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轉正」成為中國經濟運行的高頻詞

2020-12-20 中國經濟網

  這個唯一正增長來之不易(2020,穩步走向高質量發展①)

  今年以來,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交織。面對極其嚴峻的國內外環境,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迎難而上、眾志成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不平凡的成就。

  這一年,中國經濟扛住壓力測試,成為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為全球經濟貢獻了積極力量,顯示了中國經濟韌性足、活力強、迴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的特點。值得關注的是,在經濟復甦過程中,中國始終堅持高質量發展,努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經濟運行新意十足、亮點頻現,折射出中國經濟蘊含的潛力和底氣。本報從今天起推出「2020,穩步走向高質量發展」系列報導,聚焦一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新亮點、新成果、新趨勢,以期幫助海內外讀者更好地讀懂中國經濟。

  ——編 者

  轉正!轉正!中國GDP在今年二季度實現當季正增長,前三季度增長了0.7%,全年正增長已成定局。各行業領域緊緊跟上,從製造業到服務業,從餐飲零售到汽車建材,「轉正」成為中國經濟運行的高頻詞。

  回眸即將結束的2020年,中國經濟走過了極不平凡的歷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造成嚴重衝擊,一季度GDP同比回落6.8%。但二季度以來,隨著中國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神州大地生機勃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權威國際機構均預測,中國將是今年唯一保持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這個唯一「正增長」,對於14億人口的大國殊為不易,其背後是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而在全球疫情仍在蔓延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率先復甦更顯難得,將為世界經濟復甦提供支持,提振全球戰勝疫情的信心。

  「訂單排到明年5月」

  為滿足市場需求,又新增了3條生產線!在湖北省秭歸縣瑞彤製衣有限公司的工廠內,10餘條生產線滿負荷運轉,每天近2000件羽絨服、夾克從車間進入倉庫,等待發貨。

  「訂單已經排到明年5月。」瑞彤公司董事長張幫富對本報記者說,年初,受疫情影響,公司生產經營幾乎陷入停擺狀態。好在隨著國內防疫形勢向好和復工復產全面推進,訂單量從二季度開始明顯增長。「最近,我們不僅新增了生產線,還增資購進新設備,新招聘了40多人。」

  瑞彤公司的向好景象,折射疫情「大考」下中國經濟全面復甦的暖意。

  暖意,來自主要指標向上攀升——

  觀察「三駕馬車」,可以看到,二季度,投資率先轉負為正,同比增長4.8%;6月份,外貿進出口增速雙「轉正」,到11月份進出口累計增速已連續第三個月保持正增長;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年內首次轉正。中國經濟走出了喜人的上揚曲線。

  暖意,來自就業民生不斷改善——

  前10個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09萬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10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降至5.3%;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

  暖意,來自市場預期持續向好——

  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和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雙雙上升,均連續9個月高於臨界點。近日,全球跨國企業財務長上調中國經濟展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中國政策研究室主任瑪吉特·莫爾納稱讚道,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在遭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後率先復甦,對世界意義重大。

  「轉型幫我們化危為機」

  客商來不了、貨物運不出、訂單被取消……回想起幾個月前的困境,浙江義烏愛普特照明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雲龍至今都覺得難受:「我們主要做出口,但海外疫情持續蔓延,公司的生產銷售大幅下滑。」

  咋辦?迎難而上,主動求變。黃雲龍轉向國內市場和線上銷售,抓住時機在電商平臺拼多多上線愛普特官方店鋪,並推出工廠直播。「觸網」的效果超出預期:訂單逐漸增加,在今年「雙11」當天更是收穫了破紀錄的超百萬單銷量。

  「在此之前,我們做了10年的傳統加工製造和線下銷售,轉型並非易事。」黃雲龍向記者坦言,但不轉型就沒出路,「線上轉型幫助我們化危為機,未來會進一步加大投入。」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上億市場主體積極轉型、加強創新、危中尋機,新的增長點競相湧現。

  春節後開工第一周,超3億人使用在線辦公軟體;僅半年,全國電商直播超1000萬場;前10個月,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20%以上,網上零售額增長10.9%;「雙11」當天,快遞量再創新高,達6.75億件……電商直播、在線辦公、在線教育、5G、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新業態、新平臺蓬勃興起,發展新動能持續增強,成為中國經濟基本盤的有力支撐。

