勞累,戒菸戒酒。在此基礎上,進行藥物治療,改善內耳循環等。如果三到六個月規範藥物治療仍達不到理想效果,可以考慮手術治療。
名醫推薦
張道宮
中國百強名醫,齊魯衛生與健康領軍人才,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山東省眩暈病防治中心主任,山東大學碩士生導師,美國梅奧醫學中心訪問學者,國際Barany協會委員,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耳科學組委員,眩暈協作組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眩暈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專業領域:
眩暈病學,眩暈外科學及耳科學
診療範圍:
眩暈疾病診治,平衡障礙的康復治療,眩暈外科手術治療,暈動病的診治。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