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如面》第三季了,依然看得我淚流滿面

2021-02-21 外灘TheBund

國內第一綜藝回來了

前兩季,它的豆瓣評分為8.9、9.3

這次,讀信的人有蔡康永、楊瀾、陳數.

還有哈文寫給李詠的信

大家很熟悉的綜藝——《見字如面》回來了,昨晚迎來第三季。

網友幾乎都給出了五顆星,稱讚該綜藝一如既往地「穩啊」,幾位演員的表演都十分戳人。

這檔被網友稱為「清流」的文化類綜藝,還是那個只用一個人、一張講臺、一封信就能打動很多人的節目。

這一季的陣容也不錯,有歸亞蕾、趙立新、何冰、陳數、戚薇等演員,楊瀾、蔡康永、梁文道也會成為讀信嘉賓。

今年10月,李詠在美國去世,只能通過讀他的信來完成和李詠的「未盡之約」。

第一期的主題是「錯位」。通過六封書信,講述了六個因為人生的小小錯位,導致後面的人生滿盤皆輸的故事——仕途不順的蒲松齡、侵華日本士兵的一生夢魘、李清照晚年的錯信他人、地鐵上的偶然錯過、殷夫和哥哥的對決。

第一組出場的,就是演員董勇和趙立新。一看兩個老戲骨,穩了。

他們念的信,是蒲松齡的《除日祭窮神文》。在很多人的印象裡,清代才子蒲松齡因為科舉失敗,一生窮困潦倒。

蒲松齡還有樂觀一面,喜歡自黑。他會像很多現代年輕人一樣念叨,「我怎麼這麼窮。」

他在大年夜給窮神寫了封信,「窮神呀窮神,你還真當我是你熱戀的情人呀?熱熱鬧鬧的人家你不去,為什麼非要進我家的門呀?」

還得瑟地說,「我窮是因為我取之有道。」

一般人抱怨一下就完了,蒲松齡又自導自演地用窮神口吻回應,「花錢大手大腳從來不知道謹慎,你還有臉怪別人?」

趙立新的戲骨功底,大家很清楚。這次他演繹「窮神」,聲音十分調皮,演得入木三分。

有網友評論,「趙立新戲精呀,朗讀都這麼眉飛色舞!」

網友評價

隔著時間和空間,從蒲松齡身上,我們看到現代的自己,看來窮真是種跨越朝代的社會病。

在調侃的背後,蒲松齡一反世人心中的落魄書生形象,滿滿都是精神世界的富裕。

見字如面,見信如晤。這些大師不是存在於紙面上的幾段簡介和幾張圖片,也不是只活在神壇上的人,他們也曾經是活生生的人。

在這一集裡,最打動我的要數董勇的演繹——《我的良心每日都在煎熬中度過》。

雖說,他演的警匪片我一個都沒看過,但在這裡面,他的表演克製得讓人心痛。

董勇低沉的聲音一響起,那個侵華的日兵大島中典就出現了。

17歲的他,在戰場上毫不留情地殺死28個中國人,姦污了17個女人。

董勇平和的聲音下,是大島中典內心暗湧的往事。

「作為一個新兵,我竟然用槍打死了4個中國人,用刺刀挑死一個還沒咽氣的布店老闆和一個推板車賣西瓜的男人。」

戰爭結束後,他遠走他鄉,像普通人那樣娶妻生子,還當上了牙醫,不敢跟親人提起自己的殘忍往事。

然而,那些冤死的中國人並沒有放過他。他的妻子在某個早晨離奇失蹤,唯一的女兒一家四口也蹊蹺地溺亡。

他在懺悔的同時,又站在全人類的視角,來反對或反思戰爭的愚蠢。

「只有上過戰場的人才會知道,殺人也會上癮,那才是最殘忍的癮。」老人的這封懺悔信,一字一頓,董勇讀哭了。

董勇的朗讀,真是教科書級別啊。從普通話的咬字到情緒的走向,都拿捏得非常到位。

這一刻,信件成了打開歷史和人性的窗。臺下不少觀眾看得雙眼通紅,他用聲音就演了一出紀錄侵華戰爭的電影。

「希望我死後,能有人把我的骨灰拿到中國去,灑在天安門廣場,讓成千上萬的人用腳踩我,就算是我的贖罪方式吧。」

這位老人長命,心頭卻插滿了管子,淪為一個「活死人」。某種程度上,因果循環,活著,何嘗不是另一種報應呢?

