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看TVB和香港電影,就總覺得香港人不在茶餐廳,就在去茶餐廳的路上。
乳白和墨綠相間的老式花磚,唧唧響的老舊吊扇,侷促的空間,不怎麼光鮮的卡座,價錢便宜又好吃的菠蘿油和凍奶茶,有人說,香港冰室的魅力,是種「陽春白雪與下裡巴人並存」 的難得。無論你是開勞斯萊斯的有錢人還是搭小巴的打工仔,都會有機會在這裡叫上一杯喝的。
發生這種事,大家都不想的。
一不小心,就把冰室做得型爆。
《花樣年華》裡,梁朝偉和張曼玉初次約會就是在一家茶餐廳裡,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燈光有些昏黃曖昧。
《旺角揸Fit人》裡,吳鎮宇常常坐在冰室閣樓上偷看心儀的女孩李麗珍。
圖片來自電影《九龍冰室》
《九龍冰室》裡,當年還是留著一頭飄逸長發的鄭伊健,演一個退隱江湖的老大,在冰室裡做起了侍應。
……
圖片來自電影《PTU》
南寧是一個受粵文化影響很深的地方,但我們對冰室或茶餐廳的較早記憶,更多來自九十年代的DVD碟片裡那些看得津津有味的老港片:緊張跌宕的如兩幫社團人馬在茶餐廳裡談判,各懷鬼胎,幾乎要火拼起來,突然有身著綠警服「行beat」的阿sir進來喝下午茶,一切張狂又戛然而止收得及時; 真實尋常的如一個中年男人夾著一份馬經還沒坐下就大喊一聲「一份餐蛋治,熱鴛鴦走甜,唔該」……類似的情節,我們從小也看了不少。
雀聖冰室的老闆,是一個紋著超帥花臂的八零後南寧仔,也是看著這樣的港片長大的。走過廣東很多城市和香港,嘗過很多大大小小的茶餐廳和冰室,他說,他想把地地道道的港味冰室飲食文化復刻到南寧。
做人呢,最重要是開心
吃完一個還是不開心?那就再吃一個。
說起冰室,大家或許有一些陌生,但是提起茶餐廳就很熟悉。冰室是茶餐廳的早期形態,只售賣冷飲、雪糕、沙冰和一些小食,不賣正餐飯菜。
還原老香港味道的同時,又要滿足喜新厭舊嘴又刁的吃貨,不斷挖掘老味道的新生命,「老食新做」這四個字,用來概括雀聖冰室在堅持做的事,再合適不過。
▲雀聖冰室點餐取餐用的取號牌居然是一!套!麻!將!小編一時牌癮發作,把人家用來做取號牌的mini麻將拿來打了。
開放式的操作間,可以見證港人喝了幾個世紀的正宗又講究的奶茶誕生的全過程。拋開單純老式的風格,保留傳統懷舊元素的同時加入了新潮年輕的元素融入,原來,代表香港市井味道的冰室也可以這麼帥。
芝士臘香腸雞蛋仔
雞蛋仔是雀聖冰室裡經典中的經典。有自己的獨門雞蛋仔配方,而且吃起來會口感明顯的香脆很多,那是因為有一臺鼓風機隨時待命,待熱乎乎的雞蛋仔一出爐,馬不停蹄地用鼓風機的強風把水汽吹散,這樣雞蛋仔就不會出現返潮影響口感。
新出的芝士辣香腸夾心雞蛋仔,一顆顆圓潤隆起的雞蛋仔裡面竟然兇殘地裹有四川的麻椒辣香腸和紐西蘭安佳芝士,被撕裂的一瞬間臘香腸的香氣破皮而出,可以吃到一粒粒香腸,濃濃的芝士味穿插在口中,過後還能感受到嘴巴餘留的麻辣感覺。
