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塞·馬裡奧·奧拉扎寶(José Maria Olazábal)稱讚大衛·豪威爾( David Howell)在2013年皇家杯的歐洲隊逆轉中,扮演了「新一代蒙哥馬利」的角色。
在這場剛剛結束的歐亞高爾夫對抗賽中,歐洲隊似乎已經面臨著連續第二次被挫敗的結局,直到豪威爾在對戰日巡賽獎金榜亞軍球員金亨成(H.S.Kim)時扭轉局面。還有四洞待打時,豪威爾落後3洞,但隨後他連續四洞獲勝,最終以一洞領先獲勝,他精彩的發揮立刻激勵了歐洲隊場上的隊友們。
繼個人賽輸掉頭兩場,被對手以7-3大幅領先後,奧拉扎寶帶領的歐洲隊贏下了剩下6場比賽中的五場,打平一場,驚人地以 8 1/2 – 7 1/2逆轉獲勝。奧拉扎寶說,豪威爾在歐洲隊獲勝過程中扮演的角色讓他想起了1991年萊德杯上科林·蒙哥馬利(Colin Montgomerie)與馬克·卡卡維查( Mark Calcavecchia)著名的個人賽對決。
在基窪島( Kiawah Island)舉行的比賽上,還有四洞待打時,蒙哥馬利落後四洞,但前英國公開賽冠軍卡卡維查在關鍵時刻失誤,蘇格蘭名將成功連贏四洞拿下半分。不過,這未能激勵歐洲隊獲得最後的冠軍,伯恩哈德·蘭格( Bernhard Langer)在最後一洞錯失關鍵的六英尺推桿,讓美國人贏得了八年以來的首次萊德杯勝利。
奧拉扎寶參加了那一年的萊德杯比賽,他說,當豪威爾完成精彩的反擊時,他禁不住回憶起過去。
奧拉扎寶說:「科林·蒙哥馬利和馬克·卡卡維查在萊德杯上的決戰讓人回憶至今,因為那是你期待在賽場上所能見到的最精彩的逆轉之一。」
「豪威爾的逆轉同樣精彩。皇家杯正在打造屬於自己的傳統和遺產,這樣的個人賽勝利將在多年以後依然為人們所記憶。」
「我告訴大衛,這一場勝利已經讓他成為新一代的蒙哥馬利。作為一個已經參加過兩次萊德杯獲勝歐洲隊的球員,他知道我的意思。從某種意義上說,大衛這一次的逆轉更精彩。」
「1991年萊德杯我就在現場,科林也會坦率承認他最後四洞的翻盤和對手的手軟有很大關係。雖然大衛的對手在最後4洞裡打了三個柏忌,但他前14洞的成績是低於標準桿5桿,如果大衛沒有持續地打出一些好球,對抗金亨成施加的壓力,他肯定無法堅持到最後,也就不會有那麼精彩的逆轉。」
「科林也是皇家杯的熱情支持者,他曾經在2010和2011年擔任過歐洲隊隊長並獲得比賽勝利,我相信他一定非常關注九龍湖高爾夫球會的本屆比賽。」
「我告訴大衛,他應該告訴科林我的『新一代蒙哥馬利』評價,而且他應該告訴科林,他可不只是拿到半分,是完整的一分,甚至,他幫助歐洲隊也獲得了勝利!我希望看到科林聽到這一切後臉上的表情。」
在這樣的關鍵時刻代表歐洲隊挺身而出,這對豪威爾並非第一次。2004年首次參加萊德杯時,他也曾有過相似的經歷。在橡樹山( Oakland Hills)球場的比賽上,落後五分的美國隊在第二天開始反擊,他們在上午的四人四球賽中贏下兩場,打平一場。豪威爾與保羅·凱西(Paul Casey)對戰吉姆·弗瑞克(Jim Furyk)和查德·坎貝爾(Chad Campbell),還有兩洞待打時,歐洲隊還落後一洞。
但第17洞,豪威爾打出完美一擊6號鐵,將球放在距洞5英尺左右的地方,抓下了關鍵的小鳥。最後一洞他和凱西又贏下一洞,以一洞領先獲勝,為歐洲隊贏下了極為振奮精神的一分。最終,歐洲隊以 18 ? – 9 ?大比分獲勝,豪威爾的那記6號鐵也被評委了當年的年度最佳擊球。
第八屆皇家杯將於2014年12月19至21日在54洞的中國廣州九龍湖高爾夫球會舉行。球場位於中國廣州郊外,坐落在連綿群山和壯闊九龍湖之間。
已故傳奇球員、五屆大滿貫賽冠軍塞維·巴列斯特羅斯( Seve Ballesteros)擔任了頭兩屆皇家杯的歐洲隊隊長,2010和2011年擔任隊長的是科林·蒙哥馬利勳爵,何塞·馬裡奧·奧拉扎寶則是2009、2012和2013年的歐洲隊隊長。
2006年,擔任亞洲隊隊長的是擁有三十場日巡賽冠軍的倉本昌弘(Masahiro Kuramoto),隨後五屆隊長則由兩次贏得日巡賽獎金王的尾崎直道( Naomichi 'Joe' Ozaki)擔任。2013年,亞洲首位大滿貫賽冠軍梁容銀(Y.E.Yang)帶領亞洲隊試圖衛冕由泰國國王慷慨捐贈的重達16公斤的皇家杯。