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商業巨頭米爾納:投資中國半個網際網路,見證中國網際網路崛起

2020-12-23 稜鏡觀察

是什麼在推動經濟發展?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一點不假,但是想要推動科技發展,還是得回到資本身上。幹什麼都需要錢,劉強東需要融資、雷軍需要融資、馬雲更需要融資,而給他們錢的,卻是同一個人。他投資了中國半個網際網路產業,見證了中國網際網路的崛起。

先來看下京東、小米、阿里是怎麼一夜崛起的。 傳統的製造業企業需要經過10年 20年的發展才能成為超一流企業,但是網際網路科技企業不用。想要成長靠風投起步,然後靠IPO擴大。目前中國網際網路科技企業主要風投來源有軟銀中國、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高盛亞洲、IDG資本、深圳創投、高瓴資本、金沙江創投。獲得這些基金投資的初創企業,一旦上市或者獲得高盈利,風投公司也就實現了數倍數十倍的回報。

在馬雲、劉強東、馬化騰的背後還有很多中國風投家,沈南鵬、張磊、熊曉鴿、徐新、朱嘯虎、李開復,包括雷軍本人也是資本大鱷。但是中國網際網路半壁江山卻掌握在一個俄羅斯猶太人手中,就是那個跑到烏魯木齊,看劉強東喝白酒就決定投資的尤裡·米爾納。

目前的尤裡持股的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有京東、阿里巴巴、陌陌、小米、美團、滴滴、今日頭條、OFO、達達、得物等中國頭部網際網路企業,足足有半壁江山之多。在中國這麼多投資,和起來還不及尤裡·米爾納的第一筆風投。

尤裡一出道就是大手筆,在2009年,尤裡給Facebook 投資了兩億美元,只拿下2%的股份。這時候距離Facebook IPO還有兩年時間,矽谷的科技企業都認為尤裡瘋了。這兩億美元足足讓Facebook 的估值衝到了一百億美元,最終IPO Facebook 的市值衝到了六百億美元,尤裡血賺,隨後繼續投資數億美元,控制了Facebook 10%的股份。

今天Facebook 的市值已經衝到了7874億美元。此後尤裡納鍾情於網際網路風投,把目光投向了中國網際網路的處女地。在中國網際網路崛起的10年內,給尤裡納提供了充足的舞臺。尤裡首先找到了劉強東,跑到新疆看到劉強東和基層員工一杯杯敬酒,就決定要給這個年輕人投資5億美元,這是劉強東無法拒絕的價格。

尤裡在決定投資阿里巴巴的時候,還詢問了劉強東的感受,獲得了允許後才投資阿里巴巴。隨後投資了非常多的中國網際網路科技企業,我們生活中能遇到的大部分網際網路平臺背後,基本都有尤裡的身影。此外因為南非報業的關係,騰訊還出資三億美元,投資了尤裡的投資公司DST,所以才有馬化騰擁有阿里股份的說法。

不過尤裡在中國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當年因為黃崢解釋不清楚拼多多的數據為什麼漲這麼快,所以錯過了拼多多,而重金投資的ofo今天也是夕陽西下。但是這不妨礙這個俄羅斯資本大鱷在中國撈錢。在中國,尤裡大概投了25億美元,這些原始投資基本都膨脹了5倍以上。

今天看來,尤裡的成功來源於只要頭部企業,並且給出高價,只要普通股,不參與經營,具有明顯的賭徒性質。與其說尤裡賭對了Facebook 和京東,不如說尤裡賭對的是全球網際網路革命,因為他只投資網際網路企業,被譽為俄羅斯的孫正義,並且對自己的基金有充分的控制權。

用DST利潤來投資,可以做更大膽的嘗試。他沒有龐大的研究團隊,靠的就是自己買張機票找創業者談,談妥了就送錢,是一個投資狂人。如今尤裡的在福布斯世界富豪榜排名484位,擁有38億美元的個人財產。