冰波奶茶
茶煮好後要用長長的尼龍網來回的衝倒率走茶渣,25分鐘只能出8杯的奶茶。產量不高,但杯杯都能保證入口夠幼滑。
港式奶茶,要用到四種以上的紅茶拼配,茶要夠濃,奶也要夠濃,入口幼滑如絲,有奶油的延綿細蜜口感。正宗的港式奶茶用的必定是荷蘭的老牌黑白淡奶,因為淡奶經過高溫蒸餾,去除了60%的水分,所以更濃更能醇厚。
雀聖的絲襪奶茶為什麼又叫「冰波奶茶」?因為每一杯都懸浮著一粒冰凍持久力長達兩個鐘頭的冰ball。用奶茶做的冰球,冰化了也不會把奶茶稀釋掉,所以雀聖的絲襪奶茶奶茶不會越喝越淡。
冰火菠蘿油
還熱著的菠蘿包+一大片冰涼的厚切紐西蘭濃香牛油,冰火兩重天的衝擊,菠蘿包頂部的脆皮夠厚夠酥,當牛油軟軟地化在嘴裡時,刺激一下午後的惺忪睡眼。
半熟芝士流心撻
看婆婆媽媽的八點檔港劇,總覺得大家對下午茶的蛋撻都迷之執著,好像緊張的生活節奏也阻止不了他們忙裡偷閒,踩著點去搶新鮮出爐還帶著爐氣的蛋撻。
守著下午五點,一聲搖鈴響起,雀聖冰室熱乎乎香噴噴的蛋撻準時出爐。
和我們熟悉的葡式蛋撻不同,半熟芝士流心撻薄薄的一層表皮裡裹著滿滿的芝士,放置不同時長冷卻,還會有不一樣的享受。
放置5分鐘溼潤濃鬱,還能看到芝士液流出,看得心都要跟著顫一顫;15分鐘半掛流心,綿密香醇;完全冷卻或冰凍以後更清爽綿密。
菠蘿牛乳冰
據說,如果小朋友不愛喝牛奶,以前的媽媽就會帶小朋友去喝菠蘿牛乳冰,上半截是冰牛奶,下半截是清甜的菠蘿肉,冰冰涼涼的厚實果肉,香香的菠蘿味實在讓人抗拒不了,不知不覺就把一杯菠蘿牛乳冰喝到見底了。
菠蘿冰
說到香港冰室裡的始祖級冷飲,就不能不提到菠蘿冰。看似簡單的菠蘿+冰水,其實要做到「less is more」這樣的境界,還是要花點心思。
雀聖的菠蘿冰,用的是新鮮的糖心菠蘿,一部分打碎堆在杯底,上邊還要再放上一片菠蘿圈,還得加一點點菠蘿罐頭水混合,才會有糖漬過後的香醇,點到為止又不至甜膩。沉底的菠蘿肉晶瑩剔透,一種明亮的淺黃,層次分明特別好看,吸一口,清涼透心。
宇治抹茶豆漿/手拉鴛鴦/杏仁鮮奶
雀聖就是一個愛玩也會玩的非典型冰室,純粹一五一十地複製粘貼不是雀聖的做派。
雀聖原創的宇治抹茶豆漿,就腦洞大開地把中國最接地氣的國民飲品豆漿,和日本的宇治抹茶碰撞到了一起。外帶瓶跟店面的裝潢風格一樣很有型。
不必時時追求什麼豪華大餐,其實用心做的平民化的飲品小食就足以令你消受不盡了。
冰室或者說茶餐廳,是個神奇的地方,頂著快餐簡食的名頭卻樣樣往精往細裡做,誕生在生活節奏快到讓人連呼吸都緩不下來的香港,卻有著一種氣定神閒的氣質,沒事做?帶份馬經邊喝邊看。有事談?叫杯喝的坐下慢慢談。一份當天的報紙,一杯奶茶,一份西多士,幾句沒頭沒尾的插科打諢,可能就是一小段忙裡偷閒的時光。
天大的事,也等我喝完最後一口,出了餐廳的門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