可惜,像大島中典這樣的日本人並不多。就好像史航所說,他認識很多日本人,包括日本學者,都並不同意這種懺悔。

許子東

不得不說在《見字如面》裡,選出來的信,放在現在來看,也還是很有寓意。

有一封信是牛駿峰讀周宏翔寫給地鐵女孩的信——《每天早晨上班的時候 我都會在七點十五分遇見你》。

周宏翔,一位出生於重慶的90後小夥,每天都能遇到一位搭乘同一班地鐵的美麗姑娘。

姑娘的存在,成了他上班路上的一種陪伴。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男孩從未與姑娘說過一句話。

直至姑娘不再出現,他開始失落和惆悵,便有了這封寫給地鐵姑娘的信。

演員牛駿峰目光垂落,手撫著眼前的幾頁信札輕聲讀著,「我已經關注你很久了,在忙碌的人潮中,你是格外搶眼的那一個。」

穿著灰色西裝的牛駿峰,笑容陽光,用磁性的聲音念出。即使隔著屏幕,也能感受到他那份溢出來的溫柔。

信中,還有這麼一句話,「但請放心,我不是偷窺狂或者怪蜀黍,只是因為你的特別和那份簡單。」

彈幕飄來網友的一句評語,「第一次看見有人把偷窺寫得那麼清新脫俗。」

這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一個熱門的社會新聞,也是同樣「羅曼蒂克」。

一位書店尋人的「痴情男」,自稱在北京某書店和一位女生「一見鍾情」,卻失去對方影蹤,便放棄工作等了50天,錢都花光了只好管親戚借。後來還試圖起訴這位女生,讓人家給個說法。

當然,這封信的作者比較克制,只停留在寫情詩的層面。以前,大多數人會覺得這是一封很美的情書,對這樣的尋愛行為,也是支持加看熱鬧的態度。

不少網友的評論,讓我覺得時代在進步了——「在網絡環境,克制是一種美德。」

導演關正文稱,有些入選信件,看起來是古代的、外國的,「但其實都是身邊的,每個人都繞不開、躲不掉的。」

第三季的選信工作歷時一年多,節目組找了幾千封信,最終播出的信件預計70~80封。

關正文說,「既然大家都覺得沒營養的東西是在浪費時間,我們就專注於提供多元認知、激活獨立思考,這是人類精神生活的主流,最直接的價值就是別讓觀眾浪費時間、浪費生命。

在這樣一個娛樂至死的年代,大家都沒想到安靜讀信的《見字如面》會火。

更沒想到,這種看似冷門的綜藝能活到第三季,證明還是有贊助商,更有受眾。

所幸,大家不再只追求流量,開始追求文化審美了。

文 / 編 _ C

圖片來自網絡

以上內容來自「外灘TheBund」(微信號:the-bund)

歡迎分享,留言交流。轉載請註明出處


十六鋪生活家-暖冬愛買好物

(點擊圖片進入購買)

合作推廣

微信:thebundwx

郵箱:withus@bundpic.com

電話:021-52993166

手機:15221044797

- THE END-


長按下圖二維碼關注"外灘TheBund(the-bund)"