而尤裡早年是一個蘇聯物理學家,被父親送到美國讀書,給富豪當過司機,也倒賣過電腦,後來因為接觸到銀行業,才進入風投,成為俄羅斯新一代大鱷,算得上一生傳奇。

相關焦點

  • 中國網際網路3巨頭「扎堆」投資,新加坡為何吸引?
    最近,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開始頻頻投資新加坡。據此前英媒援引知情人士稱,字節跳動計劃未來三年將在新加坡投資數十億美元,並增加數百個工作崗位。剛剛,騰訊也被傳出將投資新加坡。據美媒9月15日報導,騰訊在新加坡設立了新辦公室,準備將新加坡選為亞洲中心,目前騰訊在新加坡招聘的崗位涉及跨境電商、雲計算和電競等業務。
  • 反壟斷:網際網路巨頭的命運轉折
    在我們不知不覺之間,網際網路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 百花齊放,大浪淘沙過去二三十年,中國乃至世界的網民數量都在爆發性增長。以中國為例,根據《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1997年的網民數量僅有62萬,而截止2020年6月,中國網民數量已達9.4億,23年時間翻了超過1500倍。
  • 為何要收拾中國的網際網路巨頭​!
    一種新生行業的快速崛起,制度和法律的建設是很難跟上它的步伐的,總是滯後的,所以這才讓網際網路行業野蠻的發展。十年前,網際網路對人民的影響還沒有那麼大,十年後,網際網路已經融入到每個人的生活、工作中:十年前,微信還沒有誕生,但是今天,微信已經成為每個人離不開的應用軟體——微信是騰訊公司從2011年1月21日正式推出的。
  • 上海網際網路公司正在崛起
    更為不易的是,在2020年美團外賣已經從形式上擊潰餓了麼,正式成為中國本地生活賽道超級巨頭的背景下,作為餓了麼早期合作方,今天同時還在為兩家提供第三方配送的達達幾乎是中國本地生活賽道中唯一一家沒被兩大巨頭中任何一家投資或控股,且在保持倖存情況下獨立完成上市的中間勢力。
  • 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沒有夢想?
    當馬斯克一步步把未來世界的幻想變成現實時,國內的網際網路巨頭正忙著搶社區小販們的飯碗。「掌握著海量數據的網際網路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在人民日報社論的定調中, 阿里、拼多多、京東、字節跳動爭相涉足的「社區團購」,正在引發一波輿論群嘲。
  • 網際網路:矽谷與中國之爭
    實際上,審視一下,中國的網際網路行業一直在走著「仿生學」這條路,只不過參照的不是生物,而是來自於美國矽 谷最新的企業、商業模式、產品和技術。隨著中國網際網路巨頭實力的增強,矽谷與中國模式間的PK又將上演一場何樣的時空轉移?
  • 網際網路反壟斷的蝴蝶效應:「巨頭買下整個賽道」一去不復返
    從那時至今,中國的網際網路未曾出現同量級的反壟斷案件。2020年12月14日,我國網際網路反壟斷開啟新的徵程。經過數十年發展,以BAT為代表的企業在中國網際網路市場崛起,巨頭企業的邊界越來越模糊,投資所覆蓋的版圖越來越大,血雨腥風的網際網路競爭,已經有些走向壟斷生意的跡象。隨著BAT十年的野蠻生長時代即將結束,網際網路巨頭們也走到了流量紅利末期和強監管交匯的十字路口。
  • 八大網際網路巨頭2019投資全圖譜 看2020風口在哪兒!
    原標題:八大網際網路巨頭2019投資全圖譜 看2020風口在哪兒! 摘要 【八大網際網路巨頭2019投資全圖譜 看2020風口在哪兒!】
  • 不賣菜,網際網路巨頭應該賣什麼?
    資深產品經理判官打了個比方,美國的商業傳統是,一個小鎮上,有人建加油站,有人開便利店,有人開旅館,大家共同建設小鎮,而中國網際網路巨頭的作風是,開加油站的一定想辦法開便利店,開旅館的一定順便再賣菸酒。這是因為,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生存哲學就是做大做全,儘可能地佔據更多用戶場景,不但搶佔用戶時間,還要搶佔用戶頻次。
  • 網際網路「鐵王座」爭奪史
    現實是,中國網際網路在見證了BAT、TABLE、TMD的崛起之後,正式進入「兩超多強」的時代。歷史還在不停推演,一個亙久不變的真理是:舊的秩序會瓦解,新的巨頭會再次發起挑戰。《權力的遊戲》已經完結,但商業世界裡的競爭遠未停止。