  在英國國家經濟社會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毛旭新看來,中國推進數字經濟等領域建設,不僅助力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也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注入動力。

  「對明年發展前景很樂觀」

  企業勇闖難關,政策傾力馳援。今年以來,一連串助企紓困的政策「組合拳」密集打出,為中國經濟穩定復甦提供了堅實保障。

  「如果不是政策給力,很難想像今年還能成立新公司!」最近,瑞熙(蘇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斌忙著和合作夥伴設立聚焦智能製造的合資公司。林斌告訴記者,在企業經營最困難的時期,稅費減免幫了大忙,今年已減免超34萬元,「我們又恢復了元氣!」

  前三季度,全國新增減稅降費超2萬億元,全年將超2.5萬億元;截至10月底,中央財政直達資金1.7萬億元基本下達到位;前10個月,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約1.25萬億元,全年將讓利1.5萬億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副總裁傑弗裡·岡本認為,中國採取的大規模防疫措施有效控制疫情,同時出臺宏觀經濟和金融支持政策減輕疫情衝擊,推動了經濟迅速復甦。

  一路披荊斬棘,成果來之不易。展望明年,持續復甦的中國經濟更值得期待。

  林斌介紹,進入四季度,公司訂單井噴式增長,合作夥伴已延伸到多家世界500強企業。「我對明年發展前景很樂觀。」

  經合組織日前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達8%,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超過1/3。瑪吉特·莫爾納認為,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復甦,中國不僅將繼續向其他國家提供產品,其對外國原材料和消費品的需求也逐步復甦,這對世界經濟十分重要。

  越是困難越向前。在這個特殊之年,中國經濟航船迎風搏浪,一個個奮力突圍的故事令人提氣,更讓人堅定了前行的信心。

(責任編輯:單曉冰)