相關焦點

  • 《見字如面》第三季如約而來,清流爆款在這樣升級
    《見字如面》第三季開始釋放預熱小段,這個笑翻了全場的對讀信,無論從內容還是表演都精彩至極、趣味盎然,為期待了一年的「麵粉」們送出了驚喜。12月25日起,實力文化的老牌現象級綜藝《見字如面》第三季即將如約而來,每周二晚8點在騰訊視頻首播,每周六晚9:20在黑龍江衛視播出。
  • 《見字如面4》的鋒芒與稜角,包裹的依然是多元認知與獨立思考
    按照預想的那樣,有部分網友在彈幕上反駁、在社交平臺上發出抗議聲音,但截至目前,《見字如面4》依然獲得了豆瓣9.3的高分。 合輯主題「會說話」 關照現實有銳度、有角度、有溫度 從第二季開始,《見字如面》有了主題化的操作,分為人間、萬象、情愛等篇章,第三季同樣包括錯位、守望、不舍等讓觀眾期待的熱門話題。
  • 《見字如面》第二季,讓人哭成狗
    昨晚,《見字如面》第二季在騰訊視頻和黑龍江衛視準時上線,第一期選擇了主題 生死。有關於親情的離別,有災難裡的承受與堅強。僅僅是依靠語言文字就已經打動人心的催淚,相信有不少人和姐一樣,大半夜窩在被窩裡看哭了。一向大大咧咧的周公子啊,信念到一半,情難自禁。
  • 打破每況愈下的季播魔咒,《見字如面3》以獨有姿態延續現象級之路
    隨著最後一封劉慈欣與中學女生馬程田往來信的的演繹和點評完畢,在無數網友的不舍和相約下一季的期待聲中,《見字如面》第三季(以下簡稱《
  • 《見字如面》第二季被下架!
    國外網友看中微信號:ichina21(←長按複製)換一個角度,看到一個新的中國刷屏了一整個禮拜的《見字如面《見字如面》第二季主要解讀12個主題:歷史洪流中千古留名大人物的生死抉擇和裹挾在滾滾紅塵中小人物的愛恨情仇;共同見證上個世紀30年代一大批有為青年為保衛國家慷慨赴死;新中國建設初期無數仁人志士為國家發展披肝瀝膽;一起探索我們在這個時代裡遇到的機遇和種種困惑
  • 《見字如面2》第二季回歸 周迅講述「中國故事」哽咽落淚
    《見字如面2》以明星讀信的方式,將信件的多面性以及社會現象的共鳴解讀出來,以史為鑑傳到正確的價值觀。這是《見字如面2》對於文字情感共鳴的重塑,讓文字有了血肉和魂。但也恰恰是因為這樣與受眾心貼心的情感共鳴,才鑄就了《見字如面》第一季文化精品的爆款標籤。
  • 綜藝丨《見字如面》第二季純美收官,用文化創新+深度娛樂躋身頭部綜藝
    兩季節目全網點擊量突破10億,在受到海量關注的同時,第二季《見字如面》也贏得了廣泛好評和普遍認可。豆瓣評分穩居9.4分,位列2017季播綜藝及網絡綜藝榜首。當顏值、流量、炫酷的舞臺成為不少綜藝節目的標配,《見字如面》以堅實的內容,回歸理性和常識,贏得了觀眾和市場,正如一位影評人說的,「這樣的綜藝,希望它再播100年」。
  • 《見字如面》:穿越歷史信件,感受人間至情至性,體味人生百態
    《見字如面》第三季 海報《見字如面》的成功離不開一個「真」字,在一封封情感自然流露的書信面前,似乎所有的布置都顯得多餘《見字如面》播出到第三季的時候,最新版的實體書《見字如面:動人的中國書信》也在今年上市,導演關正文從三季節的書信中精選了70封打動人心的書信彙編成書。這些信件覆蓋中國歷史各個階段,涉及政治、軍事、情感、生活……這裡有生死訣別,有國家大義,也有尊嚴與愛情。
  • 《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朗讀者》……文化節目復活了?|熱點
    2016年的最後一天,黑龍江衛視推出《見字如面》,這是一檔以明星讀信為主要形式的文化類節目,由黑龍江衛視主持人翟毓紅主持,許子東、楊雨出任嘉賓介紹文化背景,張國立、歸亞蕾、徐濤、何冰等明星讀信。《見字如面》播出兩期就迅速獲得了高口碑,好評如潮。四期過後,豆瓣評分依然高達9.2。 《見字如面》大受好評,也是因為模式的創新。
  • 純美綜藝《見字如面》第二季強勢回歸 首期續創佳績
    2017年9月12日21:20黑龍江衛視《見字如面》第二季首期,
  • 情愛生死,見字如面 | 文周福利
    ▼2016年底,一檔讀書類綜藝節目《見字如面》火爆上線,第一季結束時就拿到了豆瓣8.9分,往後第二季、第三季更是得到了9.2分的好成績,節目總播放量超17億次,話題閱讀量累計超11.5億,成為現象級綜藝。