  • 抖音之罪:中國網際網路巨頭的「低級趣味」生意經
    原因很簡單,川普是國際頭號商業大榴芒,他說的話沒人信。 而本文寫「抖音之罪」,跟Tik Tok在美國的遭遇沒有多大關係。準確地說,此文跟抖音唯一的實名關聯是標題黨效應(羞愧ing)。此文要說的,是一些特定的、公眾心中有數的、此處不具名的網際網路巨頭們。
  • 黃金一代:崛起中的上海網際網路後浪
    而僅僅在一個多月前,B站基於此前已經擁有阿里巴巴、騰訊投資的情況下再次引入索尼公司4億美元的投資,成為除字節跳動外,中國視頻內容戰爭中另一股強勁而獨立的中間勢力。更為不易的是,在2020年美團外賣已經從形式上擊潰餓了麼,正式成為中國本地生活賽道超級巨頭的背景下,作為餓了麼早期合作方,今天同時還在為兩家提供第三方配送的達達幾乎是中國本地生活賽道中唯一一家沒被兩大巨頭中任何一家投資或控股,且在保持倖存情況下獨立完成上市的中間勢力。
  • 噹噹正式賣身,如何評價噹噹在中國網際網路史上的地位?
    75億元,噹噹賣身給天海投資。這件事在網際網路圈內引發了不小的震撼。 75億元,噹噹賣身給天海投資。這件事在網際網路圈內引發了不小的震撼。與現在風頭十足的阿里巴巴和京東相比,當當網的體量似乎不值一提,但是,誰都不可否認,當當網在在中國網際網路史上佔有的特殊地位。
  • 中國網際網路巨頭們,正在攪動全球音樂市場
    甚至可能就連TikTok也沒想到,不僅僅是在中國,哪怕在歐美市場,音樂人們開始藉助TikTok來推廣自己的歌曲,唱片公司也越來越看重這個平臺。同時,作為最火爆的社交平臺,TikTok頻頻登上各大海外媒體的頭版,成為海外網際網路巨頭們的頭號競爭對手,還被美國證監會盯上了。
  • 網際網路巨頭進軍電影產業
    2014年被稱為網際網路巨頭全面進軍電影產業的「元年」,以BAT(百度、阿里、騰訊)為代表的一批中國網際網路公司,通過融資、併購和戰略合作,布局電影產業的速度大大加快,直接衝擊和改造著傳統影業的格局。在2014年6月的上海電影節主題論壇上,博納影業總裁於冬一句「未來電影公司都將給BAT打工」,道出了傳統電影人的焦慮。
  • 中國網際網路這十年:緣起賈伯斯,走向反壟斷
    2012年關鍵詞:微信2012年,是中國網際網路市場千帆競發之時。五湖四海的產品經理、投資人們各顯神通,力圖在移動端重塑網際網路的市場格局。多年後,市場格局逐漸明朗,但2012年一個產品的崛起,其實已經昭告天下:最大的那一塊蛋糕,已被攬入懷中。
  • 直播「拯救」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巨頭|tech星球|questmobile|百度|微信
    文 楊曉鶴 tech星球網際網路巨頭如何突破營收天花板?如果問最近網際網路巨頭都在做什麼,顯而易見的「賣菜」其實是個錯誤答案,正確答案其實是都在做「直播」。短短一年過後,不少獲得融資的社區團購企業就開始彈盡糧絕,比如,獲得IDG等知名投資機構投資、前美團早期員工楊俊創辦的松鼠拼拼,在合併告吹後如今已經沒有消息。巧合的是,直播與社區團購都在2020年迎來新的發展浪潮,而且是網際網路巨頭全面殺入戰場。在網際網路發展歷史上,此前BAT、TMD互相攻佔彼此立身領域,但大家共同進軍彼此都陌生的領域,還是第一次。
  • 中國網際網路江湖的倚天屠龍記
    中國當下的網際網路江湖,與倚天屠龍記中的江湖十分相像。絕世神兵「屠龍刀和倚天劍」,分別握在兩個巨頭阿里和騰訊手中。阿里與騰訊之間的競爭,不能簡單理解為兩家巨無霸企業之間的較量,而是「阿里帝國」與「騰訊聯邦」這兩個超級生態系統之間的全方位比拼。
  • 反壟斷一吹風,網際網路巨頭兩天狂跌2萬億,好日子到頭了!?
    這是移動網際網路黃金十年的底色,主流創投圈和網際網路行業基本上流傳著矽谷投資教父彼得·蒂爾(Peter Thiel)在中國布道的名言「好的公司就要追求壟斷、競爭是留給失敗者的。」這話不太好聽甚至很不政治正確,但門徒們奉為圭臬,照此法雷厲風行。
  • 央視財經評論員:網際網路巨頭賣個菜,怎麼了?
    和美國當年的工業化後期相比,中國傳統服務業的工業化過程有了一個更重要的外部環境變化,就是信息化。也就是,傳統服務業的工業化和信息化是疊加的,這種重疊無疑將產生更先進的商業模式,讓新舊企業的迭代加速。所以,賣菜,必然是中國網際網路電商巨頭們要拿下的高地,在過去的十多年時間裡,電商巨頭的所有技術、管理、人才儲備和數據積累都十分適合於將零售進行不留死角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