相關焦點

  • 「轉正」「轉型」「轉強」——透視2020中國經濟運行高頻詞
    臨近歲末,「十三五」收官,不平凡的2020年即將過去——  -6.8%、3.2%、4.9%……前三季度國民生產總值的同比增速走出了一條先抑後揚的「微笑曲線」。從製造業到服務業,從餐飲零售到汽車建材,「轉正」成為中國經濟運行的高頻詞,也是今年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 轉正!轉正!中國經濟劃出上揚曲線
    薛 俊攝(人民視覺)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發,世界經濟陷入嚴重衰退,外部環境帶來巨大挑戰。但這一年,中國經濟扛住了壓力測試。中國成為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既彰顯了經濟韌性足、活力強、迴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的特點,也為全球經濟貢獻了積極力量。
  • 中國經濟站穩2020:GDP增速由負轉正 中國經濟彰顯強大韌性
    >原標題:中國經濟 站穩2020丨GDP增速由負轉正,中國經濟彰顯強大韌性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中國經濟增速因何能迅速實現由負轉正?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一語道破其中的深層原因。「全面轉正證明了我們疫情阻擊戰、經濟保衛戰這些戰略和政策的正確性,顯示了中國顯著的制度優勢,同時也證明了中國經濟的彈性、韌性。」
  • 【中國經濟站穩2020】GDP增速由負轉正 彰顯強大韌性
    奮力奪取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經受住疫情考驗的中國經濟,延續了穩定復甦的發展態勢,並為世界經濟注入了信心和動力。經濟之聲特別推出年終專稿《中國經濟站穩2020》,盤點中國經濟「不同凡響」的2020年。  央廣網北京12月17日消息 海南三亞,冬日暖陽,海灘、酒店、免稅店,人群熙熙攘攘。中國在統籌疫情防控的同時,經濟穩步復甦,消費快速回升。
  • 由負轉正,中國經濟將繼續乘風破浪
    經濟增長由負轉正! 今天,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二季度和上半年經濟數據,上半年我國經濟先降後升,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經濟運行穩步復甦,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市場預期總體向好,社會發展大局穩定。提氣的數據,向好的態勢,進一步彰顯我國經濟的韌性與活力,進一步鼓舞起全社會的信心和幹勁。
  • 2020年1-11月中國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中商情報網訊: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20年11月,汽車產銷延續了增長勢頭,產銷量均創年內新高。1-11月,汽車產銷降幅收窄至3%以下。11月,擴大內需戰略以及各項促進消費政策持續發力,國內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成效明顯。全行業生產穩中有升,需求企穩回暖,就業繼續改善,物價總體平穩,市場預期向好,國民經濟運行延續穩定恢復態勢。在此背景下,汽車產銷同比繼續保持增長,行業形勢呈現穩中有進的態勢。
  • 中國經濟年報來了!2020年中國經濟年報今將揭曉
    按照日程安排,國家統計局今日(18日)將公布2020年中國經濟數據,包括GDP等重磅指標將正式揭曉。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之下,2020年中國經濟會交出一份怎樣的答卷?  GDP增速預計2%左右  2020年中國並未設定經濟增長的具體目標,不過,外界對於2020年的GDP增速依然十分關注。  中國經濟增速在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了由負轉正,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0.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
  • 2020年1-11月廣東經濟運行簡況
    2020年1-11月廣東經濟運行簡況 2020-12-24 10: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這些高頻詞釋放什麼信號?專家劃下六大重點
    與2019年相比,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既有新話題、新表述,也有老話題、新提法。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達成,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是雙循環戰略實施的元年,也是中國邁向高收入發達國家目標的新起點。
  • 2020年中國經濟數據出爐:或為全球唯一正增長主要經濟體
    1月1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發布會,介紹2020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0159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四季度增長6.5%。
  • 2020H1中國寵物經濟發展背景、規模數據及運行現狀分析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隨著寵物消費升級、人們養寵觀念的變化,寵物經濟發展迅速,寵物的新型業態層出不窮。中國寵物經濟發展特點分析在中國國民經濟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寵物經濟也正在經歷消費升級,寵物的衣食住行向精細化方向發展,各產業環節蓬勃發展。
  • 從最新宏觀數據看經濟運行趨勢——中國經濟四季度增長會進一步加快
    「從下一階段來看,儘管面臨國際上的不確定性,國內還有一些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經濟運行還處在恢復過程中,但是,中國經濟具有強大的韌性和修復能力,中國的發展潛力巨大,再加上今年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中國經濟未來保持持續穩定恢復、實現全年的預期目標是有基礎、有條件的。」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
  • 【專家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這些高頻詞釋放什麼信號?專家劃下6...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達成,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是雙循環戰略實施的元年,也是中國邁向高收入發達國家目標的新起點。
  • 中國經濟緣何一枝獨秀:前三季度GDP轉正 全年正增長是大概率事件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中國經濟緣何一枝獨秀:前三季度GDP轉正,全年正增長是大概率事件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張智 北京報導經過疫情後的不懈努力,中國經濟終於實現全面轉正。
  • 2021: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多位知名專家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認為,中央提出「推動經濟持續恢復和高質量發展」「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意味深長,表明穩增長仍是2021年重要主題,將為深化改革、轉型升級、化解風險等爭取更多時間空間。
  • 潛力大:中國經濟「破局」的關鍵支撐
    在一季度回落6.8%的基礎上,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大幅提升10個百分點,同比增長3.2%。2020年10月19日,中國宣布前三季度經濟增速轉正,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復甦。在逆境中「破局」,彰顯出中國經濟強大的抗風險能力和深厚的底蘊。而堅持挖掘潛力、釋放潛力、激發潛力,正是2020年中國經濟取得歷史性成就的關鍵支撐。
  • 中國經濟增速轉正!如何進一步激發消費潛能?
    隨著復工復產的紮實推進,中國宏觀經濟正呈現出向常態化復甦的良好勢頭。國家統計局16日公布,上半年我國經濟先降後升,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4566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1.6%。分季度看,第二季度同比增長3.2%,比第一季度增加10個百分點。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解讀202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3個...
    回顧即將收官的2020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三大攻堅戰紮實推進,經濟增長好於預期。前三季度,國民生產總值增速由負轉正,呈現一條先抑後揚的「微笑曲線」。
  • 非凡2020丨中國: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加班趕工、消費回暖、出口增長……中國經濟今年率先按下「重啟鍵」,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速達4.9%,前三季度實現轉正,四季度經濟增速進一步加快。12月1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表示,今年中國有望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當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
  • 雲安經濟扭負轉正逆勢上揚!
    雲安經濟扭負轉正逆勢上揚! 2020-12-25 11: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