  • 《極限挑戰3》《明星大偵探3》《見字如面2》,復播綜藝運勢大盤點!
    比如《極限挑戰第三季》、《明星大偵探第三季》、《見字如面第二季》、《舉杯呵呵喝》等等,連全集播完的《火星情報局第三季》也未能「倖免」,鳳凰衛視的《鏘鏘三人行》甚至做出永久告別。如果說《極限挑戰》和《明星大偵探》都憑藉過硬的內容成功復播,《見字如面》的復播之路可謂命途多舛。
  • 《見字如面》:許子東、史航等演繹眾生世相、愛恨情仇
    看了一檔名不見經傳的綜藝節目《見字如面》,豆瓣評分卻很高,到達了9.2分。與其說這是一個綜藝節目,我更想說它是一檔文藝教育類節目。見字如面:見到字就像是見到本人,說的是我們現在已經被網際網路淘汰的書信。年少時候寫過信。年節時和好朋友見不了面,常常借書信維繫感情。
  • 一人、一信、一桌,《見字如面》這樣走過三年四季
    見字如面》用書信打開了歷史與人性的小窗,始終與觀眾「見字如面」。三年多的時間裡,《見字如面》以書信為媒介,帶領觀眾走進眾多人生奇遇和歷史現場,品讀百味人生。如今新一季雖已完結,但有關老牌綜藝堅守與創新的思索仍在繼續。  一人、一信、一桌,《見字如面》的呈現方式非常質樸。三年四季,節目組主要做一件事——以書信打開歷史。 四季節目入選的幾百封信件,跨越古今。
  • 三毛家書「被朗讀」,《見字如面》遭索賠
    因在綜藝節目《見字如面》第二季中朗讀知名作家三毛父親寫給她的書信《過去·現在·未來》,節目製作方黑龍江廣播電視臺等被三毛的三位姐弟以侵犯版權為由訴至北京網際網路法院。近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認定《見字如面》節目使用涉案書信的行為不屬於合理使用,侵犯了涉案書信的修改權、複製權、表演權及信息網絡傳播權,判定被告登報致歉,並賠償3位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6.2萬餘元。
  • 《見字如面》第二季只播了一期就下架了 文化類節目也存在風險?
    昨天(9月19日)晚上,有網友發現在今年年初曾大火的文化類節目《見字如面》第二季在網絡播出平臺突遭下架,這也是繼《極限挑戰》後,9月份以來第二檔被停播的綜藝節目
  • 三毛遺屬訴綜藝節目《見字如面》「書信仍在著作權保護期內」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因《見字如面》節目嘉賓朗讀了三毛父親寫給三毛的書信,三毛遺屬以侵害文字作品著作權為由將節目方訴至北京網際網路法院。4月24日,封面新聞從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獲悉,當天該院在線開庭審理了此案。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供圖作家三毛的父親陳嗣慶給三毛的書信——《過去·現在·未來》,以被朗誦的形式出現在了《見字如面》第二季節目中。據了解,該節目以明星讀信為主要形式,旨在用書信打開歷史節點,帶領觀眾走進那些依然鮮活的時代場景、人生故事,去觸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狀和社會風物,重新領會精神情懷與生活智慧。
  • 未經許可使用三毛書信《見字如面》被判賠
    未經許可使用三毛書信 《見字如面》被判賠   法院認為:涉案節目行為超出適當引用的必要限度 不屬於合理使用本報訊(記者  趙加琪)因在《見字如面》第二季節目中,朗讀三毛父親寫給三毛的書信,《見字如面》節目被三毛姐弟以侵害文字作品著作權為由訴至北京網際網路法院
  • 《見字如面》:許子東、史航等演繹眾生世相、愛恨情仇
    看了一檔名不見經傳的綜藝節目《見字如面》,豆瓣評分卻很高,達到了9.2分。與其說這是一個綜藝節目,我更想說它是一檔文藝教育類節目。見字如面:見到字就像是見到本人,說的是我們現在已經被網際網路淘汰的書信。年少時候寫過信。
  • 見字如面
    31759519,.見字如面,.2020-04-03 21:47:32,.204466,.俞鏡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